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禅宗传人 >第七章 禅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章 禅宗

  

tuefeb1623:20:17cst2016

  “非也,为师不属于任何的寺庙,为师乃禅宗弟子,而你如今也是禅宗的传人了。”

  “禅宗?那我们的祖师是达摩了?”

  “哈哈,看来徒儿你还不了解禅宗啊,来,让为师告诉你。”

  自那次我才真正了解了禅宗,禅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别传。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相传中国禅宗为菩提达摩祖师所创,宗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时人有传,达摩面壁九年为坐禅修定,所以得道,实则在任何一部传记或者历史中均无此事记载。只记录”面壁九年”这四字而已。

  禅宗法门向来心心相传

  当年慧可禅师(禅宗二祖)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禅宗二祖)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宗二祖)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禅宗二祖)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

  后僧璨大师因故而染“风疾"。

  僧璨(禅宗三祖)而问慧可大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慧可大师(禅宗二祖)曰:“将罪来,与汝忏。”

  僧璨(禅宗三祖)良久曰:“觅罪不可得。”

  慧可大师(禅宗二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僧璨(禅宗三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

  慧可大师(禅宗二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僧璨(禅宗三祖)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

  祖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当时十四岁的沙弥道信(禅宗四祖)前来拜师,

  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僧璨(禅宗三祖)说:“谁缚汝?”

  道信(禅宗四祖)答:“无人缚。”

  僧璨说:“何更解脱乎?”于是道信(禅宗四祖)大悟。

  马祖道一大师“坐禅习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知是法器。

  让和尚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

  马祖道一云:“图作佛。”

  让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磨。

  马祖道一问曰:“磨砖作么。”

  让曰:“磨作镜。”

  马祖道一曰:“磨砖岂得成镜。”

  让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

  马祖道一曰:”如何即是?“

  让曰:“如牛驾车。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马祖默然无对。

  让又曰:“汝为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若执坐相。非达其理。”师闻示诲。如饮醍醐。

  当时的我在听到了这些东西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抓不住。

  “为师正是中国禅宗第九十九祖,祖衣金钵的持有者,不过自六祖惠能祖师以后,禅宗大兴,禅宗到处皆是,故而这禅宗祖师之称也就不为人知了。”我师父说道

  原来我这便宜师父来头这么大,居然是中国禅宗第九十九祖,听上去牛比哄哄的。那我就是正宗禅宗传人了,嘿嘿……那些祖师那么厉害,我师父应该也不差吧,看看来我还得好好学学我师父的本领。

  这时我看向车上的小缘智,怪不得他不说话,原来他早就趴在座位上睡着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