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渝仙 >迷失之境 第九十四章 封赏
字体:     护眼 关灯

迷失之境 第九十四章 封赏

  大夏王宫,承天门前。

  不少马车与骏马缓缓停在城门两侧。

  一些年事已高的官员则在家仆的搀扶下缓缓下了马车,与交好的同僚问好。

  则一些正当壮年的官员则侧身下马,尊敬的给那些花白老者们行晚辈礼。

  吴优与萧崇武身穿儒衫与身穿官服的礼智信武四人在承天门前侧身下马,不少官员见到六人后上前殷勤的问好。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吴优与萧崇武与这些官员从未谋面。

  但依旧满脸笑容恭敬回礼。

  礼智信武四人与这些官员相熟便也闲聊起来。

  待承天门大开之后,官员们相互礼让有序的朝大夏王宫走去。

  一行人缓缓走过石桥,穿过点兵场。

  在与那些花白老者爬上那见不到的阶梯后,缓缓走进那乾元殿。

  进入乾元殿之后,官员们缓缓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好闭目养神或小声的与身旁的同僚交谈。

  吴优与萧崇武在礼智信武的带领下,朝着殿前走去。

  站在文武百官们的最前方。

  吴优看了一眼身边的礼智信武四人气宇轩昂的站在原地,整个朝堂上也慢慢安静下来。

  吴优也沉下心看着身前高台上的龙椅。

  龙椅两边站着两名宦官,一动不动。

  在吴优觉得无趣之时,一声刺耳的男音从龙椅后传来。

  随着这声男音想起,殿中的官员们不在闭目养神,一个个睁开双眼精神抖擞,看着高台上。

  只见一名身穿黑色龙袍面容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缓缓从殿后走出站在龙椅前。

  在中年男子出现在龙椅前后,大殿中的官员们皆弯腰行礼齐呼。

  “参见王上!”

  随着中年男子双手摊开,缓缓坐在龙椅上,官员们便缓缓起身满脸肃然站在原地。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夏王,扫了殿中的官员们一眼后,中气十足缓缓说道:

  “今日大朝会,孤要颁发几道旨意,主要是对开年之后边境战争一事。”

  “王上圣明。”

  随着大臣们的齐呼声后,夏王看了一眼身旁的一名宦官。

  宦官意领神会,缓缓走到高台的左边的一张桌上,拿起桌上的一道圣旨。

  一脸正色双手缓缓将圣旨打开后,高声读道:

  “奉天承运,夏王诏曰:开元十五年,梁、晋、吴、周、越五国,不遵夏礼,以下犯上,出兵进军吾大夏,至吾大夏于水深火热之地。

  幸有吾大夏儿郎苦守边疆,大夏国土才未丢失。

  .............................................

  于夏城郊外,铸纪念碑以告慰三十万英魂。

  钦此。”

  “奉天承运,夏王诏曰:大夏儿郎,英勇善战,不畏生死,固守国土。

  .................................

  着吏部从重议奖。

  南边军主帅,秦王夏睿仁,封镇国大将军,掌天下兵马。

  .....................

  东边军主帅,武远候荀汉,追封武国公,平国大将军。

  东边军主将,朱虚侯姜阿,追封朱国公,左将军。

  东边军副将,关内侯广炎,追封关国公,右将军。

  .......................

  三边军主帅,镇南候卫远,封卫国公,东边军主帅。

  ......................

  北边军主帅,齐王夏睿义,封辅国大将军。

  ........................

  惠王夏睿礼、

  赵王夏睿智、

  魏王夏睿信、

  汉王夏睿武封大夏客卿,守尘馆先生。

  钦此。”

  “奉天承运,夏王诏曰:守尘馆心系大夏,屡立奇功。

  ......................................

