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文骨,果然很值钱
thunov0520:42:24cst2015
王欢说话的时候,众人反应不一。
徐有声很纠结:王欢的家底,自己知道得比他还清楚,哪里来得什么祖传宝物呀?莫非小欢要骗人?好吧,事急从权,今天怎么也要配合他。可是,自己从来没说过谎,这可如何是好。
柯木头和蓝胖子熟悉王欢:书虫说他痛心,净扯,哪有半点痛苦的样。
梁基则很疑惑:难道王家真有值钱的宝贝?为什么前段时间他不拿出来?
直到柯木头喊出那句“文骨”,众人的注意全部都放在王欢的手上。
那张纸上,文字溢彩、晴天虹现,这正是文骨的典型特征!
天哪,王案首居然拿出了传说中的文骨。
围观民众为之哗然,大家都想凑近了瞧清楚,人群隐有骚乱之势。
“谁都不许往前挤。”惊雷般的声音响起,显然,县尊大人又运起了舌绽春雷。
尤县令又把目光投向王欢。“王案首,可否借我一观。”
王欢赶紧将纸页双手奉上。
尤县令接过来纸来,仔细观瞧。
这是一张普通的纸,页面微微发黄,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
纸上写着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尤县令抿着嘴,在里细细品味。
这两句诗字面上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最先看到月亮;迎着阳光的花草树木,因为被阳光照耀的多,所以更容易长叶开花,形成春天的景象。
这不是完整的诗,只是诗词中的断句。按理来说,即便只是断句,凭这两句诗词本身,至少也应该有出县的才气,可是现在,上面一丝才气也没有。
才气无形,这是诗词文章化为文骨最主要的特征。
尤县令不是造化师,但凭他进士文位的阅历,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张纸有九成九是真文骨。
而根据断句的意思推测,这很有可能是黄阶高级文骨,甚至有可能是玄阶!
正在鉴赏中,尤县令忽然觉得周围安静得有些异常,抬起头,发现围观人群都在看着他。
其中好几个人的视线最为热切。
在开元大陆,合适的文骨可以大大增强文人的战斗能力。
跟文骨起相同作用的,还有文宝。文宝是举人文位以上的读书人,将全身才气贯注某样物品所形成的,也有少部分文宝是自然产生的,因为文宝可以有效提高战斗力,所以很抢手。
而文骨要比文宝更加珍贵。
首先,文骨没有天然的,全是人工创造;第二,文骨形成毫无规律可言。有时候,翰林书写巨幅著作,才气镇国,结果却不是文骨,而文位很低的人写了片言之语,却可能变成上佳文骨;第三,文宝极少能进阶,而文骨植于体内温养,绝大多数都会慢慢晋升,曾有记载,孟圣世家有童生幼时植入玄阶下品文骨,到其成为翰林后,已经变成了玄阶上品,令其战斗力提高足足两成!
每年文骨产生的数量,只不到文宝的三成。数量如此稀少,所以文骨一出现,就会被世家名门或其他有势力抢走,能流落到沛县这种地方的,要么是无甚用处的黄阶下品文骨,要么就是今天这种临时拿出来变卖的情况。
尤县令高举着王欢拿出来的纸张,高声宣布:“此乃黄阶文骨,至少为黄阶中品。”
文骨的真伪容易判断,举人文位以上的人都有鉴别能力。若经验丰富的世家之人,在秀才时便可以分辨。
当然,文骨易辨难植,要植文骨,还得造化师才行。
听到尤县令的话,底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
对于沛县的人来说,能得到文骨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即使是柯木头祖传的那枚无甚用处的黄阶下品文骨,照样有人出价到千两纹银,甚至千两纹银都买不到,如果不是柯木头急着替王欢还债的话。
王欢清清嗓子,对着着底下人群拱手,脸上露出混杂着心痛与悔恨的神色。他说道:“各位乡邻,此文骨乃家父临终时秘密传给我的,他逼我发下重誓:不得文位,粉身碎骨也不能动。所以前些时日梁家人逼债时,我不敢拿出此物。如今我已考上童生,本想留此物给自己用上,不料债主凶恶,竟妄想役使我这个沛县案首、圣前童生为奴,所以今日,我便将祖传的黄阶上品文骨售卖,底价一千纹银,价高者得。”
一个“黄阶上品”,彻底点燃了围观民价的兴奋点!要知道,哪怕是在大云府中,每年黄阶上品的文骨也极为罕见。
两年前有枚黄阶中品的文骨在府城售卖,其品质已经接近上品,所以卖出三千五百两银子。眼下王案首手里的文骨,如果真的是上品,出售一千两绝对是白菜价。
“王欢,我愿出一千,将文骨买下。”王欢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高喊,听声音,像记葛氏绸缎庄的老板。
立刻有人出言讽刺:“一千两就想买黄阶高级文骨?真是可笑,你不如买个大枕头回去做梦吧。王公子,哦不,王案首,我愿出一千二百两,还请王案惠赐宝物。”
说这话的,是刘记米店的刘老板。
他显然不能如愿,很快又有人加价。“我出两千两。还有谁来竞价,咱们就来比比看。”
刘老板脸色难看起来,他转过头叫道:“齐老三,我这是为我儿子买的。你几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买文骨作甚?”
