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破道观二怪夜吟诗
45•山腰上一座荒凉的道观
“吱呀呀”的牛车轱辘声,载着许成四人来到路旁一所残垣断壁的道观内。
许成看了看天色,说:
“天色已暗,我们今晚就住在这道观里吧!”
黄年生说:
“师傅,我牵牛去外面吃些嫩草,另外再装两葫芦山泉水来。”
许成说:
“去吧,早点回来。”
三人进入三清殿,见座上的三清像布满了蜘蛛网,四处显得十分苍凉。
李聪狐疑地说:
“这道观有一半被毁坏,墙壁都有几处缺口。师傅,殿内阴森森一片荒凉,能住人吗?晚上不会闹鬼吧?”
许成说:
“心底无私天地宽,出家人随遇而安,怕闹什么鬼!”
花姑见殿外有一堆麦秸,便对李聪说:
“师弟,你我去把殿外那麦秸抱进来,往殿内右角落一铺,免费的星级酒店就成了!”
李聪笑道:
“我记得有首红歌,怎么唱来着?”
花姑唱道: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
李聪摆手说:
“不对、不对,应该这样唱;干麦秸那个软又黄哟咳罗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罗咳罗咳,师傅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罗咳。”
许成笑着说:
“真乃道家之豁达大度是也!来,我们大家把金丝搬进来,今晚和衣而睡在金丝床上。”
花姑笑道:
“师弟呀,这荒郊野外的金丝床,说不定比你那咸宜公主的凤榻还要舒服些!”
李聪说:
“师傅,师姐她又取笑我!”
李聪、花姑嘻嘻呵呵拿着麦秸追打着,大殿里响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看着两个徒弟满头麦秸,许成笑道:
“别闹了,打扫打扫铺床吧!”
三人打扫的打扫,铺床的铺床。不一会儿,地铺已铺好,大殿也显得干净多了。
黄年生左手提着一串葫芦,右手拿着干粮袋进来。
花姑赶紧接过干粮袋,说:
“年生哥,我来帮你。”
李聪问:
“年生,这葫芦里装的都是酒吗?”
黄年生答道:
“四只小一点葫芦里装的是酒,这三个大葫芦里装的是山泉水。”
李聪又问:
“生水能喝哨吗,喝下去会不会拉肚子?”
花姑笑道:
“你当这里是遍地污染的二十一世纪呀!年生哥,我口渴了,把装有山泉水的葫芦给我。师傅,您先喝。”
许成笑道:
“你喝吧。为师不渴。”
花姑捧着水葫芦,大口大口喝葫芦里的水。
李聪看着花姑问:
“这水味道如何?”
花姑放下葫芦,长长地呼吸了一下,感叹地说:
“这1000多年前的山泉水可真甜哪!”
李聪赶紧从花姑手里接过葫芦,也大口喝了起来。
黄年生用一块桌面大的布平铺在地上,把酒葫芦,卤牛肉、肉夹馍摆放好,问:
“师傅,可以开饭了吗?”
李聪说:
“道观里灯都没有,黑漆漆的看不见,这饭怎么吃?”
花姑笑道:
“不是带了手提应急灯么,把应急灯往食物中间一放,就着灯光在这荒无人烟的道观里喝酒吃肉,很有诗情画意!”
李聪兴奋地说:
“太棒了,我这就把应急灯打开!”
李聪从布袋里摸出应急灯打开,刹那间,古道观被21世纪的灯光映得雪亮。
黄年生看着这前所未有的灯光,激动地问:
“这就是传说中神仙用的夜光镜子吧?”
花姑想了想,若有所思地说:
“年生哥说到镜子,这让我想起上学期学过的一篇英语美文,叫做《镜子、镜子告诉我》。师弟,你学过吗?”