  立守尘馆为大夏国教。

  封守尘馆馆长,为大夏首席供奉,享亲王供奉。

  钦此。”

  随着三道圣旨宣告完毕,在大臣们谢恩之后,朝会便匆匆散会。

  散会之后,出殿之时,不少官员们朝着吴优一行人道贺。

  吴优一行欣然回礼。

  在官员们的奉承下,吴优一行人缓缓走出承天门侧身上马,朝吴优的新府邸而去。

  回到新府邸后,吴优六人便坐在中堂上,商议着守尘馆授徒一事。

  礼智信武四人满脸春风得意,侃侃而谈。

  在六人商议之时,便有家丁前来汇报有不少贵族豪门前来送礼。

  作为守尘馆的馆长吴优与夏睿武不得不迎接。

  这样一来,商议守尘馆授徒一事便打断。

  吴优让礼智信武四人前往书房草拟方案,便与夏睿武大开中门迎候那些送礼之人。

  二人笑脸相迎着那些送礼之人,进入中堂饮茶闲谈。

  二人这一日从大朝会回来之后,除了吃午饭便就是一直在迎客。

  在有一礼部官员在府中之时,要与二人商议这守尘馆事宜。

  交涉了一天的吴优与萧崇武实在提不起兴趣,便让礼智信武四人带着那礼部官员前往书房议事。

  随着蝉鸣鸟叫声在吴府中慢慢安静下来,天色也开始慢慢变黑。

  夏睿武与吴优告辞回公主府后,简茹便出现在中堂之中。

  看着一片疲倦的吴优,简茹露出笑容接过家丁手中的茶盏,满脸温柔朝着吴优走去。

  将茶盏放在桌上后,简茹看着吴优温柔道:“这才第一日当官,便如此累。”

  吴优闻言嘴角一扬,微笑道:“今日这实属没法,就向你清晨看账本时所言一样,以前我们在其余地方,朝中的官员们也都不认得我们。

  送礼之事,记得便是。

  如今上了一次大朝会,人人都认识我了。

  在来送礼,我也不能闭门不见。”

  简茹在今日便一直在公主府中,与沐阳公主闲聊自然也知道今日朝中大朝会奖赏之事。

  此时见到吴优如此言语,笑了笑道:“过了这几日便好了,你本来就不喜这些俗务,等守尘馆开馆之后,你也可以把这些事情交给睿礼他们几个。”

  吴优点了点头,抿了一口茶水道:“我一直打算就是让睿礼他们四人去操心这些事,我将来是要走之人。”

  此言一出,简茹脸色一暗随后恢复温柔看着吴优轻声说道:“今日爹娘与我说了,我们的婚事在下月初八。”

  吴优闻言温柔的看着简茹道:“这婚事简单操办,委屈你了。”

  简茹摇了摇头,柔情似水轻声道:“婚事本来就是一过程,只要能与你在一起就好,且说我们也.......”说着说着简茹便娇羞起来。

  简茹娇羞的模样看在吴优心中一软,便想去牵简茹的双手,但在看到中堂前那些忙碌的家丁侍女后,吴优也按下心思。

  随后,简茹悦耳的声音响起。

  “今日在公主那里时,爹娘也与我说了,等我们成婚之后,爹娘便回长寿村了。”

  吴优闻言沉默,当初吴优让简宵夫妇二人来夏城是因为大夏要与梁国交战一事,如今梁国已然收复,现在也是夏季。

  二人在无忧庄之时,还有干些农活。

  但在公主府后,且吴优与简茹一直不在身旁,二人整天被供养,属实不习惯。

  吴优知道简宵与庄如霜心系着长寿村,这么多年也习惯了每日耕种的日子。

  让二人留在夏城实在是让二人难受。

  想到此,吴优朝简茹点了点头轻声道:“到时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们跟爹娘一起回去一趟。”

  “如今守尘馆要开始定馆址,修馆授徒,你肯定会忙的,到时我送爹娘回去吧。”

  吴优摇了摇头,脸上浮现笑容道:“我也是想老李头他们了,我也想带着你回去请他们喝了喝我们的喜酒。”

