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515章 重型长十火箭亮相,SLS火箭必须尽快首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5章 重型长十火箭亮相,SLS火箭必须尽快首飞!

  相对于联邦航天内部到处都是提供有偿情报的“匿名知情人士”,老中这边的“匿名知情人士”就少了很多,有也大多是在朋友圈里透露。

  不过现在跟路云一块看直播的人可没那个想法。

  因为他们参加的是载人登月计划,还是在路云手下干活,所以各个都非常小心。

  甚至主动在朋友圈“消失”。

  生怕一点失误就导致自己错失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路云让他们等着看好戏,那他们就等着看好戏。

  至于什么“阎王点卯,点谁谁死”……

  只不过是给已经相当传奇的路云身上再增加一点点传奇属性罢了。

  老中这边,年轻工程师们对路云的崇拜又多了一分。

  老美那边,现场的观众对NASA的不耐烦就多了一分。

  至于直播间里,那就是群魔乱舞了。

  有人觉得NASA和老美不行了,有人就坚决拥护老美还很行,依然是人类之光。

  但是不管直播间里怎么闹,反正主管是不行了。

  因为根据贵宾观礼台那边来的消息,老登的表情不太好。

  如果今天火箭飞不出去,那他肯定就完蛋了。

  主管:“……”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天指定是不行了。

  因为传感器警报不是精准的信息,不是发动机漏燃料那么直观,这些传感器警报之后工程师需要排查才能知道是什么问题。

  如果只是一个传感器警报还好说,只排查一种问题或一小片区域就行。

  最好的情况是传感器误报,只要重新设置一下就行。

  次一级的情况是传感器故障,那样只要换一个传感器就可以了。

  坏情况则是传感器检测区域真的出了故障,需要维修。

  但要是多个传感器一块警报,那问题可就大了。

  就算有误报的情况,但多个传感器一块误报的概率太低了,那必定是真有地方出了故障。

  果然,工程师们很快就确定了初步问题。

  确实有几个警报是误报,但真有一处设备出了故障,并且是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

  主管还想做最后的挣扎,想了想说道:“SLS火箭拥有强大的安全冗余,其实这个地方出现故障也是可以发射的,只要……”

  工程师:“主管,这不合规矩。”

  “可是我们不是有紧急状态法案吗,”主管急忙道:“现在老中追的太紧了,我们必须赶在他们之前……”

  “主管!”

  工程师戳破他的幻想:“我们是有紧急状态法案,但老中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声称在七月首飞,可现在它还没做湿彩排,所以我们依然领先。”

  “这个故障一周之内就可以处理完毕,我们保证SLS火箭可以在六月份之内首飞。”

  “只是无法在今天首飞。”

  主管:“完鸟完鸟……”

  现场的观众们还在等待下一步的消息。

  暂停要多久?

  还能不能发射?

  给个痛快话?

  然后他们就发现刚过来的老登车队又离开了。

  “?”

  “大统领的车队怎么离开了?”

  “法克!”

  “该死的,他们肯定取消了今天的火箭发射!”

  “见鬼,我今天就不应该来,我本来要跟珍妮约会的!”

  “法克鱿,退钱!”

  弹幕本来挺乱的,结果看到刚来的车队还没停稳就又离开了,直接绷不住乐了。

  【当老美的大统领也不容易啊,这进进出出的。】

  【唉,老美的航天科技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是啊,熊大搞航天科技考古那是因为分家之后技术不全了,老美又没分家,它之前的技术呢?】

  【理论上来说SLS火箭的技术不复杂啊,它用了那么多航天飞机的技术,甚至还简配了,怎么首飞这么难?】

  【确实,之前航天飞机的发动机能重复使用十几次,它这都改成一次性的了,怎么还搞不定?】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唉,浪费我一晚上的时间……】

  【那个主管出来宣布推迟时间了……】

  虽然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跟着大统领的车队一块离开了,但主管还是老老实实工作。

  毕竟再怎么说他参加的也是载人登月任务。

  而且为了先老中一步让登月火箭首飞,还需要他这个最熟悉SL火箭的主管辛勤工作,就算要辞退他,那也得等到SLS火箭首飞之后。

  就这么几天时间了,这时候换主管可不是好时机。

  所以主管感觉自己或许还有机会,要是几天后的SLS首飞搞得好……是不是就不用走了?

