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第198章 圣人之战的结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8章 圣人之战的结果

  元始天尊闻言,面上的笑容不变,他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道友说的哪里话。”

  “我与三弟乃是盘古正宗,一气所化,情同手足。”

  “贫道不过是请他到玉虚宫中喝杯清茶,与他分说这其中的道理罢了。”

  “他也是明理之人,听了贫道的剖析,自然就明白了其中关窍。”

  “我兄弟二人,和和睦睦,怎会动手?”

  菩提看着他这副模样,只觉得好笑,却也不再多言,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地撇着浮叶,眼中流露出一份不屑。

  “贫僧闲来无事,也曾为你与通天道友的这一场会面,起过一卦。依贫僧浅见,此局不外乎两种结果。”

  他伸出一根手指:“其一,道兄你执掌盘古幡,此乃开天辟地之无上宝物,主掌杀伐,威能莫测。”

  “你若当真动了手,那通天道友虽有青萍剑在手,却未必能挡得住盘古幡的混沌之气。”

  “届时玉虚宫中,怕是要分个高下,而通天道友,多半是要落了下风的。”

  元始天尊听着,面色不变,只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菩提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便是通天道友直接在玉虚宫内布下诛仙剑阵。”

  “此阵乃天道第一杀阵,非四圣不可破。”

  “道兄你虽神通广大,可一人之力,怕也难闯此阵。到那时,胜负之数,恐怕就要倒转过来了。”

  元始天尊只是笑了笑,也不辩解。

  菩提看在眼里,心中已有七八分了然,嘴上却故作困惑地继续说道:“贫僧推演到此处,便觉天机混沌,再也看不真切了。”

  “按理说,圣人交手,因果巨大,天机显化当是无比清晰才是。可这一局,却是雾里看花,着实古怪。”

  “贫僧方才见道兄前来,观你周身气息,虽是圆融无碍,却总觉得在那圆融之下,藏着一分极深的滞涩之感。这可不像是与师弟相谈甚欢,大获全胜的模样啊。”

  “道兄,你老实与我说,你是不是没打过?”

  这一句问话,说得直白无比,全无方才的机锋与含蓄。

  元始天尊将茶盏往石桌上轻轻一顿,发出一声清响。

  院中的气氛,瞬间凝滞下来。

  过了许久,元始天尊才吐出一口浊气。

  “老师出手了。”

  他只说了这五个字。

  菩提闻言,面上那探究的神色瞬间敛去,多了一份了然与肃穆。

  他端坐的身形,也下意识地挺直了几分。

  老师。

  能被元始天尊称作老师的,三界之内,古往今来,唯有一人。

  紫霄宫中,鸿钧道祖!

  那是真正合于天道的存在,是三清的师尊,是玄门之祖。

  圣人虽说万劫不磨,与天同寿,可在道祖面前,他们就只是当年在紫霄宫中听道的弟子。

  道祖的一句话,便是天意,便是法旨,不容违逆。

  菩提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他早该想到的。

  圣人之间若真个不死不休地斗起来,足以毁天灭地,重演地水火风。

  这般动摇三界根本的大因果,天道又岂会坐视不理?

  道祖出面,才是最合理的结果。

  只是,他更好奇的是,道祖究竟是如何处置的。

  元始天尊见菩提不再追问,反倒自己打开了话匣子,满是愤懑:“我那三弟,真是被截教那些湿生卵化之辈迷了心窍!”

  “贫道与他分说陆凡的因果,言明他本就该是我阐教弟子,合该重归门墙。”

  “这本是顺天应人之事,他却偏说我以大欺小,不顾兄弟情分,要与我做过一场!”

  “贫道念及同门之谊,本想让他三分,谁知他竟真的祭起了诛仙四剑!”

  “那凶煞之气,险些毁了我的玉虚宫!”

