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中华诸神传 >第二十一章:玉鼎真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玉鼎真人

  tuesep0110:52:16cst2015

  鼎真人,玉鼎真人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居于玉泉山金霞洞,镇府之宝是“斩仙剑”。

  作为元始天尊的十二门徒之一,他曾协助老子、元始天尊等仙会破诛仙阵,又在姜子牙被困瘟神之时及时到来,令徒弟杨戬到火云洞见了三位大帝,从神农之手求得升麻,解救三军于痘疹之厄。

  师从元始天尊修道时,常常躲到昆仑山中的一个暗洞里偷懒。

  由于他的心总是静不下来,所以法力不是很高。

  成为杨戬的师父之后,在此洞让杨戬学会了使用天眼、腾云驾雾和七十二变等法术,还交了哮天犬追踪术。

  后来也多次相助杨戬,自誉“玉子”。

  据说,赵公明的定海珠打了别人,也打了玉鼎,玉鼎并没有拥有杨戬那般物理免疫的能力。

  “懂”与“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玉鼎真人法力高强、根行出色、悟性极高,绝对称得是足智多谋、见多识广。

  授计杨戬从余元处骗解药;指点杨戬除掉千里眼、顺风耳;暗中吩咐杨戬变化救黄龙真人;周军两次全体中毒他都来帮忙,并指点杨戬去火云洞找解药。

  而黄龙真人在两次中毒事件到场后,第一句问话内容“杨戬你师父来没来”,也透露了一个隐藏信息――这两次周营危机都被玉鼎真人事先算到,黄龙根本就是他邀来帮忙的!

  以下是关于玉鼎真人的《玉鼎真人说初真度人妙经》:

  一时玉鼎真人

  在青羊宫中

  与众道人

  谈玄论道

  有青云道人进白稽首

  拱手而问:若夫求道可不供神灵之像?

  玉鼎真人曰:神外无救身中本有千万神

  青云曰:丹朱口神此为身中之神?

  正伦舌神此为身中之神?

  真人曰:天地在身

  何物不包

  道本在心

  何物不生

  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故无以外求

  凡供像者,则是初者

  其难聚其神

  则以像而形

  行礼膜拜,是谓炼聚神之功也

  焚香者

  解秽也

  除妄念而清静

  以静心而思神至坛

  此为邀泽之法也

  若想通真,必以心通三界而行持

  方可得灵光而遍体

  青云再拜曰:

  何以心通三界

  真人曰:

  心通三界者

  神观天

  身观地

  意观水

  夫神观天者

  存思身居无量高空,则心中自无杂念

  身观地者,应事居尘此时便倾刻无所不载

  意规水者,则应水之象,随遇而安

  久持此,则每于难时,自可招役万神

  无像自可凝像

  无香自可出烟

  是谓五气朝元之初功

  是时有漂泊子进而拜曰:

  身观地者,应事居尘此时便倾刻无所不载

  如何乃是无所不载

  真人曰:

  无所不载者,则要

  "慈心下气,恭敬一切"

  广博胸襟,包罗万有

  则可金光护体

  万恼不侵

  烦恼皆是自取

  清静亦是自积

  众生罔求于形式之道

  故不得真道,只谓外道也

  得道者,渐入则以德而筑基

  基就则以功而行持

  功者,力身而行

  无身则难修正道

  故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既度人者

  人非止人也

  人者,灵之首也

  可结仙人鬼之三缘

  方能格真谒圣

  若缘深者,自得圣真传道

  得真诠之无量,道法自应也

  到时自可身腾紫云,位列大罗真境

  如若行持善道

  必有祥光应其本身

  自可上通天界

  若得圣真降临,亲授道法

  乃为真玄妙也

  是时漂泊竹子进而又拜再言:

  何为度人

  真人曰:

  度人者,法有五乘

  一者,先修内丹,得真阳出现,飞腾九洲五岳,度人无量

  二者,先行外德,遍历神州,传圣教于世,度人无量

  三者,演教**,宣扬科教,使众生受恩而化,度人无量

  四者,广印善书,普发善愿,使罔迷之众,得闻正法,度人无量

  五者,以己之行,感他人之志,使众善皆起,喜悦五洲,度人无量矣!

  功者,内也,德者,行也

  全在于行

  是时漂泊竹子进而又拜曰:

  度人的方法当是千种万类否?

  真人曰:

  积德乃修道之本

  德含万法

  自悟可明

  是时真人做偈曰:

  望能以此言

  广使众迷醒

  通悟真常道

  得证仙阶内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