李聪立刻用英语和汉语朗诵道:
“镜子、镜子,告诉我。Alovingpersonlivesinalovingworld.Ahostilepersonlivesinahostileworld.Everyoneyoumeetisyourmirror。充满爱意人的生活在充满爱意的世界里,充满敌意的人则生活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镜子。Mirrorshaveaveryparticularfunction.Theyreflecttheimageinfrontofthem.Justasaphysicalmirrorservesasthevehicletoreflection,sodoallofthepeopleinourlives。镜子里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功能,那就是映射出在其前面的影像。就像真正的镜子具有反射功能一样,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人也都能映射出他人的影子。”
花姑接着背诵:
“Whenweseesomethingbeautifulsuchasaflowergarden,thatgardenservesasareflection.Inordertoseethebeautyinfrontofus,wemustbeabletoseethebeautyinsideofourselves.Whenwelovesomeone,it'sareflectionoflovingourselves.Whenwelovesomeone,it'sareflectionoflovingourselves.Wehaveoftenheardthingslike"IlovehowIamwhenI'mwiththatperson."Thatsimplytranslatesinto"I'mabletolovemewhenIlovethatotherperson."Oftentimes,whenwemeetsomeonenew,wefeelasthoughwe"click".Sometimesit'sasifwe'veknowneachotherforalongtime.Thatfeelingcancomefromsharingsimilarities。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事物时,例如一座花园,那这花园就起到了反射作用。为了发现我们面前美好的事物,我们必须能发现在自己内在的美。我们爱某个人,也正是我们爱自己的表现。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当我和那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爱那时的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简单地说成:‘在我爱那个人的同时,我也能爱我自己。’有时,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感觉仿佛是一见如故,就好像我们已经相识甚久。这种熟悉感可能来自于彼此身上的共同点。Justasthe"mirror"orotherpersoncanbeapositivereflection,itismorelikelythatwe'llnoticeitwhenithasanegativeconnotation.Forexample,it'seasytoremembertimeswhenwehavemetsomeonewe'renotparticularlycrazyabout.Wemayhavesomecritici**inourmindabouttheperson.Thisisespeciallytruewhenwegettoknowsomeonewithwhomwewouldratherspendlesstime。就像‘镜子’或他人能映射出我们积极的一面一样,我们更有可能注意到映射出自己消极方面的‘镜子’。例如,我们很容易就能记住我们碰到自己不太喜欢的人的时刻。我们可能在心里对那个人有些反感。当我们认识自己不喜欢与之相处的人时,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
许成笑着说:
“尽管为师听不懂英语,但你们用汉语表达《镜子、镜子告诉我》,无论语言还是内容都非常完美。《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以古为鉴’,我们道教‘道法自然’‘信仰准则’的进步又何尝不是如此。”
黄年生拿着葫芦往竹杯里斟酒,说:
“我们没有碗,不能象在路上对着葫芦嘴喝酒。刚才放牛的时候,发现路旁有片竹林,砍了两根做成酒杯,不知是否适用?”
李聪拿起竹杯饮了一口,吟道:
“西凤美酒青竹杯,欲饮口琴牛车催。醉卧道观君莫笑,我与师姐几时回?”
花姑笑道:
“师傅,师弟他还挺能胡诌的!”
许成笑道:
“荒郊野外的破道观里吟诗喝酒,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
许成话音刚落,一阵吟哦声从观外传来: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花姑吃了一惊,说:
“师傅,观外吟的是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的《病牛》诗。这个时候来道观的,不会又是古柯、燕飞鹰之流吧!”
李聪道:
“什么,妖怪这么快就来了?”
许成也不答话,端起竹杯饮了一口酒,赞不绝口大声叹道:
“好酒哇,好酒!‘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门外传来一个很粗的嗓音:
“诸位好,我能进来和诸位认识吗?”
许成说:
“请进!”
一个身材宽大的汉子扛着一捆甘蔗迈步进入道观,来到众人身边,自我介绍说:
“诸位,我姓田,单名一个力字。乃是附近田家村种田的农夫,每天辛勤地在田亩里劳作,比一般农夫要辛苦的多。我家就在道观附近,看见今夜星光灿烂,听到你们吟诗的声音,又闻到浓烈的酒香,所以就来拜访。这捆甜甘蔗是我的劳动成果,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花姑纳闷道:
“大西北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应甘蔗生长,哪来的新鲜甘蔗呢?”
田力说:
“南山凹里的天气与其它地方很是不同,不仅四季如春,而且雨水也特别充沛,是个甘蔗生产的好地方。”
李聪问:
“大西北有这样气象条件的地方吗?”
许成只顾饮酒,并不答话。
李聪刚想开口,一阵吟哦从上方传来: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花姑说:
“这是杜甫的诗,《猿》。”
道观外有人说:
“是谁不经贫道许可就鹊占鸠巢了?”
李聪笑道:
“唷呵,没想到这破破烂烂的道观还有主人!师傅、师姐,我们还真是鹊占鸠巢了呢!”
