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节 折服,挥洒自如(为5000票加更!)
张建川的话让在座的大学生们都忍不住面面相觑。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复旦交大的学子们来说当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一个高中生,一个私人老板来说是不是太超纲了一些?
还有人家有了几百万居然都不满足,而且还不是金钱上的不满足,而是对于实现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不满足!
相较于自己这群还在学校中懵懂茫然求学的学生来说,对于未来踏入社会后会遭遇什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都还充满了未知和迷惘,简直就有点儿难以接受了。
又有一个女生忍不住问道:“张总,总感觉你好像不是一个私人老板,也不像是只读过高中,你的知识面很广博,刚才的这番话让我们的思维都感觉有些跟不上,你平时是不是很喜欢读书学习?”
“嗯,这位同学说准了。”
张建川笑了起来,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笑容灿烂如春日阳光。
“可能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看电影,我和前女友认识就是在图书馆,然后成为我女朋友就是因为和我看了两场电影,一场《敦煌》,一场《红高粱》,觉得看完电影后相互探讨时观感时很有共同语言,……”
张建川面对着一干学子们显得挥洒自如,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学历问题而自惭或者局促不安,甚至还有点儿遥遥领先的味道。
“顺带说一声,我前女友是汉师大的,本来很有希望考上复旦的,她最仰慕的高校就是复旦,结果发挥不好,没考上只考上了汉师大,不过她好像没有灰心,现在正在备考复旦的研究生,上个月应该都已经考了,发挥如何,能不能考上,我就不知道了,希望她能考上和你们成为同学,……”
一名复旦大三的同学马上接上话:“我们学校考研要下个月才会出成绩,……”
“是么?”张建川微笑着道:“那就祝她如愿以偿。”
紧接着又有一名女同学接着道:“其实张总你能这么年轻就能创业如此,而且对待金钱和事业有这样睿智的判断,我觉得完全不必在意有没有读过大学了,……”
“不,不,我奉劝各位一句,虽然生活现实让我们在座一些人无法享受大学这座象牙塔的美好,而进入大学的很多人也不再珍惜这样一个机会,但是我还是要说,大学时代会是你们以后一辈子都再难以享受到的美好,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或者自我成长,都绝对不可复制,一定要珍惜,……”
张建川正色劝诫:“如果你们在遭遇那种面对你们侃侃而谈甚至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家伙,请一定记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装逼,想要博取你们的注意力和好感,尤其是女生们,一定要谨记,面对这种人,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打一个叉,让他滚蛋!”
张建川的话又引来在座学生们的一阵哄堂大笑。
大家都觉得这位张总实在太有意思了,根本就不像最初想象的那种一身铜臭味的土老板。
言谈爽朗坦诚,语言幽默风趣,而且知识面相当宽泛。
面对大家这一群人,无论什么话题都不落下风,而且还很能博得大家的好感,有些话既像是半真半假,但又觉得饱含哲理。
那位最活跃的嘉州学生都忍不住道:“张总,你身上这种味道太有我们嘉州人的风格了,耿直爽快,……”
“哎呀,你还真说对了,我老汉儿就是嘉州人,但老妈是汉州人,所以他们都说我身上兼具了嘉州人的豪爽血气和汉州人的潇洒通透,……”
张建川笑了起来:“这位嘉州兄弟,回汉川之后一定要来我们公司来做客,也包括在座的各位兄弟姐妹,有机会来汉川,一定来做客,此番相逢就是有缘,白酒就算了,答应过学校的,不敢喝,啤酒能喝的,咱们一会儿整一杯,庆祝我们相遇的缘分,……”
陈卫东已经很知趣地搬了两箱啤酒过来,一干学生们也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一顿饭吃得相当愉快。
面对眼前一个真实的百万富翁,所有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
席间不断有人发问,问及张建川的经历过往,张建川也没有吝言,能说的都说了。