被叫做齐老三的中年胖子白了刘老板一眼,说道:“老子的小妾又有了,这次生下儿子,必然能考中童生。就算儿子们都不行,我也要买下来留给孙子辈的,我就不信我老齐家后代里就没有个像样的人才。不服就出价,今天这文骨,姓齐了。”
刘老板暗道不妙,若比银钱,整个沛县也没有几个能比得过齐老三。
“两千二百两。”在嘈杂的议论中,有人淡定地喊价,他的声音不大,偏偏大家都听得很清楚。众人望向说话者的位置,只见一个穿着普通青衫的老者,神色淡定地站在人群后面,后面跟着个老仆,老仆的岁数比他还要大些。
谁也不认识他们,显然是外地人。
齐老三也想不到会有外县人参与。不过他财大气粗,直接加价:“我出两千三百两。”
青衫人神色不变,后面的老仆张口替他喊价:“两千五百两”。
竞价从一开始就激烈起来。有几个不敢作主的管事,赶紧遣人回去禀报家主,自己则留在这里看热闹。
没人去管脸色难看的梁家六公子,仿佛他之前说的令牌禁令就像个屁,已经随风飘散了。
梁基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想了想,伸出手,刚刚要探入怀中,却被二管家按住。
“公子息怒,眼下的情形,如果动用家族令牌,只会招人嘲笑。”二管的声音很低,手很用力。
大户人家的令牌的确有效,但不是万能的。根据大陆通行的规则,但凡竞争文骨、文宝或是人才的场合,不允许用家族令,用了也无效。
否则出现个极品宝物,反应快的家族先举令牌,说此宝物归我,大家难道就得捏着鼻子认了?或是在竞卖文骨文宝的会场上,势力大的家族拿令牌说宝物我们全包了、大家给个面子,然后其他人就得灰溜溜滚蛋?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家族令牌刚出现之时,确实有过这种事情,经过几次争斗之后,伴随着两个望族覆灭四个名门打残几千人死亡的结果,终于惊动圣院,众圣联手发布了上面的谕令,限制令牌的滥用。
所以王欢的黄阶文骨出现后,便是一个小小的米店商人也敢毫无顾忌地出价。
王欢听着逐渐攀升的价格,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自己昨天听完课后,一夜所得知识比旁人学习半年还多,感慨有随身老师真好,随口说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个著名断句,后来灵光一闪,写在纸上,居然形成了文骨,品质还不低。
至于给文骨做旧,骨老可没教,全是自己从神秘书架里学到的知识,如今看来,果然管用。
齐老三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现在外乡人已经出价到四千五百两了,再竞价,自己就要伤筋动骨了。为了一枚效果不明的文骨,不值当。
可是自己的狂话已经喊出去,就此放弃实在大丢脸面。齐老三下定决心,伸出巴掌,大声喊道:“五千两!”
直接加价五百两,看能不能吓退外乡人。
喊价的老仆有些犹豫,不再说话。齐老三暗地里松了口气,刚要附庸风雅说声“承让”,青衫老者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六千两。”
他竟然直接加了一千两!齐老三感觉脑袋有些眩晕,看来,外乡人才是志在必得呀。
六千两的数字也吓着了围观民众。在沛县,这笔巨款许多人辛苦一辈子也赚不到。看来,王案首不但有才华,更有个好祖宗呐。
远处,有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而过,有个小厮模样的年轻人放下车帘,向坐在旁边的禇家九公子说道:“居然是黄阶上品文骨,不如公子买下来吧。”
禇九公子似乎很疲倦,他懒洋洋地说道:“眼下,寻找灵兽才是关键,不要节外生枝。那灵兽是从禁地里逃出去的,若被别人抓到,我们禇家就守不住禁地的秘密了。”
小厮点头称是,禇九公子靠在车厢上,轻轻闭上眼睛,心里有些警惕:阳光书行的许大掌柜怎么出现在这里?难道是禁地的秘密走漏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