  “还记得当时我在家里住着的时候,给他们写诗他们送来了许多鸡蛋猪肉的,不请他们喝喝我们的喜酒,怎么成。”

  “嗯,一切都听你的。”

  随着天色慢慢变晚,也到了晚饭时间。

  饭菜上齐之后,吴优与简茹二人就座,随后看着书房还亮着灯。

  想到礼智信武四人还未离去,便派人去叫他们。

  四人与礼部官员姗姗来迟。

  在吃饭时还在商议着那守尘馆的选址之时。

  吴优看着礼智信武四人脸上的认真之色,心中一股欣慰油然而生。

  不禁想起自己来到迷失之境后经历的一切。

  虽然吴优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过客,来到迷失之境后便到了长寿村。

  在长寿村且还居住在了简宵家中。

  住着就算了,如今还娶得了他们的闺女简茹。

  在找到萧崇武与灵均二人后,到了夏城。

  萧崇武在城外狩猎场阴差阳错的救下夏朝雨。

  二人开馆之后,也因为夏朝雨才让礼智信武四人前来守尘馆拜师。

  这一拜师也跟夏王牵扯上了关系。

  夏睿武心中所想的事情如今也开始慢慢展开。

  想到此,吴优心中不禁感叹这命运的交织。

  让自己和萧崇武在这迷失之境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其实吴优并不知道的是,他与萧崇武在南炎天之时。

  整日便是与那些修道之人打交道,整日想的便是提高修为。

  而这迷失之境,因洞府之原因,自成一界。

  凡俗之地虽然不像南炎天的人一般整日想着修行。

  但普通之家会想着每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国君大臣则想着天下之事。

  吴优生活在长寿村那与世无争,生活惬意的地方,自然而然心里也慢慢的适应了这个环境。

  在整日听着村民说着简茹的事情,吴优心里便也开始向那普通青年一般想着娶妻生子。

  随着二人相见之后,二人皆有所好感。

  自然而然的就在一起了。

  至于萧崇武与沐阳公主夏朝雨,二人便如那干柴烈火一般,一点就着。

  就像此时守尘馆的后院。

  一个小黄狗与一只大白狗在后院中玩耍打闹。

  小黄狗一直追着大白狗。

  在大白狗被追的气喘吁吁的时候,小黄狗便会跑去叼那茶碗,给大白狗倒茶喝。

  大白狗满意的喝茶之时,小黄狗还跑去摘那后院中所剩无几的鲜花。

  殷勤的叼着鲜花送给大白狗。

  大白狗看到鲜花后便会开心的朝小黄狗叫唤两声,随后又继续玩耍。

  在大白狗累了之后便躺在青石砖上休息。

  小黄狗也会安静的躺在大白狗的身旁。

  而在一旁的挂花树上,一只夏蝉安安静静的站在树枝上。

  看着那两只狗满脸惬意躺在地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月亮。

  .........................

  吴府之中,一顿晚饭吃完之后,礼智信武四人与那礼部官员丝毫没有天色已晚的意识,在吃完后便继续去那书房讨论这守尘馆的事务。

  吴优与简茹则坐在中堂上喝茶,听着刘琦管事的汇报。

  听着今日送礼之人和那礼品。

  在汇报完后,吴优不想简茹太过劳累便让刘琦管这些事。

  可简茹依然坚持着这些自己还是要过目。

  吴优想到简宵夫妇二人要回家之事。

  便让简茹在从长寿村回来之后在接管这些事情,这段日子便好好的陪陪简宵与庄如霜。

  简茹闻言,也欣然应了下来。

  随着天色慢慢变晚,在礼部官员离去之后。

  礼智信武四人便过来给吴优汇报那守尘馆的事情,吴优看着四人脸上认真的样子,不忍心不断。

  边喝着茶水边安静的听礼智信武四人侃侃而谈。

  在说完之时,时辰也到了亥时。

  四人便也住在吴府中。

  吴优和简茹回到房中之后,简茹便开始如那贤妻一般给吴优宽衣解带。

  在沐浴之后,二人到了子时才上床休息。

  简茹靠在吴优的胸膛上,手指在吴优身上滑动着,想到吴优今日说的那句‘我本就是要走之人’心里不禁有些不舍,脸上随着也有些黯然。

  这一幕刚好被吴优看在眼中,吴优脸上露出疑惑轻声问道:“小茹,怎么了?”

