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堂堂美军,闭着眼都想不到怎么输(加更16/26)
罗根从不打诳言,因为他只会站在赢的一边。
譬如他已经知道了,欧洲豪杰业务介绍所突然接到一份业务,有大批来自英国殖民地的黑人“退伍兵”,想要前往美利坚帮助黑人同胞争取解放。
罗根当时都惊了,带英,你说支持黑人独立是来真的啊?!
要说这背后没有伦敦官方的默许甚至指示,打死他也不相信那些远在非洲或加勒比海殖民地的黑人士兵,会突然生出如此“崇高”的国际主义觉悟和跨越重洋的“革命情怀”。
但惊愕之后,罗根立刻回复欧洲豪杰事务所:“尽管来,有多少要多少!介绍费按欧洲豪杰的标准算!”
这还不算完,罗根紧接着就通过欧洲豪杰业务介绍所的渠道,给带英的接头人,下了一份包含重炮和大量军用卡车的巨额军火订单!
这下轮到带英方面的接头人惊了!
谢特,我们只是为了应付一下某位大臣阁下的突发奇想,没想到你们真的接茬啊!
接了人也就算了,居然还要这么多军火?你们美利坚是真要打大内战啊!
为什么确定是用来打内战的?
废话,刚接手了这么多黑人“退伍兵”,又要买这么多重炮,不用来打内战,难道是用来将黑人“退伍兵”发射回大英殖民地?
震惊归震惊,接头人这次还是相当有效率地将这份大订单层层上报,最终摆到了那位对美利坚局势最为热心的丘吉尔大臣的办公桌上。
“卖,都可以卖!”
丘吉尔看完这份清单,当机立断表示,“统统卖给他们!美利坚的内战打得越大,越持久,大英帝国就越赚!”
当下属小心翼翼地提醒,如此大规模的军火出口,可能会引起议会和外交部的反对时,丘吉尔大手一挥,脸上露出“老子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辜表情:
“议会?关议会什么事?我们只是接到报告,某些殖民地的仓库管理混乱,不幸‘丢失’了一批库存军火而已。”
“这是殖民地管理部门的失职,需要我们好好检讨!但武器具体流向了哪里,我们怎么知道?也许是给非洲的部落武装买去了呢?”
——当然,军火可以在殖民地“丢失”,但不负责运到美利坚,因为密西西比州的沿海已经被海岸警卫队严密封锁。
好在罗根还真不需要他们运到美利坚。
就这样,在罗根的积极运作和丘吉尔的“默契配合”下,大英帝国“阴谋分裂美利坚”的证据,已经是实打实的了!
甚至可以说,整个欧洲都在“阴”美利坚,哦不,都在伺候美利坚!
——阿尔卡彭通过意大利老家的秘密渠道,成功招募了大批经历过欧战洗礼的退伍技术兵。
这些为了金钱的亡命之徒,与来自大英殖民地的黑人士兵,如同两股暗流,或是从加拿大过境,沿密西西比河南下;或是从墨西哥偷渡,悄无声息地潜入美利坚,最终在瓦坎达的控制区汇合。
联邦政府和陆军情报部门对此就毫无察觉吗?
如察!
首先,这些情报部门至少有一半的人手和精力,都被牵制在了全美范围内甄别、抓捕“叛乱分子及其同情者”的政治任务上。
剩下部署在密西西比州周边的情报力量,其关注重点也更多地放在了监控可能流入的大宗军火上,对于人员的渗透,并未给予最高级别的重视。
其次,美利坚的国土实在太辽阔,在有内鬼协助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手还不足以发现潜入的训练有素的士兵。
当然,情报部门并非全然无能。
通过空中侦察和一些地面线报,他们最终还是确认了一个基本事实——瓦坎达武装的兵员数量,在近期出现了不正常的增长。
正是基于这个发现,加上调派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针对瓦坎达武装的大规模围剿,终于拉开了帷幕!
在柯立芝总统的授权下,联邦陆军调动在密西西比州周边驻防的三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以及一个配备了155毫米榴弹炮等重火力的野战炮兵旅,组成平叛军团,气势汹汹地开进密西西比州,剑指瓦坎达盘踞的“失地”!
南方的战火重燃,再次吸引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在此前媒体记者的深入挖掘下,大家知道了不少瓦坎达这支黑人武装的信息:譬如其正规兵力规模大致相当于一个团,最多不超过一个半团。
譬如其炮兵力量,虽然在此前的“会战”中表现出色,但都属于轻炮,缺乏能与联邦陆军炮兵旅抗衡的重型榴弹炮。
会不会是媒体低估了瓦坎达,或者信息被隐瞒了?
几乎所有观察家都认为可能性不大。
因为如今的密西西比上空,不仅是陆军的侦察飞机在频繁出动,各大报社的记者飞机也在冒着风险进行航拍侦查。
在如此多“眼睛”的注视下,如果瓦坎达真的隐藏了大量重型装备而没有被发现一点端倪,那只能解释为他们得到了上帝的亲自庇佑。
“如果真是那样,”一位资深评论员在广播中调侃道,“这仗我们趁早别打了,直接请教会出面调停算了。”
总之,综合所有公开和可靠的情报分析,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联邦陆军vs瓦坎达叛军,兵力对比至少是三比一,陆军占据绝对优势;火力对比是重炮对轻炮,拥有碾压性的优势!
“事实证明,战争,终究是靠实实在在的武器装备和兵力数量来打的,而不是靠某些人的‘预感’打的。”
在分析战局时,不少媒体忍不住调侃某人,“美军堂堂正正携碾压之势而来,闭着眼睛,我们都想不出他们怎么输!”
另一边,在瓦坎达的指挥部,一位因出色的军事才能被瓦坎达火速提拔为“参谋”的德国“雇佣军”,睁开眼睛,最后看了一眼双方军事态势图,眼里闪过精光,“我有一计,可破美军!”
哦,这位德国“雇佣军”还是美利坚“老朋友”,他叫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