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异界之凰女 >伶仃谣
字体:     护眼 关灯

伶仃谣

  

satjun1804:21:29cst2016

  杳杳飞花,散落天涯,让那些白骨,别忘了回家

  清明灞上,牧笛悠扬,催行人断肠,又泪如雨下

  浅浅池塘,锦鲤成双,风缠绵着刮,听一夜落花

  生死茫茫,雪衣如华,伶仃的白发,梳弄着牵挂

  谁在哭啊哭伤了城墙,谁在笑啊触目的苍凉

  谁的眼啊嘲笑这浮华,谁安静地不用再说话

  流云流走我指间的沙,风吹旧了黑白色遗画

  你种的柳新长了枝桠,莺飞草长又是一年春夏

  流萤四散,殇歌安详,远行的灵魂,已不再回望

  杏花村庄,炊烟初上,哪一程琴声,弥散了天光

  谁在哭啊哭暗了天狼,谁在笑啊透骨的丹砂

  谁的青衫被暮色埋葬,谁的梦还有蝶翅轻展

  暖黄烛光谁剪了一晚,门前石阶泪多了几行

  谁推开了那雕花的窗,怕你漏看引路的沉香

  槐火纷乱,寒烟微凉,你在彼方,莫失莫忘

  桥边的童谣,会不会唱,唱你留下的,那些过往

  谁在哭啊哭暗了天狼,谁在笑啊透骨的丹砂

  谁的青衫被暮色埋葬,谁的梦还有蝶翅轻展

  暖黄烛光谁剪了一晚,门前石阶泪多了几行

  谁推开了那雕花的窗,怕你漏看引路的沉香

  雨落隔岸,河过忘川,沉默的船家,你渡谁过江

  曲水弯弯,陌上谁家,点灯的姑娘,他回来了吗

  ―――――――《伶仃谣》―――――――

  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那是一个视生命如草菅的年代。战士战死沙场,不能魂归故里,于是有了赶尸人将他们的尸体如赶羊一般引回家乡。

  而远在他乡的亲人,那白发苍苍,告别时便惦记着早日归来的人,对镜梳弄的,更似丝丝缕缕的牵挂。然而不曾想到,如今却换来死亡的音信。

  那歌声悠远绵长,仿佛此时此地穿越千山万水,传给山那头的人,声泪俱下。但是,他们又能做什么呢?只能在纷乱的人世嘲笑这浮华,将他深深埋葬。

  内心的苍凉,如白色,白得彻底,如深冬之雪白得寒冷至极,透彻心扉。

  ――――――《伶仃谣》――――――

  三月的飞花,满天飘撒,死于战乱或客死异乡的那些人,朝廷都会让赶尸人带他们的尸骨回来,落叶归根。

  原来又是一年清明了,听着牧童那婉转悠扬的孤笛声,行人无不断魂思故人,泪雨纷纷。

  她回忆起,当年与他同赏的风花雪月,一方池塘里的锦鲤也是成双美满。

  如今的她早已是孤叶单影,一人夜中听那落花无痕,飒飒冷风。

  两人早已生死茫茫,她穿着如雪的白衣,已不复当年风华。

  她静静梳弄伶仃的白发,静静的回忆着那些往事。

  回想起当年那样的等啊等,等到的却是他和许多同乡人的死讯。

  多少人儿在痛哭啊,哭得城墙底下悲痛成殇。

  多少文士在悲笑啊,笑着目之所及苍凉天地。

  多少冷眼在嘲笑啊,嘲笑这鲜血换来的浮华。

  多少孤弱安静着啊,苍白无力已不能再言语。

  流云来又逝,时光还未老去,她的韶华却已不再。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风慢慢吹淡他的模样,一切渐渐随时光远去,淡成了黑白色的遗画。

  许多年前他亲手种的柳树又抽出新芽了。

  莺鸟乱飞,春草疯长,又是一年的春光,又是一年清明。

  闪烁的萤光聚了又散,不知何人在低声吟唱那殇歌,永恒不变的招魂曲。

  赶尸人带着那些安详的灵魂渐行渐远,不再回头望向故乡。

  杏花洒落的村庄,炊烟袅袅飘散,一程程的琴声拨动,使天光弥散,魂归极地。

  是谁又在悲哭,哭得战星天狼变暗。

  是谁又在凄笑,笑得眉间儿郎亲点的朱砂,那么透骨寒凉。

  是谁家娘子昔日的青衫温暖,今却葬在尸横遍野的山坡上,被如血的残阳草草埋葬。

  是谁还能在这无道的世上安详做着庄生美梦。

  她挑剪着灯蕊,让暖黄的烛光暖着那颗早已冰凉的心。

  昔日新房门前石阶上的泪水,日复一日的渐多几行。

  她静静推开雕着繁花的窗,只因她害怕他会看漏了,她为他所点的引路归家的沉香。

  槐树下点燃的引路灯烽烟不断,江面的寒雾,微微透凉。

  河畔点灯人哀痛的诉说着:“你在冥界忘川河的另一边,莫忘记了我,莫失我们的爱。”

  她凄然独倚门槛,听着家乡的石桥旁,童子又在唱那代代相传的童谣

  她想:以后,或许他们也会唱你留下的那些事迹过往吧。

  她想:雨下了,彼岸的郎啊,你是要渡过忘川河了吗?

  她想:沉默的忘川引渡人啊,你是要渡的有我心爱的良人吗?

  弯弯的河道,岸上那家点灯倚门望君归的年轻姑娘,你爱的人又回来了吗?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