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学院
satapr1914:20:13cst2014
序幕
自盘古族人开天劈地以来,混沌初开,天地分成七界,七界分别为神、魔、仙、鬼、妖、人、僵尸”,七界吸收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历经千万年孕育而生出10大上古神器,分别为东皇钟、轩辕剑、盘古弓、炼妖壶、昊天塔、凤凰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女娲石。而七界之中人界又称为山海界,10大神器中轩辕剑、盘古弓、凤凰琴、昊天塔、昆仑镜就散落在山海界。这五大神器在山海界中最初由人族三皇五帝拥有,经过代代传承,到了山海界唐宋年间,分别由当时最具强盛的五大修真学院掌握。这五大修真学院是岳麓学院、南国学院、长安学院、洛阳学院和南诏学院,而五大修真学院中有数千年领袖之称的岳麓学院拥有强大皇天之力的轩辕剑,南国学院拥有支配万物心灵神秘力量的凤凰琴,应天学院拥有蕴含“混沌之力”的昊天塔,洛阳学院拥有穿破日月之力盘古弓,而南诏学院拥有穿梭太虚之力的昆仑镜。这个故事,便是从“岳麓学院”开始。
:岳麓学院
山海界公元纪年1020年,大宋天禧二年九月一日。
临湘城内迎来了从全国各地的游子,这些刚满成人之礼的游子们,来到临湘城是为了去湘江西岸的岳麓学院学习上天入地,长生不死的神仙之术。岳麓山自古就是修真名山,西晋以前为散仙道士活动地,曾建有万寿宫、崇真观等。山海界唐末五代时智璇、古月二位祖师为“思圣者之道”,在麓山下,“割地建屋”,建起了“剑道仁义”的修真学院,即岳麓学院。而后几百年内,智璇祖师凭借拥有皇天之力的轩辕剑,在山海界浩瀚如星的修真门派中拔类超群,鹤立鸡群,使岳麓学院一跃成为山海界的修真领袖。而当今岳麓学院的掌门人范仲淹,更尽得智璇、古月真传,成为当今修真界集大成者之一,而且掌门人范仲淹更受人尊敬的是拥有一颗胸怀黎明百姓,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慈之心。岳麓学院是以修剑著称,掌门人范仲淹以一把仁道“忧乐剑”,斩妖除魔,救扶天下万民,所以百姓称之为“仁义先生”。
岳麓学院占地万里,连绵不绝,整个岳麓山环绕整个学院,到处云雾弥漫,波澜起伏,仿佛置身云海之中。学院主体建筑有一门、二门、讲武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昌阁、崇圣殿。一般来说,新招学生只有资格在头门学习入门的辅助法术,而学有小成的学生,在通过各种考试之后,才能进入二门学习一些低级战斗法术。而从讲武堂之后,一直到崇圣殿,才为真正的剑术学习之地。讲武堂、半学斋、教学斋是岳麓学院导师们住居地,这些导师们在这里既可以教授学生们剑术,更能通过自身修炼,领悟更高的剑术。百泉轩、月星台、御书楼、文昌阁、鼎剑室为岳麓学院五大长老栖息之地,一来是这些地方环境清幽,从无外来人打扰,二来是这些地势雄踞在岳麓山中,灵气较纯净,修炼起来,事半功倍。而主峰的崇圣殿则是掌门人“仁义先生”的修真之地。
湘江西岸,岳麓山下,学院一门
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晴空。
岳麓学院今天开始进行新生招生,学院招生极其严格,每年只从成千上万的游子中录取一百人,而这些人必须是根骨极佳,灵性极高,并且必须通过困难重重的五门的考试,不但要总分排名前一百名,而且要每门考试排名都在前100名之内,才能有资格被录取。
