306 庙会热闹,群英聚集,各显才能,风云齐聚
飞龙城城东处有一座高山,高有千丈余,名曰‘祈圣山’,其内座立“飞龙庙”,相传极为灵验,可祷风调雨顺、发财得子、驱邪避祸……每有庙会必是人流如堵,八方汇聚。推搡拥挤,一派盛况。
李仙恐“五行罩花阵”五人泄露“花笼门”身份,惹得围攻,多生事端。是以令五人守在客栈,不许出门。他则清晨时分,简单饮一碗清粥后,用胭脂抹黑脸面,将头发弄乱,随寻常百姓般来到“飞龙庙”山脚。
朝山顶眺望。
飞龙庙高高在上,楼宇高铸,万民朝奉。斜阳东照,半边金辉灿眼夺目。
山脚下有数栋“香火阁楼”,里头售卖“香火”、“奉果”、“贡茶”等物事。凡百姓路经此处,都需先进香火阁楼购置上庙的香火物事。
李仙听闻“王姓女子”将要上庙。欲潜近观察,心想:“我借助人群遮掩,暗施重瞳窥探。观其面相面容,她如修习毒辣武学,好似郝青蛇那等毒功,应该会有端倪。纵然看不出所以然,提前接触一二此女,也能多了解一二,总归绝无害处。”
他眺望高庙,暗暗嘀咕:“这庙倒也真是古怪,设得这般高,岂不令人麻烦。既是庙宇,秉承民生之愿景,更该融于民间,方便万民。也罢,做戏该做全套,既然到了此处,自然不可空手而去。”
香火阁楼中嘈杂若市,摆放各类香火。
李仙环顾一圈,岂知香物极贵,三寸香便售价“三文钱”,庙中供奉诸神诸佛,需雨露均沾,每尊佛像、神像进献三支香,共需三十六支香,便是“一百零八文钱”。
李仙甚感惊讶。深知“一百零八文钱”何等珍贵,足可购置肉食,安稳饱腹几顿。购置粗布麻衣,御寒保暖冬季。
香火阁楼的东家大腹便便,嘴旁两条黑须弯曲。笑起如鲶鱼,瞧着便富得流油,嘴唇泛着油光。身上似有似无一股腐肉气息。
三寸香最为寻常,还有“九宫香”“问佛香”“孝敬香”……有长六寸四、长九寸九…粗细各有不同,价钱更水涨船高。
还有“纸元宝”、“蜡烛”…等诸多上供之物,皆存品级之分。李仙粗略了解,寻常百姓欲进庙拜佛,祈祷平安,需购置“香物”“蜡烛”“元宝”…各种物事,共计两百余文钱。
飞龙城纵然富裕,满街琼楼玉宇、金砖碧瓦。寻常百姓讨生活却不容易,每月能余百余文铜钱,已算颇为富足。
李仙一楼看遍,见有条阶梯通向高处,心下好奇:“一楼香火便这般昂贵,若是二层,该是怎般?难得来此一趟,怎能不借此看看眼界。”欲上香火阁楼二层,那东家正躺在椅子上睡眼朦胧,忽见李仙欲要登楼,两条细长眉毛登时皱起,上下打量,见李仙衣着简陋,浑然是寻常市井打扮,立即将身拦去,说道:“嗨嗨嗨,那来的俗人,没点眼力见么,那地是你该去的么?”
