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贾张氏大战易中海(7k,求月票)
“贾张氏回来了。”
晚上。
李红兵和陈雪茹一起下班回来的时候,就第一时间从陈母这里听说了这个消息。
自从陈母住进四合院后,关于四合院的许多事情和消息,李红兵已经不再需要从阎埠贵那里获取了。
不过李红兵可不是为了这个,才把陈母给接过来的。
虽然当初这样做,也是为了照顾当时怀孕的陈雪茹,之后陈母更是顺理成章的留下来伺候月子和照顾外孙,一直到了现在。
即便陈母的到来,给李红兵和陈雪茹省了很多事,也帮了很大的忙,但李红兵可从始至终都没把对方当保姆看待,而是家人和长辈。
李红兵的父母都不在,而陈雪茹也只有陈母这一个亲人,无论如何,把对方接过来照顾,也是早晚的事情。
尽管现在是陈母照顾他们起居和帮忙带孩子多一些,可将来还是有那一步的。
“年前易中海和王桂花跟棒梗认干亲的事情,贾张氏不知道?”
了解到这个情况,李红兵却是有些意外。
去年过年前夕,易中海和王桂花跟棒梗认了干亲,也就是认棒梗当干孙子,这件事院里的人都知道。
没想到。
都过了差不多半年了,贾张氏居然还不知情。
这可一点都不正常。
哪怕贾张氏现在不住在院里,回到了农村,却也不是什么天涯海角的距离,而且贾张氏这个亲奶奶还活着,棒梗认别人当干爷爷和干奶奶这种事情,理应经过贾张氏的同意才对。
“情况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好像是贾东旭自作主张,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贾张氏,更没有和她商量,全程瞒着她。”
陈母的声音顿了顿,见李红兵和陈雪茹都朝自己看了过来,又继续说道:“这件事,貌似易中海和王桂花也被蒙在鼓里,他们也一直以为贾张氏是知情并同意的,要不是今天贾张氏突然回四合院……”
听到这里,李红兵也基本明白怎么回事,更是猜到贾东旭这样做的目的。
原因很简单。
大概是贾东旭觉得贾张氏不太可能同意这件事情,但他又想和易中海这个师父拉近关系和加紧联系,又或者易中海暗示、许诺了什么好处给贾东旭,让他心动,所以才瞒着贾张氏,偷偷促成了这件事情。
贾张氏是被遣返回农村的,听说表现一直不是太好,平时想要进城里一趟都不容易,更别说是重新回到四合院。
这也是贾东旭敢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贾张氏回不来,现在的信息又不发达,电话这东西还没完全普及,就算公社或镇上有电话,也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更别提贾张氏了。
想要瞒着这件事,不让贾张氏知晓,其实并不难。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贾张氏今天会突然回来,并且是在没有提前通知贾东旭的情况下。
“快中午的时候,贾张氏回来,先是因为鸡腿的事情,闹了个笑话,结果贾张氏就发现了棒梗认干亲这件事情,然后在中院和王桂花闹了一场,而易中海和贾东旭也很快从轧钢厂赶了回来,本来都把贾张氏安抚下来了,结果今天何大清休息,刚好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知道偷偷跟贾张氏说了什么,后面贾张氏又闹了起来,还坚持要开全院大会,请阎埠贵和杜建国这两位管院大爷,出面帮她主持公道……”
陈母说了很多,但条理十分清晰,没有半句多余的废话,快速的把整件事情的后续,给道了个明明白白。
李红兵也没想到,才一天不在院里的功夫,就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事情。
没有亲眼目睹贾张氏大闹的那些场景,李红兵并没有什么可惜的,毕竟接下来还有全院大会。
李红兵没有打算掺和贾家跟易中海之间的这些破事,但闲暇之余,当个乐子看,也挺有意思的。
他就一个俗人,可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
不多时。
随着外面陆陆续续传来一些动静,李红兵便知道这全院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于是从家里的柜子中掏出一袋用纸袋装好的瓜子,一边磕着瓜子,一边乐呵呵的往外走去。
今天这可是场大戏,不容错过。
与此同时。
正在教大儿子李建武认字的陈雪茹,看到李红兵这有些吊儿郎当的样子,却是无奈失笑的摇了摇头。
李红兵平时都相当的靠谱,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到了他的手上,陈雪茹都能感到安心,因为每次都能完美解决。
只是偶尔的时候,李红兵还挺没正形,这是他的另外一面了。
陈雪茹虽然对院里这些事情没什么兴趣,但也没有阻拦他。
很快。
李红兵来到中院的时候,这里已经聚了不少人。
不出意外。
李红兵刚到,发现这个情况的傻柱、许大茂、刘光齐和阎解成几人,便纷纷朝这边凑了过来。
“红兵,刚下班回来?”
