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铁匠铺的小伙计
婉儿心情好转,与赵天生说了些话,聊了些府中的闲事。
赵天生才知道,这几日,唐府家主频频来钟府,明面上是置疑杀死唐文的凶手是否是钟府所请,暗地里想要以此为借口,讨要一些其它的好处。
唐文虽极受唐家重视和宠爱,但如今已死,唐家人丁兴旺,报仇自是必然,但若能借此机会得到更大的利益,当然再好不过。
只是钟府身为星风城首富,年年都会送上不少银子用于修缮城防,与城主大人交好,唐家要想得到好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难以凑效,最大的可能,便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个晚上,赵天生再次失眠。
上半夜拿出玉佩在琢磨,下半夜则想着白天与老人的讨论。
他突然发现,白天又忘了问老人的名号。
玉佩依然平淡无奇,六颗星星再次沉寂,没有发出亮光,和普通的玉佩一般无二,赵天生也没能琢磨出什么来。
第二天,赵天生又去了铁匠铺。
“大师,我一直还未请教您的高姓大名。”
一路上,赵天生都想着这事儿,见了面,恭敬的揖手行礼之后,便开口问道。
老人脸上的笑容,几乎没有消失过,眼睛依然深邃,似可洞穿人心,他看着赵天生,笑道:“我的名字,我自己都忘了,再说,名字只是代号,我们能相识,自是天意,是缘分,若缘在,日后必能再见,若缘断,便再无相见之日,又何必问我名字。”
赵天生没有再问,说道:“好吧,那我们再讨论一番,我昨天晚上考虑了半宿,终是觉得还有些细节需要讨论……”
看到赵天生顶着个黑眼圈,开口便这般说,铁匠翻了翻白眼,很自觉的去厨房准备午餐。
接下来三天,铁匠一直充当厨子和伙计的角色,端茶递水,忙前忙后,而他的心,也痒到了极点,一心想着早点开始打造剑胚。
铁匠被老人称作三儿,名声不显,就是一普通手艺人。
可事实上,他绝不普通。
不说别的,只说铁匠这门手艺,估计全大陆,也很难找到第二人能超越他,就算是帝国军械处的首席大师傅,也难入他法眼。
在某个行业,达到巅峰的人,往往都是痴人,若心不痴不狂,哪里可能做到极致。
铁匠或许以前不是铁匠,以后也不会是铁匠,但他现在是铁匠。
那他就很容易代入这个职业,做铁匠,当然要喜欢打铁,更何况黑漆弯刀的材质不凡,是他这一生仅遇的绝品材料,他如何能不心痒难捺。
好在三天之后,赵天生和老人的讨论终于告一段落。
其实两人的讨论原本还要继续,但老人最后明言,世间无绝对,也无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如果一直要追求完美,本身便不会完美。
赵天生这才同意铸造。
只是铸剑可不是简单活儿,想要打造一把绝世神兵,需要的时间会很长。
老人说了,仅仅是剑胚,就需要半个月无数次的锤炼,真正的制剑,更需要时间,估计总共需要一月有余。
一月之后,似乎正好便是开春之时,漕运恢复,赵天生便可携剑去往中原,到帝都去博一个未来。
赵天生不知道铁匠是世间最好的铸剑师,只觉得每天看着铁匠挥汗如雨,火星四溅中咣咣的声音很是好听,画面很好看,极富美感。
而铁匠也乐在其中,废寝忘食。
老人独坐在铁匠铺的阴暗角落处,双眼似闭非闭,手里端着一只上好茶壶,时不时的喝上一口浓茶,偶尔还会摆上围棋,与自己来上几手,似乎铁匠铺的噪声,对他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铁匠将所有的热情和精力全都放在了铸剑上,赵天生便不得不下厨做饭,好在他厨艺相当不错,老人很是满意。
日子在平淡中慢慢的度过。
唐文的死,在星风城引起的轩然大波,仿佛已经烟消云散,这条小巷,这家铁匠铺,如同是世外桃园,根本就不受外间事务的干扰。
于闹市静修,赵天生对这对师徒愈加的充满敬意。
相处得越久便越肯定心中的想法。
这对师徒绝非凡夫俗子。
不过老人不愿自报名号,赵天生也不强求。
对他而言,生命存在的意义便只有报仇和寻亲,其余的事情完全不重要,生活中遇到的人,不过是过眼云烟匆匆过客,又何必非要互相牵绊,彼此缘分越是深厚,生活便越是复杂,而生活越是复杂,对他所要做的事情,便会产生一些影响。
他很小就明白一个道理。
不管做任何事情,越是单纯和专注,越能做得好。
漆黑的弯刀,化为了红红的铁水,最后成了铁匠锤下的剑胚,从丑陋粗糙渐渐变得精致,经过数十万次的锤炼,这块大陆难觅的精铁,慢慢的将会变成一把剑。
这一定是一把惊世神剑。
铁匠对此充满了信心,毫不置疑,所以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大意,态度认真,神情专注,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扛着大铁捶抡上一整天,晚上还得侍候好老人。
他固然对这把将要出世的神剑很是看重,但他之所以如此专注认真,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老人说了,若是出现偏差,或是让他不满意,铁匠便不能再跟着他。
铁匠每天做着最繁重的体力活,还要时时侍候好老人,在外人看来,这便是最下等的佣人。
可铁匠很清楚,能成为老人的学生,能跟着老人在人世间修行,这便是天地间最大的机缘和幸运,那是旁人无法求得的,他倍加珍惜。
过往的百余年,他都很幸福很满足,从平凡处修出不平凡,这就是老人的道,而境界越是高深,他便越是觉得老师深不可测。
……
婉儿这段时间来后院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每次来过,也只是匆匆便离开。
赵天生没有问什么,婉儿做什么,他便吃什么,婉儿说什么,他便听什么。
“吴叔失踪了。”
婉儿的小脸有些憔悴,她的眉眼依旧极好看,看着赵天生,她的脸色显得有些忧虑。
赵天生哦了一声,继续埋头吃饭。
“今天小姐找我谈了很久。”
赵天生没有接话。
“你的伤好了,没事便早些离开吧,不用向小姐老爷辞行了,只是城中依然很危险,万事小心,过些日子,你便可以去帝都……”
赵天生抬头,看着婉儿,有些疑惑。
“我最近也许会很忙,如果我没有来送饭,自有别人来,到时候你若不习惯,便走吧!”
