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河书洛图 >第二章 北冥有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章 北冥有鱼

  第一卷第二章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做烤鱼,能喂饱上万人;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做烤翅,能喂饱上亿人。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持斧,劈了大椿,斫之为柴,烤鱼烤鸡翅。

  高考结束后的假期我没有在家休息几天就回到了市内。父母都希望我复读,我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慵懒来解释落榜的原因,所以我默默的回到学校旁的同学家借住,等待着办理复读的手续。一个暑假倒是用了半个假期来读书。《组合数学》和《苏菲的世界》检查看完了,不过最感兴趣的是同学家的《山海经》和《封神演义》。我开始关心世界观和哲学。

  我是不是应该开始勤奋?也许我不是别人想象的那么糟糕——我是复读生了。

  陈景润的组合数学里介绍的幻方和高考的数学是两个方向,我是理科生,高考没有政治,苏菲的世界里讲的哲学也不会直接改变我的高考成绩。但是我固执的认为这些是我一定要看的。我开始幻想山海经的世界,也开始幻想自己能够遇到通天教主那样的师傅。

  现实是残酷的,山海经里的鲲鹏没有成为我的烤鱼烤鸡翅。我回到学校里开始了高四的生涯,有生而无涯啊。

  在“山海经”中说“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伏羲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历法,但它的“根”是《河图》!

  《易·系辞传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海岛市的海河交界处是我常常游玩的地方,那里的炮台据说还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古董,我不懂得那些历史,我只是在那海河交界的地方散步、散心。

  看到海河交界的水的颜色一分为二,我在想,这如果是一本书,一本介绍二进制的数学的书,是不是就叫海书?或者叫河书?

  慢慢的我好像真的看到了一本书一样,脑海里尽是混沌、一分为二、世界观、哲学等等。后来我把混沌的演化自称为河书,演化出来的阵势就称为洛图。当然是借用了古人的河图洛书的说法。但我知道我不是圣人,我当时只是开始学习养气,学着称为一名练气士。

  看了苏菲的世界,知道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无外乎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具有实践性,人的世界观是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

  当有人系统化理论化了世界观,就有了哲学。我以为,神仙或者练气士首先是哲学家。哲在汉字中,有“善于思辨,学问精深”的意思。所以我们有“先哲”这样的称谓。我想我要是成了先哲,呵呵,高考还是问题么?

  问题来了,老师在前面喊到我回答问题,我在梦中的笑声当然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我不知道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同学也没有熟识的,没有人给我提示。我无奈的保持起立后的沉默。

  起立后的沉默与无助让我想起了我小学的时候,如果一个不会回答的问题被老师点名叫起来之后,那种尴尬会让整张脸发烫,带动这个耳朵变得通红。站起来沉默的几秒钟仿佛过了一世纪,就盼着老师的那句“坐下吧”,并且坐下之后还觉得全班同学都在盯着自己并嘲笑。现在我好想勇敢大声的说出“老师,我不会”。但是我没有。我给自己心里一个目标,明天我就要学会这些。

  “冥灵大椿之寿,朝菌蠓蚋之夭,鲲鹏之大等喻,《列子·汤问篇》语,《庄子·逍遥游》引之。”等我想明白天生混沌为始,为初,为一。阴阳变化为二。我终于明白鲲鹏就是辩证,就是阴阳,就是一分为二,就是我的河书。我理解了我的哲学,我的海河交界的水色天光。

  我开始了我最初的练气士生涯。生而有时、知也无涯。

  好一个北冥有鱼,好一个鲲鹏之变。我顿时脑洞大开,似乎明白了许多。为什么原来的班主任老师给我讲了那么多庄周的故事,为什么给我苏菲的世界和组合数学这样的书。原来哲学才是科学的科学,修炼才是读书的根要,思辨才是学习的过程,总结才是高考的捷径。

  知易行难啊!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大道至简,悟在天成。很久之后我明白了,做人其实很简单,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坚持努力走下去,总有一天会站在顶峰。然而,还有一句话跟在大道至简后面,那就是“知易行难”。知道道理并不一定能做到,不一定能坚持下去,很多事情的最大阻力是我们自己的不够勇敢坚决的内心,和不经意间复杂化的方法。

  大道至简,简单并非是贫乏,看起来简单,但本质的来源却错综复杂。它要求人们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并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剔除那些无效的、可有可无的、非本质的东西,抓住要害和根本,融合成少而精的东西,有个整合创新的过程,是化繁为简后的一种觉醒。所以“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坚持自己当初的执着,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快乐的行走,成败都会坦然。

  我选择了物理这样一门我学的最渣的课程,据说也是高考中平均分最低的课程开始了我的计划。

  爱因斯坦本人就说过:“常听人说,科学家是蹩脚的哲学家,这句话肯定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么,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让哲学家去做哲学推理,又有什么不对呢?当物理学家相信他有一个由一些基本定律和基本概念组成的严密体系可供他使用,而且这些概念和定律都确立的如此之好,以及怀疑的风浪不能波及它们,在那样的时候,上述说法固然可能是对的;但是象现在这样,当物理学的这些基础本身成为问题的时候,经验迫使我们去寻求更新更可靠的基础,物理学家就不可以简单地放弃对理论基础作批判性的思考,也最确切地感到鞋子究竟在哪里夹脚的。在寻求新的基础时,他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上尽力弄清楚他所用的概念究竟有多少根据,有多大的必要性。

  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正因为如此,物理学家批判性思考就不可能只限于检查他自己特殊领域里面的概念。如果他不去批判地考查一个更加困难得多的问题,即分析日常思维的本性问题,他就不能前进一步。”摘于《物理学与实在》原载《爱因斯坦文集》

  物理最开始是哲学的一部分,从牛顿的那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书名中就可看出。但后来,物理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她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从属,可以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物理是从哲学中剥离出来的,当然会有哲学的影子。哲学的发展也取决于物理中对世界的认识,例如当相对论横空出世时,哲学的时空观就改变了。还有,很多的物理学家也是哲学家,这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哲学告诉人们,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物理学告诉人们,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用混沌的一分为二的方法,用鲲鹏两变的思路看待中学的物理。我思考的结果很简单,世界是复杂的,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之后复杂了,所以太极到了两仪、两仪变为四象、四象再到八卦、八卦再到六十四卦。原因只是世界越来越复杂,而高中的物理不能解决复杂的事物的变化规律,就返本还源,建立理想模型。利用理想模型,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的处理方法更为简单而却不发生大的偏差,构建理想模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对物理模型的研究,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更清楚的认识自然界,认识世界的本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这些运动形式包括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原子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等。由于自然界的物质种类繁多,运动情况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常包含许多矛盾,且各具特征,几乎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会牵涉到诸多因素。因此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为了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就必须要采用理想模型的研究方法。理想模型是根据物理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撇开、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建立起的一个易于研究的、能反映研究对象主要特征的新形象。实际上.物理学中的研究客体。许多都是利用科学抽象和概括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理想模型。物理学中有很多理想模型,如力学中的质点、刚体,热学中的理想气体,电磁学中的点电荷。

  这样思考的结果就是我很快掌握了高中的物理知识。第一次摸底考试也来临了,虽然我的总成绩不是很高,但是物理成绩却领先了班级第二近二十分,100分满分的试卷我考了93分,惊艳了所有的人。老师要求我给其他同学介绍经验,我说我边修炼希望自己成为神仙边学的物理你们信么?结果同学们哄堂大笑。

  北冥有鱼啊!拆下来的鱼肉能做多少猫罐头啊?我想养一只猫,一只薛定谔的猫。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