一个弯腰驼背、尖嘴猴腮的道士端着一大木盘猕猴桃进来,他用鼻子朝空中嗅了嗅,高兴地对身着道袍的许成说:
“这真是月明千里道友来呀!原来是道友们光临寒观,欢迎、欢迎!贫道拿不出美酒佳肴招待道友和田处士,这盘刚采下来的猕猴桃不成敬意,愿意和道友分享!”
许成起身笑道:
“二位是否肯屈尊席地而坐,畅饮贫道带来的美酒佳肴?”
李聪问端猕猴桃的道士:
“道长是……”
道士席地坐下,把猕猴桃摆放好,说:
“贫道俗姓瑗,王爰瑗的瑗,名申公。长期生活在大山里,是古帝王舜的后代。”
花姑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
“百家姓中好象没姓瑗的呀!”
道士解释说:
“舜的裔孙妫满被封于陈,死后谥号陈胡公,因此又叫作胡公满。胡公满的后代中有一个叫诸的,字伯瑗。伯瑗的孙子涛涂,用自己祖父的字作为自己的姓,因此姓瑗。因为瑗与袁同音,所以后人改瑗姓为袁姓。贫道不敢数典忘宗,所以坚持祖姓。”
花姑说:
“还以为瑗道长要隐藏什么,原来如此。”
许成问黄年生:
“还有酒杯吗?”
黄年生说:
“有,在装窝窝头的口袋里。”
许成说:
“那就都拿出来招待田处士和瑗道长。”
花姑打开装窝窝头的口袋,拿出两只竹酒杯递给黄年生。
黄年生将酒斟满,把竹杯递给田处士和瑗道长。
田力一口干了杯中酒,用手抹了一把嘴巴,感叹道:
“美呀,好长时间没喝上这么好的酒了!我能吃几个香甜可口的窝窝头吗?”
许成笑道:
“可以的。年生,给田处士几个窝窝头。”
黄年生抓了几个递给田力。
李聪夹了一筷子卤牛肉给田力,说:
“田力先生,请吃卤牛肉,就着香喷喷的卤牛肉喝酒,感觉会更美。”
田力咀嚼着窝窝头,支支吾吾推辞道:
“道长,本人是素食主义者,一生从不动荤腥。”
申公喝了一口酒,夹起两片卤牛肉放进嘴里,细嚼慢咽起来。
田力咽下窝窝头,好奇地问申公:
“申公,我与你为邻居,时常往来却一直不见你吃荤,怎么今天开戒了?”
申公说:
“谁说我不吃荤,只是平常很难得到罢了。昔日曹孟德有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田力兄不食荤腥,平生只知在一片狭窄的天地里斋戒卖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田力道:
“我虽然年复一年辛苦劳作,但却心安理得。每天夜里读《春秋》,看到颍考叔在战斗中非常英勇地登上牛车,将那面大旗挟在肋下,奋力一跳,登上了城头,就恨不能参加当时的战斗,助颍考叔一臂之力。读《史记•田单列传》,看到《田单火牛阵破燕》精彩的故事;战国时代齐国齐泯王时被当时的燕国侵略,齐国危在旦夕,这时,有人推选田单为将军。由于齐国的兵弱将寡,田单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收集城中1000头牛,并给它们披上绛缯衣,画彩龙纹,束兵刃于角,在牛尾涂上燃料,趁夜晚点燃牛尾巴,纵牛奔入燕军阵地。读到此,恨不能也出现在战场上。读《后汉书》,看到光武帝在新野率3000勇士驾着牛车,在电闪雷鸣、狂风怒号中,以锐不可当之势对强大的敌人进行摧枯拉朽,恨不能也在里面奔腾跳跃。这三件事都大快人心,千古流芳。我虽然没有遭逢,但心向往之。倒是老兄你,一生餐霞饮露,尽管在高处行走,也不见得有什么远大志向。”
申公哈哈笑道:
“我远祖袁政十一世孙袁爰,西汉初年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号称陈郡袁氏。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爰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又因袁安的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世三公,盛于东汉,‘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的著姓。到东汉末年,袁姓有袁绍称雄河朔,袁术僭号寿春,皆名噪一时。田力兄自以为头上有角就敢说我没志向。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见无非死牛者;3年而不见生牛;用刀19年,刃若新磨研,顺其理,诚乎牛也。如果田力兄你碰到庖丁式的人物,浑身将要被千刀万剐,又应该怎么办呢?”
