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花黎 >闯荡篇 第十二章 天才少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闯荡篇 第十二章 天才少女

  

青阳山黎家历经十代,从起初无人知晓,到如今的颇负盛名。

  说起这黎家的崛起,

  那还得从黎家第二代说起。

  黎承愫,黎承怜,黎承忆,黎承悦,黎承怀,黎承惜,黎承悟,黎承情,黎承忧,黎承悌,黎承憬,黎承慷,黎承怀,黎承悯。

  黎家第二代,承字辈,一共十四人,是人才辈出的一代。

  其中黎承惜最是了得,和后代黎崇稚一样,很会经商。

  从小黎承惜便喜欢到处跑,爱冒险,喜欢新鲜事物。

  把青阳山周边的村落跑遍后,便动了要外出的心思。

  那时候黎家的仆人还有第一代妖仆,虽然没了妖族传承,已经不能现出本体,但是修为还在。

  于是十三岁的她,便带着五阶妖仆小厮,骑马出去闯荡了。

  走遍了附近的乡镇、一路向北,最后她来到青阳县,当时的青阳县也已经很是繁华。

  走在那县城的大街小巷,茶楼喝茶,酒肆吃饭,戏院听曲。

  黎承惜发现即便是在如此繁华的县城,人们所穿的衣物根本不能和自己的相比。

  她曾见到几个穿金戴银的贵妇,吃完饭起身之时,那华丽的锻衣竟勾了丝。

  但见那些个妇人都用手帕遮盖着这勾丝处,看那娴熟的手法,平时应该是做惯了这事的。

  夏天的时候,女子大都穿着绢做的衣衫,质地是轻薄,可是太容易起毛,很不美观。而且这绢做的衣裳洗不了几次就无法再穿了。

  到了寒冬,路上很少能见到行人,平日里爱逛街的女子更是没有。

  那时候的人,多数都抱着暖炉,窝在家里。

  路上能见到的人都见鬼一样看着黎承惜,因为黎承惜只穿了一件夹棉袄裙,竟然没有冻僵,还是那么闲庭信步地走在那空荡荡的街上!

  这些人个个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估计可能穿了不止一件棉袄来御寒。

  黎承惜在青阳县待了整整一年,年关的时候便骑马飞奔回青阳山。

  “织造坊,

  给我日夜赶工!

  我要让青阳县的大户人家都穿上我黎家的衣裳!”

  “情表妹,多打些成衣样板出来,春夏秋冬都要。

  我见那青阳山的贵人们着衣颜色太素了,妆花都没有。

  还不如我黎家男子的衣裳花色多。”

  这黎承情是黎承惜的表妹,擅长绣花制衣。

  原本纺纱织造这些活都是最初的妖仆做的,最开始仆人做衣裳,只是为了自给自足,黎家上上下下自己穿的。

  没有人想到把自家做的衣裳拿到外面去卖。

  可见了那些勾丝、起毛、不御寒的衣服,

  黎承惜才知道黎家的蚕丝多珍贵。

  黎家的蚕丝不是普通的蚕丝,

  而是水火蚕丝!

  黎家有两只蚕王,

  一只水蚕王,住在青阳山西面的洞府;

  一只火蚕王,住在青阳山东面的洞府。

  族中的蚕都是这两只蚕王的崽。

  这些蚕喝的是青阳山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这水清甜沁凉,喝了让人神清气爽。

  吃的是那水桑叶和火桑叶。

  说也奇怪,外面的桑树都是长在树上的。

  而这黎家的水桑叶是长在深潭中,那潭水透着彻骨的冰寒之意,在水蚕王的洞府外面。

  火桑叶是长在地上的草,但是那块地的土质很特殊,赤红色,看着像岩浆灰。

  同样,这片火桑叶也是在火蚕王洞外。

  看过外面的普通桑树和桑叶后,黎承惜都免不了犯嘀咕:

  族中的水桑叶和火桑叶真的是桑叶吗?

  她也去青阳县的成衣铺问过,市面上没有水火蚕丝织的衣服吗?

  回答是,有。

  不过水蚕丝做成的衣衫透体冰寒,而火蚕丝衣服则炙热难耐。

  普通人是无福消受的,只有修者因为体质或者修炼需要,才会购买这类衣服。

  修者中也只有人修和妖修喜欢购置衣裳,魔修似乎对衣物不感兴趣。

  那掌柜真不愧是县城里的,见多识广。

  当看到黎承惜小厮的衣衫,那掌柜眼睛都绿了!

