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七节 隆重,震动,扩散(1)
张建川赶到火车站站前广场时,已经是快八点了。
陈卫东以及黎学峰加上崔碧瑶七点过就赶到了火车站开始准备。
今天是五所大学二十个点同时启动,其中光是火车站九用了四个组,整个复旦大学二十个人的勤工俭学队伍就全部在这里了。
陈卫东他们五个人分别联系一所学校,然后各自对接,同时陈卫东还要负责整个上海片区的活动,所以他最辛苦,但这也是当组长的份内事。
黎学峰和崔碧瑶都算是编外人,跟着老板走,老板走哪儿,他们跟哪儿。
不过他们也还算知趣,没说要跟着张建川一道来,而是主动提前就和陈卫东来了。
张建川其实也早就起来了,但他专门和陈卫东打了招呼,要他自己先去,他要晚半个小时,另外也叮嘱他不要主动招呼黎学峰和崔碧瑶,看看他们二人的表现。
陈卫东这才明白,跟着张建川来的黎学峰以及那位昨晚钻了老板房间的长腿美女身份看来也还和自己一样,一样也还处于考察期。
老板要用这种方式来考察这二人态度和心性。
他也在琢磨昨天老板都还那么敬业地四处奔波,仔细研究分析,怎么今天就不和自己一道去火车站,而要晚半个小时了,这就是当老板的心思了,他学不会。
但黎学峰和崔碧瑶都很懂事,早早就问了他第二天一早的行程,他当然也不会拿捏什么,一起约好了早上六点钟起床就往火车站赶。
宣传栏、方便面、热水桶这些东西都提前一天就运抵了火车站,火车站乘务室那边陈卫东也早早就对接打点好了。
火车站在JA区秣陵路,也就是大家喊的新客站,87年12月启用,取代了原来的上海北站,规模也一下子上来了,而且旁边还有长途汽车总站,可以说算得上是是交通枢纽了。
这也是全国第一家高架候车的车站。
临近春节,春运已经启动,站前广场早已经是车水马龙,人头涌动。
当陈卫东他们将益丰公司的宣传栏和招牌铭文树立起来,上边则是一个万人试吃的横体标语,四个热水桶已经到位,一字排开,摆放在身后则是五百包面饼和准备好的调味料包。
一个个早已经准备好的一次性纸碗迭好,就等着张建川到来。
还好,今天上海天气不错,天色已经大亮,忙着乘车的人流量迅猛增加,正是宣传的好时机。
张建川头一天就分别和几所大学勤工俭学推举出来的负责人见过面也聊过了,他们也早早就被陈卫东他们培训过,大体知晓该如何来操作。
不过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第一次,还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
而且一来就要直接面对陌不相识的旅客们,邀请他们试吃,同时还要记录好他们的口味偏好,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要了解他们籍贯,精确到省即可,这样也便于掌握地域喜好。
张建川一到,众人就簇拥过来,事实上当陈卫东他们刚把摊子搭起来时候,周围就已经围绕了一大圈人了,这年头南来北往的旅客们都有着国人通性,那就是看热闹。
这样一个摊子突兀地在站前广场拉起来,同时上边的横幅也写明了“大师傅方便面万人试吃活动”,摆明就是在这里试吃方便面,不吃白不吃,一大早的如果能吃上一包香喷喷的方便面,还能省了早餐钱了,何乐而不为?
所以张建川到时,周围已经有了几十号人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连站前公安都来了两个人,帮忙维护秩序,也足见之前陈卫东的联络相当到位。
张建川一到,陈卫东赶紧带着他和站前公安两位民警见了面,张建川也表示了道谢,这个时候才拿起了早已经准备好的电喇叭。
“各位旅客,我们是大师傅方便面的生产厂家,承蒙大家厚爱,新产品上架之前,希望得到各位旅客对它的一个品评,……,我们推出了三种不同口味的方便面,分别是红烧牛肉味,香辣牛肉味,香菇炖鸡味,敬请大家品尝,并给出一个体验的推荐评价,……”
张建川宣讲时,陈卫东则早已经组织起了大学生们开始帮助开始簇拥而来的旅客排队。
试吃活动还是相当繁复的,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一个口味都吃三盒,而只是让他们领碗,分别到几个口味不同的面盆中,由大学生们为他夹起一筷子进行尝试。
也就是说每种口味只有一夹筷子,让你品尝,并给出评判。
事实上这种方式并不完全精准,但是也只能做到这一步,真要每个人吃三碗,那人也受不了,效率更低。
同时用这种每人三筷子的方式,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吃不饱的前提下,还要更大程度的刺激胃口,产生饥饿感,让他们觉得滋味鲜美,日后也算是一种口口相传的口碑了。
光是今天火车站这几百上千人的品尝肯定算不上什么,但是你要想到上海有这么多个点,而今天同时启动的是三座城市,上海、燕京、汉州,然后三天后又是三座城市,再三天又是三座城市,整个春运期间,覆盖十座城市,试吃人数可以达到十万计。
而这种口碑传递出去,还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这种饥饿感转化为可能美味感。
一旦“大师傅”方便面在电视广告上和自己身边的日杂店、食品店的广告画乃至货架上出现时,自然就能勾起他们的回忆。
而这种美好回忆如果口口相传,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
90年的老百姓还是淳朴的,这种试吃明显是一种商业宣传活动,但是他们并不在意。
能白吃几口面,味道还不错,哪怕排一会儿队,还要问几个问题,那又如何?