岳麓学院的五个方面的考试分别为“文”、“武”、“灵性”、“意志”和“悟”,所谓“文”试其实考验的就是人智力和思维能力。“武”试考验的就是修真根基和身体的强弱,因为修真之路是一个漫长而极其长远的路,没有坚强的体魄,是很容易被毁灭肉身的,只得重新经过上百年修行肉身。“灵性”考验的就是看修真者是否有仙基和参透能力。“意志”考验更是重要,修真者能否在修真中突破艰难险阻,安全渡过九重地劫,九重天劫,靠的就是修真的意志是否坚定顽强,否则就会魂飞魄灭,不但肉身毁灭,而且元婴也随之消失,总之就是永远不存在了。“悟”在整个修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修真分为:筑基、开光、融合、心动、灵寂、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漫长的修真过程中,能否到达下一个修真境界,靠的就是悟。说明白一点,你“悟”了,你就成功了。
岳麓学院一门内,玄武剑石上。
玄武剑石,为岳麓学院开山立派的标志性建筑物,也可以说是岳麓学院的铭牌,它是智璇祖师手握轩辕剑,“割地建屋”之后,从千万年的地低涌现而出的庞然大石,此石长宽达千米,高百米,成不规格的椭圆,并且奇怪之处巨石左边高耸百米的巨大石块,看起来像个乌龟的头部,而在靠近右边,高高而立数百米的大石块,看起来像蛇头。智璇祖师从《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一记载所得,此为玄武神兽形状,于是乎作为岳麓学院的开派神石,并且用玄铁打造四把十丈高巨剑,剑柄向下,剑尖向上的撑起巨石。又因为岳麓学院是以剑入道,故起名为“玄武剑石”,并在蛇头上用轩辕剑刻下“剑道仁义”四个大字,意在告诫后代子孙把剑道精神传承下去。
连绵千米的玄武剑石上,已经熙熙攘攘的站满的人影,这些人的年龄在18-30岁之间,并且有男有女,穿着打扮各是不同。有的穿的是绫罗绸缎,一看就是富贵或者官宦之家,有的则穿着简单的锦衣,更有的穿着粗麻布制成的衣服。在这些人之间,有二个少年更是引人注目,一个20岁的少年,穿着一袭白衣,奇怪的是白衣服上绣着一些字体和竹子,隐隐约约看起来像是当代最为流行的宋词,长衣外面套着一件深红色长披风,袖子外漏。而且此少年右手上拿着一把纸扇,左手轻握扇中,头发前面扎起,后面垂直一泻而下,身高大约8尺,皮肤光亮,整个看上去是眉清目秀,温文儒雅,总之有一种书生之气,但是眼睛始终轻轻微笑,给人一种睿智、大气的感觉。而靠近他边上少年,看上去是22岁左右,也穿着一袭灰色衣服,但是外面套着黑色薄纱,皮肤偏黑,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这两个少年并排而立,一左一右的站着,眼睛一起望向前方考试的导师们。突然,白衣少年转头看着灰衣少年问道:“小包,你说咱们能进前十名吗”。
灰衣少年犹豫了一下,轻声说:“嗯,小忆,如果我们努力些,应该可以吧"?
突然只听见那叫小忆的少年哈哈笑了笑两声,摇了摇几下纸扇,自信的道:“小包,你也太谨慎了吧,就凭咱两兄弟联手,就是双剑合璧,打败天下无敌手”!
小包的少年还是轻嗯了一下,正色道:“小忆,还是谨慎些好”。
那叫小忆的少年听了小包的话,也不分辨,折好纸扇,说道:“我们走吧,轮到咱们了”。
只见这两人沿着长长的两排队伍,走到导师面前,各自递上来学院报名小竹简。只见那个叫小包的少年竹简上用的是当时最常见的王羲之行书字体,而这种字体一般是达官贵人、王侯将相最喜欢的一种字体。那竹简上写到:包文正,庐州人士,今岁二十二,性情稳重,品行大公至正。父包令仪,太平兴国年进士,现任庐州太守,庐州第一家族包家的现任族长,心怀天下,治世清明廉洁。
另一个导师接住那个叫小忆的少年递上的竹简,然而这个竹简是颜字体的毛笔字体,这种字体在当时大宋年间很少见,一般只有女子才用的一种字体。竹简上面写道:赵小忆,庐州人士,今岁二十,性情豪放不羁,不守规矩,然而其子恪敬孝顺。
两位导师接过小忆和小包的竹简推荐书,看完之后,微微一笑到:“欢迎你们来到岳麓学院,这里将是你梦想的起航,今天我以岳麓为荣,明天岳麓以我为傲,我们的学院精神是“剑道仁义”,今天也许你们不明白这四个大字含义,以后你们就会领悟的”。只见这两个导师分别和小忆和小包握握手,一个高大的导师道:“我叫韩琦,长安人”。另一个稍微胖一点的导师拱了拱手道:“我叫富弼,洛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