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西游之说,王母应许,开明之敌(3k)
灵酒既成,当献长者。
更何况,曹空还企图,博王母一乐,随至昆仑山中,寻开明天门,借以参悟八风中的明庶风。
修行非易事,可如若将风之一道,划分为八,一一参悟,反倒让人觉更易接近。
当然,王母肯不肯借,那就是另外一说了,不过总要试一试。
遂驾云升天,至南天门,入天宫,先去青华长乐界,将酒带给师兄九灵元圣和师父太乙救苦天尊。
天尊也喜徒儿有此心,遂与其相谈,问其道途方向。
曹空如一述说。
天尊颔首:
“可,你最合巽相,故先求风,自是好事,不过无极大道,极为不易,你若走入此道,三界恐除大天尊,无人能给你指点。”
曹空闻言,心中对无极大道的评判更高,却也更坚定参悟无极之心。
遂又说道,欲再送灵酒给王母,借开明天门一观,不知王母是否会嫌弃。
毕竟曹空也知,王母身份何等尊贵,坐拥三千六百棵蟠桃树,每逢寿宴则召开蟠桃会,多有神仙献寿礼,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他献家乡几坛酒,确有寒酸。
天尊大笑,让曹空尽管去便是。
曹空闻天尊,此语,心中大定,遂又被留小半日,天尊为其修道解惑,一语道根本,令曹空多得。
之后拜辞天尊,寻上太白金星,老规矩,依旧是两坛灵酒奉上,言及欲拜见大天尊。
太白金星收下灵酒,笑道:“陛下正在琼华园与贵客相探,真君稍后,等我先禀告陛下。”
曹空闻言微异,连太白金星都称贵客,来看身份定不一般,遂不欲让其禀告大天尊,说自己先去他地也可。
太白金星却道:“大天尊若知真君到来,我却没有告知,万一罚我那就遭了,真君莫让我为难啊。”
曹空哪能听不出这老天使口中的调侃之意,却也无法子,只得目送其去琼华园中,禀告玉帝。
自己则思忖,大天尊待他太过恩宠,也不知是单纯的眼缘,还是因师父的缘故。
只见琼华园中,大天尊身穿帝袍,虽未着冠,可行走之间,自有难言的气度。
其目光高远,仿佛能俯揽三十三诸天,三界四大部洲,乃至于无量大千世界,小千世界,此为帝宰诸天之风采。
而其旁,乃一僧人,确切的是说是一胖老头,身穿宽松僧袍。
僧人道:“陛下,老僧有三藏真经,可传南赡部洲,度化世人,于人间之地,予众生一线之机。”
玉帝微微颔首:“确是一件好事,予众生确有利处,待佛法东传之日,朕亦会以天庭之力相助。”
如来佛祖道:“陛下慈悲,实乃三界众生之幸。”
说着,欲再道西游之事,却见太白金星走近,道:
“陛下,慈心救劫真君,前来拜见,闻陛下与佛老相谈,故愿于外等待,不过老臣觉,还是先禀告陛下为好。”
玉帝笑道:“既是我天庭之人,是该先禀告我,且唤他进来。”
如来佛祖眸中有无量慈悲,闻言不显波澜,却于心间称奇,
他有慧眼一双,可观三界四大部洲之事,故当年孔雀大明王菩萨和曹空打交道之时,太乙救苦天尊来至,他便知其身份。
而后,曹空来西天听法,他亦有过一观,虽知其不凡,却不想其竟受大天尊如此青睐。
很快,曹空步入琼华园,其内诸景无数,美不盛收。
而后诧异望向大天尊和如来佛祖,觉自己来的可能不是时候。
于是道:“小神拜见陛下。”
玉帝笑道:“我与佛老有事相谈,你且于其旁听着。”
曹空应是。
遂闻西天佛老与大天尊相谈佛法东传,西游之事。
言说三藏真经之可贵,记载着大乘佛法,可导人向善,普渡苍生,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传道妙法。
大天尊胸怀三界无量众生,自无门户之见,允其传法。
西天佛老又道:“此三藏真经若传,乃循修行之理,合天地之数。”
大天尊笑道:“何为理,又何为数。”
佛老顿知,乃是大天尊让他有意说出,为的便是让身旁之人知晓,顿感这位简在帝心。
“所谓修行之理,即合精气神之说,寻心猿意马,金公木母黄婆以作护法,此番西行路,既是取经,又是修行,
当降服种种难,渡过种种劫,合九九八十一之数,此为天地之数,合此二者,取经而返,可得真经。”
曹空心中微动,揣摩佛老之言,觉大有奥秘。