  立马提出要收购同品质的衣裳,布匹也行。

  黎承惜当然没有立即允诺,只说要回族中和长辈商量。

  第二年,黎承惜让仆人带着几辆装着成衣的马车出发。

  而自己依然和小厮骑马,先行去了青阳县。

  她是拿着成衣样板去和之前那掌柜谈合作的,掌柜提出高价全部收购,今后有多少也都收多少。

  而黎承惜却提出她要入股这间成衣铺,做二掌柜,负责一切进销事物,利润她只要一成。

  这边谈妥合作事宜,黎承惜就近购置了一处院落做落脚之用;

  那边成衣铺大掌柜拿着黎承惜给的成衣样板给老主顾热力推销,

  “这水火蚕衣冬暖夏凉,沾染上任何污渍都可轻易洗去。穿上十载都不褪色,不掉丝。”

  又过了几日,黎家仆人风尘仆仆赶着马车进了县城。

  成衣入铺,仅仅一个月,便把一马车的成衣销售一空。

  也就这一个月时间,这间成衣铺一跃而起,成了全县生意最旺的铺子。

  买到黎家水火蚕衣的贵人爱美心切,马上穿着新衣访亲会友。

  亲朋好友看到不勾丝的锻衣,上面还有漂亮的妆花,颜色也是少有的鲜艳,自然也要去买上一件。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青阳县的贵人们都以穿黎家水火蚕衣为风尚。

  这成衣铺的风头可说是一时无两。

  九州的衣裳款式很多,衣、衫、裙、裤、袍、襦、袄。。。于是黎承惜索性就给黎家的这些衣裳都统称为:“水火蚕衣”。

  “如今只是春天,

  夏天的罗衫、禅衣肯定会大卖,

  到了冬季,一定会更加火爆!”

  已成为二掌柜的黎承惜看到如今红火的景象,对未来信心十足。

  她马上飞鸽传书回青阳山,织造坊可得继续赶做,情妹妹可以多设计些色彩艳丽的花纹。

  这青阳县的夫人们好似都挺中意艳服的,品味真是独特。

  只是颜色艳丽的服饰,别想歪哦。这禅衣就是单衣,是普通衣物,可不是坐禅穿的。

  “这无影鸽竟然是蓝色的,奇哉妙哉。”

  大掌柜见到黎承惜的鸽子,一眼便看出是无影鸽,看来也是不简单的人。

  “祖上传下来的,不稀罕,见笑见笑。”

  黎承惜客气的如是回答。

  族中有水火蚕丝,还能将这两种原本水火不容的蚕丝捻成一股丝,进而织布成衣,能有如此工艺的家族定是传承已久的古族了。

  如今一看,竟然还有无影鸽傍身。

  而这无影鸽和九州市面上珍宝阁内的还不同,通体蓝色,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再看这黎承惜,小小年纪,就有现在的成就。

  此女未来不可限量,此族未来也会大放异彩!

  大掌柜心中已有定论。

  正如黎承惜所预料的,夏季迎来了又一次旺季。

  之前青阳县女子大都在盛夏穿绢制的衣服,因为质地轻薄,很适合夏天穿着。

  可是太容易起毛,不耐穿。平常人家可穿不起。

  黎家的水火蚕衣不仅有罗衫还有纱衣,不起毛,穿着清凉舒适。

  要不是如今九州的民风开明,这衣裳还真不太适合穿着外出。

  正所谓:

  “水火罗沙透肌肤,欲说还羞”。

  到了寒冷的冬季,这成衣铺的门槛几乎都要被踩破了。

  以前的冬季,贵人们很少出行,外头冷,这御寒之衣又都穿的臃肿,不甚美观。

  而这黎家的水火蚕衣,

  外只需一件夹棉的冬袄,

  里只需一件夹衣或者紧身绸衣便可。

  严严冬日,只需两件衣裳便能保暖地走在路上,依然是那样婀娜的身姿。

  一摇一曳~~

  有这黎家的衣裳,

  谁还待在家中呢,

  赶紧地,走亲访友去!

  这个冬天,是青阳县开县以来,街市最热闹的时候。

  青阳县的县令见了,也是眉开眼笑。

  百姓多出行,商铺生意兴隆,他收的税就越多,口袋也越来越鼓,开心至极!

  这一年,黎承惜十四岁,未成年的时候便能干出这番事业。

  说她是黎家经商史上第一人,一点都不为过。

  早在谈合作的时候,黎承惜便是看上了这间铺子,虽然不是县城最大的成衣铺,也不是最有名的,可是地段好。

  而且那掌柜已经年迈,看店里只有伙计打杂,没有年轻后生在打理。

  后继无人是也。

  那这铺子迟早会卖掉,卖别人是卖,卖她这二掌柜也是卖。

  怎么也得近水楼台先得月。

  确实如黎承惜所料的那样,掌柜被现在的九成利吸引了,也乐得做甩手掌柜,没过几年,赚的盆满钵满,便告老还乡了。

  临走,直接把铺子送给了黎承惜,说:“你这后生女,真真厉害,把很多后生都比了下去,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还特地把一个想出售宅子的主顾介绍给了黎承惜,那座宅子建在县城最东面的街市,是县里最早的大宅院,主人家在州府都有些名头。

  这次要出售这老宅子,就是想去州府扎根了。

  这个消息还没放出,告诉黎承惜,是想让她早做安排早下手。

  果真先下手为强。

  之后黎承惜顺利把那宅院买下,

  提匾额“黎园”,

  这便是现在黎家在青阳县的府邸前身。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