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关于锁龙井
thujun1612:29:58cst2016
最早的锁龙井故事,发生在大禹治水这个大故事上,神话传说禹王锁蛟,有河南省禹州的锁龙井故事、山东济南市的舜井故事,江苏省淮阴龟山的无支祁传说,还有重庆市巫山县锁龙村的锁龙柱。蛟龙在传说里是发水的。
史载,尧舜时期,
寰宇之内,洪水横流,平地水浸,民不聊生。大禹为民解困,率民治水。他采取疏导方法,引水归河,然后倾入大海。当时,淮河之中,有一头无角母龙,名唤蛟龙,是水兽之长,喜欢引发洪水,兴风作浪。它看见大禹通过治水,使陆地显露,海河安澜,危及龙宫,便率领九仔以及水蛇、龟鳖之类,引潮呈凶,阻止禹王治水。大禹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的特性,令臣民立于山巅,等待蛟龙涌上来时,以滚木、滑石击之,蛟龙屡战屡退。大禹先与之战于伊洛,又截于河朔,再追于陈蔡,最后围困母蛟于颍河。大禹命人将颍渊堵住,使母蛟归海。于是蛟龙败阵,子孙四散。大禹又命勇夫百名,跃入水中,以绳掷套,缚住母蛟。遂在高阜处挖一深井,立上桩柱,把母蛟锁入井中,令其永世不得出来。只留下鱼鳖虾蟹之类,生存于江
河湖沼之中,与人类为友。
今市区古钧台街之禹王锁蛟井,就是当年大禹治水缚锁蛟龙的遗迹。是禹县人民政府在1984年于原址稍东处重新修建的。井上建有一仿古亭阁,歇山磨角,上覆琉璃瓦,前面四根明柱,八扇透雕门窗。门额上刻着“禹王锁蛟井”五个大字。殿内正中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头,左手紧握铁链,一副威武气概。像前有深井一口,以巨石掩盖。石上穿有铁锁链一条,以示井内缚有蛟龙。移开井盖,则见井内有水,水中有一石雕蛟龙,仰面朝天,似欲出之状。观者见之,无不缅怀大禹万苦不辞、为民造福、治伏洪水的伟大功绩。
禹州的禹王锁蛟井,故事:
县志故事:据禹州县志记载.明朝时候有一个新官上任.听说著名的禹王琐蛟井就在此地.没来得及换下官服就跑去看.到了井口.师爷提醒怕把帽子掉进井里.县官把帽子放在井口伸头去看.只见一片黑.忽然井下有了响动.隐隐有龙啸和大浪的声音.师爷想起老辈人说过的传说.再一看.那红彤彤.黄灿灿的官帽放在石头井眼上.可不就象是石头开花了吗.赶快抢过官帽拉起县官老爷就走.井里才慢慢平静下来了.后来这口井就被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