  元始天尊越说越气,“贫道无奈,只得取出盘古幡,准备与他分个高下。”

  他抬起头,望向天外,手指掐算了几下,随后开口笑道:“罢了,不说这些陈年旧事。道友若还在此处安坐,恐怕灵山就要失一位过去佛了。”

  “此时的斩仙台上,胜负将分。你那好徒弟的棒子,可没什么分寸,再耽搁片刻,燃灯怕是真的要陨落当场,届时因果纠缠,又是一桩大麻烦。”

  提及燃灯,元始天尊面上那因被道祖压制而生出的愤懑,忽地就散了,转为一种难以言喻的玩味神情。

  “他在那斩仙台上,为了维护佛门颜面,与你那关门弟子以命相搏,为了一桩与自己不相干的因果,险些赔上了金身性命,你说,这又是何苦来哉?”

  “当年他投身西方,真的是寻了个好造化。”

  菩提听着他的阴阳怪气,面上却无波澜。

  他既不反驳,也不赞同,只是静静地坐着。

  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垂了下去,看着石桌上被风吹落的一片菩提叶。

  叶脉清晰,边缘已有些许枯黄,正应了那荣枯有时,万法无常之理。

  元始天尊见他不接话,也不着恼,自顾自地品着茶,等着他的下文。

  许久,久到院中的风都停了,菩提才有了动作。

  他伸出手,将那片落叶拈在指间,声音低沉,却非回答元始的问题,反是问了一句毫不相干的话。

  “道兄可知,贫僧当年,为何要给那猴头取名‘悟空’?”

  元始天尊一滞,抬眼看他,有些不明所以。

  菩提也不看他,只凝视着指尖的叶片,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

  “‘悟’者,觉也,明也。‘空’者,万法之本,诸相之源。”

  “贫僧为他取这个名字,明面上,是望他能勘破我执,证得真空,将来好全了那一场西行功德,得一个正果。”

  他说到此处,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自嘲。

  “可今日,听道兄说起这些纷争,贫僧才猛然惊觉,那不过是自欺罢了。”

  他将那叶片翻转过来,看着它背面的纹路,目光悠远。

  “那猴头虽是天地灵石所化,生性顽劣跳脱,可他上山求道之时,那份诚心,那片赤子之心,却是贫僧座下诸弟子中最为难得的。”

  “我见他天资聪颖,又怜他了无牵挂,心中便生出了真正的师徒情分。”

  “贫僧那时便已从天机中窥见他未来的劫数。”

  “贫僧心中不忍,却又无力更改天数。”

  “我盼着他能真的‘悟空’。不是佛理上的空,而是发自内心地,将那争强好胜之心,将那搅乱乾坤的念头,都看空了,放下了。”

  “我盼他能悟得,这三界浮名,神通法力,终究是镜花水月。”

  “不若回他的花果山,与猴子猴孙为伴,看日出月落,品山果清泉,逍遥自在地过完这一生。”

  “贫僧传他筋斗云,盼他能跳出这三界是非;逐他下山,是盼他能远离这因果漩涡。”

  “谁知,终究是痴心妄想。”

  “他悟了神通,悟了变化,却唯独没有悟我最想让他悟的那个‘空’字。”

  他缓缓松开手指,那片菩提叶便悠悠然飘落回石桌之上。

  “如今想来,何其可笑。贫僧身为圣人,竟也会动这等凡俗念头,妄图用一个区区名号,去与天数相争。”

  “终究是,误了他,也误了自己。”

  话音刚落,先前那名通报的道童又匆匆从洞外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启禀祖师,洞外来了一个凡人,名叫陆凡。他已在山门外长跪了数日,风雨不动,说是定要求得仙缘,拜祖师为师。”

  元始天尊听了,站起身来,对着菩提拱了拱手:“既然道友有客至,那贫道也该告辞了。今日叨扰许久,改日再来与道友品茶论道。”

  菩提亦起身还礼:“道兄慢走。”

  元始天尊的身影化作一道清光,消失在院中。

  菩提静立片刻,目光穿过洞府,落在那跪于山门之外,衣衫褴褛却脊背挺直的身影上。

  孽徒啊......

  他心中那块压了许久的巨石,终究是没能绕开。

  他转过身,对那道童吩咐道:“让他进来罢。”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