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世子太秀 >第三十三章 这座书山任而索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三章 这座书山任而索取

  

老人很是和善。

  就如同街巷中的邻家老头,是在看着对门的小年轻。

  浑身裹着严严实实的面貌,除了苍白的头发被梳理的整整齐齐,身上却是有些不修边幅的模样。

  柳秀心中知晓,这便是被整个大秦帝国所尊敬的儒家夫子。

  不同于法缘和张真一,在和善谦和的外表之下,仍然深藏着那一丝身为两教执掌者的超然。

  眼前的夫子,就真真切切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

  若是将他放在山下的田地里,那便是最为合格且经验丰富的老农。

  这是柳秀潜意识里的印象。

  老人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柳秀毕恭毕敬的按照儒家学生拜见先生的礼仪,对着老人端端正正的行礼。

  “学生柳秀,见过夫子。”

  夫子稍微挪动了一下身子,最后却是在一旁那年轻学子的意外目光下,稳住了身子。

  老人笑吟吟的伸出手,扶住了柳秀举着高过头顶的双手:“快起来,繁文缛节,不必拘泥。”

  “夫子乃是儒家魁首,天下读书人的向往,亦是我大秦浩然儒学的掌总,学生不敢有逾越。”

  柳秀很真诚的说着。

  这并不是因为他有事需要求助夫子,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眼前的老人,值得他这般尊重。

  当年中原九州未定,夫子也不过中年,便带着自己的门人弟子,游走九州,传播儒学,教书育人。

  即便是刀斧加身,也丝毫不曾畏惧。

  始皇帝一统九州,天下逐渐承平,老人便回到了三圣山,专心教学,更是有教无类。

  寒去暑来,春秋流逝。

  凡天下文人世子,谁人不尊称一声先生亦或夫子。

  看着规规矩矩的柳秀。

  夫子显得很是开心,露出爽朗的笑声:“你很好,真的很好!”

  说完之后,夫子便指向一旁那年轻的学子,开口介绍道:“他叫孔继圣,如是再过些日子,你就得喊他一声大师兄了。”

  孔?

  柳秀面露疑惑,看向被夫子点破身份的稷下学宫孔继圣。

  只见对方已经冲着自己抱拳施礼,而后便按照来时的路,翩然离去。

  夫子这时候已经是走在了前头,向着这一望无边的书山前路走去。

  柳秀跟在后头,亦步亦趋,两人之间始终保持着一个固定的距离。

  夫子的声音,这时也传入了柳秀的耳中:“想必,你也能猜得出来,继圣是孔家后人,亦是老朽师尊的血脉后人。”

  跟在后面的柳秀,点点头,未曾开口出身。

  他知道,修为已经超脱凡人的夫子,能知道自己将这些话听进去了。

  他同样知道,在大秦一统九州之前,夫子还年轻的时候,求学四方。

  其中,便有这孔姓先生,独独为夫子授业数年之久。

  那是儒家的一位先贤,若非是在修为之上略有不足,恐怕便是当时的稷下学宫夫子,儒家掌教之人了。

  而当时的夫子,在学习数年之后,便发生了天壤之变,一夕之间,超然脱俗,一身儒学更是融会贯通,学究天人。

  谁也不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夫子带走了孔家的一个孩子,视为亲子养育。

  想必,刚刚那位孔继圣,便是当初被夫子带走的那个孩子的后人吧。

  这时。

  夫子又说道:“人世间未曾有过天地同寿之人,便是……亦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将来若是有一天,老朽撒手人寰,还望你能多多帮扶继圣,将这座学宫好好的延续下去。”

  这一刻的夫子,像是在交代后事一般,随时都有撒手人寰,薨逝人间的可能。

  柳秀有些动容,不由停下了脚步:“夫子……”

  夫子回过头,看着有些失神意外的柳秀,笑了笑:“不要停下脚步,前面就要到了。”

  揣着一肚子疑惑的柳秀,只能是再次提起脚步,跟着夫子走在依山而凿的山道上。

  转过一个弯。

  眼前景象忽的一变。

  书山的尽头到了。

  一堵崖壁,将前路隔断。

  书山末尾处,堆砌的书籍减少。

  夫子走到了崖壁之前,伸手一指:“世人常说,学宫书山穷极天下文章典籍。但人们却不知,即便是穷极天下,这人世间的道理,却从未有人参透。”

  柳秀顺着夫子手指的方向,定睛一看。

  隐隐约约,他只觉得眼前这堵崖壁,就好似一卷空白的书页,正等待着人将其添上文字。

  “夫子要学生做什么?”柳秀轻声开口。

  既然夫子将他带到了这里,让他见到了这座书山的尽头,那么必定是要他做什么的。

  如夫子这等超然于世的人,断无可能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一言一行,都包含着深意。

  夫子笑着摇摇头,收回手,平静的注视着柳秀,叹息一声:“我儒家,学自人皇,从人族茹毛饮血之始,便在追求那大道本源。历部族存续,至五帝同世,八百年列国纷争,到如今大秦统御九州,这个本源一直未曾寻找到。”

  “我希望,你能替老朽试试,能否为我儒家,为天下人,找到至此人世间的本源。”

  一个偌大的比这座三圣山还要高还要大的问题,突然压在了柳秀的身上。

  他深吸了一口气。

  即便心中早有准备,却如何都未曾想到,夫子竟然会让他去做这样的事情。

  从人皇开始到如今,人族已经发展万年之久,这万年里整个儒家的先贤们都在追求这个本源问题,却无人能够回答。

  他又如何能够找到?

  眼看柳秀露出迟疑。

  夫子却并未露出失望表情,脸上仍是那和煦的笑容。

  老人轻轻一挥衣袖。

  天地之间,刹那时分,气机徒然一变。

  平地无风,却有百万雪花起舞。

  整座三圣山,开始隐隐颤动起来。

  柳秀的双耳响起阵阵轰鸣,在他的视线里,夫子还是那个夫子,却又好似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只见老人,整个人都凌空在书山面前,宛如这万年里的儒家先贤汇聚一身,姿态庄严,浩然之气,如大江大河,倾泻入海一般。

  又如那九天之水,垂落人间。

  无尽的浩然儒气,一遍遍的冲刷着整座三圣山。

  在此之间。

  柳秀隐隐听到一声道令,一声佛号响应。

  如历代先贤降临汇聚的夫子,轻眉浅目,平和注视着柳秀。

  “你若能为儒家答出此问,这座书山任尔索取。”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