“今天贾家这事,你应该听说了吧?”
“啧,这贾东旭可真够给咱们丢人的,为了巴结易中海这个师父,卖儿子,嘿嘿!”
“傻柱,贾东旭丢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别混为一谈,丢人的是贾东旭,可跟我不沾边,还什么给咱们丢人,你会不会说话?不会说话,就上一边去,别在这瞎凑热闹!”
“嘿,许大茂,你找揍是吧?”
“好了好了,别闹了,你们俩有什么好闹的,天天这样,你们不嫌烦,我都烦了。”
“……”
年轻一辈中,就他们几个年纪相仿,不管拌嘴也好,打闹也罢,几个臭皮匠,没少凑一块。
而他们这些人里面,就贾东旭和李红兵两个人结了婚,不仅组成了家庭,还都有了孩子。
渐渐的。
就分成了两个团体。
一个是贾东旭,一个是他们和李红兵。
当然了,这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别看贾东旭现在日子好像过得还不错,但哪怕作为死对头的傻柱和许大茂,在这件事情上,却难得保持了一致的观点,全都看不上贾东旭。
不仅仅是因为都和贾东旭有恩怨,更是因为他们看不起贾东旭啃易中海这个师父的窝囊行为。
而且当初贾东旭在和李红兵的数次对阵中,次次落败,并且连贾张氏这个亲妈都护不住,还被赶回了农村,自然没法让人看得起。
李红兵就不一样了。
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他们所有人的爹,都不敢不重视李红兵,对他客客气气的,包括之前一度认为被李红兵害没了自己管院大爷位置的刘海中。
只要一有机会,主动把贾东旭排除在外的傻柱他们,就往李红兵身边凑。
好像谁和李红兵的关系好,谁就更厉害一般。
不知不觉中,李红兵已然成了四合院年轻一辈当中的“领头羊”。
于是。
大家就看到了傻柱、许大茂、阎解成和刘光齐他们围在李红兵身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快乐的蛐蛐贾东旭。
这些瓜子,可不是他们找李红兵要的,都是自带的。
以前没准备,或者手头比较紧,才伸手找李红兵要。
现在他们当中的所有人,早就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工资和收入,不至于买不起一点瓜子,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要不是看到李红兵自己也带了瓜子,他们甚至还想把自己带过来的,主动分一些给李红兵。
都是年轻人,也都好面子。
哪怕是被阎埠贵管得紧和处处算计的阎解成,也特地准备了一些,专门等这个时候拿出来。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主要是跟李红兵学的,看戏凑热闹的时候,就喜欢磕点瓜子。
要有西瓜,那就更好了。
李红兵是觉得这样不会无聊,也有个消遣,而傻柱和许大茂他们,却是认为这样有范儿。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具体是为什么,我想大家应该已经都了解了一些,不过我还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再简单讲一讲,也好让大家来评判……”
就在李红兵和傻柱他们在底下磕着瓜子的时候,阎埠贵见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便主动站出来主持全院大会和发言了。
在阎埠贵说完开场白之后,贾张氏也抢先站了出来,甚至还怪有礼貌的,先对着大家先鞠了个躬,然后才开始发言。
“大家给我评评理……”
“老贾他走得早,我一个人把东旭拉扯大不容易,还帮他娶了媳妇,有了棒梗,让贾家的香火传下去。”
“结果……易中海和王桂花他们狼子野心,趁我回农村的这段时间,不知道给我们家东旭灌了什么迷魂药,竟然背着我,让我们家棒梗,给他们两个当孙子!”