李聪悄悄问花姑:
“师姐,申公说,‘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见无非死牛者;3年而不见生牛;用刀19年,刃若新磨研,顺其理,诚乎牛也。’我好象在课本上读到过,但忘了是什么意思?”
花姑笑道:
“这段话出自于《吕氏春秋•精通》篇,意思是;宋人庖丁喜欢宰牛,眼中所看见的都是死牛,3年没有见过活生生的牛了;刀用了19年,刀刃还像新磨过的,是因为他顺着牛的纹理宰割而没有损伤刀的锋利,心中对牛有数的原因。”
李聪笑道:
“这申公好恶毒,竟然用如此高雅的语言诅咒田力。”
田力不高兴地说:
“我只是和老兄说名道姓、谈古论今,没想到老兄竟然用‘庖丁解牛’这样凶恶的典故来诅咒我。也罢,如果有一只活鸡在此,我一定杀了它,用鲜血淋漓来警告胆小如鼠的家伙!”
申公不服气道:
“你以为‘杀鸡给猴看’就一定能让我胆战心惊吗?不要忘了还有一句;‘杀鸡焉用牛刀’。用杀牛的刀来‘杀鸡骇猴’,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田力讥讽道:
“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老兄尽管道貌岸然,但只是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申公冷笑道:
“老兄乃‘牛鬼蛇神’,与老兄对话真是‘对牛弹琴’,所有的话题都‘风马牛不相及’。真‘喘月吴牛’是也!”
田力怒不可遏地骂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树倒猢狲散’,从古至今在中国人眼里,你充其量就是个势力小人。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便是你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
许成抽出飞龙宝剑,生气地说:
“飞龙宝剑在此,你们两个不许吵闹,不许进行人身攻击。喝酒!”
两人见锋芒逼人的宝剑,吓得脸色发青,噤若寒蝉。
李聪悄悄地问许成:
“师傅,申公和田力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是说他俩一个是猴,一个是牛吧?”
许成附着李聪是耳朵小声说:
“你没看错,田力者,田里干活之大力士,牛也。申时属猴,申公者,猴也。”
李聪说:
“要不要把这两个胆大妄为的牛鬼蛇神给杀了?”
许成笑道:
“顺其自然吧!”
花姑笑道:说
“曹子健有诗云;‘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你们二位有点文学修养,成语运用是一套一套的。既为邻居,又何必互相抵毁、谩骂呢。我看你们很有些水平,不如吟诗称赞对方,也显得你们与众不同。”
李聪说:
“对、对,请你们吟诗一首,赞美对方。”
申公思来想去,豁然顿悟,高兴地说:
“诸位、田力兄,我有《七绝》一首赞美田力兄,大家听好了,诗曰;平生素面最善良,力拔山兮胜霸王。任劳任怨草一束,力竭精疲换丰粮。”
花姑点头赞叹:
“好一个;‘任劳任怨草一束,力竭精疲换丰粮。’申公果然才华横溢,溢美之词声色俱全,妙!”
众人报以申公热烈掌声。
田力道:
“我也有了;崇山峻岭为袁(猿)家,百果百花随意拿。游山玩水全凭我,无拘无束称孤寡。(孤家寡人;为皇帝自称)”
许成道:
“好一个‘无拘无束称孤寡’。来,喝酒!”
一杯酒喝下去后,李聪说:
“光作诗夸对方固然是好,但也有点美中不足。是不是再来首说自己的。”
申公说:
“请田兄先来!”
田力仰天长叹道:
“诸位,我这一生苦啊!有诗为证;丑年依始赞金牛,不知金牛苦与愁。佳节皆欢我独悲,面对庖丁泪长流。”
申公闻之潸然泪下,长啸一声,说道:
“田力兄,我的命比你也好不到哪儿去,有诗为证;生平最是慕自由,无奈常做楚中囚。游街示众博人笑,牵缰鸣锣翻筋斗。”
李聪问花姑:
“师姐,‘楚中囚’是什么意思?”
花姑回答说:
“‘楚中囚’本指春秋时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钟仪,后用来借指被囚禁的人,也比喻处境窘迫、无计可施的人。”
李聪点头道:
“原来如此,知道了。”
花姑伸出大拇指夸道:
“二位真是奇才,可惜啊!正所谓;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黄年生好奇地问许成:
“师傅,花姑说的是什么意思?”
