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天山画壁 >第50章 你是不是喜欢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章 你是不是喜欢我?

  梁薇吓得小心脏快要蹦出来。

  不知道是被急刹车吓的,还是因为阿亚的话。

  她侧身靠着车门,咽下一口唾沫:“阿亚,你……你没事吧?”

  “有事,我嫉妒得快要疯掉了。”

  阿亚突然凑身过来,一只手撑在车窗上,将她牢牢禁锢在车门与怀抱的狭小空间里。

  没有半点触碰,可车内弥漫的沙枣花气息骤然浓烈。

  他微微低下头:“梁薇,我该拿你怎么办。”

  下巴离她的肩头只有寸许距离,呼吸缓缓落在她的耳际、颈侧。

  清晰,温热。

  梁薇浑身霎时僵住。

  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烧红。

  心跳声如雷鸣。

  车外的风卷着红柳叶拍在车窗上,细碎的声响成了背景音。

  阿亚没再靠近。

  梁薇却觉得车内有股无形的引力将空气拧成细丝,勒得她连眨眼都小心翼翼。

  胸腔里的慌乱还在翻涌,几乎要冲出来。

  就在梁薇快要喘不过气时,阿亚猛地直起身,迅速撤回驾驶座。

  他的喉结重重滚了两下,声音沙哑得厉害:“对不起。”

  他失控了。

  他嫉妒那个能陪在她身边的人。

  梁薇是他第一次喜欢的人。

  可是还没告白,她就已经是别人的了。

  不甘。

  但束手无策。

  阿亚忽然抬手,一拳砸在方向盘上。

  他都做了什么,会不会吓到她。

  逆光里,梁薇看到他眼尾泛红,连睫毛都沾上一点不易察觉的湿意。

  嘶……

  “呃,那个……”梁薇下意识往前倾了倾身,轻声问道:“阿亚,我觉得……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阿亚没说话。

  她深吸一口气,干脆打直球问道:“阿亚,摊牌吧。你是不是喜欢我?如果不是,就……”

  “是,我很喜欢你。”阿亚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

  梁薇笑弯了嘴角:“巧了,我也喜欢你呀。”

  什么!

  是他听错了吗?

  她说喜欢他。

  她竟然说她也喜欢他。

  这下换阿亚心慌了。

  他说道:“张大爷说,来了个从上海找你的小伙子,他不是你男朋友吗?”

  梁薇故意皱起眉,装作生气的模样:“那都是过去式了,早分啦。倒是我要问问你,你店里的阿姨说你去找小姑娘,是哪个小姑娘?”

  阿亚挠了挠头,露出一抹憨笑:“你。我前段时间很忙,本来忙完就去找你的。”

  “结果你看到我和顾正杰在研究所外面。阿亚,不管你信不信,我跟他没什么了。”

  “信,你说的我都信。”

  从头到尾都是她。

  她也没有男朋友。

  两人忍不住不约而同笑起来。

  误会来得那么突然,又走得那么迅速。

  车内的沉闷一扫而空,只剩下满溢的欢喜。

  ……

  克孜尔石窟。

  梁薇把刚确认的心意塞进心底,蹲在洞窟里投入到反复校准。

  用校准过的金属尺复核地面水平,借悬锤线比对岩壁倾斜角度。

  这次,

  记录册上的数字,每一组都精准控制在0.5厘米内。

  她拿着记录册,兴冲冲地去找苏忠亮报喜。

  苏忠亮刚睡下,门就被拍得哐哐响。

  上了年纪,每次熬夜都让他有些吃不消。

  他眉毛拧得像是打了死结,打开门,怨气能养十个邪剑仙。

  梁薇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恋爱脑会影响事业心是真的。

  她怎么能把苏师傅的臭脾气,华丽丽地忘记了。

  那咋办?

  门都敲开了。

  总不能说:“苏老师你请继续睡,我明天再来。”

  苏师傅准会一脚把她踹飞。

  梁薇硬着头皮露出笑脸,把册子怼到苏忠亮的脸上:“太好了!苏老师,幸好你没睡!数据我测出来了,误差0.5。”

  苏忠亮翻翻册子,手指在数据页上顿了顿。

  没表达对她的肯定,也没说还不行。

  他走向门边的写字桌,从抽屉里抽出一张泛黄的老图纸推过来。

  “数据精度够了,但得让它落地。东窟藻井上方有处回鹘文题记残块,之前清理时发现残块边缘嵌在岩缝里,岩缝宽窄跟你测的岩壁倾斜度直接相关。”

  梁薇认真竖着耳朵听。

  “你拿着这份数据,先测算岩缝因倾斜产生的年度位移量,再设计一套‘嵌缝固定托’。既要卡住残块不晃动,又不能破坏周围未风化的题记字迹。三天后,给我初稿。”

  梁薇拿着老图纸的边角,生怕把上面的字迹磨掉。

  这是一份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队留下的现场记录,纸页边缘因常年翻阅毛毛呼呼的。

  她点点头:“这处残块的保护问题是该纳入考量。苏老师,我这就去。”

  梁薇接过记录册,把图纸仔细叠好夹在中间,再把册子塞进帆布包,转身往东窟跑去。

  东窟内光线昏暗,梁薇架起便携式探照灯。

  光线落在藻井上方的岩缝处。

  梁薇看到那道缝很细,嵌在其中的回鹘文残块只有指甲盖大小,深色的墨痕在斑驳岩壁上若隐若现。

  她搬来折叠梯,小心翼翼地爬上去。

  一手举着游标卡尺,一手托着记录板,逐点测量岩缝宽窄。

  岩壁倾斜带来的细微落差,让岩缝上端宽、下端窄,每毫米的差值都得对应之前测的倾斜数据反复验算。

  连续两天,梁薇几乎泡在东窟。

  白天她在梯上反复测量、记录,傍晚扎进临时工作室,对着电脑里的岩壁三维模型推演位移量。

  起初设计的矩形固定托被她一次次推翻。

  硬邦邦的结构容易挤压岩缝,反而加速残块脱落。

  直到第二天的深夜,她翻出《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看到书中记载早年匠人用楔形木片固定窟门的工艺,忽然灵光一闪。

  为什么不顺着岩壁倾斜角度,做一个楔形托片呢?

  说干就干!

  她立刻在图纸上画出轮廓托片,厚度按岩缝宽窄渐变,顶端削成与岩缝契合的弧度,底部预留出与岩壁倾斜度一致的支撑角。

  这样既能借岩壁自身的倾斜力卡住托片,又能从下方稳稳托住残块,不与周围题记产生接触。

  图纸改到第三遍时,天已大亮。

  梁薇困得不行,索性站着继续修。

  可惜眼皮不够听话,开始打架。

  最后,

  她竟站着睡着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