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军工霸主:从红星厂开始铸剑强国 >第六十六章 朋友们该拿出诚意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六章 朋友们该拿出诚意了

  “亮剑”!

  任命下达的第二天,陈致远没有去北京,没有参加任何一场庆功或动员大会。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红星机械厂的全体干部和技术骨干,召集到了最大的总装车间里。

  没有红头文件,没有长篇大论。

  当“亮剑计划”总设计师的任命,以及海陆空三军的宏伟蓝图,被陈致远用最平实的话语宣布出来时,整个车间,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史无前例的宏大计划,震得头皮发麻。

  他们以为,造出“蜂群”无人机,在巴黎防务展上扬我国威,已经是他们这家老旧工厂所能达到的巅峰。

  可现在,陈致远告诉他们,那仅仅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从今天起,红星机械厂将进行全面军事化改组。”

  陈致远站在一台车床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

  “所有民用生产线,暂停。所有人员,重新编组,进入战时状态。”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代号‘鲲鹏’!”

  他指向身后那面被白布覆盖的巨大墙壁,猛地一扯!

  哗啦一声,一张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巨大设计总图,展现在众人面前。

  那是一架他们从未见过的飞行器。

  它拥有着流畅到极致的飞翼式布局,充满了科幻色彩,通体仿佛一柄漆黑的利刃,没有一丝多余的棱角。

  机身上,那鲜红的八一军徽,在冰冷的工业设计图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

  “战略……隐身……轰炸机?”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颤抖着嘴唇,几乎是梦呓般地念出了图纸下方的标题。

  这个词汇,对他们而言,只存在于最遥远的传说和情报部门的只言片语里。

  那是属于大洋彼岸那个超级大国的专属名词,是他们悬在全世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现在,这样一柄神话中的利剑,它的完整设计图,就如此真实地,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没错。”

  陈致远的声音斩钉截铁,“这就是‘亮剑计划’空军篇章‘苍穹之刃’的起点。”

  “它将拥有跨越洲际的恐怖航程,能够携带数十吨的精确制导武器,更重要的是,它能在敌人的雷达网上,如入无人之境!”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有了它,归国途中F-16的羞辱,将永远成为历史。有了它,我们才能告诉全世界,什么叫‘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不知是谁,第一个吼出了这句话。

  下一秒,压抑了许久的火山,轰然爆发!

  “干!”

  “干他娘的!”

  “不就是造飞机吗!陈总师您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老子这辈子能摸到这种东西,死也值了!”

  工人们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那是被压抑了太久的屈辱,和对强大的极度渴望,混合在一起,所点燃的熊熊烈火。

  不需要再多的动员。

  这一刻,整个红星机械厂,都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陈致远亲自带队,将系统科技树中关于大型飞翼式飞行器制造、隐身材料应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生产的全部技术细节,分解成无数个可以执行的工序。

  整个工厂被分成了十几个攻关小组。

  发动机组、飞控组、隐身涂料组、机体材料组……

  陈致远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小组里。

  他仿佛不需要休息,大脑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

  上一秒还在指导工人如何精密加工涡轮叶片上的冷却气孔,下一秒就已经在另一间实验室里,写下了隐身涂料所需的复杂化学分子式。

  在他的带领下,那些原本看起来如同天书一般的技术,被迅速吃透、吸收。

  工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以厂为家,三班倒变成了连轴转,车间的灯火彻夜不熄。每个人都像是上了发条,不知疲倦。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正在打磨的每一个零件,都关系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尊严。

  短短半个月,在图纸和理论层面,一切都进展得无比顺利。

  然而,当第一批核心部件准备进入试制阶段时,一个冰冷而严峻的现实,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深夜,总工程师办公室。

  发动机攻关组的组长,一个叫李卫国的老技术员,拿着一份报告,敲开了陈致远的门。他的脸上,满是焦虑和无奈。

  “陈总师,我们卡住了。”

  陈致远放下手中的图纸,抬头看着他,眼神平静:“说。”

  “是材料。”

  李卫国把报告递了过去,指着其中一行数据,声音艰涩,“按照您的设计,‘鲲鹏’的心脏,也就是那款新型涡扇发动机,其涡轮前温度高达1850K,这对叶片材料的要求,是……是神话级别的。”

  “我们需要用到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而且里面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稀有金属‘铼’。”

  “可是……可是我们翻遍了国内所有的材料库存清单,别说第三代,就连第一代的成品都寥寥无几。至于金属铼,我们国家的探明储量几乎为零。”

  李卫国的话,像一盆冰水,浇在了这片火热的工地上。

  紧接着,机体材料组的负责人也找了过来,带来了同样糟糕的消息。

  制造飞翼式机体所需的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内的实验室刚刚才完成T300级的理论突破,根本无法量产。

  隐身涂料所需的关键吸收剂,需要从一种特殊的矿石中提炼,而这种矿石的主要产地,在非洲和南美,并且早就被西方几大矿业巨头所垄断。

  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至。

  它们汇集成一个残酷的现实:陈致远拥有着足以震惊世界的完美设计图,工人们拥有着冲天的干劲,国家给予了最高级别的支持。

  但是,他们没有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就是这个国家此刻最真实的写照。底子太薄,基础工业的欠账太多。尖端科技的摩天大楼,无法建立在沙滩之上。

  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看着陈致远,看着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年轻人,希望他能再想出一个办法。

  陈致远静静地听完所有报告,没有说话。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灯火通明、干劲十足的厂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勒紧裤带过日子。

  这句在国内听了无数遍的话,在这一刻,才显现出它最真实、最沉重的分量。

  “亮剑计划”的优先权,意味着其他无数个民生项目,都必须让路,必须节省下每一个铜板。即便如此,攒下来的资源,在面对真正的尖端技术时,依旧是杯水车薪。

  许久,陈致远缓缓转过身。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沮丧,那双眼睛在灯光下,反而亮得惊人,闪烁着一种冰冷的、如同猎人般的精光。

  他拿起那份写满“短缺”、“无法获取”的材料清单,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国内没有,不代表这个世界上没有。”

  他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看来,我们的一些‘朋友’,该拿出他们的诚意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