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鬼逃
monsep2121:04:52cst2015
五月的晚上在屋里,就仿佛钻进了大蒸笼里,酷热难耐。我拿了一个小板凳走了出去,坐在宽阔的院子里。屋里与外面真是判若两个世界,屋里热流弥漫,催人汗流浃背。而屋外细风徐来,舒适凉爽。抬头看天上,群星闪烁,密密麻麻,月儿弯弯,悬于东方,大地上银光万里,如同白天。
不知什么时候爷爷站在了我的背后,用手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西瓜头,我很礼貌地把小凳子让给了爷爷,自己又从屋里搬来了一个。我如同小牛依偎老牛一样坐在了爷爷旁边。爷爷指着天上的星星给我看,还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我突发奇想,让爷爷给我讲鬼故事听。起初爷爷不答应,总是找话题敷衍我。后来爷爷看我一本正经的样子,就慷慨地答应了。他问我想听什么样的鬼故事。我认真的像了一会儿,就对爷爷说让他给我讲讲村子旁边那座石像的故事吧。
提起那座石像爷爷也兴趣十足,于是他就把关于这个石像的事认认真真地给我说了。
话说九泉之下,阴曹地府,居住着无数名孤魂野鬼。它们的领导者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阎王爷。阎王爷的左右人手有很多,闻名于世的要数黑无常,白无常,牛头马面,判官……
阎王爷就是正义的化身,他刚正不阿,惩治恶人。任凭你生前如何凶狠残暴,如何目无王法,死过以后都要受到阴律的制裁。这天一个大恶人的阳寿以罄,被阎王的左右给押到了阴曹地府。这个大恶人生前财大气粗,目中无人。在乡里祸害一方。阎王爷命左右打开天书,详细地查看了他的罪过,共记大小罪近万条。阎王爷勃然大怒命令鬼打手掴他一百记耳光,然后让判官重判。严惩了恶人后,阎王爷心情大悦。于是就把公事托付给手下,带着判官去上面看看。
二公对人间的自然景观由衷的喜爱,他们化作常人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山川湖泊。此时正是阳春三月,百花争艳,桃红柳绿。二公竟有些流连忘返,一连游玩了十多日。当下判官对阎王爷说:“我们已经出来十余天了,可以回去了。”阎王觉得判官言之有理,就提出痛饮一回在回。二人来到了一家酒楼,匾额上书写着“聚贤酒楼”。进入以后里面清爽干净,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由于二人身份特殊,他们俩找了个包间坐了。店小二问他们吃些什么,阎王爷说菜随意上几个,可酒一定要上好的。小二去不多时,用手擎了四五个菜和一壶好酒上来了,不用说摆到了桌子上。阎王与判官见小二走后,起身关上了房门,开始尽情痛饮。二公一直喝到下午时分,俩都喝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然后竟趴在桌子上呼噜酣睡了。
那小二见二人许久不出来,以为饮醉了,就进来一看究竟。这一看骇了一跳,屎尿都出来了。这那里是人呀!二人进来时白白净净,如今却变的狰狞可怕。小二连滚带爬地下楼了,马上告诉了老掌柜,掌柜的那里肯信,就独自一人上去了,这一看呀!好在事先晓得,不然非吓死不可。老掌柜毕竟年纪大,比较老练。小声告诉小二,让他不要声张,二位尊神醒来会走的。这里不多说老掌柜和店小二。
阎王爷和判官饮醉了大睡不当紧,可偏偏出事了。原来判官有个收妖馕,里面收纳了一千多个恶鬼。里面一个道行广大的鬼闻见有酒气,又感觉到判官一动不动,就猜测判官可能喝多了。于是心里就产生了逃跑的念头,毕竟是惧怕判官迟迟不敢出来,后来又等了良久见还是没有任何动静,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变作一股清烟就出来了。自由
以后正要逃走,转念一想不可。若自己逃走不几日还是被捉回来,不如一起给放了吧?就算逮也要一些时间。想过以后就大着胆子,把那个收妖攮给打开了,顿时里面飞出好多与蚊虫大小的东西,还闪闪发光,接着一窝蜂般拥了出去,各自躲在阴暗的角落了。
诸位,你说那阎王与判官为何会露出真面目?原来无论神仙或者妖怪,最怕最爱的还是这酒。爱吧!饮了爽口醒精神。恨吧!就是容易显出原型,非人类饮了比人饮了还要酒劲狠些。因此二公不知道众鬼逃脱。
等到二公醒来时已是几天后了。二人见显了真身,不敢片刻逗留,摇身一变回地府了。刚至地府落下脚,判官大叫不好。阎王爷问何事惊慌。判官说:“我的收妖馕开了,里面的孽畜都跑了。这如何是好呀?”阎王爷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敢怠慢。马上命令众鬼差火速缉拿,有唤牛头马面各带金鸡神犬相助网罗。事不宜迟,众鬼差马上就各就各位了,四处搜索。
搜寻了一段时间后,找到了大部分,可还有一些仍然下落不明。连金鸡神犬也奈何不得。阎王爷只得暂时作罢,俟后来想办法。
这天判官悄悄对阎王爷说:“何不在地府找一名鬼差投胎为道,到人间慢慢捉拿,此为上策。”阎王也觉得有道理,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判官。判官回去仔细地查看了生死布,见有一人曾经三世为道,斩妖除魔无数,深受世人尊重,因年代久远,渐渐被人忘却了,现任地府司法,依旧正值刚正。此人姓张命松,细阳府人。
判官选人停当后,马上就向阎王汇报了。阎王一听当即赞同,顿时就招见了张松。见了张松,阎王爷也不隐晦什么,都原原本本地说了。然后就问张松愿不愿意人间走上一遭。张松更不推托,旋即应允了。
在人间有个小地方叫刘镇,居民大多刘姓。刘镇东北角住着一对老夫老妻,今年二人都年逾七旬了,至今没有生养一男半女。可最近不知怎地,那老婆子的肚子却一天比一天鼓了起来,老头还以为老伴生了怪病,就找了个郎中给把把脉,看看病情,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郎中居然说老大娘怀孕了,而且还是个男孩。这件事很快就不胫而走了,像大风一样吹遍了刘镇。人们常常私下窃窃私语,都说是个怪胎。
经过三年的时间,老人才把这个怪胎生下来。孩子落地不哭不脑,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人,好想要找什么。老人姓张,老而得子,喜欢的不得了。就指着门口一株松树说,此儿就叫张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