供奉者多是寻常百姓。大半数夫妻同往,衣着皆不算富足。李仙藏身其中,毫无破绽,自然便毫不起眼。此处还有极多游历江湖客、富贵公子,或衣着华贵,叫人不敢小觑,或衣着普通,但江湖气却难掩。
这些人等若上二楼,那东家自不敢阻挠。李仙腹诽:“既然这般,不看也罢。我与这等人物纠缠作甚。”转身购置一捆香、蜡烛、元宝…花费两百两文钱便离去。自不纠结这等俗事。
他离开不久。香火阁楼又来三位客人,两男一女,正是顾念君、李小凡、周士杰三人。
今日飞龙庙举办庙会。顾念君、周士杰听闻此事,便想凑凑热闹,早早起身,特来拜会。李小凡偶得闲暇,便陪同到来。行至祈圣山山脚,只见人流密集,热闹非常,均觉没有来错。便决定上山进庙。
顾念君出身不俗,诸事皆有耳闻,知道庙会规矩,熟练走进香火阁楼,购置所需物事。她瞥一眼一楼香火物事,便直朝二楼行进。
那东家眼睛一闪,瞧见顾念君身穿紫裙,扮相非俗,其身旁另一位公子爷,高大挺俊,器宇轩昂,亦非凡人。另一位白净少年,气度不俗,泰然自若,亦有鹤立鸡群之感。
怎敢阻挠,立时赔笑迎去,尽说吉利话,讨巧话,马屁话,嬉皮笑脸附和身旁,躬着身子送上二楼。
二楼的的香,均摆放在特制匣子中。
那东家打开一个匣盒,一股清香飘出,介绍道:“几位,这是玉渎香,香身如玉石质地,燃之清香绕顶,福泽万民,香身长五尺七,足足可烧三日三夜!”
周士杰微微颔首,轻摇折扇,说道:“念君,咱们难得来此一趟,不如便用此香?”
顾念君说道:“不急,此处香多,且再看看罢。”朝前走去。那东家立即跟随,陆续介绍数种香物。
有“龙涎九尺香”、有“万世太平香”有“七彩琉璃香”有“紫气东来香”……
这等异香模样独特,燃之更能起天地异景。恍如神迹降世,引人无穷遐想。由此颇受人青睐。唯家世不俗,颇有豪财者,敢染指此类异香。顾念君问道:“小凡,这些香颇有含意,你觉得哪种香好些。”
李小凡说道:“我本觉得这万世太平香,名字寓意颇好,可惜香身长九尺九,其上雕琢金龙金凤,极尽奢侈,且售价九百九十九两,未免与寓意相悖,倒似寻一由头,借机洒财炫宝般。天下太平与否不知,倒是燃香者享尽富贵,挥金如土,倒不如寻常的三寸凡香真诚···”
周士杰忽打断道:“我看未必。这浮华乱世,呈现将乱之势,为何将乱?便是因为皇朝势弱,无人能镇服天下诸侯。换而言之,若想万世太平,便需要做到极致,需有大气魄、大无畏、大气势。故而万世太平香中,镶金龙,雕金凤,二圣临天,用意震慑宵小。香身长九尺九,寓意太平长久,无穷无尽。”
东家笑呵呵道:“这位公子好大气魄!不错不错,就是这层含义。”
李小凡笑道:“周大哥所言有理。”便不说话。周士杰甚感得意,笑道:“小凡弟弟,你年岁尚浅,学识尚薄,还需多加学习。”
顾念君说道:“我等远道而来,不求张扬行事。万世太平挂在心头便可,这香确有几分张扬。小凡,你中意何香?”
李小凡苦笑道:“顾姐姐,你这般真叫我强人所难啦。我自幼清贫,吃粥饮水,都是几文钱几文钱计较。此刻叫我挑选异香,动辄百余两,数百两…我自打出身来,便不曾见过这般多钱财。我若真有这般多钱财,更愿广散千金,供人买衣物、买吃食,这般烧去,敬拜缥缈之物,着实…好生心疼。”
说到此处,又怕扰了顾念君雅兴,说道:“所以全让顾姐姐做主吧。”
顾念君颇感内疚,笑道:“小凡弟弟有此心,那便极好。既然如此,我等便购三寸凡香罢。我等便体验一会,寻常百姓的上香。”
“哎呦!”那东家说道:“三位客官,不妥,不妥。这小兄弟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无理。”
李小凡眨一眨眼睛,问道:“您请说。”他甚是谦逊,自问学问尚浅。游学一途,便是寻不同人讨教。好人、恶人、奸人、歹人皆有一套道理。虽为歪理,却需听教,再反思辩驳。
那东家说道:“这位小客官只说,那钱财购置香火,便是白白烧了。此话大不妥当。那钱财分明是进我账下啦。”
李小凡、顾念君、周士杰相顾一笑。那东家再说道:“我这香火阁楼贩卖香物、蜡烛、元宝、贡茶…需要极多人手。这份钱财先进我账下,我每月发筹钱,便进到底下伙计账下。他们吃穿用度、便使钱财流通向万万人账下。”
“如此这般…这笔钱财,怎能算白白烧去?分明惠泽万民,是极大的善事!再则…这万世太平香燃起时,飞龙庙并发异相,映照万民,万民皆欢,民意凝聚。岂不是物尽其用?”
