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thumar3121:53:15cst2016
要打仗的消息很快传达到千家万户,基本上在这个南方小城里已经形成了人尽皆知的程度,人们在茶棚,妓院,学堂,茅厕等各种公共场所热议着这个话题,不知为何,我故乡的人们总是很乐观,一部分人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段子,只有少部分类似老赵一样的人相信了,大多数者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却并不紧张,毫无危机感,还是该怎么活就怎么活,他们果然具有伟人的品质,大敌当前仍面不改色,一切沉着应对,然后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记得那时候我在一个当铺工作,当铺老板是一个姓银的中年男人,银是个少见的姓,我短暂而又漫长的过往中只认识这么一个姓银的人,老渔夫在这个世界挥手与我告别时留下了一样东西,塞在枕头下面一封古黄色的信,信里简单描述了一下某个姓银的老板外貌特征以及个人信息,然后说在何年何月这个姓银的老板曾欠下自己一个人情,让我照着这个标准拿着介绍信找到那人,接着他会给我安排工作,不至于就这么坐着等死,说完了大概以上内容后,就没有下文了,我看了看这封信纸的颜色,觉得像是很多年前写的,估计老人家那时候思想比较悲观,总觉得自己年纪太大估摸着已经离死不远,然后极其悲凉的写下这封信,心中做好赴死的准备,静等死亡降临,结果事实证明还是可以活很久的,于是继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直到某一天真的死神临近,突然想起那封信,就把信的位置告诉了我,弥留之际,他是这么对我说的。
“床……床……”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再也不能说话了。
我后来猜想他要说的是,床上的枕头下面压着一封信。
老渔夫平生沉默寡言,即使是在说遗言时也依旧发扬了金子精神,严格要求语句简短凝炼,尤其是学习了各种小说经典桥段,在某个人物濒死时总会把该说完的话说一半,留下悬念让人去寻找剩下那一半的内容,于是老人成功的留下了悬念,接着我毫无悬念的找到了那封信,知晓了信上他想告诉我的,关于剩下那一半,他于世间对我最后的馈赠。
我按照信上所说的内容找到一家当铺,看到一个皮条客模样的人正趴在柜台上打瞌睡,我很担心叫醒他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将是这个样子的。
“你好,鄙人是拉皮条的。”
我那时并不知道妓院是什么样子,亦不知皮条客的工作用语以及工作性质,不过有一次我和老人在街上走时,曾遇上一个长相奇异的人,当那人从我们身边经过,我听见别的行人说。
“妈的,那人长的跟拉皮条的似的。”
我在当铺看到的这个人,与我当初在街上看到的被别人称之为拉皮条的那个,两人起码在外貌上还是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但我又明白一个人的工作是不能靠长相来判断的,于是我最后决定还是把他叫醒,接着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醒来后,揉了揉眼,确定眼里再也没有容下一颗眼屎后,把目光转向柜台前的我,站起身来。
他笑容可掬地伸出那只刚刚擦过眼屎的手,热情的对我说。
“你好,鄙人赵仁,小朋友,你要当什么东西啊。”
他笑起来时,脸上那些带有某种职业的特征愈加鲜明起来,我突然想到一种花儿,我想不起花的名字,但他笑起来时,真的就像那种花怒放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