  简茹闻言撑起自己的身子,靠在吴优的肩膀上轻声道:“你什么时候走?”

  听到此言,吴优知道简茹为何脸上黯然,伸手将简茹搂紧之后,右手抓着简茹的玉手柔声道:“待吴、周、越三国都收复之后,我便会离开夏地。”

  简茹闻言脸上更加的黯然,喃喃道:“夏王决定什么时候进攻那三国了吗?”

  吴优摇了摇头,随后看着简茹的脸色越加黯然,轻轻吻了一下简茹的额头后道:“此时还不知,不过我想这三国我应该不用去了。

  如今大夏收复了梁国晋国,虽然在先前一战消耗过大,但现在也慢慢的缓和过来。

  快的话会在秋收之后,慢的话便应该在明年开春之时。”

  吴优看着怀中的简茹闻言沉默,柔声继续道:“小茹你放心吧,我就算离开夏地也会早些回来的,睿武的手臂还要我救治呢。”

  简茹闻言抬起头睁着大眼睛看着吴优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后看着吴优问道:

  “这睿武的手臂,如今伤口已经愈合,他的手臂虽然一直用药草泡制还有些许生机,但这要怎么接上?”

  吴优闻言嘴角微扬,回道:“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幽媚儿吗?”见简茹点了点头,吴优继续说道:“南炎天有一种能恢复经脉的丹药,现在的幽媚儿肯定能炼制那丹药了。

  虽然睿武手臂的伤口已经愈合了,但他的手臂还在。

  只要我把那丹药带回来,在将睿武愈合的伤口在切开将那手臂接上后,服用那丹药经脉就能恢复,这一恢复就自然连在一起了。”

  “我怕睿武的那断臂坚持不到你带回来丹药便生机尽散。”

  吴优闻着简茹的发香,笑道:“你放心就是,这手臂没用了那我就给他带一只手臂回来,只要要那丹药,不管是妖兽的手臂还是人的手臂都能接上。”

  此言一出,简茹臻首微点,头慢慢离开吴优的肩膀靠在吴优的胸膛上听着吴优的心跳声。

  吴优柔情的看着怀中的简茹,轻轻的摸着简茹的秀发,随后便听到一声悦耳的声音。

  “小优,我们生个孩子吧。”

  .......................................................

  翌日清晨,吴优与简茹在卯时醒来之后,缠绵了一会便双双起床。

  在洗漱之后,吴优便穿着一身练功服出了房间朝那演武场走去。

  到了演武场后,礼智信武四人早已满身大汗在走桩练拳,吴优走到他们身旁便也开始练拳。

  在房中的简茹在吴优走后,梳洗一番后便出了房间前往公主府看望简宵夫妇二人。

  五人练完武,吃完早饭之后。

  昨日与礼智信武四人交谈甚欢的礼部官员便来到府中,与吴优见礼之后。

  便与礼智信武四人前往书房议事。

  简茹今日在清晨前往公主府后,便没有回来。

  吴优一人觉得无趣,便也起身前往公主府。

  沐阳公主府,中堂。

  简宵与庄如霜坐在主位上满脸慈爱之色,看着下方的萧崇武与沐阳公主和简茹。

  简茹看着满脸喜色的沐阳公主,俏皮问道:“公主,你今日为何如此欢喜?”

  沐阳公主闻言脸上微红,随后便听简宵说道:

  “小茹,在昨夜的时候,公主身体不舒服,便请来医师查看,公主已经有喜了。”

  “啊?”