婉儿低头收拾碗筷,走到门口,停了下来,似乎想要说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有说。
这一宿,赵天生又失眠了。
他已经不再为玉佩的事情折腾,只想着婉儿傍晚说过的话,心中隐隐有了决定。
第二天清晨,赵天生收拾好东西,天还未曾大亮,便悄然翻墙离开。
今天送饭来的果真不再是婉儿,变成了钟府小姐最近刚刚收的侍女小兰。
小兰一进房间,便没有看到赵天生,再看到桌上的那封信,立即惊叫起来,慌慌张张的跑去找小姐。
钟福山父女正在前厅喝着早茶,婉儿在一边侍候着,一脸的忧虑。
小兰跑进来,慌张的大叫:“小姐,不好了,那小子跑了。”
钟福山父女脸色齐变。
钟雪灵看过留信,其实里面只有一句话。
“谢谢贵府的招待,我有急事,先行离开,未曾辞行,见谅。”
将手中的信递给钟福山,后者看后,父女俩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一起望向一边的婉儿。
婉儿脸色苍白,眼神中的忧虑却淡了几分。
……
天还未亮,赵天生便敲响了铁匠铺的大门。
铁匠便睡在铁匠铺里,他双眼充血,精神却是极好,将赵天生领进后院,然后便自去做早饭。
赵天生背着行囊,站在老头的房门口。
过了没多久,老人打开房门,见赵天生背着行囊,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一点也没感到惊讶。
“你想住到我这里?”
赵天生点点头:“是的。”
“好。”
赵天生一愣,这答应得是不是太爽快了一点?
果然,老人还有条件,接着说道:“可我这里终不是酒楼客栈,就算你愿意付钱,我也没有收钱的打算,那就这样,从今天开始,你为我烧饭做菜,打扫这庭院,所有的事情你都包了,我也免了你的房租,如何?”
赵天生笑着点头。
有一手好厨艺,果然走遍天下都不怕。
老人似乎很开心,将铁匠叫出来,笑道:“从今天开始,你暂时只用负责铺子的生意,做饭洗衣这些杂事,便让他来做。”
铁匠连声答应。
从此,铁匠铺多了一名杂役,赵天生自然不怕这些俗事缠身,心甘情愿住了下来,将这对师徒伺候得舒舒贴贴。
三人相处极其融洽,完全就像是一家人。
自从接了赵天生这一单生意,铁匠铺早已挂牌休业。
赵天生除了做饭洗衣打扫房间之外,还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修炼,但他心头挂念着自己的宝剑,便总是守在铁匠铺看铁匠打铁。
他看得很专心,也很开心。
铁匠的手法纯熟,带着节奏的美感,慢慢的,他便觉得这就是一大享受。
如同闭关,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不觉间,春天便到了。
护城河畔的绿柳吐出新芽,星风城外的大雪已经悄然融化,天水河开始解冻,离漕运恢复,已经指日可待。
后院的槐树嫩芽片片,剑胚已经打造完毕,铁匠诚惶诚恐的将剑胚放到老人手中,后者瞟了几眼,大大咧咧的挥手,只说了两个字。
“勉强。”
铁匠如闻仙乐,脸上笑开了花儿。
接下来,老人才开始真正铸剑,不过他铸剑的手法很是隐秘,竟然不让赵天生在一旁观摩。
槐树下,忙碌了半个多月的铁匠只来得及吃几口饭菜,便已经倒地呼呼大睡,可见这半个月来,他的精力也透支到了极限。
赵天生坐在一旁,看着铁匠依然憨厚的脸,心中隐隐有些感动。
恰在此时,院外的巷子里,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赵天生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