很划算啊,而且还能有面汤可喝,都当得上一碗肉汤鸡汤了。
当张建川讲完话之后,大家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排成十队的长龙开始蠕动,试吃正式启动。
崔碧瑶早已经拿出了相机,红梅牌的,开始拍照。
这会是日后公司的一份原始记忆,值得铭记。
张建川也主动邀请了两位站前公安一道合影,表示会将其记入公司历史中。
看着十队长龙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张建川粗略算了一下,心里有些麻抓。
这排队的人起码超过四五百人了,每队都有三四十人,关键是还在增加,就算是这个试吃速度再快,这估计排到最后一个都得要一个小时后了。
宣传目的达到了,而试吃的味道测试结果则还要看。
火车站无疑是一个最大的人口口流动地,现在还不是春运最高峰,到了最高峰的时候,恐怕这站前广场到处都要挤满人,还能不能再搞这个活动都很难说了。
不过按照现在这个势头,张建川估计万人试吃如果单单只是以万人次来计算,顶多三天就能完成,一天三四千人次轻轻轻松,光是这火车站,每天完成两三千人次试吃就和玩一样。
现在张建川反而有些担心这个试吃宣传效应倒是充分发挥出来了,而后广告拍摄却要到四月份才能完成。
海润那边也已经和央视那边接洽了五月份播放,初步定下来三个月,后续看情况而定,张建川的意见是起码要半年一直到年底。
这中间还有两三个月的空白期,一方面是公司要开始加班加点生产备货了。
这也是一柄双刃剑,备货过多,一旦滞销,那就只有全砸在自己手里了,但备货不够,一旦各地需求量大,产能跟不上,那又错失商机了,没办法,也只能赌一把,赌自己的信心,赌自己的运气,全力尽可能地多备货。
眼见得长龙越来越长,每一队迅速从三四十人增加到了近百人,张建川也有些着忙,一方面要求学生们加快试吃速度,一方面也要请站前公安帮忙维持秩序,真要出现什么拥挤踩踏,那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好在站前公安们显然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了,每年春运期间比这种情况多十倍的情形他们都屡见不鲜,这千八百人的阵势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何况站前广场够大,只要队伍一直在持续向前挪动,就不是问题。
试吃活动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过,实在是不敢再继续了。
准备的面饼原本是十天用的,照这个进度,别说十天,五天都不可能,顶多三天就得要用完。
但对大家来说,这种辛苦程度也是空前的,从八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三点,所有人,包括张建川在内,都没有一分钟休息时间,都在不停地上面,递水,询问,记录,维持秩序,宣讲。
到最后不得不强行结束时,单单是火车站这个点准备的四千包面饼就已经用去了一千八百包。
数了数统计的清单,试吃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三千二百余人,也就是说,单单是火车站一个点一天时间就接近完成了当初给预计的万人目标的三分之一了。
让张建川更感到满意的是正巧上海电视台的记者来新客站采访春运启动后的情况,看到了这一幕后很感兴趣。
尤其是看到为大家提供试吃,免费喝面汤,同时也提供热水,而且还是复旦大学的大学生们勤工俭学活动,立即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所以专门采访了张建川和复旦大学那位负责的学生。
张建川当然不会浪费这样一个机会,面对摄像机镜头侃侃而谈,介绍了公司的初衷和想法,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社会实践机会,成功地让益丰公司和“大师傅方便面”蹭到了上海电视台新闻机会。
而且在接受采访时,他也是有意站在了益丰标识和“大师傅”形象边上,让这两者能够进入画面。
摄影师和记者其实也都明白,但张建川相当配合热情,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他们自然也不吝帮一把,张建川也专门给二人送上了名片,留下了二人的联系方式。
那位学生负责人也很上道,表达了对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喜欢,认为能最近距离接触到普通百姓,了解他们的口味,同时也能在几天的辛苦工作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自身证明价值。
***
补昨天的。求几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