“棒梗可是我们贾家的未来和希望!”
“我说棒梗这段时间,怎么不来乡下看我了,原来易中海和王桂花在从中作梗,可真是有他们的!”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知道易中海当初收我们家东旭当徒弟,是另有目的的,他想让东旭将来帮他们两口子养老,本来这事我也不反对,毕竟……”
“……”
想起这段时间,自己在乡下过的日子,贾张氏是越说越难过,心里委屈的不行,甚至还当场抹起了眼泪。
当初被送回农村,贾张氏自然是不愿的,奈何她说了不算。
街道办和妇聨一起做出的决定,可不是她说了不去就不去的,更不是撒泼打滚的手段所能够对抗。
好在为了让贾张氏不再闹事和配合,贾东旭和易中海答应了不少条件,才把她给安抚了下来。
回到农村之后,贾张氏有钱有粮,每个月都能吃上那么一两回肉,一开始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再加上贾东旭每个月都会带棒梗来看她,村里那些人没办法笑话她,那些说她被亲儿子抛弃、赶回农村的谣言,不攻自破。
同时。
这也是有儿子的底气。
而且贾东旭还是城里的工人,比村里那些在地里刨食的庄稼汉,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让贾张氏的优越感十足,天天拿鼻孔看人。
唯一让她感到不痛快的,就是要参加劳动和接受教育,但架不住贾张氏会磨洋工。
后来村里成立公社,贾张氏没了地,但公社办起了公共食堂,伙食见天的好,可把贾张氏给乐坏了,甚至还特地跑回四合院,把棒梗给带回来蹭吃蹭喝了几天。
只是棒梗虽然是贾张氏的孙子,但户口不在公社,而在城里,名义上不算公社的人,也没有在公共食堂吃饭的资格,后面也只能送回去。
一开始的时候,公共食堂办的有声有色,有菜有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伙食标准就慢慢降低了。
这个过程中,公社又搞起了工分制,大家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共同参加劳动,但会根据各自平时的表现计分。
偏偏贾张氏又喜欢偷奸耍滑和磨洋工,再加上她是个老年人,只能算是半劳力,别说是和那些农村的成年妇女比,就是一些未成年少年,都比她还强。
这样一来,贾张氏在食堂的伙食标准,自然跟着降低,到这段时间的时候,每顿饭基本只有一个窝头和一勺苞米粥。
关键是。
自从公社成立了公共食堂,大家都是有活一起干,有饭一起吃,可没办法私底下自己开小灶,贾张氏自然也过不回公社成立前的日子。
哪怕贾东旭每回来公社看她,都会偷偷给她带一些吃食,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改变不了贾张氏的现状。
从当初嫁进城里开始,贾张氏哪里过过这样的日子,自然是忍受不了,便求着贾东旭把她重新接回城里。
早在过完年不久,贾张氏就让贾东旭想法子把她接走,可一直拖到现在,贾东旭每次都说在找门路,快了快了,但始终都没有进展。
眼看着小半年都快过去了,贾张氏实在是等不了,心里面越来越急,并且起了疑心,怀疑贾东旭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所以才有了今天回四合院的行动。
结果一回来就发现,贾东旭给棒梗重新找了个奶奶,他自己也认了个新妈,完全把她给抛在了脑后,贾张氏的心态能不炸吗?
“老嫂子,这里面的误会,我们下午的时候,不是都已经跟你解释清楚了吗?你可千万别听别人的挑拨,咱们到底是一家人,你有什么想法,咱们重新坐下来,再好好谈谈,没必要惊动大家伙儿,把这件事情弄得这么难看,让别有用心的人看咱们笑话……”
面对贾张氏的痛哭和控诉,易中海黑着脸没有说话,倒是一旁的王桂花开了口,苦口婆心的劝说了起来。
王桂花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贾张氏现在不要闹,有事回家关上门说,不然到时候事情没解决,还闹得大家都没面子。
而她中间说到“重新坐下来,再好好谈谈”的意思,显然并不只是那么简单,而是告诉贾张氏,有什么要求和条件,她可以再提。
只是贾张氏现在正在气头上,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当着院里这么多人的面,直接就对着王桂花开喷道:“王桂花,你还有脸说?
