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楚声 >第九章:山下人上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章:山下人上山

  monjun2921:45:12cst2015

  楚淮声看着前面那个仰头看天的刚过了不惑年纪的算得上是年轻的道士,久久不语。

  未倾,一身疯癫状的道士转过头来,眼睛看着楚淮声的双眼,回答他之前问的问题:“楚少侠,我知道你非凡人,纵使我如今入了这十品的知幽境仍不能感受到你的气息,所以我希望你不要打扰这江湖的秩序,只让他按照原来的路走即可,至于我去哪里,我之前都只是在谷里跟师傅学一些知命、通玄的本领,我想去江湖走一遭,尝一尝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疾苦安定,过一过平常人的日子,行吗?”这最后一个“行吗”自然是道士刚才提出的请求。

  楚淮声当然不能答应,他此次出来江湖,便是要做出一些事情的,若是不打扰这江湖的秩序,怎么办得到。

  当然,楚淮声完全可以眼下先答应他,到时候在做完事情,就算他广松子陈封澜知幽境过来质问,他把太子的身份一亮,况且凭借他的通天手段,根本不需要跟陈封澜解释什么,但是楚淮声就是不希望欺骗别人,这是小时候母亲教他的,那时候他还只是五六岁,,女人将他抱在怀里,亲昵的抚摸他的头发,女人以为他什么都听不懂,其实他什么都听得懂:淮声,将来啊,一定不要骗女孩子,也不可以欺骗娘,作为一个男子汉,就要一诺一行,不然,她们会伤心的……女人将男孩抱在怀里轻轻摇着。

  道士看着楚淮声默不出声,也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叹了一口气:“楚少侠,希望……我们将来不要成为敌人。”说完就这样不管地上的拂尘、符箓、桃木剑、道袍、方巾地走了,潇洒的像一个浪子,但是浪子还回回头呢,陈封澜呢?

  楚淮声目送陈封澜远去,知道消失在视野里,转过身来,向关越翎和苏黎吩咐道:“我们今晚在宛城的客栈住一宿,今日比武都看完了,想必客栈会空出几间房间来,明日出发去兖州武陵山,之后呢,我们就去荆州,去看看那个牛气的不得了的曹家,看看是什么样的家族,养出如此不得了的人!”最后一句话时,已是声色俱厉。

  =====================================================================================

  三日后,兖州,武陵山下。

  三人走向山门,被两个扫地的小道士给拦了下来:“三位施主,请留步,不知三位施主来我武陵山有何贵干,若是赏莲,眼下已经过了赏莲的时节了。”

  武陵山有大小峰头三十六座,峰头上长满了莲花,一到夏季的时候,山上就满是莲花的身影,花充满眼眶,花香萦绕鼻端,透入心灵,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些峰头又叫莲花峰。莲花峰头也不甚高,所以也比山下开花完不了多少时日。每到花开的季节,就会有一些文人骚客来此吟诗作对,留下不少扬葩振藻或笔力独扛的文章。

  但是按照常理来说,作为道门圣地的武陵山,是不允许开山门随便让俗世的人进来的,但是听说上任天师张天师,了解到人们赏莲心切,就决定每到一年的夏季开山门三月,供游客赏玩,但也之局限于一部分大小莲花峰,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住在这些大小莲花峰的师兄师姐们都要搬出来到其他的山峰和其他的师兄弟住在一起,还好这腾出山峰的活计是轮着来的。

  而到山上游赏的人只需交一点香火钱即可,这更是使得更多人“趋之若鹜”。

  而楚淮声此番来武陵山当然不是为了赏莲,已经过了赏莲的季节,来此当然是另有别干。

  楚淮声双手打了个揖:“这位小师傅,还请劳烦通报你们掌教薛剑礼,就说故人来访。”

  左手的小道童上上下下打量了楚淮声,交代了右边道童一声,就往山上去了。

  右边的小道童双手合十,说道:“三位施主稍等片刻,我师哥去上山,通报我们师傅去了,然后我们师傅再能面见掌教。”

  楚淮声颔首,武陵山等级有序他是知道的。

  片刻时间,上山去的小道童领着一个中年魁梧男人下来,小道童指着楚淮声对魁梧男人说道:“三师祖,这便是那位说是掌教师祖故人的施主。”

  魁梧男人看见楚淮声,双瞳睁大,说话似有怒火,隐而不发:“你来做什么,你还来做什么?”

  楚淮声打眼一看,嗤笑出声:“我道是谁,原来是何山师侄,我来此处当然是见我师哥的。”

  何山压住心中的怒火:“你害的我师父还不够吗?”

  楚淮声瞥了一眼何山,伸出手拨开何山的身体,跟身后两人说道:“我们上山。”

  何山大怒,伸手指向楚淮声,大声怒喝:“你站住!”

  楚淮声一挥袖,名动江湖的“山河刀”何山就这样横飞出去几丈远,坐在地上。

  “你们掌门你何山的大师兄薛剑礼见了我还得恭恭敬敬管我叫一声师叔,哪里轮得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哼。”说完领着身后两人转身就上山上去。

  留下两个不知所措的小道童在那里目瞪口呆,还有一个倒地不起的江湖十大“小天师”薛剑礼的三师弟何山。

  楚淮声三人来到武陵山山顶大门,只见四个几人合抱的石柱伫立在眼前,四个柱子形成三道门,中间那道最大的门上的石上刻着“武陵山”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右边第二个柱子上写着“福地洞天高湾环六十六道拐”,第三个柱子上“道关明月净彻照三藐三天师”一副对联飘若浮云,矫若游龙。

  步入大门,走向雄武大殿,门楣右边的门框上“常有欲以观其窍”,左边的门框上“应无住而生其心”字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让人看了不禁心生肃然之情。

  推开雄武大殿的大门,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道士仙风道骨的盘腿坐在大殿中央,抬头开着来人,开口说道:”师叔。“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