  简茹脸上露出喜色,惊呼了一声,随后便拉着沐阳公主夏朝雨的双手问道:“你昨夜为何不去府中叫我给我看。”

  说完,简茹便开始给沐阳公主把脉。

  简茹感受着沐阳公主的脉象确实是那喜脉,且已经有了两月身孕。

  简茹脸上的笑容更盛,便开始伸出手指数着日子。

  沐阳公主夏朝雨看着正在数手指的简茹,脸上露出娇羞。

  “年底之时,公主就要当母亲咯。”

  听着简茹的调笑声,沐阳公主娇慎道:“小茹,你和吴优也快了。”

  简茹闻言依旧满脸笑容,摇了摇头道:“我和小优还没成婚呢。”

  沐阳公主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简茹。

  这一眼刚好被简宵与庄如霜看到,二人脸上的慈爱之色也越来越浓。

  至于吴优与简茹住在一起的事情,中堂上的几人早已知晓。

  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对于简宵与庄如霜来说,二人早已将吴优当做了自己的女婿,且自己的女儿在战乱之时跑去那邯郸城照顾吴优。

  对于二人同房一事,早已认可。

  至于那婚事只是一个仪式,还不如二人早早给自己生个大胖外孙来的实在。

  就在简茹为沐阳公主夏朝雨有喜高兴一事,吴优也缓缓走进中堂。

  在进入中堂后看着众人脸上的喜色,脸上也露出笑容问道:

  “这是有什么喜事吗?今日这么开心?”

  “小优,我要当爹了。”萧崇武一脸喜色道。

  吴优闻言看着萧崇武容光焕发的样子,心中也十分欣喜,便开始连连道喜。

  坐在主位的简宵看着吴优嘱咐道:“小优你和小茹也快点给我们生个大胖孙子,到时我们两人给你们带孙子。”

  吴优闻言想起昨夜简茹的话,看着二人脸上的慈爱之色,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庄如霜看了眼萧崇武在看了看吴优,又看了看满脸喜色的沐阳公主夏朝雨,心中一动。

  看着众人提议道:“要不,给这孩子定个娃娃亲吧?”

  此言一出,众人皆看向庄如霜。

  简宵摇了摇头道:“如今孩子还未出生,且不知是男是女如何定这娃娃亲。”

  “那便这样,男的便结为兄弟,女的便是闺蜜,男女便结娃娃亲。”

  庄如霜随后看着吴优与萧崇武笑道:“小优和崇武二人本就是好兄弟,再加上崇武与公主都是那金童玉女,孩子自然遗传了他们,日后定然是那俊男才女。

  我们家可不能让他们跑到别人家去。”

  此言一出,满堂大笑。

  在笑过之后,吴优看了一眼萧崇武与沐阳公主朗声道:“娘说的是,这娃娃亲便定下来了。”

  萧崇武与沐阳公主对视一眼后,朝着吴优点了点头。

  吴优见状,便开口问道:“这孩子的名字可曾想了?”

  “昨夜朝雨得知有喜之后,我们一夜没睡,一直在给孩子想名字。”萧崇武笑道。

  吴优点了点头问道:“可曾想到了合适的名字?”

  “想了一夜,皆都不满意。”

  吴优闻言露出笑容,便开始想着名字。

  想了半天之后,虽有无数个名字,但吴优依旧不满意便开口说道:“此时,我也没有想出合适的名字出来。

  我们在看些书籍,到时在看看哪个名字好。”

  萧崇武与沐阳公主笑着点了点头。

  众人看着坐在椅子上轻摸着肚子,脸上露出母亲笑容的沐阳公主。

  心中欣喜,脸上也都挂着笑容。

  在众人闲聊不久,便有家丁通报夏王后来府中。

  众人便匆匆起身,萧崇武搀扶着沐阳公主夏朝雨,众人便开始朝府门走去迎接夏王后。

  夏王后从豪华马车下来之后,满脸欣喜的朝着沐阳公主夏朝雨走来。

  在众人行礼之后,夏王后便拉着沐阳公主的手缓缓走进公主府。

  边走边看着沐阳公主道:“雨儿,下次你可别出来迎接了,在府中坐着就是。”

