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靠搞钱系统日入百万 >雪落花田时(续二十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雪落花田时(续二十九)

  雪落花田时(续二十九)

  三年级开学那天,小满的书包沉了些——不是多了课本,是陈爷爷新编的“光带罗盘”正躺在侧袋里。竹编的罗盘盘面嵌着七片不同植物的干叶,马齿苋、金合欢、蒲公英,还有片边缘泛着淡蓝的风信子叶,是苏晴从太空站寄来的风信子标本压成的。“这罗盘能找光带的新方向,”陈爷爷递她时,罗盘中心的蒲公英叶突然转了转,“等它指向哪片叶,就说明光带要连到新地方啦。”

  小满把罗盘塞进书包时,窗台上的竹编风铃又响了。花苞壳里的花田光比去年亮了三倍,像裹了颗小太阳,连垂下来的流苏上都沾着细碎的光屑。奶奶正往她饭盒里摆“向日葵光酥”,酥皮上用橙黄的花酱画了圈螺旋,每圈纹路里都藏着点郊区向日葵田的暖光——昨天王师傅特意去郊区收的向日葵花,说要给三年级的小满“添点探索的劲儿”。

  “朵朵说今天要带新的玻璃瓶来,”奶奶帮她理了理书包带,“说是想装光带里的风信子光呢。”

  小满刚跑上田埂,罗盘就轻轻震了震。她掏出来一看,盘面里的风信子叶正闪着淡蓝光,指针顺着蓝光往学校的方向偏。路过陶土盆时,金合欢的老叶突然往罗盘凑,一道橙光从叶脉里飘出来,缠在风信子叶上,罗盘盘面瞬间映出幅小画面:学校屋顶上,几株野生蒲公英正对着天空晃绒毛,绒毛尖的光竟和太空的方向连了道细弱的蓝线。

  “原来光带能往天上走啊!”小满攥着罗盘往学校跑,书包里的观测手册也跟着发烫——这本硬壳的新手册是去年期末苏晴送的,封面上印着花田和草原的合照,此刻封面上的小斑马正仰头,鬃毛上的光顺着书包带飘到罗盘上,给那道蓝线添了点金光。

  到教室时,朵朵已经举着个圆鼓鼓的玻璃罐在门口等了。罐子里装着半罐混合光,有花田的马齿苋光,有草原的蒲公英光,还有去年秋天她们在植物园收集的枫叶光,晃一晃就发出“叮铃”的轻响,像把小风铃装在了罐子里。“你看我的‘光罐’!”朵朵把罐子凑到罗盘旁,罐子里的光突然涌出来,缠上罗盘的风信子叶,盘面里的屋顶蒲公英瞬间更清晰了——连蒲公英绒毛上沾的小露珠,都映着太空的淡蓝光。

  第一节是科学课,老师讲“植物与宇宙”,刚提到“太空育种的植物会带着宇宙的痕迹”,小满就举起了手。她抱着罗盘和手册走上讲台,刚把罗盘放在投影仪下,盘面里的风信子叶就亮得刺眼,一道蓝光顺着投影仪的光投到黑板上,竟映出了苏晴在太空站拍的风信子照片:淡紫色的风信子花瓣上,沾着和罗盘里一样的蓝光,花瓣尖还挂着颗星星形状的光屑。

  “这是我姐姐从太空寄来的风信子!”小满翻开手册,里面夹着的风信子标本突然飘起来,蓝光裹着标本飞到黑板前,和照片里的风信子连了道光带——光带里竟飘着几缕蒲公英绒毛,是屋顶蒲公英的样子。全班都惊呼起来,朵朵举着光罐跑上来,罐子里的光一碰到光带,就分裂成无数小光粒,有的变成蒲公英,有的变成向日葵,还有的变成了郊区学校小朋友寄来的向日葵种子形状。

  “原来光带能连到太空啊!”坐在前排的小男孩伸手碰了碰光带,光带里突然传来苏晴的声音,轻轻的,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小满,风信子的光会跟着蒲公英走,你们要是找到光带的源头,说不定能看到宇宙的蒲公英呢。”

