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36:筋斗云(改)
字体:     护眼 关灯

36:筋斗云(改)

  夕阳的余晖给京城的胡同巷陌镀上了一层旧日滤镜。

  结束了一天拍摄工作的李晓冉,心情有些莫名的烦躁和空落。

  王盛那句似乎另有他指的“你家猫会翻跟头吗”总在耳边回响。

  她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南城的一处花鸟市场。

  李晓冉长这么大,还没听说过四九城那有专门卖猫卖狗的市场,只听说花鸟市场偶尔有人卖。

  市场里人头攒动,空气中混杂着花香、鸟鸣和淡淡的鱼腥味。

  李晓冉漫无目的地逛着,目光扫过一个个摊位,寻找着卖猫的踪影。

  卖猫的摊贩果然零星,这里多是些卖金鱼、鹦鹉、花卉的。

  嗯?

  猫狗市场?

  或许这也是个商机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和王盛挨得近,感觉要变成商业奇才了呢。

  李晓冉胡思乱想着。

  终于,她在一个卖蛐蛐罐的摊子旁,看到了一位卖猫的老农。

  那几只小猫挤在一个简陋的竹编篮子里,毛色混杂,怯生生地叫着。

  “大爷,您这猫……会翻跟头吗?”李晓冉蹲下身,试探着问,问完自己都觉得有点傻气。

  老农被问得一愣,皱巴巴的脸上写满了茫然:“翻跟头?姑娘,猫咋会翻跟头咧?这都是家里老猫下的崽,抓老鼠顶呱呱,便宜卖您?”

  李晓冉有些失望地摇摇头,站起身继续逛。

  她又问了两三个卖猫的,得到的回应不是看傻子一样的眼神,就是憨厚的笑声。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这个荒唐念头时,市场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吸引了她的注意。

  摊主是个穿着干净旧军装的中年男人,看着颇有些精气神,他面前只摆着一个铺着软布的纸箱,箱子里趴着一只毛茸茸的小猫。

  这只小猫品相极佳,是只标准的中华田园三花,黑、白、橘三色毛发分布得匀称又漂亮,一双琥珀色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李晓冉的心一下子被击中了,她快步走过去。

  “师傅,这猫……”

  没等她问完,那中年摊主便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不同于其他商贩的笃定,接过话头:“姑娘,想问这猫会不会翻跟头,是吧?”

  李晓冉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您怎么知道?”

  摊主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刚听您在那边问来着。我这只,还真会点不一样的。”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自制的、绑着彩色羽毛和铃铛的小棍子,像极了简易的逗猫棒。

  他轻轻晃动着小棍,吸引着小猫的注意力。

  那三花小猫立刻被吸引了,眼睛紧紧盯着羽毛,身体伏低,屁股微微撅起,做出扑击的姿态。

  就在羽毛掠过它头顶的一瞬间,小猫猛地向一侧跃起,身体在空中灵巧地打了个滚,然后稳稳落地,继续追着羽毛,动作连贯又带着点憨态的可爱,看上去还真像是打了个滚翻了个“跟头”。

  “呀!”

  李晓冉惊喜地叫出了声:“它真会翻!”

  摊主收起逗猫棒,小猫意犹未尽地蹭了蹭他的裤脚。

  “这小家伙机灵,从小就喜欢这么扑腾,教了几次就会了。姑娘,缘分啊。”

  “我要了!”李晓冉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问道:“多少钱?”

  摊主报了个价,不算便宜,但也在合理范围内。

  李晓冉爽快地付了钱,小心翼翼地把还在扑腾她手指的小猫抱进怀里,心里那点莫名的烦躁瞬间被柔软的暖意填满了。

  “给你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她轻轻点着小猫湿润的鼻头,想起王盛那戏谑的语气和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传说,笑道:“就叫你‘筋斗云’吧!以后带你去见那个怪人,吓他一跳!”

