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悟道天途 >第九章 授神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章 授神道

  

thuapr2823:50:34cst2016

  长青子神色一时有些复杂:“也许他的天地会比我的还要宽广的多,是我老了么!”心中暗道,脸上亦泛起了一丝欣然。

  “师父,您老人家笑啥呢,好像很开心的样子?”秦风狐疑。

  “呵呵,没什么,只是心中欣慰有你这么个弟子,深感此行不虚罢了!”

  秦风却是摇了摇头,声音低沉:“师父,您老过奖了。弟子能拜您老为师,是弟子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呵呵...好了,就别矫情了!让为师再为你讲解一下修神之道,且凝神听好了。”长青子笑了笑,稍稍整理了下思绪,顿了顿后,徐徐道:“为师要你牢记一点...

  修神需从修凡起,人为本,为根……

  人、万灵之长、人之初,如璞玉。

  于母胎孕育十月,临世之初、纯净不染俗尘,是为亲和道体,最是亲近道之源。

  但随岁月而成长,因服食五谷杂粮,体内多了些杂物,渐渐被屏蔽了感应,也意味着离大道渐远………

  人,体内自成天地,更有乾坤。

  五脏肺属金,肝为木,肾若水,心从火,脾如土,相应五行。而人体内孕有三魂七魄,魄分天冲,灵慧,中枢,气,力,精,英、七魄主身,主意志。

  三魂居中,命魂乃本,天魂盘左遥感,地魂定右动触,相应天地。人体内自有五行天地,便是由此而来……

  魂与魄、必不可损,常人五脏有缺,仍可活,如双肾去一。

  魂魄有缺,定有恙,如神经错乱……

  修神,顾名思义,修的是精神灵魂。用天地二魂,感应天,触动地,悟天地沧桑变化,其自然本质。因自然谓道,明悟了自然,便意味着明悟了道!

  ……

  悟透了自然本源,天地便与你有了一丝共鸣,借此共鸣之力,短时间内达到天人合一,即我就是天地,天地即是我的玄妙境界。

  修神便是利用天地二魂,牵引天地之力不断锤炼自身,去糙存精,形神升华,修至极处便为…神!

  这就是为师的修神法门,意境之道!

  .........

  “师父,那修仙则又是如何修炼?”秦风有些好奇。

  “神乃窥道,仙则是窃,窥是看,是观。

  又何为窃?

  窃是抢,是夺,掠天地一切可用资源,化为己用,破坏自然平衡,其更显霸道,简直与匪无异!!

  当抢无可抢之时,便只得另寻他处,此乃杀鸡取卵之道!须知自然资源并非无穷无尽,有入才有出,一味索取便会失去平衡,走向灭亡。

  ......

  如你的家乡这般,人们不知爱惜母地,一味破坏。

  天地间一片乌烟瘴气,江河污浊,自然生态已全然失衡,至于何为失衡,不需为师多说,便是独木难支的道理……

  “师父,那修神不会吗?修神也是借用天地资源啊!”

  “傻小子,你乃一叶障目!须知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的道理。神修者虽也借用天地之力伐洗自身,但无过之泛滥,仍在天地可承受范围之内。

  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五行金木水火土若全,其便会达到生生不息的奇妙境界,就是这个道理……”

  ......

  “哦,那仙是怎么个掠夺法?不就是一样的借用嘛?”秦风不解。

  “修仙者其实并不止掠夺天地灵气,仙过于注重外力,一切可强化自身之物,皆掠之!

  如天材地宝、一切天地的产物,天地的结晶,如灵药,灵晶,天地灵力的结晶,珍稀矿石等等;不计一切代价的强化自身,所以为师才会说仙道与匪道无异!

  修仙者重视资质,资源。而修神者唯侧重己身悟性,不倚外物!但非悟性过人,才智出众之辈,却难有所成,修神更难于修仙。”

  ......

  仙与神!