许成笑道: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意思是说,未遇到推荐自己的人,只能抚弄着凌云之赋而叹惜。事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意:杨得意的省称。抚:抚弄。凌云: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这一句是说如果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推荐自己的人,司马相如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下面一句是说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高山流水之曲又有什么羞愧呢?”
申公与田力相互伤感,无言以对地默默喝着酒。不大一会儿,三葫芦酒就被他两喝的见了底。
申公摇了摇三个酒葫芦,听到葫芦里空荡荡的滴酒不剩,长叹一声,醉醺醺地说:
“田力兄,酒没了。我们走吧,不要让道友下逐客令!”
李聪好奇地问:
“申道长,田力先生回家可以理解。你不是说我们鹊占巢鸠巢吗,这道观本来就是你的,你要走到哪里去?”
申公道:
“子曰;‘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初唐四杰中的王子安有云;‘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道友远道而来,贫道不能象陈蕃设榻而迎,让道友窝居陋观,已然惭愧。差点忘了,三清神像背后有一小榻,是贫道睡眠之处,虽然简陋,确也干净,道姑如不嫌弃,可对付一晚。贫道去田处士家,与处士抵足而眠。”
田力抱拳拱手告别:
“今晚多有打扰,欢迎几位明日来寒舍做客。再会!”
见申公、田力踉踉跄跄而去,李聪着急地说:
“师傅,就这样放它两走了么?”
许成问:
“你想怎样?”
李聪道:
“在许多影视节目里,我看到的是;人妖势不两立。牛肉吃得多,不稀罕。猴子肉没吃过,不知是什么滋味,妖猴的肉我想吃吃看。”
黄年生问:
“拉车的牛我们倒是有一头,可猴子呢,猴子在哪?”
花姑笑道:
“申公就是由猴子变化而成的。”
黄年生挠了挠脑袋,不解地说:
“申公明明是人,是个和你们一样的道士,怎么会是猴子呢?”
李聪说:
“申公和田力话里话外、一举一动都表明它们就是一只猴子和一头牛。你听了半天,难道没听出来?”
黄年生恍然大悟,说:
“怪不得那田力不吃牛肉和肉夹馍,只是一个劲地吃我的窝窝头。我明白了,只有牛才不吃肉。田力它果然是头牛哇,可惜放它走了!”
许成笑道:
“那你又想怎样,是想杀了吃牛肉吗?”
黄年生说:
“那倒不是。如果换作我是师傅,我就会使出道法,将申公和田力的原形打出。让田力帮我们拉车,用绳子套住申公,让申公到墟镇上表演耍猴戏。一举两得,能挣不少钱呢!也省得我们坐吃山空。”
许成哈哈笑道:
“申公的诗怎么说来着?”
花姑道:
“申公的《七绝》;‘生平最是慕自由,无奈常做楚中囚。游街示众博人笑,牵缰鸣锣翻筋斗。’年生哥,申公这首诗的意思你没听出来?”
黄年生不好意思地说:
“文诌诌的,我又不识字,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李聪笑着解释:
“申公是只猴子,猴子最喜欢在森林里自由自在攀攀藤附葛,采摘果实,但时常会被人捉住关进笼子里,然后稍加训练,再牵到街头让它耍猴戏,帮人挣钱。”
花姑笑道:
“你们俩一个要吃申公的肉,一个要套住申公的脖子帮忙挣钱,都居心叵测,心术不正。”
许成意味深长地说:
“记住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道家有容乃大,好生之德无量。无论妖魔鬼怪,还是美女画皮,只要它安分守己,不兴风作浪残害百姓,我们还是能宽大为怀的。”
花姑高兴地说:
“师傅,我也是这样想的。师弟,年生哥,你们各自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李聪咽了咽口水,说:
“师傅,我想睡觉了,梦里吃猴头燕窝吧!”
许成笑道:
“你呀你,为师真拿你没办法!”
花姑说:
“师傅,三清像后面黑漆漆的,我有点害怕!”
许成走到座像后,用拂尘往狭小的卧榻上一扫,把飞龙宝剑放在床头后,说:
“花姑,这床上所有的跳蚤、臭虫都被为师一扫而净。飞龙宝剑放在床头,任何妖魔鬼怪都近身不得,你就安心入梦乡吧!”
花姑说:
“谢谢师傅,师弟、年生哥晚安!”
黄年生躺在麦秸上,嘴里不停地念道:
“泽润达心底、泽润……”
念罢20遍后,黄年生已然入梦,梦见自己恍恍惚惚来到大明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