顾念君笑道:“想不到你竟有这般认识。”李小凡颔首道:“受教了。”
周士杰笑道:“小凡年岁轻,终需多历练历练。”李小凡自不辩驳,陷进沉思。那东家歪理自然轻易可解,他忽得启发,已想到更深远处。
顾念君笑道:“此香终究张扬,还是购置三寸凡香罢。”浑然不吃这套。
那东家连忙叫定道:“三位客官,等等…”周士杰微感不忿,暗道顾念君待李小凡太好。
顾念君说道:“还有何事?”那东家说道:“我观三位年轻气盛,人中龙凤,非是俗人。想必家世、武道、学识、气度、见闻皆不俗。这庙会筹办盛大,实不相瞒今早已有数位年轻豪杰,到此处购置异香。届时庙会开始,他等定然大放异彩。三位客官倘若真的性情恬淡,浑然不在乎名利,那也无妨。”
话中之意…指得庙会实藏天骄针锋,突显财力实力。周士杰本已不忿,再听此言一激,故意唱反调,同时确想彰显不凡,劝声言道:“念君,此节颇有意义,是结交同辈好时机。倘若吝于这些等钱财,当真…遗憾至极!”
顾念君眼珠轻转。确有想法,她亦年轻,见庙会这般热闹,盛景难得一闻。且内中颇多同辈天骄露面显容,她岂甘愿寂寞。
顾念君轻声说道:“好…小凡,我也为你也购置一支异香。你既游学四方,也该结交良友天骄,该节俭时节俭,该用时便用。此节机会难得,你需见见世面。”
李小凡虽痛惜钱财,但想顾念君、周士杰所言无错。乖巧说道:“好。”
……
……
庙会人声鼎沸,李仙购置完香火、元宝、红蜡,用粗布包裹好,沿着石阶上山。延道百姓奇多,或在谈论家常,或言说邻里八卦,甚是嘈杂热闹,尽显民生百态。
山道蜿蜒,有青石板铺设,道中积雪已被扫除。因周旁人多,人气浓郁,更不觉寒冻。再深入些许,两侧渐有小商小贩,贩卖米团、清水、咸菜等吃食。
行至半山腰处,忽见一片平地,此处名为“至圣坛”,意指自此处朝上,便是“飞龙庙”的地界。
中间架设起一尊火炉,其内炉火翻腾,百姓齐整有序,朝火炉间投放纸元宝。炉火久久无熄,翻腾灼热。此处地势较高,本较为寒冻,全因炉火燥热,将周遭寒意尽驱尽散。
李仙见天色已到正午,腹部微饿,便寻小贩购置一热米团子,在树下吃饱填腹。庙会这时才逐渐人多,越发热闹。忽听一阵敲锣打鼓,人群朝一处聚去。李仙跳上树枝,循声音望去,见至圣坛间有人做法。
那人身穿道袍,手持木剑,脚踩罡步,口念祷词。叽里咕噜、呼噜叽里,浑然听不清楚。周遭百姓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张望。李仙在远处观察,隐隐看出此人绝非杂耍。这隐成一套武学,其嘟囔怪音、忽而木剑极舞,忽而用力跺脚,皆藏‘袅袅仙音’能耐。旁观百姓浑然不知,已被武学影响。
人流再朝上走,来到第一间庙宇“藏公庙”。庙内供奉一尊石像,高约十余丈,怒目圆睁、胡须拉擦、手持连环铁锏,刚正不阿,行得喝退宵小之责。石像前有一尊香炉。烟火轻飘上悬,萦绕神像周身。
众人一涌而上,争着抢着上香,极尽虔诚。待香火插进炉中后,这才大松一口气,跪地磕头,念着诸多祷词。多是盼望‘藏公显灵’,严惩不平是事云云。忽有几人浑身一震,面露骇容,口中惊叫:“藏公饶命,藏公饶命···”口中尽说过往罪行,随后浑身一僵,便即昏厥。