高中时代任性豪气,下棋练武,以至于差几分考上中专,当兵时代成为侦察尖兵,工作时代在派出所的破案点滴,以及做生意的种种艰辛,都没有保留,甚至连停薪留职和女朋友的故事都被一干学生们挖出来不少。
当然张建川还不至于把具体情况都和盘托出,但也算主打一个坦诚了。
至于说为何和女朋友分手,也很客官地说了分处两地,各自工作繁忙,日久自然各种矛盾丛生。
“所以啊,我很喜欢刘震云才发表在《家》上的一篇,《一地鸡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生活中我们都会遭遇各种一地鸡毛,弄得你焦头烂额,但你也要坦然面对,熬过去一个坎儿你也许就会觉得不过如此,……”
立即有一名复旦新闻系的女生惊喜地道:“哇,张总你也看《家》?你也喜欢《一地鸡毛》?我看了之后都被吓住了,我感觉那里边的小林和小李两口子就是未来的我们,还有那个卖卤鸭子的小李白,太真实了,……”
“他们都在国家部委上班,我们也许日后还不如他们,但如果里的点滴种种就预示着我们的未来,那就太可怕了,一切美好诗意都会被残酷的现实给消解得七零八落,变成一地鸡毛吗?……”
另外还有一名交大的男生也跟着附和,言语中满是对现实地悲观。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影子和印记,但是也不必太过于纠结和执着其中,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只要你自己能够把握自己,跳出其中来看,人生过程也是一种历练和体味,……”
张建川笑了起来:“喜欢这篇,但不一定要对照现实吓自己,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最低下限来看,最糟糕就莫过于那个样子,那我们就要努力去做到高于那种状态,并为之努力。”
一顿饭吃到了快六点钟,也算是尽欢而散。
对于这些大学生们,张建川还是很负责的,深怕出事儿,要求陈卫东、辛勇他们一定要把这些学生送到学校一一点清进校,才能算是结束。
这要出一个事儿,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一直到回到旅店,张建川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和大学生们交流沟通还是很费心神的,毕竟不是一个群体的人,所想所感都不在一条线上,他们可以悲春伤秋感怀世界,自己却要立足现实,先让益丰活下来。
不过张建川并不知道自己的表现不但在大学生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在陈卫东、辛勇以及崔碧瑶三人心目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们三人在面对这些大学生们时都下意识地会觉得矮人一头。
想想全中国顶级大学就那么几家,而像安江中学这样全县的顶流中学一年能靠上清北复交的都是个位数,甚至就是一个巴掌数,真正是天之骄子。
整个汉州纺织厂这么多子弟,这么多年来就愣是没有一个考上清北复交的,南大武大汉大就算是极限了。
但面对这么多天之骄子,老板去能侃侃而谈,挥洒自如,而且每每都能引领操纵话题,让一干大学生们跟随他的指挥棒而转,没有半点不适。
这种水平让陈卫东和辛勇都心悦诚服,觉得老板不愧就是老板,凭啥能搞这么大企业,能赚这么多钱,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而崔碧瑶的感受又更不一样,一天下来,她在一边拍照一边也在观察着张建川的表现。
无论是对普通旅客民工们的热情,还是与电视台记者们交谈时的坦率大气,亦或是和大学生们的沟通对话,这个男人都显得那么沉稳有度,淡然自若,一副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气概,让崔碧瑶几度都要迷失其中。
有时候她都觉得自己距离这个男人越来越远,自己原来的一些小心思和痴心妄想显得那么不切实际。
她并不清楚张建川有意让她作为公司行政部的职员打扮得光彩照人一样给一干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能够用这样漂亮女孩子当办公室文员出来跑业务的私人公司,而且还是从国企里边辞职出来的女孩子,自然也让一干大学生们刮目相看。
再凭借着赚钱几百万的光辉事迹,张建川轻而易举地就把自己连带着益丰公司和“大师傅”方便面的印象在这帮大学生们心目中确立起来了。
这一点张建川也都和包括简玉梅在内的其他人都说过了,可以有意无意利用这一点来“神化”自己。
这也是无奈之举,算是为以后益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更方便容易地招募到更多的人才,否则随着公司壮大,人才短缺的短板会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