大天尊道:“此中多不易,修行正道,尚且需经磨难重重,更何况取此经文。”
“事在人为,若得功成,大益苍生,老僧佛门自会尽力而为。”佛老如是道。
大天尊笑道:“这般,我身旁这人,近来渡劫而过,有几分神通,可助佛法之事,佛老以为如何。”
曹空面色不变,心有错愕。
佛老闻言,听取“渡劫”二字,那颗无相无色无空的佛心,竟掀起了那么一瞬的波澜。
他亦是三界之中的大能,超凡至极之人,自知“渡劫”二字的含量。
古往今来多少劫,放眼三界众生,不过二人而已,如今竟再添一尊。
一双慧眼,不由得看了曹空再看,佛心萌动,觉佛门尚有莲台空缺,若是再添此尊,乃是极好之事。
正欲开口,却心中一悸,遂道:“南无阿弥陀佛,此为善事一桩,老僧甘之若饴,唯愿施主莫要推迟,此三藏真经若传,
实乃山大的福源,海深的善庆。”
大天尊所推,佛老所允,曹空哪里敢不应许,更何况此事本就是天大的好事。
遂躬身拱手拜大天尊与佛老,道:“蒙大天尊、佛老厚爱,小神喜应此事。”
大天尊颔首而笑,佛老亦笑,相言此中之事,不可道与他人,曹空连连应是。
佛老遂又与大天尊相谈一二,便辞去了。
此番复归灵山,坐于莲台之上,宝相庄严,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尽数相拜。
如来佛祖望此西天之盛,可一颗佛心,却隐觉不至圆满。
嗯,若莲台之上,再坐一人,那便应圆满。
此间心事,未曾道出,乃期未来,有缘法至。
再说琼华园中,曹空伴大天尊而行,取来杯盏和灵酒,献了上去。
大天尊收于袖中,且问之修行如何,曹空如是作答,又言无极大道之说。
大天尊大笑:“待你渡尽雷、火、风三灾,我自与你言说无极之道。”
曹空感激万分,又陪大天尊手谈一二,其旁有仙子作乐,弹奏丝弦,悦人心神,真是极好的享受。
而后,于纵横十九道之间,虽被杀得大败,却也惹大天尊开心,六阳魁首暂时又保住了。
之后,复去离恨天,赠青牛和老君。
因曹空先逢见青牛,故把酒先赠了,青牛闻橘酒而喜,言说老爷年纪大了,喝不惯橘酒,就应该喝些枣酒可以养生,故不如将橘酒给他。
曹空不敢应是,连连推辞,废了好一阵功夫,才摆脱了青牛,见到了老君,以酒相赠。
老君欣然而受,曹空也离去,欲去瑶池拜王母。
说来稀奇,离开离恨天时,隐隐闻得有牛吼之声,似被抽打。
曹空不敢多想,忙去瑶池,得见七衣仙子,七衣仙子和曹空有过一面之缘,又于蟠桃会上见过。
得知曹空之请,便去禀告王母,不过也道,王母见人,全依心情,故不要抱太大希望。
可不到片刻,七衣仙子便出来了,言王母有请。
七位仙子即带曹空前去,叽叽喳喳的说道,曹空确有福气,得王母之喜。
曹空自是连道不敢。
虽入瑶池,拜王母,其旁有青鸾相伴,且有一兽,身大类虎而九首,赫然为开明兽,有洞察万物之能。
曹空一板一眼拜见王母,王母坐玉座之上,神态慵懒而有母仪天下之气。
“真君何故来拜我。”王母语气中,略有笑意。
“小神喜酿酒,此番得山中灵果所成之酒,又感王母昔日授予金气一道之恩,故来献酒。”
王母一笑,有凤仪之色,令世皆暖。
“此心甚贵,我收下了。”
又道:“你有此心,我心甚慰,可许你一物,你可说来。”
曹空大喜,也不矫情,道:
“小神听闻,昆仑山乃神仙之山,万山之祖,仰其神名,又闻其内有一天门,名为开明天门,厚颜请观此天门。”
王母笑道:“此小事尔,稍后,我便让开明带你前去,你想观多久都行。”
曹空深感王母出手之大方,果然,女仙才是第一消费力。
又闻:“既送赠此酒,不若以此敬我一杯。”
纵无许诺,既王母提出,曹空又怎不会应许,如今更是怀尊敬之心而敬,取玉盏,合礼数而敬。
可此酒入喉,顿觉此身飘飘然,全然不符他以往的酒量,竟入酣醉,意识朦胧。
王母眼中亦闪过一丝促狭。
遂不知过了多久,曹空蓦然醒来,发现自己出了瑶池,几与上次一样。
连忙去摸自己的头发。
嗯,没乱。
忽又闻,旁侧有一不友善之声。
“哼,跟我走吧。”正是开明兽。
曹空面露无辜,初次相逢,怎觉此兽对他不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