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frijun2415:07:10cst2016
每至春夏交替之时,泸山道的气候总是十分怪异。或乌云密布、阴雨连绵,或烈日当空、旬月无雨。这种现象致使水旱灾害频发,导致农田庄稼绝收,百姓难以存活,被迫背井离乡。
泸山道或其他道遇到这种情况时,朝廷必会采取派发赈灾粮草等一系列措施,以安抚民心、稳定统治。可惜,今年的情况却有异于往年!
至今为止,天下归麋已有三百六十年,此间麋王朝共已经历三次地方叛乱,两次蓄谋已久的王室夺权,一次大规模外族入侵,再加上规模小但数量大的农民起义……可以说;麋王朝乃是迄今为止,最为混乱动荡的王朝。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麋王朝历经动荡但最后都得到平息,使得麋王朝的制度得到考验和完善。完善高效的制度促使麋王朝成为历史上根基最稳固的王朝。长久的征战,使得天下五域皆服,边境长城的修筑很大程度的阻挡了域外彘人的入侵。
可惜天下再稳固的堡垒也有被攻破之时!
这一年,是大麋万安十六年,戊子年,对于常人而言今年与往年无异,但对于朝廷的那些王公贵族、群臣百官而言确是相当重要。因为今年是麋王朝每六十年一度的续元祭。
这续元祭,乃麋王朝开国时期的国师所提议。据说进行这祭祀是由于麋立国之时,因杀戮过重,惹得天地不快,仅赐予麋六十年国祚,当时的国师欧阳律只得立此续元祭以延长麋王朝的国祚。
每举办一次祭祀,都要消耗大量的天材地宝,以及征调巨大的人力物力建立望天台,并请出轩龙母鼎为基,所以每举办一次祭祀,对于天下百姓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浩劫,所以在上一次祭祀完成后,母鼎便无故失踪,至今了无音讯。
即便如此,朝廷还是会为了祭祀,而不惜劳民伤财,甚至造成被统治阶级造反也在所不惜,所以此次鼎州洪旱之灾发生后朝廷不仅没有下发赈灾粮草,反而进一步压榨民脂民膏,强征民力。
朝廷残暴,使得民怨沸腾,各地人民处于爆发边缘。
泸山道由于刚刚受到旱灾,而后朝廷横征暴敛,受到的压迫最为严重,因此此道百姓率先揭竿起义。其他各道与之处境相同的百姓们在野心家的挑唆下也相继杀官造反,战火迅速蔓延,虽然朝廷派出大批官兵镇压,却也无法止住这此起彼伏的战事。而朝廷依旧为了举行续元祭而压榨民力,致使民怨居高不下,农民起义愈演愈烈。
很快,战火已经燃向了中原。正直此最危急的时刻,当今的天泸帝突然病倒,更是为现今已是混乱不堪的局势蒙上了一层动荡的阴霾……众皇子摩拳擦掌、欲夺皇位,手握重兵的武将心怀鬼胎、蠢蠢欲动,而朝堂百官各怀心思,筹谋后路……而麋王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天泸帝突然病倒的消息传到域外后,使得长期虎视中原的狼王也在等待机会一举入侵中原……而此次续元祭的举行就成了各个势力行事的最佳时机,
此次麋王朝大规模动荡,由于各方势力相持不下,有一物便成了众矢之的——那就是轩龙母鼎!