  “筋斗云”在她怀里“喵呜”了一声,仿佛应和。

  ……

  次日清晨。

  王盛带着帮忙提公文包的助理李婷婷,以及一位专门请来打配合的律师,三人准时来到了京城电视台。

  电视台大楼里透着一种忙碌而严肃的气氛。

  李婷婷提着公文包,紧紧跟在二人身后,做好小跟班。

  ……

  胡刚办公室有客人。

  在广告部门外的走廊等候时,王盛目光随意一扫。

  几个身影正从旁边的办公室走出来,似乎刚开完会,他们的谈话片段飘了过来。

  一个看起来像是导演或制片人的中年男人正对旁边一个二十出头、学生气未脱的年轻人说着:“本子还得再磨磨,室内剧的成本控制是关键,笑点要更密一点,学学《我爱我家》那个路子,但又不能完全一样……”

  那年轻人连连点头,态度谦逊又认真:“好的,主任,我回去再改一稿。关于那个客厅布景,我觉得可以再……”

  室内情景剧……

  王盛思索了下。

  在九十年代确实很盛行,《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的成功,让电视台很热衷于拍这样的剧。

  比如《临时家庭》、《欢乐家庭》等等。

  另一边,一个穿着时髦、容貌亮眼的年轻女孩,正拿着几份简历模样的文件,略带紧张地等在某个办公室门外,看样子是来面试主持人或栏目演员的。

  王盛觉得她似乎有点面熟,但96年太多这样的漂亮面孔怀揣梦想在各个电视台门口等待机会,也许是某个后来在地方台或影视剧里演过配角的小演员,此刻还未曾崭露头角。

  “王总,胡主任助理说我们可以进去了。”李婷婷这时轻声提醒道。

  王盛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领,接过公文包,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沉稳表情,敲响了胡刚办公室的门。

  ……

  王盛和律师走进办公室,胡刚起身迎接。

  “胡主任,这位是唐律师,过来协助我签合同的。”王盛介绍道。

  “哟……”

  胡刚打量了下看起来十分专业的唐律师道:“王总还专门请了位律师啊,真是专业。”

  唐律师伸出手:“胡主任,您好。”

  “您好您好,请坐吧。”

  双方落座。

  胡刚的助理进来给王盛和律师倒茶。

  胡刚接过方案看了起来。

  广告创意方案:【父爱】

  广告内容:一个农民的孩子(胡英俊),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农村,参加工作之后,用第一笔钱,买了两双‘百花布鞋’寄给了父亲,由于工作太忙,胡英俊很久没有回家,说等他拿到晋升机会,就休年假回去,却不想,胡父给他准备了惊喜,来到了京城,看望儿子,想到儿子即将晋升成为领导,胡父便来到商城,准备给儿子买双皮鞋作为礼物,正好看到了百花皮鞋的专卖店,最后,儿子穿着父亲送的皮鞋,成功升职,引出广告词‘百花皮鞋,步步高升!’。

  看完手中的策划案,胡刚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姿态放松,先声夺人道:“王总,你们公司效率很高嘛。这个策划案有点意思,从布鞋到皮鞋,‘步步高升’这个概念,很贴合产品,寓意也好。看来‘头纱吻’的成功不是偶然。”

  他话语里带着赞赏,但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评价。

  “胡主任过奖,吃饭的手艺,当然要重视。”王盛神情平稳道。

  胡刚放下策划案,进入正题道:“创意没有问题。那我们就谈谈合同细节。按照台里惯例,你拍的这个广告,承制费用五万,税后。拍摄所需的设备、人员、场地、后期,都由你们盛影负责。成品交付后,一次性付清。这是初步草拟的合同,你们看一下。”

  来之前,王盛找刘旭日打听过行情,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也没指望靠承制广告发财,这玩意纯粹是搭上电视台关系的一个渠道。

  跟1996年的电视台讲版权,讲价格,屁用没有。

  就算再过二十年、一百年,九成九的乙方都没有和电视台讲价的权力。

  上一次的谈判,能够争取到不接保健品广告,已经实属不易。

  当然,不该吃的亏也不能吃。

  王盛微微颔首,示意唐律师查看合同。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