  “母后来看望孩儿,孩儿怎可不迎接。”沐阳公主回道。

  “你啊,就好好的在府中休养,将我这外孙生下来。”

  说着说着,众人便回到了中堂上。

  夏王后与沐阳公主坐在主位上,其余人便坐在宾位上。

  夏王后握着沐阳公主的双手嘱咐道:“你父王在今日下朝之后得知你有喜的消息,心里十分欣喜,便让我从宫中带补品过来看你。”

  沐阳公主温柔的看着夏王后,感谢道:“孩儿谢过父王母后。”

  夏王后点了点头道:“在你大嫂生孩子之后,现在也轮到你了。你大哥前些日子来信说,他与大嫂在下个月会回来。”

  夏王后说完之后,看了看中堂上的人后,朝沐阳公主问道:“老三他们几个呢?”

  吴优闻言尊敬回道:“王后,睿礼他们四人现在在我府中与礼部正在商议那守尘馆的事务,并未过来公主府中。”

  夏王后闻言,心里十分欣喜。

  对于几人在拜吴优为师后,便有了许多的变化。

  进军队上战场杀敌,且都战功卓著。

  特别是昨日四人第一次在大朝会中受到奖赏。

  夏王后昨日在听到夏王封四人为大夏的客卿,在守尘馆担任先生教育大夏的王亲贵族,官宦人家的子弟。

  夏王与夏王后心中为自己的几个儿子欣慰自豪。

  夏王后看着吴优,起身向吴优行礼感谢道:“多谢吴馆长将我那几个儿子培养成大夏的栋梁,妾身感激不尽。”

  吴忧惶恐急忙起身回礼道:“王后所言乃吴某应做之事,不敢受王后如此大礼。

  且睿礼他们四人天资卓越,我也只是引导了一下。

  再说也并不是我一人教他,老萧也倾心相授。”

  夏王后闻言本想开口向萧崇武道谢,但想到萧崇武是自己的女婿,便也没有开口。

  于是,夏王后看着吴优道:“崇武他是睿礼他们四人的姐夫,理应教他们。

  吴馆长与睿武在邯郸城之事,睿武也与我讲了。

  吴馆长之恩,我与陛下永生不忘。”

  说完,夏王后便又向吴优行了一礼。

  吴优见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朝夏王后一揖到底。

  在二人相互行礼之时,殿中的众人也都起身,看着二人。

  萧崇武看着二人相互行礼后,便看着夏王后尊敬道:“母后,你且将小优当做自家人,莫要如此对待,不然小优心里会有不适的。”

  夏王后闻言看着萧崇武点了点头,随后看着吴优道:“我与陛下曾经言过,让睿礼他们四人拜吴馆长为义父.....”

  此言一出,吴优急忙道:“王后不可,睿礼他们四人与我岁数相差不大,如今虽是师徒身份,私下里我们便如兄弟一般,那义父一事,万万不可。”

  夏王后看着吴优脸上一脸惶恐的样子,心里才想起吴优确是岁数不大。

  不过夏王与夏王后对于吴优,确实是真心相待。

  真心感激他为大夏做的一切,就这次论功行赏之后。

  二人还想着与吴优亲上加亲,毕竟吴优那以一敌万的实力,和育人的能力摆在那里。

  于公于私夏王与夏王后都想与吴优的关系更近一步。

  如若二人还有一个女儿且是未嫁之身的话,定会嫁与吴优。

  夏王与夏王后心中所想,吴优不知。

  吴优只想在这夏地中的日子好好与简茹相处,帮着萧崇武将那守尘馆走上正轨。

  随后便离去,回那南炎天提高实力。

  如果真说吴优如今想要什么的话,便是大夏王宫那清凉殿中的冰玄石和那圣地的出入权。

  不过此时的夏地还未统一,且大婚在即吴优还不会想着与夏王开口。

  唯一有把握的就是,冰玄石能到手。

  至于那圣地,吴优此时还不知。

  在二人相互谦让之后,便继续坐了下来。

  夏王后也没有让人去吴府唤礼智信武四人来此。

  夏王后想到吴优与简茹的婚事,便开口问道:“吴馆长,婚事何时举办?”