旁观的百姓更是诚服,连忙跪地磕头,赞美藏公替民伸冤,严惩恶人。李仙眉头微蹙,已看出端倪。
原来···
这藏公显灵与否,尚未可知。关要却在那场法事上。那法事实是场武学,影响人之精神。待上香进献时,精神较虚者,便如见藏公显灵,朝他怒喝逼问。心性较差者,便将平生亏心事,尽数吐露。
自古来人难万全,天下谁无愧心事。
李仙暗道:“百姓愚昧,长久如此,岂不真信此处有神。难怪这般虔诚,单此一处庙宇,便足赚得盆满钵满,还能尽赚好名声,当真百利而无一害。却是苦了百姓,白白花费好些银子到此。这些百姓自幼如此,我更难叫醒。还是不添麻烦啦。”不施轻功,穿行人流间,取出三支香,插在香炉中。
面上虔诚,实则心思飘得别处。藏公庙后有条绿林狭道,此处竟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有条溪流自高处叮咚流下。
自至圣台为始,朝上共计十三座庙。每座庙供奉一尊神像,“藏公庙”“财福庙”“献子庙”“娥女庙”……皆香火氤氲,热闹非常。
其中“娥女庙”位处第五座,只许女子进入。需用食指指血敬拜。
越到高处,庙中越显神异。待行到第七座庙“蛇神庙”时,石像旁缠绕一只褐色的巨蟒,约莫八丈长,体型大如圆盘。头角峥嵘,腹生四小足,神异非常。
香火熏陶间,见其吐气如雾。竖瞳间如有灵性,颇具智慧,蛇躯具备禅意,披着一件袈裟。李仙实开眼界,暗自嘀咕:“倘若我并未修武,未开眼界,也如寻常百姓般上庙进拜。见得诸多异景,也难免会虔诚信服。”
如常献香,躬身敬拜。再朝上去,再经过两座庙宇,便面临一条狭窄山路,一侧是万丈悬崖,道路仅供两人通行,虽通行不难,但需克服心底恐惧。
路口处有僧人打扮者说道:“诸位,此道有坠崖风险,若怕万丈高崖,还请朝左路转。那里有座三圣庙,亦可向三圣献出香火,且摆设有蒲团,可随意入座,待会时辰到后,敲响铜钟,那地亦能看到燃香异景。共沐洪福之气。”
众百姓多转朝左行。来到那座“三圣庙”,庙宇占地颇大,视野辽阔,能眺望到山顶楼阁。飞龙庙一共有十三座神庙,却只供奉十二尊神像。
前九座庙皆易通行,沿着山道而行便可,寻常百姓皆可朝拜。第十座为“三圣庙”,供奉第十一座、十二座、十三座庙宇神像的牌位。
因后三座神像位处较高,道路愈渐崎岖,寻常百姓弱不禁风,极易跌落山崖,再朝前走,便有坠崖之危。
故而在此处设置一座“三圣庙”,内中存放三神像的牌位。百姓可到三圣庙去上香敬拜,既免去坠崖风险,不需再通过崎岖山路上山,又可虔诚上香。
但若是虔诚者,亦可继续上山,直面三圣神像真迹。人行分化两道,六成转去三圣庙,四成继续上山。
李仙靠着山壁而行,目光锐利,很快打量到陡峭山壁上,有颇多凸起神龛,里头供奉些无名小神。因位处悬崖峭壁上,完全无处落脚,寻常百姓无法上香。
但神龛中仍有香火供奉。忽听人群惊呼,但见一位少年人物,自人群中跃出,脚踏轻功,在峭壁间横飞纵走,手持香火,为神龛上香后,再身影急纵,闪腾回归人群。
百姓高呼喝彩,那少年人物眉宇飞扬,颇为得意。原来那峭壁上的小神龛,皆是为突显天骄人物所设。少年天骄为彰显与众不同,轻功不俗,见得偏僻神龛,别人上香不得,他便偏要上香。