  带着这样的幻想,主管说话的声音愈发坚定了。

  仿佛过几天SLS火箭真的可以顺利首飞似的。

  在SLS火箭维修的这几天,世界航天爱好者讨论的都是它,毕竟现在就两家搞载人登月,在老中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不露面的情况下就SLS火箭的牌面大。

  不过之前的时候SLS火箭鸽归鸽,在它“没有使出全力”的情况下大家不知道它是什么情况,现在算是知道了。

  所以这几天的讨论对它没什么好话。

  然后……

  以前是不能夸,一夸准拉胯。

  结果这几天航天爱好者们都没有夸SLS,它竟然还拉胯了!

  那个问题比工程师们想象的要困难,一个星期搞不定,所以首飞时间又推迟到了二十日。

  好在二十日依然比老中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要快。

  因为重型长征十号火箭现在还没动静。

  而主管已经无所谓了,他已看破红尘。

  主管主管,说的好像什么都能管似的,其实什么都管不了。

  要么听上边的,要么听下边工程师的,他就是夹在中间受气的!

  主管现在已经得过且过了,甚至SLS能不能比老中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首飞他也不关心了。

  而在老美这边的航天领域烦心的时候,好莱坞的最新科幻片《侏罗纪世界3》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托这几年世界科技大发展,现实世界越来越“科幻”的缘故,科幻影视也迎来了繁荣期。

  颇有点“科幻黄金时代”重现的意味。

  路云上一世看过这部科幻电影,这部的舞台跳出了小道,直接让恐龙出现在了人类社会,然后引发了一些系列的问题。

  这部电影提出了人类和恐龙“共存”的假想,充满了人类与其他动物同在一个地球上应该如何相处的思考,以及对“科学技术是生存的利器,还是毁灭的陷阱”的反思。

  本来这个构思不错,但限于篇幅做的远远不够。

  所以影片也就开篇交代了一下恐龙带来的“后现代动物保护主义理念”,紧接着导演就用一场“套马汉子”的戏码演绎了“套龙汉子”的风采。

  并没有说明应如何建立新型共处模式。

  而且作为一部以恐龙为主角的片子,该片过度凸显了变异的蝗灾,偏离的剧情让一些观众吐槽不已。

  也就是作为《侏罗纪世界》系列影片的完结篇,片方搞了很多怀旧情怀,所以观众勉强给了个及格分。

  当然,作为完结篇,观众在票房方面非常给面子,不光国内票房破了10亿人民币,全世界票房也达到了10亿美金。

  然后……片方隔了几年就又搞出来一个《侏罗纪世界:重生》。

  三部曲完结之后来了第四部。

  没办法,能挣钱的大IP太香了,肯定要榨干最后一分钱。

  这一世因为现实的影响,全世界掀起了“科幻热”,估计这个IP能挣的钱会更多一些。

  不过很快,世界的注意力就不在电影上了,而是转向了老中的滨海航天城。

  因为航天城的新垂直组装大楼大门打开,巨大的转移平台托着同样巨大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走了出来。

  (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虚构图)