  声音消失时,黑板上的风信子照片里,飘出颗小小的光种子,落在小满的手册上,瞬间长出片迷你风信子叶——叶尖的蓝光,正和罗盘里的蓝线对着齐。

  下午的“光带探索小队”活动,是小满和朵朵一起发起的。她们带着罗盘、手册和光罐,领着五个同学往学校屋顶跑。屋顶的野生蒲公英比想象中多,绿油油的叶子铺了半片屋顶,绒毛球在风里晃着,每颗都沾着淡蓝光。小满把罗盘放在蒲公英丛中间,盘面里的七片叶子突然全亮了,红的马齿苋光、黄的金合欢光、橙的向日葵光、蓝的风信子光……七道光缠在一起,在屋顶上空织成了道彩色光带,一头往太空飘,一头往郊区的向日葵田伸,还有一头,竟往市中心的科技馆方向去了。

  “快装光!”朵朵把光罐举到光带底下,一道混合光“咕咚”一声跳进罐子里,罐壁上瞬间映出三重画面:太空的风信子在转,郊区的向日葵在晃,科技馆里的植物标本在亮。其他同学也赶紧掏出自己的瓶子,有的装到了带着科技馆气息的含羞草光,有的装到了带着向日葵田气息的花粉光,还有个小男孩的瓶子里,竟钻进了只带着光的小瓢虫——是从郊区向日葵田跟着光带飘来的,翅膀上的光还在闪。

  傍晚回花田时,队伍浩浩荡荡的。陈爷爷早就坐在早餐车旁等了,手里拿着七个新编的竹编小盒子,每个盒子上都刻着不同的植物图案。“给你们装光用,”陈爷爷把盒子分给大家,“这盒子能存住光里的画面,晚上打开,就能看到光带那头的样子。”

  王师傅则端出了刚烤好的“太空风信子酥”,酥皮是淡紫色的,咬一口就能尝到淡淡的花香,嘴里还会飘出点蓝光屑——像把小星子吃进了嘴里。“我听苏晴说,太空的风信子就是这味道,”王师傅笑着说,“你们要是能让光带连到更远的地方,我就做‘火星草莓酥’!”

  奶奶和苏晴坐在田埂上,苏晴正翻着新的日记。她把小满手册里的风信子叶贴在日记上,叶尖的蓝光顺着笔尖爬,在纸上写出行字:“三年级的光带,是会分叉的桥。它连得住太空的风,连得住远方的田,连得住每个孩子手里的小瓶子,也连得住藏在光里的悄悄话。”

  小满打开自己的竹编盒子,里面的光突然飘出来,和苏晴日记上的蓝光连在一起。盒子里映出的画面,竟变成了苏晴在太空站的样子——她正举着颗蒲公英种子,对着镜头笑:“小满,等光带再宽点,我就把太空的蒲公英种子寄给你,咱们在花田种出带星光的蒲公英好不好?”

  天黑时,同学们抱着竹编盒子回家了。朵朵走之前,把自己的光罐留给了小满:“明天咱们去科技馆,看看光带那头的标本!”小满点点头,把那片带着太空光的风信子叶夹进了朵朵的光罐里——这样,朵朵晚上打开罐子,就能看到太空的风信子了。

  小满躺在床上时,书包里的罗盘还在轻轻转。她掏出手册,翻开贴着风信子叶的那页,叶尖的蓝光正和屋顶蒲公英的光、太空风信子的光连在一起,在纸上织出了道细细的光带。手册里的小斑马,正站在光带中间,鬃毛上沾着蒲公英绒毛、风信子花瓣和向日葵花粉,一步一步往花田的方向走。

  她想着明天要和朵朵去科技馆看含羞草光,想着王师傅的火星草莓酥什么时候能做,想着光带会不会连到月亮上的桂树那里——想着想着,就抱着手册睡着了。窗外的金合欢叶晃了晃,一道彩色光带从叶尖飘进来,落在手册上,把纸上的光带染得更宽了。梦里,小满和朵朵举着光罐,跟着小斑马往光带那头跑,跑着跑着,就看到了太空里飘着的蒲公英绒毛,每颗绒毛上,都坐着个带着光的小朋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