轩龙母鼎,乃是上古乾坤初定之时,由轩辕氏所铸之物,故初名曰:轩辕鼎,用以鼎立天地、镇压气运。故此轩辕鼎一直被朝廷用于延续国祚。
直到离朝末期,龙魃出世、祸乱天下。而离朝却无力将其降服,无奈之下请出轩辕鼎,用于降服龙魃……轩辕鼎也展现了足以震慑天下的威能,将龙魃一分为二,将其魂烙于鼎中,其龙体则被封印于畿南山龙恩寺下。由此轩辕鼎也从此改称:轩龙鼎。
为防止心怀不轨之徒相助龙魃之魂脱鼎而出,再次祸乱天下。后来的幕朝便召集国中顶级炼器师与一众高手花费无数天材地宝,将轩龙鼎一分为九,保留核心称为母鼎。而八大子鼎分别置于以洛京为主轴线的其他四大区域,而后朝廷便在各区域设立镇守府,以期国运长久。
而至今,天下经过长期的战乱洗礼,如今虽然四个镇守府还安在,可其所镇守之物却又有几尊安在,或许都早已无人知晓其迷失于世间何方。
再来说说那烙下龙魂的母鼎,其除了用于悠久的续元祭之外,民间还出现凡得九鼎者得天下的传言,除此之外,更是传言称;用此鼎以及其他子鼎共同练丹或练器,所得之物,不管是丹药还是器物,都可以提高品质、增加成功率……总之从此轩龙鼎成了各大势力势在必得之物。
澳丘山,处天下之南,属望胡府内,西接东胡原,东临鹰临湖,由于其北望中原,南入蛮茫洲。遏制胡域的重要地理位置,故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大麋初代帝君又曾在此闭关,江湖传言,这位帝君曾于此留下一件宝物,而这件宝物……
夜半更深,一片雷雨声的澳丘山中突然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只见山道上几十个黑衣人驾马急驰。
“嘭”一个不明之物砸到了其中一人脑门上,“哎呦,谁啊,妈的乱扔东西,没长眼睛啊!”那被砸之人怒视的四周,喃喃道。
待发现那不明之物发现竟是一颗果核后,那黑衣人更是不快。正在此时,一个带着莫名意味的声音从山中传出:“啧啧,小家子气,不就是扔了个核,不小心砸到你了么。难道说现在的年轻人就这点素质?”
这时,那为首的黑衣人走了过来,望着山中用着和气的口吻道:“阁下,何必躲躲藏藏,还请现身一见。”
那传出声音之人却是不理会黑衣人的话语,道;“哼,我奉劝你们一句,别再向前走了,否则休怪我无情!”
那为首黑衣人盯着前方的山林,眉头一皱,颇为不快。但话语依旧和气道:“阁下既然在此拦我等的去路,那必然是知道我等此次入此山所谓何事了。那么还望阁下放我等过去,等我们寻得了那轩龙鼎,日后若再次相见,在下必有厚报!”
“厚报?哈哈哈哈,以现在这世道,又有几人能活的长久,你要是哪天死了,那还谈什么厚报,你们还是想想自己怎么才能活下去吧。”那隐匿之人讥讽道
那为首的黑衣人此时显然有些怒了:“看起来,阁下是真不给我等面子啊。”
“大男人还婆婆妈妈的,要打就打呗!还搞得那么虚伪。哼!”隐匿之人显然有些不耐烦。
那为首黑衣人冷笑道“既然如此,那...”一句话未完,一股不自然的风拂过,“唰”瞬间一个黑衣人的脑袋飞起,“唰”又是一个飞起,只听“唰”“唰”“唰”“唰”“唰”...接连又飞起了几个头颅,鲜血迸射。
此时,除了那为首的黑衣人,只见场中其他的黑衣人已然身首异处。而那隐匿之人也现了形。这人长得长脸突嘴,两细眼,脸颊还有颗大痣,身材矮小,实在不是那种讨人喜的家伙!
“不仅啰嗦,实力还在这么…没意思,浪费爷的时间!希望下次能再来几个有意思的家伙。”说完后那人扣了扣鼻子,转身便要走,好似那为首黑衣人不存在。
那黑衣人见此,先是一愣,接着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拔出腰剑,向着那人冲去,并喊着:“纳命来!”
“好老套的词啊。”隐匿人撇撇嘴
话音一落,那黑衣人已经冲至近前,一剑砍下,但那隐匿之人却已消失在眼前。
又是一股清风拂过,那人已至黑衣人身后,黑衣人迅速转身,所持之剑横置胸前,“锵”硬是挡住了那人的一击,而后那黑衣人一口鲜血喷出,剑断成两截,倒飞出十几米。
“咦!你这家伙反应倒是不慢,也经打些,不过也就这样了!”打斗之时那人倒是小小的称赞了一下。
“唰”一股气流从其喉间穿过,头颅与身躯分离,那眼中似乎还带着难以置信之色。“这么弱,真没意思,还想夺鼎?到地府报道去吧。”那人讥讽道。说罢,身形一闪,消失在黑夜中,好似从没有出现过一般。片刻后天地之间传来一句悠悠的话语:“呵呵,烫手山芋啊......”接着便彻底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了一地的尸体述说着一场杀戮。
几刻钟后,只见三个身着华服之人出现在此地,望着满地的残肢碎体,眼中毫无情绪波动的对视了一眼,微微颔首,那为首之人道“没走远,追!”说罢,眨之间三人并消失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