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宫中异变!元惠帝勤政!
回到汝阳王府。
张翠山便去找了赵敏。
此时的赵敏正好沐浴更衣,刚刚躺下。
一进入房中,张翠山便能嗅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弥漫在整个房间的当中,湿润的空气,撩的他鼻间痒痒的。
知道是张翠山来了,赵敏也不在意,披着一件清透的薄衫便走了出来。
只见她那粉色的纱裙极为贴身,裙摆垂落时却带着几分飘逸,走动间腰臀曲线如浪般起伏,每一步都似踩在人的心尖上。
再加上这具娇躯身上散发的那股独属于少女的青春气息,便像是江南春日里刚抽芽的柳丝,裹着晨露的润,又像是山间初绽的野棠,藏着淡淡的甜……
这种感觉,张翠山也仅在当年的殷素素身上感受过,此时看着娇媚可爱的赵敏,心中竟也情不自禁的生出悸动来。
赵敏眼尾轻轻一挑,似是精准捕捉到了张翠山眼中那抹一闪而过的怔忡。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裙摆轻轻一拢,足尖点在光滑的地板上,像朵骤然绽放的昙花般,在他面前优雅地转了一圈。
裙裾随着旋转的弧度散开,粉色的纱衣层层叠叠,像被风吹起的云絮,又像漾开的涟漪,在空中划出了柔美的弧线。
但见雪白的肌肤光滑如玉,在烛火的映照下灿然生辉,整个人仿佛裹在一层淡淡的霞光里,每一寸肌肤都透着莹润的光泽,当真是容光照人,美艳不可方物。
“师父,好看么?”
赵敏唇角微扬,俏脸倍增明艳。
张翠山没有说话,只是一把揽住了她那盈盈不堪一握的纤腰,挟着厚重的鼻息,俯下身去。
赵敏心中得意,欺银赛雪的玉臂舒展间勾住了他的后颈。
自己则是宛如树袋熊一般挂在对方身上,感受着不断扑打在脸颊上的炙热鼻息,浑身也不禁有些发烫。
张翠山只觉臂弯里忽然一软,赵敏那身素白纱衣薄得仿佛不存在,指尖刚触到衣料,便透过那层轻若烟雾的纤维,摸到了她腰腹间细腻温热的肌肤。
下一秒,怀中之人忽然不安分地扭了扭腰肢,那点柔软的触感带着微颤,像羽毛似的搔过他的掌心,又顺着手臂窜上心口。
他猛地屏住呼吸,却还是没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喉结不自觉地滚了滚。
再低头时,正撞进赵敏的目光里,她的脸颊早染成了殷红,不是浅淡的粉,是像园子里熟透了的水蜜桃,连耳尖都泛着诱人的色泽,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滴出蜜来……
好在张翠山及时清醒,阻止了赵敏想要进一步的打算。
还是不行么?
赵敏有些遗憾的在心里叹了一声。
“敏敏,你我来日方长,不必急于这一时!”
张翠山深吸了一口气后,故作镇定道。
只是迎着对方那楚楚可怜的目光,他的心里又不禁生出一股异样的感觉:
反正都到这一步了,还有什么好矫情的?
可以先让对方尝尝甜头嘛!
想到此处,张翠山看向赵敏的眼中,便多了几分不怀好意的目光。
赵敏倒也不惧,反而有几分猎奇的心理在其中。
但很快,她便知道了张翠山的那道眼神意味着什么,同时也被对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翌日清晨。
赵敏依偎在张翠山怀中,问起他昨晚去东宫的结果。
本来昨晚回来时,张翠山是准备将这件事告诉赵敏的。
只是对方一直没有说话的机会,他便没提,直到现在才有空问他。
张翠山当即把那红袍老太监名为葵公公的事告诉了赵敏,但并无太多细节,甚至都没人知道对方是何时进宫的。
元太子说对方之所以进宫,是为了躲避仇家,至于仇家的身份,那葵公公不说,他也不敢追问,不过他的《葵花宝典》也确实是从对方手中得来。
通过名字,还有那葵公公的年龄,张翠山几乎可以确定对方就是创出这《葵花宝典》的夫妻中的那名男子。
张翠山依稀记得前世关于《葵花宝典》的来历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前朝太监所创,一个便是男女合著的版本。
正如渡厄所说,创出这《葵花宝典》的男女本为一对恩爱的夫妻,只是后来不知因何反目,各自创出半部宝典,互相克制,有点像是当年的王重阳和林朝英。
而《葵花宝典》也因此一分为二,一为乾部,一为坤部,亦有“天书、地书”、“阴录、阳录”之称。
或许是那男子为了追寻更强的武道境界,不惜从旁门左道抢占上风,这才想出了自宫的办法。
张翠山根据岚姑给自己的宝典,两部合一之后,便能看出男子自宫之后,果然实力大增,而他妻子不是其对手,便也想出了一门通过缩短寿命,克制对方的秘法。
或许是那女子也没想到自己会突然暴毙,留下来的秘法也有所残缺,导致苗寨后人修练这半部《葵花宝典》时,也会如她一样耗费自身阴元,短命早夭。
唯有后世之人,得到完整版的《葵花宝典》,通过其中的双修秘法,以阴阳之气调和自身,才有可能延长寿命。
这也是那晚岚姑离开时,张翠山为何有此一言的原因。
岚姑若想活下去,便只有找到一名男子,与对方共同修练这《葵花宝典》,而苗寨中人虽行事诡秘,但大多都用情专一,那岚姑看起来也不像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子,自然不会随便与人双修,定是要千挑万选,择一门夫婿的。
所以他向对方道喜,也算是提前恭贺了。
至于所谓的喝喜酒,不过是场面话了,毕竟峨眉派现在铆足了劲要给灭绝师太报仇,估计岚姑短时间内也没心情找男人。
之后的几天。
张翠山的日子倒也潇洒,毕竟日子过得就剩一个字了,可不就潇洒嘛!
不过就在这天,宫中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本来已将政务都交给太子处理,自己只顾享乐的元惠帝,忽然变得勤政了起来。
不仅将太子的监国之权收回,还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太子前几日游湖时不慎落水的消息,命太子暂在东宫修养。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元惠帝体恤太子,但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元惠帝这是要彻底笼权,变相的打压太子。
这番变故,顿时便让一众太子党惶恐不已,以至于偷偷前来汝阳王府打听消息的人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