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穿越成真假千金的总裁大哥 >第132章 不想当你的弟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2章 不想当你的弟弟

  

这个世界的更替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J国的风波,在国际新闻的版面上,停留了不到三天,便被其它的消息所取代。

  世界似乎已经淡忘了,那对曾被困在哥都的夏国夫妇。

  但有些人,没有忘。

  秦氏集团,总裁办公室。

  秦雅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前,屏幕上,密密麻麻地罗列着近半年来,渊龙科技、汗青科技,乃至“远方”基金会的所有公开动向。

  从J国的“活水实验室”,到非洲的水井。

  从A国流媒体平台爆火的纪录片,到哥都那场小而精的“东方之韵”画展。

  每一条信息,都像一颗独立的棋子。

  过去,秦雅只觉得这些是陆沉渊的小动作,是骚扰,是防御。

  直到J国政坛,因为一篇社论和一封联名信而公开分裂。

  直到陆沉渊毫发无伤地,带着墨清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舆论。

  秦雅才将这些散落的棋子,全部串联起来。

  她终于看懂了。

  陆沉渊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对方设定的棋盘上,进行对等的攻防。

  他在做的,是“非对称作战”。

  A国挥舞的是霸权的大棒,是刚性的力量。

  而陆沉渊,则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播撒善意,输出文化,建立柔软的情感的连接。

  他不用拳头去对抗拳头。

  他用无数根看不见的丝线,去缠绕那柄挥舞的铁锤,让它每一次落下,都变得迟滞都不得不顾忌更多。

  “疯子。”

  秦雅低声骂了一句,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

  这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

  她一直想赢过陆沉渊,赢过墨清漓。

  但她发现,自己和他,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

  陆沉渊想构建的,是一个生态。

  而她,还停留在抢夺地盘的层面。

  “雅姐姐。”

  皇甫城逝推门进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他今天穿了一身挺括的灰色西装,居然也是仪表堂堂,再也不是那个跟在她身后的小屁孩。

  “‘锋芒’的最新一轮测试,数据出来了。”他将一份报告,递到秦雅面前,

  “商业化版本的核心指标,已经追平了‘开天’的上一代模型。”

  秦雅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

  她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干得不错。”

  “为了庆祝这次成功,也为了感谢雅姐姐你这段时间,不计成本的资源投入。”皇甫城逝看着她,眼神明亮,

  “今晚,能赏脸一起吃个饭吗?”

  他用的是“赏脸”,姿态放得很低。

  但他的眼神里,却有一种不容拒绝的自信。

  秦雅看了他一眼,笑了。

  “好啊。”

  晚餐的地点,在一家私密的法餐厅。

  皇甫城逝表现得无可挑剔。

  从选酒,到与侍者的沟通,再到对每一道菜的讲解,都优雅得体。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她照顾的弟弟。

  而是一个可以和她平等对话的男人。

  “雅姐姐,”切着牛排,皇甫城逝状似不经意地开口,

  “我打算,把‘锋芒’独立出来,成立一家新公司。”

  秦雅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哦?”

  “人工智能的未来,绝不只是一个辅助系统。”皇甫城逝的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它会是下一个时代的,操作系统。谁掌握了最强的底层模型,谁就掌握了未来。”

  “‘开天’走得太快了。但他们,也有弱点。”

  “陆沉渊把陆若溪保护得太好,让她可以心无旁骛地,在象牙塔里做研究。但这也意味着,‘开天’对市场的反应,会很慢。”

  “而我,不一样。”皇甫城逝放下刀叉,认真地看着秦雅,

  “我要让‘锋芒’,成为市场上最懂用户的,那把尖刀。”

  秦雅静静地听着。

  她看着眼前这个,她从小看到大的弟弟。

  她发现,他真的长大了。

  他的身上,有了一种她熟悉的、也欣赏的侵略性。

  “所以,”秦雅喝了口红酒,淡淡地问,“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皇甫城逝笑了,

  “秦氏对‘锋芒’的投入,我会按照最高溢价,折算成股份还给你。我只是,通知你一声。”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凝视着秦雅的眼睛。

  “雅姐姐,我以前,一直跟在你身后,是因为你比我强。”

  “现在,我已经可以和你并肩了。”

  “所以,我不想再只当你的弟弟。”

  餐厅里流淌着舒缓的音乐。

  皇甫城逝的告白,直接,坦率,带着一种小狼狗式的不容退避的凶悍。

  秦雅看着他,看着他那张年轻,英俊,又写满了偏执和占有的脸。

  她忽然觉得,很有趣。

  她嫣然一笑,红唇轻启。

  “你可以试试。”

  ……

  渊龙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

  与外界想象中的剑拔弩张不同,这里的气氛,安静而有序。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专注地思索,或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

  空气中,没有焦虑,只有一种高度协同下的宁静的张力。

  陆若溪提出的“自进化”架构,早已不是一个停留在白板上的疯狂构想。

  在过去几个月里,它已经成为整个团队唯一的共同的信仰。

  他们拆解了“开天”的底层代码,像搭建一座全新的城市一样,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重新构建。

  苏阳,作为陆若溪最默契的搭档,承担了最繁重的工程实现工作。

  他带领团队,将陆若溪那些天马行空的数学模型,转化为一行行坚实、可靠的代码。

  今天,是新一代“开天”模型,完成自我迭代闭环后,第一次进行完整的性能测试。

  实验室中央的大屏幕上,数据流平稳地运行着。

  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

  只有代表着运算效率、模型复杂度和能耗比的几项核心指标,在以一种冷静而残酷的方式,不断向上跳动。

  “能耗比,稳定在阈值以下。”

  “模型复杂度,提升了两个数量级。”

  “逻辑自洽性,百分之百。”

  苏阳的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颤抖。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站起身,望向大屏幕。

  他们都知道,这些枯燥的数据,意味着什么。

  他们用有限的算力,撬动了无限的可能。

  陆若溪一直站在控制台前,一言不发。

  直到最后一项测试跑完。

  屏幕上弹出了最终的测试报告。

  一个绿色的,代表“通过”的巨大图标,占据了屏幕中央。

  实验室里,先是极致的安静。

  随即,爆发出压抑已久的,低低的欢呼声。

  “若溪……”苏阳转过头,看着她,眼中是无尽的感慨和敬佩。

  陆若溪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