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天下唯有四人入我眼
thujun1617:02:36cst2016
在这世间,我只服四个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啊呸,怎么可能。
――《杨逸自传》
进入了六月份的南方,终于有了夏季的样子。。
树木生的苍翠而繁密,远远望去,像一片绿的海,蕴藏了无限的生机与厚重。
在这般浓密的枝叶下,阳光就显得不怎么灼烈了,相反,那被枝叶切割而成的斑驳的光影,衬出幽密的感觉。
杨逸趴在马车的车窗上,看着外面的景色,怎么也看不够。
两架马车一前一后,行驶在官道上。
马蹄特有的“嗒嗒”声回荡在青石路上,奏起一曲妙乐。
两天前,长安城收到现任的武林盟主尹路来信,决定退隐,并决定选举新的武林盟主,特意邀请朝廷的人前来一观。
自从三年前蜀山掌门献身之后,武林中就分为了三个派别:主和派,主分派,中立派。
主和派和朝廷密切往来,主分派则还是自顾自的,强烈反对主和,而中立则是静观其变。
现任的武林盟主是玉华山掌门,虽然不能算是主和派,但也是中立里面和朝廷关系较好的一位,如今他退位,朝廷自然就想新的武林盟主是主和派的。
朝廷本来想派刑部和宣礼司的官吏前往的,但是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派遣已经招安的武林中人,既要在江湖中德高望重,又要在朝廷中有头有脸。于是,这个遣使的任务就交到了天门司扬州骁骑校尉铁扇杨和清吏司宣州节度使司马杉手里。
“驭――”
车夫的喊声把杨逸从思索中惊醒,他看着从前面的马车上下来两人。
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少年。
青衫秋袍,白素冠,面部永远带着微笑,远远望去,像一棵古松,又像一只墨笔,给人如沐春风般的感觉,这位就是宣州节度使司马杉了。
“司马兄,出什么事了,为何突然停下?”铁扇杨也走下马车,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逐鹿大会在江阴一带,我看这天色,还要一日左右,路途尚远,一路上未免有些无聊,就想请杨兄赏个脸,携令郎来我马车上小叙一会儿,不知方便否?”司马衫抱拳行礼,笑着说道。
“自然方便。”铁扇杨也不推脱,豪爽地答应了下来,拉着杨逸的手上了司马杉的马车,随后司马杉才和其旁边的少年上了车。
车轮开始徐徐转动,青石路上又荡起嗒嗒的回响。
车厢内不是很大,但前两人后两人恰好能坐满四个人,既不显得空荡,又不显得拥挤。车厢内的装饰也极为简单,一张木质桌子,一套茶具,一书一笔一纸而已。
“青儿,给二位客人倒上茶。”司马杉对旁边的少年说道。
“这是舍弟,司马青,性格有些腼腆,让杨兄见笑了。”司马衫把少年介绍给杨逸杨父。
“哪里,令弟一表人才,气宇非凡啊。”铁扇杨打量了一下司马青,不由得赞叹道。
闻言,杨逸也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司马青:身材不算高大,反而有些纤瘦,清秀的五官透漏出一种自信,素衣青袍,颇为气度不凡。
“哈哈,杨兄廖赞了,来,尝尝我这茶怎么样。”司马衫哈哈一笑,眼角说不出的开怀。
铁扇杨挽袖举茶,轻轻吹了几口,淡淡的茶香化作涟漪飘散出来。
“好茶!色泽碧绿,茶形微卷,莫非是……?”
“杨兄猜得没错,正是洞庭碧螺春。”司马衫淡笑。
“哦?看样子司马兄这节度使做的挺风光哦。”铁扇杨闻言,说道。
“还行,只是现在的日子却不如以前快活和自由了,比不得杨兄。”司马衫叹了口气。
“毕竟被招安了,总归要付出一些的。况且我那职务和我岳父相冲,我总不能有事没事就抄他家吧。”铁扇杨苦笑道。
“哦?可是王知府么?”
“嗯。”
“那可真是太荣幸了。我司马杉这一生就只敬佩四个人,王知府就是其中之一。”
“嗯?不知另三位是?”铁扇杨感觉自己的八卦之火熊熊燃起了。
铁扇杨知道:司马杉,人称铁面判官,他出道比自己还要早了一两年,手持一双判官笔,专杀不义之人,铁面无私,心高气傲,曾经就连钟南掌门都不放在眼里,这样的人竟还有敬佩之人?
“哈哈,说出来也无妨,不怕杨兄笑话,其一乃当今圣上。”司马杉开口。
“嗯,当今圣上宽己待人,厚德载物,又关心百姓,心系天下,却为我辈第一人,不得不让人敬佩啊。”铁扇杨点头称是。
“其二,乃前任武林盟主,蜀山掌门燕无双。”
“嗯,燕无双前辈单刀赴会,斩敌首级,实乃我民族英雄,武林宿老,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铁扇杨此时也露出敬佩的神色。
“其三,乃北冥府知府,北鲲。”司马衫继续说道。
“北鲲……?司马兄,此人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不知其有何特殊之处,还请赐教。”铁扇杨不解道。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司马杉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把庄子的逍遥游中的一段背了一下。
“什么!他……!”铁扇杨有些难以置信。
“嗯。此乃天象,观星阁的那些家伙也应该卜到了,我只是好奇,朝廷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司马杉有些费解,随后他便释然:“算了,圣上英明神武,也许另有打算,咱不谈这个了。这第四个人,就是扬州府知府王知青了。”
铁扇杨也很识趣的避开了关于北鲲的话题,问道:“我倒是很疑惑,我那岳父有何才干能使司马兄为之侧目。”
“杨兄,这就是你当局者迷了,王知府曾经是洋海司南洋水师镇南将军,为国立下汗马功劳,后任扬州府府主,仅仅三年,就把扬州府打造成了一座不亚于洛阳府、开封府的大府,甚至还远远超出。不仅如此,王知府还是嘉利年间文武状元,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抱负,而且体恤百姓,老实说,我认为一府之主的职务愧对王知青了。”司马杉字字珠玑。
杨逸在一旁听的目瞪口呆,原来外祖父的名头那么大。
而他注意到,这个叫司马青的少年在桌子上比划着什么,似乎是“北鲲”。
杨逸看着交谈甚欢的父亲和司马杉,暗暗思索。
那个北鲲……究竟是个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