陆续有英杰人物飞到峭壁上香,尽显手段,有轻功不俗者,有身影灵动者,有剑招高强者···百般手段,尽可达成目的。
李仙观察到峭壁间共有十六座无名神龛。由低到高,由易到难。最低处神龛有数百支香,最高处的神龛,仅插了几支香。
许多少年英杰极尽尝试。欲将香插到高处神龛,但因重重阻碍,皆失败告终。
李仙见群雄尽展风采,饶有兴致观望,其中数道身影颇为不弱,他却绝不参与其中。穿过陡峭山道,便到飞龙庙最顶端。此处地势辽阔,三座庙宇巍峨耸立,气势不俗。
李仙四面张望,找寻“王姓女子”踪迹。始终不见踪迹,料想那王姓女子恐怕未到,便不急下山,在山顶等待。
他寻一较为偏僻,但视野开阔处歇息。饮着清水,吹着凉风,不时观察周旁动静。庙会间人越聚越多,呈现极尽热闹之势。
忽听“铜钟”震响,悠然传遍祈圣山。数十名力工扛来五尊青铜香炉。高三丈,横四丈,气派无穷。放下时“咚隆”一声,周遭震上数震。
旁观百姓尽皆惊呼,议论纷纷。飞龙庙住持说道:“时辰已到,诸位若有异香,可来此处献香。”便退到旁去。
人群一阵聒噪,围着铜鼎议论。
忽听一人高喊:“我先来罢,在场诸位定有更厉害的,小弟财浅技薄,先为大伙打样。”一身穿淡绿长裳的少年快步行出,眉宇飞扬,意气风发,朝周遭拱手作揖。
随后打开特制匣子,取出一支长香。众人闻之惊声四起,这支香名为“八九玄尺香”,香身长八尺九寸,乃特殊兽膏所熬制,重若千钧,如是巨棒。
那少年手持长香,内炁雄浑,当做铁尺舞得风声呼呼。阵阵风浪席卷周旁。使得某种“剑法”,举重若轻之姿,引得众人惊呼连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处颇多江湖高手聚集,皆暗暗点头,目露赞赏。顾念君、周士杰、李小凡三人也已来到此处,纷纷投目看向此处。
那少年舞得片刻,喊道:“献丑了。”纵身一跃,将那八九玄尺香插进香炉。香炉“咚隆”一声狂震。
那“八九玄尺香”香芯乃是铁铸,想将香点燃,需设法让铁燃烧。此举甚难,铁质极难燃烧,若无能耐,纵使购得此香,也难点燃显威。这少年方才施展“铁心剑法”,一招“心若玄铁”,这招暗藏袅袅仙音之妙,每一次舞动,都使得铁芯历经千锤百炼,出现灼热之气,进而将异香点燃!
只见八九玄尺香燃烧而起,白色的烟气直冲冲飞天去。竟毫不弯曲,任凭风吹雪刮,依旧直插天际,尽显锋芒锐意。
一位紫袍青年鼓掌赞道:“好!好极!原来是纠山剑派的高徒!这手铁心剑法施展得极是精妙,见过,见过!”
那纠山剑派的少年名为“王德仲”,他爽朗笑道:“哈哈哈,献丑啦,献丑啦。诸位兄台莫要取笑才是,小弟还等诸位兄台尽显身手。”
那紫袍青年说道:“哪里,哪里。”各方皆传来恭维赞赏声。
年轻英杰气盛非常,家世、武学若是相近,互相惺惺相惜,极快便可缔结友情。
顾念君面带轻笑,见此局气氛和睦,出手少年皆为名门正派,出声言道:“久闻纠山剑派大名,此番一见,确实不负剑派盛名。”
(ps:飞龙城剧情,铺垫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开始逐渐展开了!)
(月末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