  【哇靠,真大啊!】

  【以前光看缩比模型了,真家伙确实巨大无比!】

  【那肯定的啊,它约等于四枚去掉助推器的长征五号火箭组合在了一块,能不大吗?】

  【鬼鬼,那真是够大的,三枚一级火箭并排都超过15米宽了!】

  【重型长十跟SLS的高度差不多都是90多米,宽度差不多也都是15米,只不过重型长十是5米+5米+5米,SLS则是3.7米+8.4米+3.7米。】

  【哇,那还真是中门对狙啊,我喜欢!】

  【我感觉重型长征十号火箭的首飞应该没问题,毕竟它不像SLS火箭那样是全新的,它是从长征十号基础型发展出来的,而长十飞的又稳又好,重型长十应该也没问题。】

  【哈哈,SLS也不是全新火箭,它大量的技术都来自之前的航天飞机。】

  【感觉现在的老美变菜了。】

  【反正我感觉这次重型长十的首飞重点不是火箭本身,而是它上边装的梦舟飞船。】

  【确实,我也觉得有多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的长十做基础,重型长十首飞不是问题,而梦舟飞船却是首次飞月球轨道……】

  这个倒确实。

  梦舟飞船最初设计的时候就是面向国家载人航天未来发展需求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

  它采用不同于神舟飞船三舱结构的两舱结构,只有返回舱与服务舱。

  它全长约9米,最大发射重量26吨,在充分继承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在结构、推进、回收、能源、热控、电子、人机交互和可重复使用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使飞船具备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和宜居的特点。

  梦舟飞船的返回舱是全新的钝头体构型,相比神舟飞船的“钟型”返回舱,梦舟飞船返回舱具有更大的升阻比。

  而且梦舟返回舱由密封舱与非密封舱组成,按照人、设备分区布局,密封舱内只安装航天员相关设备,其他设备安装在非密封舱中,提高航天员舒适度。

  设备还考虑了赋形设计,有效利用安装空间。

  密封舱金属结构使用高强度新型金属材料,非密封舱外层为可拆卸防热结构,由新型轻质、耐烧蚀碳基防热材料生产制造而成,能耐受从月球轨道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时的热流环境。

  经过灼烧的防热结构拆下来换上新的,整体返回舱就可以复用了。

  返回舱头部安装可展收头罩,舱内安装全向整体缓冲隔振系统等机构,提升航天员发射再入过程舒适性。

  这种两舱设计让返回舱、密封舱空间比神舟飞船大了一倍多,让飞船可以有更多功能上的可能性。

  梦舟飞船的推进系统返回舱推进系统使用单组元无毒推进剂,相比神舟飞船返回舱使用的有毒单元无水肼推进剂,可消除危险源提高航天员安全性,并有利于实现推进系统重复使用。

  它的服务舱推进系统使用超大型表面张力贮箱,以提供满足任务需求的速度增量。

  飞船具备全自主轨道控制,具备自主诊断和故障处置能力,提高自主运行能力,可大幅简化地面飞控支持保障工作。

  不同于神舟飞船的单伞回收,梦舟飞船还利用了群伞进行减速回收,以适应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重量规模相比神舟飞船返回舱大幅提升的回收任务需求。

  主要也是考虑降落伞的制造工艺和工作可靠性等原因,无法使用神舟飞船的单个主伞减速方案,需通过多个主伞组成的群伞实现更大返回舱落地前的减速。

  为了实现重复使用,梦舟飞船返回舱着陆方式采用无损着陆,将以往神州飞船使用的缓冲发动机换成了着陆气囊。

  而且它还可能在海上降落,使用缓冲气囊对不同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强。

  如果落水,缓冲气囊本身还能起到漂浮的作用。

  梦舟载人飞船的逃逸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以“满足发射全程安全逃逸”为目标,采用了“大气层内逃逸塔逃逸+大气层外整船逃逸”方案。

  逃逸塔负责待发段至上升抛塔之间逃逸,抛塔后至近地入轨船箭分离则利用服务舱动力逃逸,逃逸及后续救生均由返回舱统一控制,实现了返回舱一体控制和整船资源高度复用。

  相对于老中这边的兴奋,老美那边就有些急了。

  “SLS火箭必须尽快首飞!”

  “不能再拖延了!”

  “没错,你们工程组怎么回事,就不能快点嘛?”

  “千万不能拖延到7月,那样就太危险了……”

  NASA会议室,看着火急火燎的众人,主管竟然有一些兴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