谁他妈的跟你们是一家人?
还别让外人看笑话,我现在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别的事情都好说,但这事已经彻底触及到了贾张氏的逆鳞和底线。
她张翠花,可就只有贾东旭一个儿子和棒梗一个孙子。
至于秦淮茹肚子里还有一个,现在都还没生出来,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自然不算在里面。
贾张氏现在就指着贾东旭和棒梗将来给她养老,要是贾东旭和棒梗不认了她,她将来可怎么办?
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贾东旭拜易中海当师父,知道易中海存了将来让贾东旭给他们两口子养老的打算,贾张氏也默许这个结果。
将来易中海和王桂花老了,给他们一口饭吃,甚至帮忙伺候,这些都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图人家手里的钱,还有把他们都伺候走之后,留下来的房子。
但问题是。
现在贾张氏并不在贾东旭和棒梗的身边,而且接下来,都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从农村回来,易中海和王桂花跟棒梗结了干亲,两家人彻底当成一家人处,贾张氏就有了随时被易中海和王桂花取而代之的危机。
毕竟易中海有钱,而王桂花能干活,两个人可都比她有用多了。
尤其他们还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天天见面和相处,不像她现在在农村,只能每个月盼着贾东旭带棒梗来看她。
瞧棒梗今天那个样子和对自己的态度,才两个月的功夫不见,就已经不怎么跟她这个亲奶奶亲了。
万一贾东旭再不管她了,贾张氏可就没有任何办法。
“贾张氏,你这就有点过分了。”
“认干亲这事情,就算你不知道,可毕竟也是你儿子自己同意的,人家易大爷和易大妈,可没拿着刀逼你们。”
“一直以来,易大爷两口子,是怎么对你们家的,我们大家是看在眼里的。”
“不说别的,就说你当初回农村,要贾东旭每个月给你送钱送粮,还不都是易大爷这个当师父的帮衬?”
“没有他们两口子,你真以为你们家东旭,能让你在农村过得那么舒服吗?”
“再说了,认干亲这段时间以来,易大爷和易大妈两口子,对秦淮茹和棒梗,就跟自己的儿媳和亲孙子一般,可没亏着他们。”
“尤其是秦淮茹怀孕,易大妈可没少操心和照顾,更是自掏腰包买了不少好东西,今天还特地买了只老母鸡回来,给秦淮茹和棒梗炖鸡汤喝,你这个当婆婆的,就这么见不得别人对你的儿媳妇和亲孙子好?”
“别忘了,易中海可是你们家东旭的师父,贾东旭的一身本领,都是他教的,要是放在以前,就算棒梗没有认这门干亲,贾东旭给易中海这个师父养老,都是天经地义……”
“……”
在贾张氏的叫嚣控诉和炸毛下,反倒是有人站了出来,替易中海和王桂花说起了“公道话”。
随着站出来这人的一番话,不少人都提替易中海和王桂花感到唏嘘,有些同情对方。
易中海现在的名声虽然已经坏了,地位和口碑也远不如从前,但他们两口子在对待贾家上面,不论是态度,还是过去所做的一切,都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不仅仅是贾东旭、秦淮茹和棒梗这一家三口,也包括贾张氏,以前可没少沾易中海的光。
哪怕大家的心里都清楚,易中海做这一切,是存了将来让贾东旭给他们两口子养老的打算。
可谁让易中海是绝户,会有这样的盘算,无可厚非。
而贾家既然接受了易中海给的这些帮助和好处,以后给他们两口子养老送终,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没有人觉得不对。
今天贾张氏回到四合院后的一系列表现,包括找阎埠贵召开现在的全院大会,和易中海两口子当众打擂台,明显是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了。
然而。
看到形势急转直下,不少人都选择站队,舆论一下子倒向了易中海和王桂花两口子,李红兵却是轻笑了一声。
刚刚突然站出来,主动跟贾张氏针锋相对,并且替易中海和王桂花两口子抱不平的那人,绝对是易中海提前安排好的托或帮手。
贾张氏坚持要开这个全院大会,像易中海这样心思深沉的人,不可能不做一点准备。
或许他现在的威望,不足以让人为他做到这个地步。
但拿出点好处收买一个人,对易中海来说,可没什么难度,更不是想不到这样的操作。
“你…你们……”
面对眼前的情况,尤其是大家对她的声讨,贾张氏直接气急攻心,捂着胸口,差点都喘上不来气。
“妈!”