  秦风嘴里喃喃一句,脑海幻想着一幅幅飞仙与怒神的画面,身躯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燥热起来,似乎体内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一般,滚滚如怒涛般汹涌澎湃,奔流全身,心跳咚咚作响,而灵魂深处仿佛也有个声音在呐喊咆哮一般………

  “我欲…成神!!”秦风一时激动不已,眼中掠过一丝飞扬的神采。

  “好,有志气!”长青子淡淡鼓励道,随后却是话锋一转,显得有些语重心长:“年轻人有志气、心气,是好事,也难得可贵。

  但一入修门,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切不可好高骛远,须知万丈高楼亦是平地起的道理!

  而夫者当有傲骨,也需要傲骨,无傲不成夫。

  但莫过持才傲物,眼空一切,行事需秉持本心。

  宇宙苍穹之中,天才妖孽之辈,才智出众之士多不胜数,一山更比一山高,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更有天…………

  人心有尺,常量之…对人,对事,对物,皆由心定!

  我辈修者男儿,与天争命。行事可愧天,愧地,愧人……绝不可、愧心!

  心若有愧,心境则易缺,易成……心魔!需当切记、切记………”

  ......

  “嗯,弟子必当谨记在心!”秦风脸色肃然。

  “且先静气凝神,守神抱魄,稍后为师授你入道法门。”

  不敢怠慢,连忙按照师父的吩咐盘膝坐下,静下心来摒弃脑海杂念,顷刻,待心中变得无悲无喜时,才徐徐睁眼望向长青子。

  见徒弟已准备好了,长青子也脸色肃穆起来。一只稍显枯槁的大手缓缓抬起,随即并指作剑,其指尖处悄然凝聚出一团柔和青芒,疾速朝秦风眉心处点去……

  ......

  一股清凉直钻脑海,秦风连忙仔细感知了一下,可…好像什么都没有?

  “好神奇啊!”心中暗道一声。

  不禁暗暗感叹,前两天自己还对人生方向而迷茫彷徨,惶惶不可终日。而今,自己已成修道之人!人生际遇之无常,莫过如此啊!

  恍惚之际,一声略带不满的声音传来。

  “嗯,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为师传你的心法默念几遍!”长青子有些不满道。

  这小子怎么老是在自己面前走神,真是岂有此理。

  “呃……好的师父。”说罢便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搜刮一番……

  可…找来找去……木有啊!师父传的心法在哪?

  眼神不由有些闪躲,弱弱的问道:“师父,您…传我的心法在哪,弟子找不着啊……”

  “抱神守一,凝思冥想,你这笨蛋!!”长青子有些没好气的道。

  “哦,呵呵……”

  果然,如师父所说的凝思冥想后,终于在自己脑海深处见到一团青光悬浮不动。

  这青色光团显得很是柔和,他想象着意识逐渐向这青芒靠近,很快,脑海的画面紧跟着一变,一篇篇古色古香的文字便浮现于眼,一丝古老沧桑之意迎面而来……

  让秦风有些意外的是,这文字自己明明一个也不认识,但自己好像能懂得其中的意思?

  “啧啧…真是无奇不有!”

  .........

  道、由心生,心行如一而不殆,心若有尘,需常拂,问之。

  明心而不动其衷,灵聚于眼,通神之户…而踏神之始……悟天地之根本…万物存其灵………草木蕴须弥,其内之玄……之妙…行此而周……周而复……玄道之门……”

  默默的看着这篇玄而又玄的经文,秦风内心一片惊谈叹,真是难以想象,要如何惊才卓艳之士才能著作如此玄奥经文,这简直字字珠玑,句句直指本源啊!

  经文由浅入深,徐徐渐进般阐述了如何着修天地奥义,阐述了天地至理。

  秦风看的如痴如醉,眼里就只剩这篇经文,似再也容不下他物一般,就这样痴痴的看着,体悟着,仿若忘记了周身一切,忽略所有,如着了魔般神情一片痴迷。

  良久………

  长长呼出一口浊气,秦风神情还是稍微有些恍惚,嘴里喃喃道:“才智无双!”

  心中涟漪不止,可见这经文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如此经文,简直旷古烁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