  吴优想起昨夜简茹的话,便恭敬回道:“定于下月初八之时。”

  “初八。”夏王后念叨了一下后,沉思片刻继续道:“如今是二十。距离初八还有十八天,我今日回宫之后便开始准备小茹的嫁妆。”

  简茹闻言起身向夏王后行礼后,感谢道:“感谢王后对小茹的厚爱,这嫁妆还请王后莫要准备了,小茹心领了。”

  夏王后见状笑了笑道:“小茹,这女人嫁人嫁妆越厚越好,这是礼俗。”

  至于那嫁妆越厚嫁到夫家之后才有底子不会受欺负的话,夏王后没有说出口。

  在中堂的庄如霜接着道:“王后的心意我们心领了,小茹从小便不会化妆,也不穿金戴银,这些嫁妆也用不上。”

  夏王后闻言,没有回话。

  嫁妆不管有多厚对于吴优与简茹或简宵与庄如霜而言,都没有多大的用处。

  金银珠宝?用不上。

  良田房产?用不上。

  四人的生活本就是那清淡之日,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便可,至于这些反而是累赘。

  吴优见此,心中一动看着夏王后提议道:“王后,不如这样。”

  见众人看向自己,吴优缓缓说道:“自睿礼三人回城之后,大夏就兴起勤俭节约之风。

  不如夏王与王后成立一个部门,这个部门专门接收王亲贵族与官宦商人的捐献馈赠。

  将这些捐献馈赠之物变换成钱财。

  在整个大夏开办学府,让大夏读不起书的孩童进入学府读书识字。”

  此言一出,夏王后便明白了吴优的意思。

  虽然夏王后也是出身名门,但也知晓这夏地的钱财都掌握在王亲贵族和官宦富商手中,且读书识字皆是那有闲财的家庭,才会让自己的孩童前往学府。

  整个大夏能让自家孩童读得起书的家庭只有两成,还有八成的人都读不起书。

  如若真的能让这些孩童读书识字的话,这对大夏而言将是莫大的幸事。

  人人皆识字,大夏将会少了许多作奸犯科不懂夏法之人。

  此举大善。

  想到此,夏王后惊喜起身朝着吴优行礼道:“吴馆长真乃我大夏福星。”

  吴优起身躲过夏王后一礼后,回礼道:“王后不必如此,应该是吴某要感谢王后。”

  二人坐下之后,吴优继续说道:“这个部门成立之后,定要让那心怀正气之人掌管。

  至于这让捐献钱财一事,有夏王与王后的带头,那些王亲贵族与官宦富商定会只多不少。

  这是为大夏做贡献,定不会有人想要阻拦此事。”

  夏王后听着吴优的言语,心中想到日后的大夏,愈加的澎湃。

  此时便想着这部门能早些成立,于是夏王后站起身看着吴优说道:“吴馆长如今可否能与我一同进宫,我们共同与陛下商议?”

