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斗

  朝日攀云而上。

  彩雀儿已带着两头鹦鹉,去了山间玩耍,应阐读完手中道书,一壶清茶也见了底。

  这时天云之中,忽有一道剑光闪现,朝着昭光山落来。

  “玄英?”

  应阐眉目一动,挥起大袖,便开了道场禁制。

  那道剑光见状,果然一转方向,径直飞入涵虚道场,落在飞阁门前,光华一转,现出一名少年道士。

  正是李玄英。

  李玄英一见应阐,便拱手笑道:“恭贺师兄功行圆满,道法再进。”

  “嗯?”

  应阐正取出了茶盏,要为李玄英斟茶,闻言不觉讶异:“玄英是如何知晓的?”

  “哈哈。”

  李玄英本来已走入飞阁,正要落座,听闻此言,却反问道:“看来,师兄才刚出关不久?”

  应阐点了点头:“不错。”

  晃眼间,时节飞逝,距离天河尺出世,已足一载光阴。

  这一年间,应阐进境飞快、日逾千里,若非修行《万法玄象宝箓》,还要分出许多心思修炼法术、圆满玄功,恐怕早已玄光大成。

  饶是如此,他仍是于三日之前,踏破了这一层关隘。

  玄光显化,甲子不失。

  虽说凝炼法力,其实是永无穷尽之事,但是玄光修士踏过这层关隘之后,进境便会渐而缓慢,或许百年苦修,也不比以往三载五载之功。

  此为修为境界所限,却非人力所能改之。

  因此踏过此关,便谓功行圆满,玄光‘大成’。

  修为到了这个阶段,便要考虑熔炼罡煞,再进一步了。

  不过,应阐玄光大成之后,又花了几日巩固,直至今晨才方出关,也还不曾到过玄成山,求问座师罡煞之法。

  因此他才疑惑,李玄英为何会知晓此事?

  李玄英道:“看来师兄还不知道,如今你已声名鹊起……”

  应阐微一扬眉,李玄英见状,却卖起了关子,说道:“师兄且随我来。”

  应阐饶有兴致起了身来,随李玄英出了飞阁,又起遁上了云霄,一路往西而行。

  “这个方向……”

  应阐正若有所思,李玄英已降下云头,他紧随其后,便见大片广场高坛、庭院楼阁,一一跃于眼前。

  果然是玄成山。

  李玄英带着应阐降落在乘风渡,又沿山道而行。

  这玄成山中的道路,应阐再是熟悉不过,只是几个折转,他便已经猜到目的何处,不由心中一动。

  果然,很快前方传来哗啦之声,两人行出林间,登上一个天然的石台,便见一挂飞瀑,宛如白练垂天,自山壁间奔泻而下,冲入下方幽涧,激起水雾氤氲。

  飞瀑两侧,皆是千丈山壁,轰鸣声在山壁之间往复回荡,仿佛玉龙长吟。

  透过水雾望去,可见两侧山壁皆光泽如玉,上方隐有文字,仿佛凤篆龙章。

  此处乃是仙府之中一大奇景,唤做玄成玉壁。

  左侧玉壁上的文字,正是玄成道篆,此时石台上已有不少道人,面对玄成道篆而坐,苦苦思索着其中奥妙。

  至于右侧玉壁,同样鼎鼎有名,正是那‘南斗榜’!

  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传闻唯有长生之望的修道天才,才能名列南斗。

  而且此榜自有玄机,其上列名,并不经由门中任何一位高功、上真之手,却从没有出过差错。

  因而能够名列南斗榜者,自会声名鹊起于仙府之中。

  两人登上石台,李玄英便往南斗榜一指,说道:“师兄且看。”

  玉璧之中时有光华流转,每逢此刻,其中文字依次亮起,灿然生辉,引人瞩目。

  应阐放眼一扫,便见到了好几个熟悉的名字,如乔鸿鹄,如冯虚风,如云有天,陈象竟然也在其中,上次应阐到此一观之时,还不曾见其名。

  他将目光放到最后,果见‘应阐’二字,浮于流光之中。

  虽然在路上时,应阐就已有所猜测,但真见此一幕,依然微微一怔。

  南斗榜……

  应阐并非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列居其中,但这一日来得,确实比他预料之中更早。

  要知道南斗榜上,并无金丹真人,在列者三四十名,多是本宗真传。

  换而言之,皆是炼就了上等罡煞,有望修成上品金丹之人;也唯有这等人物,才值得称道有长生之望。

  玄光修士,列居南斗,实在少之又少。

  不过,既已名列其中,应阐自然不会妄自菲薄。

  长生,大道,本就是他此生所往。

  “师兄名列南斗,已经风传仙府。”

  李玄英道:“如今许多人都知晓,门中又出了一位修道天才……”

  此时,南斗玉璧之下,亦有几人正自观榜,耳闻此言,不禁侧目。

  有人小声议道:“此人便是新晋南斗榜的应阐?”

  也有人大大方方朝着应阐一拱手,朗声道:“恭贺道兄,名列南斗。”

  一旁参悟玄成道篆之人,有些不曾沉浸其中,听闻动静,也不自禁抬首望来。

  应阐面不改色,还了一礼,道声:“承道友贺。”

  便忙扯过玄英,下了石台,李玄英犹笑言道:“师兄如今名声,恐怕不在榜上许多积年真传弟子之下了。”

  应阐道:“这些师兄名列南斗之时,何人不是如此风光?”

  李玄英不禁点了点头。

  两人沿着山道折返,李玄英忽然想起什么,又道:“听闻名列南斗,门中亦有嘉奖。”

  “不知道会是什么?”

  “……我亦不知。”

  若非李玄英告知,应阐甚至还不知晓,自己已经名列南斗,自然也未收到门中嘉奖。

  “许是大笔道功?”李玄英猜道:“可惜,不曾与名列南斗的师兄了解过……”

  “何必急在此时。”

  闲叙之间,两人行至山道岔口,若去乘风渡,本该往下。

  不过,应阐却带着李玄英,折往闻道斋的方向而去。

  当年他初入本宗,急于学法,还在闻道斋中生生等了一日。如今自是知晓,其实应当先往闻道斋递去拜帖,明日再来拜访座师。

  所以今日往玄成山一行,本来就在应阐计议之内。

  只是意外先往玄成玉璧走了一趟而已。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