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修行;52、兜率天宫(修)
wedmar1821:37:13cst2015
51、修行
山中不知岁月,洞中谁谈汉唐?
天下间从来不只有一处桃花源,人间处处都有秘境,只待有缘人而已。
司马俊在洞中痴看一天山色,看不尽。云霞中常有仙人驾鹤飞,踏云行,或有人在百里外远山练剑,剑气纵横直逼司马俊眉间。只是这些人物似乎各有使命,并不搭理司马俊。
其间司马俊只有一次觉得渴了,便学吕洞宾取了玉壶来倒,玉杯中立刻盛满琼浆,饮之甘美,唇齿生香,但不似人间美味。只这一杯水饮了,司马俊一日一夜都不曾再觉得渴或饥饿。夜里,他见洞外,峡谷在月色下朦胧婉约的像一首首李清照的词,群山在月色下挺拔俊秀如带刀佩剑的少年侠客。满天星光,是他从未见过的灿烂,星河之上,似乎还有巍峨宫殿,有仙人漫步,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
远处传来鹤鸣,清丽嘹亮,是谁家仙子方归家?
第二日,吕洞宾又来,司马俊正捧着降龙十八掌和灵犀一指苦思,见到吕洞宾大喜,起身迎来,道:“师父,您帮我看看,这两本武功秘籍是否是真的?徒儿练习许久,武功没有一点长进,会不会是被人骗了?”
“那老乞丐是洪七公第十五代传人,这掌法指法自然是真的,你练不成,是因不开窍。”吕洞宾未卜先知,司马俊本该奇怪,但想想他是仙人便也见怪不怪了。
“那楚留香怎么会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呢?”司马俊又问。
“这个你去问楚留香,别来问我。”吕洞宾道,“今日传你先天真气,如何?”
司马俊喜不自胜,道:“自然是好,自然是好。”
吕洞宾便在洞内双盘跏趺而坐,半闭双目,口中念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ci)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i),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抬眼一看,却见司马俊依然傻傻站着,就道:“还不学我坐下。”
司马俊坐下,一条腿盘好,另一条腿就得打直,别说跏趺坐,连单盘都不可能。吕洞宾胡子都直了,道:“跟着噶玛巴,你连跏趺坐都不会?”
“嘿嘿。”司马俊摸摸头,道:“弟子真不会。”
“散盘你可会?就是两腿随意交叉盘坐。”吕洞宾做了个样子给他看,司马俊跟着学,两边膝盖翘的老高,还一脸苦相。
“腿痛?”吕洞宾神情似笑非笑,心想噶玛巴真没跟他客气,送来的这块料不费些力气,是难以成才的。
司马俊点头,呲牙咧嘴的道:“是啊,师父,我从小腿就硬,别人能盘坐,我不行,连跪着坐我都不行。”
吕洞宾仰天,长叹。
“师父,您别泄气,我一定会努力的。”司马俊给吕洞宾加油鼓劲。
吕洞宾欲哭无泪,想笑又生气,道:“你先从最基本处练起,等有了基本功,再教你先天真气。”吕洞宾起身,又吩咐道:“单盘,散盘随你,要把腿上的功夫练好,不吃苦不行。你记住,盘坐时可依噶玛巴嘱咐,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七七四十九遍,此后每日念地藏菩萨名千遍至千日,还有金刚萨埵心咒,绿度母心咒,噶玛巴心咒,观世音菩萨心咒,心经为日常功课,不准偷懒。”
“师父,您是道家神仙,为何不教我练气飞升,仙剑神通,却只叫我念佛?”司马俊一心也想学些神仙法术,如他日夜所见洞外千岩万壑中的仙人一般神通广大。
吕洞宾手指微动,身上佩剑就出鞘飞出洞外,如一条金龙,在峡谷群山中飞舞嬉戏,飞出千里外,又转复回来,乖乖回到吕洞宾身上剑鞘。司马俊看的目瞪口呆,道:“师父,这正是我想学的。”
“我实有三剑,断无名烦恼、嗔怒、贪欲三毒,也是噶玛巴传授给你无上甚深微妙心法,你不愿学,却只愿学飞剑的雕虫小技?”吕洞宾道:“你可真有出息。”