原本还站在那左右为难的贾东旭,看到贾张氏这样子,当即也顾不得其他,连忙上前,生怕她出了什么意外。
包括秦淮茹这个儿媳妇,也跟着过来扶着贾张氏,一脸关心的样子。
尽管贾东旭希望贾张氏不要闹,给他留点面子,也别让自己夹在贾张氏和易中海之间难做。
可不管再怎么说,贾张氏都是自己的亲妈,贾东旭不可能看到她在这里出了什么事情。
而秦淮茹作为贾张氏的儿媳,也不能漠不关心,一点表示都没有,哪怕是为了不让人说闲话,也得跟着做做样子。
这个突发情况的出现,却是让在人群中看戏的何大清,露出了暗自得意的笑容,并且小声对着身旁那人说道:“瞧见没有,贾张氏到底是贾东旭的亲妈,血缘关系是割舍不断的。
平时怎么样都好,可一旦到了关键时期,到底还是会跟自己的父母站在一起,别人挖空了心思也没用。
这孩子啊,还得是亲生的好,别人家的儿子,就算再怎么算计,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何大清说这些,显然是意有所指,故意内涵易中海。
毕竟当初易中海就打过傻柱的主意,并且搞了不少手段和小动作,害得他们父子差点父子成仇,一直误解下去。
这件事,他何大清记一辈子,永远都不会过去。
今天晚上这个全院大会,之所以能够开起来,他何大清占据首功。
本来贾张氏都已经被安抚了下来,或者被易中海画了什么饼,许了什么好处,结果就不闹腾了。
何大清自然不愿看到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于是主动现身说法,私下找机会和贾张氏聊了聊。
别人或许不管用,但何大清跟傻柱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易中海的前科记录,一下子就重新印在了贾张氏的脑海里。
贾张氏也怕啊!
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何大清!
当初何大清回来,可是把事情闹得很大,虽然没有见公,但贾张氏自问没有他的那种鱼死网破的本事和勇气,更不愿意看着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哪怕知道何大清找自己说那些,是不怀好意的,但事关自己的下半辈子,贾张氏怎么敢掉以轻心,越想越是害怕。
而且上午秦淮茹和棒梗全都向着王桂花的画面,又一次刺痛了贾张氏的心,再次为她敲响了警钟。
最终。
贾张氏还是让何大清得逞了。
对于这个结果,何大清十分满意和得意,不过他并没有跳出来,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而是选择继续深藏功与名。
哪怕有人知道他从中做了什么,易中海也猜到是他,可没有证据,只能默默吃下这个哑巴亏。
然而。
面对眼前的这一幕,易中海的脸色不停变幻。
感受到场上许多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这边,易中海却是失落的叹了口气。
而他接下来的反应,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只是语气充满颓丧的对着贾张氏问道:“老嫂子,你说吧!想让我怎么样?”
“我……”
易中海这样平静的反应,不仅让场上不少人愣住,连刚刚缓过劲的贾张氏,此时也有些被整不会了。
“老嫂子,认亲这事,是我提的,怪我考虑不周,也没想到东旭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你,而是擅作主张,连我都骗了……”
易中海一句话总结和“反思”,看似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实际推得一干二净。
紧接着。
见众人目光又一次聚焦到自己身上,易中海深吸了口气,然后才缓缓说道:“要是你还没想好要怎么做,那趁着大家伙儿都在,我提一个,也请在场的街坊邻居们帮忙做个见证。
老嫂子,棒梗和我们认干亲这事,就算了,就当做没发生过,你看可好?
从今天起,我和贾东旭不再是师徒关系,以后咱们两家桥归桥,路归路,再也不相干……”
“当家的?”
“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