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之卷·太阳沉没的地方
我的生活很潦草,甚至可以说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上学,放学,深夜赶稿;旅行,归途,总是让自己疲惫不堪。节奏纷乱,却像蒸汽朋克时代伦敦的老式火车一样,气势汹汹但永远跑在既定的轨道中。
当汽笛响起,就理应要迈起英伦式的八字步,踏上月台,奔赴一场目的地已然注定的未知。
毕竟延着铁轨走,终会到达某个城市。
高中历史课关于工业革命的部分,蒸汽的力量摧毁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传统意识形态,和其融合并迸发出新的美感--------那是在钢铁上装饰天鹅绒的冲突美,这美感便是我极力推崇的,冷硬细腻的美感,那是旧物堕落时才能产生的美。
Thingsfallapart;Thecentercannothold.
叶芝在一战时写下的诗,两句话描绘了西方文明图景的土崩瓦解,当我听到它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另外的事,那是全新的意象------精疲力竭的少年为了值得守护的东西拼命奔跑,渐渐地,他忘记了自己为何而奔跑。越来越多的人揣测着他并跟上来,他逐渐成为领跑者,他是所有人的希望之光。直到有一天他跑不动了,于是他停了下来,所有人一哄而散,再无人跟随他,只有当初他所拼命守护的东西还在他伸手够不着的地方闪耀着。
就像当时的自己。
人们总会变得充满目的性。就像那个笑话里在海滩上度假的死上班族,诚恳而执迷地问沙滩上晒太阳的流浪汉:"为什么当初不好好读书呢?这样就能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然后有钱来海边度假。"
相信当初的那个刻苦读书的死小孩也不会满意这样无聊的结局。
由于困得不行所以不得不给这篇作者自述收一个蛇尾,德泽尔成为奔跑的少年,他爱着的是寒风凛冽,酒馆里依旧会传出欢笑的梦想乡,那个空气里面都是酒香的城市,我行我素的艾娜脱掉靴子赤脚在雪地中奔跑的倩影,哦,正好是雪漫城的春季,罂粟花盛开的季节。
正因如此,世界上多了一部属于奔跑着的少年的史诗。他会一直朝着太阳奔跑,直到到达太阳沉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