“弟子惭愧,可是师父您总说什么无上甚深微妙剑法,说什么实有三剑,那为何不传给我呢?。”司马俊跪拜。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吕洞宾道:“你上一世为人,还是一千二百年前在楼兰为乞丐,为何?因你累世恶业牵引故。这一世你连缝劫难,还是业力使然。噶玛巴传授你的心法,正是改命之大法,真心忏悔回向,依仗佛菩萨加持,必然能改变命运登峰造极。到时候别说是练气飞升,仙剑神通,就是连我也要跪伏在你面前,求你救度了。”
“可是师父,佛家讲无欲,我却喜好美人美色,如何修佛法?”司马俊听吕洞宾说他前世是西域古楼兰的乞丐,心中酸苦,不觉道出了一直藏着的秘密,两年多很少看佛法大半都是为此。
“如何不能修?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度尽一切根器。若你没有毛病,没有缺点,才不需要学佛,正是因为有毛病,有问题,才要学佛。否则人人都嘴里念叨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人人都悟道了,岂非荒谬?”吕洞宾道:“学佛贵在真诚,诚通天地,你读孔孟多年,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儒家讲诚心正意,讲修身齐家,弟子记得。”司马俊汗徐徐下。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吕洞宾道:“你也莫要为自己前世是乞丐而难过,你我都在轮回中,谁不曾为乞丐?又何尝不曾做过猪牛羊马蛇虫鼠蚁等等众生有情?便是地狱饿鬼也是常客。今生你能有机缘遇到噶玛巴,便是极大的福报。”
司马俊笑了,道:“遇上师父也是大福德。”
“少拍马屁。”吕洞宾道:“从今天开始正式修行,不准偷懒。”他转身出了洞外,又踏云飞去。
司马俊单盘而坐,一边腿痛的受不了的时候,就再换另一边,勤加练习,又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犹如醍醐灌顶,心想如此珍宝怀揣多日,却弃如草芥,真是惭愧。经文一句句念出,很多心里的压力和负担,似乎都减轻了,他看到了佛的慈悲,也看见了佛的富贵和神通。
52、兜率天宫
月落日升。
司马俊再饮玉壶中水,常倒常有,饮不尽,只是已经不再是第一日所饮甘露,味也甘甜,但却是人间山泉味道。
时近中午,饥饿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司马俊忧愁的坐在洞口,山外青山,悬崖峭壁,空中飞瀑,原本是美景无限,如今都抵不过饥饿。他才发现,这山洞壁立千仞,根本无可借力之处,除非像吕洞宾那样的神仙,或踏云,或骑鹤,否则只能被困在洞中无处可去。
忽而一只金猴窜入洞中,浑身金毛,目光炯炯,神态可乐,像极了一个小号的孙悟空孙行者,看着司马俊嬉笑。
司马俊欢喜,想抓他抱在怀里玩,但猴儿灵敏在洞内左钻右闪,司马俊追了半天,连毛也碰不到。司马俊追的累了,停下,道:“小猴儿,你是谁?”猴儿吱吱叫。司马俊又问:“那你为何来此?”猴儿似乎听得懂人言,取下背上背着的竹篮,里面还有木头饭盒,推到司马俊面前。司马俊取出饭盒,打开一看,装满了时鲜蔬果,还有四个冒着热气的大白馒头,不禁大喜,道:“是送给我吃的吗?”猴儿也搔耳弄腮嘻嘻欢笑,连连点头。
司马俊吃光了所有食物,将饭盒收拾好放回竹篮里,猴儿又背在身上,冲司马俊吱吱叫一声,像是道别,便又飞出了洞外,他在悬崖峭壁上飞走,如履平地,一会儿就消失在视野中。
此后,每日里司马俊就在洞内练功诵经,由金猴送饭,除了偶尔无聊,真是没有一点忧愁烦恼。也不知过了多久,吕洞宾才又出现,司马俊心中藏了无数困惑,抓住他就问:“师父,这山洞叫什么名字?这千岩万壑又是什么所在?我要在这里呆多久?那小猴儿又是谁?叫什么名字?”
