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PVC管现,轻甲构想
连日行军,跋山涉水。
即便成功渡河,并新立了“踏浪营”,队伍的疲惫依旧在与日俱增。
沉重的皮甲浸透了汗水,又被太阳晒得硬邦邦,摩擦着皮肤,带来难以言喻的刺痛与不适。
许多士卒的肩膀被甲胄的系带勒出了深红的印痕,甚至磨破了皮。
步卒们每一步踏下,都伴随着金属甲片碰撞的哗啦声响和粗重的喘息。
这声响,是安全的保障,却也是负重的折磨。
马忠自己虽因将领的身份,甲胄稍好些,但伤处的肿痛在持续的行军中也未曾消减。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武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现有的防护与机动力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重甲固然安全,却严重拖慢速度,消耗体力,尤其在长途奔袭或复杂地形下,劣势尽显。
轻装则意味着脆弱,在正面搏杀中如同纸糊。
他迫切需要一种解决方案,一种能兼顾防护与机动的新型护甲。
这个念头在他脑中盘旋已久,却苦于材料和思路的限制。
这日黄昏,队伍再次寻了一处背风的山坳扎营。
篝火燃起,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粟米粥的香气和伤药淡淡的苦涩味。
士卒们围着火堆,捶打着酸痛的腿脚,低声交谈,气氛略显沉闷。
马忠坐在一块青石上,由一名略懂医术的亲兵帮着更换肩头的伤药。
伤口愈合缓慢,每一次牵扯都带来一阵钝痛,让他不禁皱眉。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对抗这痛楚时,那熟悉的、毫无感情的机械音再次于脑海深处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持续思索装备改良,符合‘匠造钻研’条件,发放辅助物资:【聚氯乙烯管材(PVC管)】五十根。请注意查收。”
马忠猛地一怔,甚至暂时忽略了肩头的疼痛。
PVC管?
这又是什么?
系统这次给的东西,似乎比水鞋更加……离奇和难以理解。
他立刻集中精神,感知到营地边缘的物资堆旁,悄然多出了一捆捆白色的、粗细均匀的长管。
质地坚硬,却又似乎带着一种奇特的韧性,表面光滑,在夕阳余晖下反射着微弱的光泽。
这玩意儿能做什么?
搭建营寨?做水渠?似乎都大材小用,且与此地环境格格不入。
马忠挥挥手让亲兵退下,忍着痛起身,走到那堆奇特的管材前。
关羽正擦拭着青龙刀,见状投来一瞥,丹凤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并未多问。
他已渐渐习惯这位年轻同僚时不时拿出些稀奇古怪的物事。
赵云安排完巡夜哨位,也走了过来。
她看到这些白色的长管,清冷的眸子里同样满是困惑。
“大人,此乃何物?”
她拿起一根,入手颇轻,敲击之下发出空洞的声响,非金非木,坚韧异常,却又感觉……颇为脆弱,不似能用于劈砍格挡。
马忠没有立刻回答。
他也在苦苦思索。
系统绝不会无故发放无用的东西。
每一次奖励,都精准地解决了他当前或即将面临的困境。
水鞋对应渡河,那这些管子呢?
他摩挲着PVC管光滑的表面,手指划过其轻盈的管壁,目光扫过周围疲惫的士卒,最后落在自己隐隐作痛的肩头。
防护……机动……轻便……
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藤甲!
他猛地想起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藤甲。
以老藤浸油反复捶晒制成,重量轻,防护力却相当不俗,尤其对劈砍防御极佳。
演义中诸葛亮南征时便曾为此苦恼。
这些白色的奇管,其质轻而韧,中空的结构……
若是以它们替代藤条,编织成甲片,再内外覆以鞣制过的皮革或者……薄铁片?
能否制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轻便护甲?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他拿起两根PVC管,用力对撞了一下,发出“啪啪”的脆响。
声音不小,但管子并未破裂,显示出良好的韧性。
“子龙,取刀来。”
马忠沉声道。
赵云虽不明所以,还是递过自己的佩刀。
马忠将一根PVC管置于木桩上,挥刀用力斩下!
“啪!”
一声脆响,管子被斩开一个深深的豁口,但并未彻底断裂,刀锋也被卡住了一定的深度。
“韧性十足,虽不能完全抵挡利刃劈砍,但足以缓冲大部分力道!”
马忠眼中精光爆闪。
若单层不行,那就编织数层!
若怕利刃,那就覆盖金属片!
关键在于,它的主体是这些奇轻无比的管子,整体重量必将远低于传统铁甲!
“大人,您是想……以此物制甲?”
赵云何其聪慧,立刻从马忠的举动和神情中猜到了他的意图,脸上不禁露出震惊之色。
用这些看起来一碰就碎的白管制作护甲?
这想法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马忠压抑住内心的激动,重重地点了点头。
“没错!以此管为骨,编织成甲片的内衬,外层覆以牛皮,关键部位再缀以薄铁片。”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越来越快。
“如此,整体重量将不及现有皮甲的一半,甚至更轻!但防护力,尤其对劈砍箭矢的防御,或将远超同等重量的任何护甲!”
他拿起那根被砍出豁口的管子。
“你看,刀砍入此深度便已受阻。若有多层编织,力道层层衰减,纵使最终被破开,也已无力伤及内里身体。”
“而且此物中空,或许……还有一定的缓冲卸力之效?”
赵云接过那根管子,仔细看着刀口,又掂了掂其重量,美目中的震惊逐渐化为思索和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
她想象着若是大军装备了如此轻便却防护出色的甲胄,行军速度将提升多少?士卒的体力将节省多少?战场上的生存几率又将增加多少?
这简直是颠覆性的构想!
“大人奇思,末将……佩服!”
她由衷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音。
若真能成功,这将是足以改变战争模式的创造!
马忠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
“构想虽好,但能否成真,还需实践。”
他立刻下令。
“召集营中所有会编筐、打络子的匠人或士卒!再将我们所有的皮革、备用铁片,以及这些……嗯,这些‘奇管’都搬过来!”
他暂时给PVC管定了个名字。
很快,几名老卒和一位曾做过皮匠的士卒被带了过来。
他们看着那堆白色的“奇管”,同样一脸茫然。
马忠也不多解释,亲自拿起几根管子,笨拙地尝试弯曲、交织。
他回忆着现代网上见过的各种编织技巧,试图将其应用于这些管材。
“如此……交叉,固定……对,这里绕过去……”
他一边摸索,一边对那几位匠人讲解着自己的构想。
“我们要用它编出甲片的底子,要密,要韧……”
起初,匠人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位将军的想法太过天马行空。
但这些“奇管”出乎意料的“听话”,它们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通过加热(靠近篝火)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和定型,同时又保持了足够的支撑性。
很快,在马忠的坚持和引导下,一块由白色PVC管编织而成的、略显粗糙但结构紧密的“甲片”雏形,渐渐在一位老匠人手中诞生了。
它看起来依然古怪,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混合了工业与手工的奇特质感。
所有围观的士卒,包括关羽和赵云,都屏息凝神地看着这块小小的“甲片”。
他们不知道这东西最终能否变成护身的宝甲。
但他们知道,这位马将军,似乎又要做出一件惊人之举了。
轻甲的构想,已不再是空想。
它正随着那白色管材的交织,一点点地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