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卜问 >第三十章 布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章 布局

  frinov0616:32:34cst2015

  “熟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家的繁荣安定和取得皇位的难易程度息息相关。”回致远客栈的路上,孙恪再开始和陈喆小声交谈。“当今皇帝李居安当年既不是太子,也不是宠妃所生,十几兄弟中不算太聪明,他就没有在太上皇面前要宠,没主动和世家门阀接触,他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对老师唯命是从。最后他的皇兄皇弟都因为做错事被打入冷宫,只剩下表面看来尊师重道的老五没有任何不良品行。所以他当了皇帝。”

  “恩?皇上也是老师的弟子?”

  “不算是,表面上他只是老师的学生。私底下他把老师叫做太傅,当朝却没有再设太傅这个官职,很明显,他这是对大臣的一个暗示,他一直把自己当做老师的弟子看。”孙恪说道,“老师让我转告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将是他的弟子。”

  “果然有猫腻,”陈喆心想,“二师兄和四师姐到了京师以后的表现都很奇怪,如果真像师姐说的,我们到了京师第一见事就是和皇帝取得联系才对,师兄师姐却悠哉悠哉的在游玩。还有就是主动挑衅的行为也和书院的一贯风格不符,再就是师姐对我说的话,她在向我表达什么信息……如果是小凡在,或许他马上就能想清楚的。”

  “好啦,不用多想了。这段时间你在京师好好玩,什么都不用想也不用做,不过出门最好找岑宇那家伙一起,他有钱。”孙恪笑着拍拍陈喆的肩膀,回厢房去了。

  姬羽宁也来找过陈喆一次,支支吾吾的问起了冼凡的一些事情。岑峰嘱咐过陈喆,别对其他人透露任何有关冼予直的事,所以他们谈话的内容也只是个冼凡相关的童年趣事,虽然接触不多,但是陈喆还是发现姬羽宁变了。

  “你喜欢小凡?”陈喆忽然问道。

  “什么?我才不喜欢他,一个乡下小子,我为什么喜欢他。”

  “就因为他是乡下小子?”

  “对!傻头傻脑的,真让人讨厌。”

  “小凡才不傻,他可聪明了。为什么乡下人就傻呢?”

  “就傻就傻,还说话不算数!”

  陈喆根本不懂姬羽宁要表达什么,可是乡下人这三个字又轻轻触碰到了陈喆柔软的内心。

  在崔品贤的要求下,四皇子李正寿和亲妹妹清影公主当晚去父皇那里禀明情况,李居安龙颜大怒,责罚皇子公主三天不准出门。这种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行为很耐人寻味。再加上宫里传出皇上曾说过“最近精神有些不济”的话,有心人纷纷猜测这次三国会之后,皇上会不会有立太子的打算。

  通过聚贤庄事件,京师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书院代表团进京的事情。一时间致远客栈就人满为患,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来。达官贵人们自然想拜见套套近乎,百姓则完全是好奇,就像见识一下偏居南荒的天下第一书院倒底有怎样的风采。不过李眉除了刘守义曾经的学生谁也不见。这种行为大家也可以理解,耍大牌嘛。

  在李眉和孙恪的再三建议下,陈喆还是经受不住诱惑,从后门悄悄溜出去玩。岑宇则是一次不落的跟着随左右。

  岑宇先带着陈喆逛遍京城内外城的名胜,前朝的古街道,钟楼,大佛塔,巨大无比的烽火台,此外最多的还是带他参加各种圈子的沙龙。本来作为二等纨绔的岑宇,是挤不进大纨绔的圈子的,不过因为有顶着第一书院光环的陈喆在,他甚至可以决绝一些大纨绔的邀请。作为中间人的岑宇,这些时间收到的好处还当真不少。

  刚开始参加这些沙龙的时候,陈喆还觉得很兴奋,可是来来去去节目都是食五行散喝酒看表演玩女人,没去几次就让陈喆感觉到厌烦,看着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行散时的癫狂,他内心就有一股火焰在燃烧。我们平民百姓踏踏实实种地生活就是下等人,你们这些依附在百姓身上的蚂蟥就是上等人,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世界啊。

  五行散有迷幻和壮阳的效果,吃过五行散的人精神经常会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都不配拘束自己,只有膨胀的自我意识。本来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说错什么话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陈喆不同,因为李眉说过,书院学生已经发现吃五行散,马上逐出书院,所以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碰那东西。

  意识清醒逻辑清晰的陈喆和一群胡言乱语的疯子一起,很快就爆发了冲突。地位越高心越大,所以皇子和五大世家的公子最不把别人放在心里,最近大出风头的书院令他们有诸多不满,借着行散就把心中不快发泄出来,三人成虎,他们说越说越兴奋,越说越离谱,什么“刘守义就是沽名钓誉的大骗子,他的弟子就是不学无术的马屁精”等等,陈喆实在忍无可忍,和他们先是对骂,最后大打出手,放倒了一群嚎啕大哭的疯子拂袖而去。

  关于亵渎书院的行径,皇帝也是当着大臣的面狠狠责骂了两个皇子,说他们“太不成体统”“整天疯言疯语”,最后派人向李眉道歉,“散后无德””还望海涵。”

  李眉的反应很强烈,“此事必将禀明老师。”“一切皆由老师做主。”这明显就是不给面子。皇帝没法,只好让三皇子和六皇子亲自到致远客栈负荆请罪,两位皇子背着几根细细的树枝在客栈门口等了三个小时,才被李眉一句“下不为例”打发回去。

  这件事再次轰动京师,人们纷纷感叹书院权势滔天,连皇家的面子都可以不放眼里。还有就是“立世子”的预示似乎越发明确了。最后就是对书院的非议也多了不少。正巧在这个时候,书院学生被掳的消息传出,皇上摔杯掀案,调动全国的力量找人,还下了令人乍舌的“罚俸令”,权贵们再次确定一个道理,书院确实碰不得。

  李眉拿这张继捎来的密信,无言而立:”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小师弟,千万别出事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