“呵!好多的问题。”吕洞宾笑道:“这里是神仙修真之所,是山外山天外天,你想必也看见别处青山有剑气纵横,有神仙飞行,那是其他的仙家在修习,也有的是仙家在授徒,与你一般。小猴儿已经八百多岁,名小悟空。你在这里呆多久,他就会送多久的饭。”吕洞宾说着话坐在了椅子上。
“那,我们这个山洞叫什么名字?”司马俊紧追在他身后问道。
“这里本是我闲时休息之所,有什么名字?如今既被你这小子占据,那么名字便由你来起吧。”吕洞宾道。
“云霞洞,如何?”司马俊道。
“世间云霞,很好。”吕洞宾似笑非笑,忽然问道:“学儒、学道,学佛,儒释道三家混杂一起,为难么?”
“吃米、吃面、吃水果蔬菜,不为难。”司马俊正色道。
“米、面、水果蔬菜究竟不同。”吕洞宾道。
“弟子只觉得吃起来滋味不同而已,但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在肚子里实无不同。”司马俊道。
“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名为孝。又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请教何为孝?何为善?”吕洞宾手捻胡须问道。
“孝就是善,善就是孝。止于至善者,便是至德要道。所以止并非停止,而是在修身学习之后,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品德达到全新的境界,从而可以安住于全然的善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孝的示范,都是孝本身。”司马俊道。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何为善?”吕洞宾又问。
“善是不争。因为不争,心中无有怨恨。”司马俊道。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何为善?”吕洞宾三问。
“善是利他。”司马俊思考的越来越久回答的却越来越简短。
“儒释道都言善,有何不同?”吕洞宾追问。
“没有不同。好比游山,有人在山中,有人在山外,有人不在山中不在山外。但山,还是山。”司马俊沉思片刻道。
吕洞宾微笑,不语,忽然起身,来到洞口,仰望苍穹,道:“夜晚时,天若晴朗,月若清澈,便可见星空上有巍峨宫殿,你可曾见过?”
“见过,请问师父,那是什么地方?”司马俊来到吕洞宾身边,与他一起仰望苍穹,如今恰是黄昏,日落西山,远山斜阳,分外妖娆。
“那是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宫。”吕洞宾的声音在司马俊耳边渐渐远了,司马俊看见自己升向天空,当升到无边无际的高空时,又逐渐飘落下来,只见四周空空洞洞,没有一点东西,大地在天空的下面,圆圆地像一枚镜子那样平滑光亮,有如琉璃镜的晶莹。远远望去,在无穷的天空中,现出了一座广大无比的楼阁,它铺天盖地,雄伟壮观。在楼阁中又现出了世间的人事往来,就连最小的市井鄙恶之事,也都容含在那里。
在楼阁的中央,设一紫金焰色的宝座。金刚座前,侍立着许多身材高大,相貌端严的僧众。过了片刻,忽然听到罄的鸣击声,弥勒菩萨已经登座。司马俊忙在菩萨前恭敬地瞻仰顶礼,只见菩萨的面容,晃耀着紫磨金色的光彩,世间上再也没有比菩萨更壮丽的了!
这时弥勒菩萨开示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司马俊听到这里,身心忽然顿空,只觉得声音从空中历历传来。再睁开眼时,已是繁星满天,星空上,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宫清晰可见,司马俊一时不知刚才那些境界是梦是真,再看吕洞宾早已不在洞内。
司马俊回到洞内石床上躺下安歇,头下是竹枕,一夜睡去清凉无梦,再醒来时,精力无比充沛。洞外下起了雨,山水一片朦胧,淅淅沥沥的雨声,让司马俊响起了扬州,想起了扬州的雨季,在那七转八折的巷子里,会有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