  看着夏王后一脸迫不及待的样子,吴优点了点头。

  便在众人的恭送下,吴优与夏王后匆匆忙忙出了公主府。

  夏王后上了豪华马车,吴优侧身上马在一行金甲侍卫的护行下缓缓朝大夏王宫而去。

  永安殿,偏殿处。

  吴优与夏王和夏王后三人坐在桌前。

  雍容华贵的夏王后娴熟的给吴优与夏王倒酒。

  二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后,吴优看着夏王道:“这学府的先生便从守尘馆的学生中调任至各地,教书育人。”

  夏王闻言点头询问道:“这守尘馆的教义上次崇武与我讲过,但此事毕竟过于重大,牵扯整个大夏,守尘馆一定要确保派往各地的那些先生能够胜任。”

  吴优点头,想起礼智信武四人向自己汇报的事务,便继续开口说道:“夏王这点放心便是。

  如今守尘馆的事务是睿礼他们四人负责,四人在这几日与礼部的官员共同议事,且已经有了框架。

  对于守尘馆开馆授徒之事,他们也想到了这些贵族子弟平时纨绔的样子,定然对于四书五经等皆不渗透。

  因此,四人商议出守尘馆不管要练拳和学习那教义。

  还要与平常学府一般读书识字。

  且每季度皆要会考。

  会考没有通过者便不得在守尘馆学习,且不能入朝为官。”

  “这与先前梁国举行的科举一事略有想通。”

  吴优点了点头回道:“梁国科举一事,我在到夏城之时也有耳闻,如今大夏的朝臣几乎是王亲贵族与功臣之后,少有寒门学成之人入朝为官。

  如若守尘馆能将这些王亲贵族的子弟培养成才,派他们前往各地教书育人。

  这样一来,大夏便能做到人人皆识字。

  也可以采取那科举一事,在各地举行会考,最后来到夏城进宫陛下亲自主考,选用人才入朝为官。

  这样一来,朝堂上能有新鲜血脉融入,也会多一些干实事的官员。

  大夏的百姓也会以读书识字,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为目标。”

  夏王听到吴优的话后,心动不已。

  大夏的朝堂确实如吴优所言一样,皆是王亲贵族与那功臣之后。

  入朝为官之人皆是世袭或举荐为官。

  如若天下学府大开,有才之人参与科举,自己亲自主考选取官员。

  这样一来,整个大夏的朝堂将焕然一新,自己也不会顾忌许多。

  想到此,夏王朗声笑了笑,举起酒杯敬了吴优一杯。

  一饮而尽后,夏王衷心感谢道:“吴馆长真乃我大夏福星。”

  听着与夏王后如出一辙的话语,吴优尴尬一笑道:“是陛下心系天下百姓。”

  言罢,二人相对一笑,继续饮酒。

  雍容华贵的夏王后看着二人把酒言欢,心中也十分欣喜,拿着酒壶慢慢的给二人倒酒。

  ...........................

  在大夏王宫出来之后,吴优侧身上马刚想回吴府之时,想到灵均与夏蝉二人。

  便调转马头朝着守尘馆疾驰而去。

  进入守尘馆后,守尘馆内只剩下三四个家丁。

  这些家丁都是先前之人,自然都认得自家的二公子。

  见到吴优之后,几人满脸欣喜的跑到吴优面前行礼道:

  “见过二公子。”

  吴优看着几人的样子,对于几人守着这个宅子心怀感谢,便摆了摆手道:

  “你们守着这宅子辛苦了。”

  “公子言重了,守这宅子是我们几人的福分,这么大的宅子就我们几个人在住,且还有薪水,每日也有可口的饭菜。

  我们几人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辛苦。”

  听到其中一名年长的家丁说话,吴优笑着点了点头。

  “如此便好,对了。灵均他现在在哪里?”

  “灵均此时应该在后边的池塘泡澡。”

  家丁们自然对灵均熟悉,脸上露出笑容与吴优道。

  吴优点了点头道:“你们先忙自己的事情,不用管我。天气炎热记得多喝些茶水。”

  说完之后,吴优便快步朝着后院走去。

  在走过满园花香的前院之后,吴优缓缓走到后院。

  到了后院之时,吴优看了一眼自己房前桂花树上高声歌唱的夏蝉,露出笑容。

  便朝着正在池塘玩耍的小黄狗与大白狗走去。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