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第175章 罗根懂什么军事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5章 罗根懂什么军事呢

  

在外人看来,五百欧洲豪杰“英勇”的覆灭,大概只有禁酒局输了。

  但是,禁酒局其实也觉得自己赢了。

  想想看,如果换了禁酒局自己的执法人员上,遭遇这一波团灭……罗伯特专员当即就打了个冷颤,幸好幸好。

  至于另一个执法部门,调查局,那毫无异议还在赢!

  当硝烟散尽,媒体的焦点还停留在对“勇士”的缅怀或对“残忍”的抨击时,调查局最专业的现场勘察小组和技术分析部门已经悄然入场,细致地剖析着整个战场和对手暴露出来的一切细节。

  在胡佛的亲自督办下,调查局的分析报告在极短时间内便摆上了他的办公桌。

  报告首先重点分析了那令外界惊掉眼球的“没良心炮”。

  分析人员通过精确测量弹坑的直径、深度,以及收集到的炮位的测量数据,未完全燃烧的发射药包残骸等,逆向推导出了这种武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

  “……这种武器,本质上是一种超大口径的臼炮或抛射器。唯一的优势就是结构简单,易于大规模制造和隐蔽,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开阔地造成面状杀伤。”

  而除了优势外全是劣势——

  精度极差,完全依赖数量覆盖;射程极短,根据弹道分析,有效射程应在200-400米之内,且散布巨大;射速缓慢,再装填费时费力;对操作人员也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

  分析小组用一句话给这种武器定了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技术能力低下背景下的土法大炮!”

  堂堂美利坚,自然是看不上这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土法武器。

  但从这其中,与之前针对执法小队遭遇的两次精密炸药埋伏事件相结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可以确定,我们面对的是一支在炸药使用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相当技术水平的武装力量,他们善于利用简易材料制造大威力爆炸装置。”

  基于此,分析报告开始勾勒黑人武装力量的整体形象——

  “综合战场痕迹以及他们与三K党的战斗情报分析,成员具备基础乃至娴熟的步兵战术素养,训练水平高于普通匪帮,接近于经历过基础训练的民兵;”

  “他们装备有较为统一的轻武器,包括轻机枪,但从目前看没有发现装备制式重武器的迹象,所以不得不倚靠在炸药运用上的专业,制造土法大炮来弥补火力的不足;”

  “他们的战术执行值得警惕,但装备决定了他们的上限。因此,评估认为:其无法与美利坚任何一支成建制的正规陆军部队抗衡。只要投入营级规模的国民警卫队,在获得准确情报支持下,即可予以解决!”

  不怎么懂军事的胡佛,并非只听信内部分析的一家之言。

  就在调查局内部得出初步结论的同时,嗅觉灵敏的各大报纸也纷纷找来了军事专家,在报纸上开辟专栏,对这场“伏击战”进行专业解读。

  “……这场伏击的成功,关键在于出其不意和地形利用。守军使用了某种技术含量极低的抛射武器,反而暴露了他们在远程火力上的绝对短板……”

  “……也许可以将这群匪帮视为有一定组织的游击队,这说明了其为什么能对抗执法人员了,但也仅限于此了。”

  这些分析,虽然角度各异,但核心观点与调查局内部的评估不谋而合。

  嗯,大概只有一份报告格格不入。

  胡佛可没忘了兼任记者,近距离目睹“犯罪集团”武装表现的罗根,让他也写了一份基于媒体人视角的分析报告。

  收到胡佛的传讯,罗根觉得自己的双面人生真是充满职业道德上的挑战。

  普天之下,还有人能比他更清楚瓦坎达的底细吗?

  而众所周知,他罗根一向敬业,干一行爱一行。

  而他现在是调查局的“线人特工”,那……当然要说实话啊!

  于是罗根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评估报告——

  “……据观察推测,该武装分子在炮击后撤离战场时,行动迅捷,纪律严明,可能经历过长期、严格的军事化训练;”

  “……根据其对炸药的精通和简易抛射武器的创造性运用,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拥有获取并操作更先进武器的渠道和能力,甚至可能已秘密储备了部分重武器,以应对更大规模的冲突。”

  “……综合判断,该武装集团似乎心有沟壑,所图非小,其展现出的实力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其潜在威胁等级,大概可堪比正规军队?”

  通篇报告,充斥着“似乎”、“可能”、“也许”、“据观察推测”、“不排除存在”、“很难不让人怀疑”这类模糊词汇,看得胡佛脑核发疼!

  他看了三分之一,就直接跳到最后看结论,然后就被气笑了!

  最后的“?”就很有灵性,你特么连结论都是臆断?!

  这份报告,在胡佛看来,分明就是罗根把他报社里编故事的劲头都用上了,这哪里是情报分析,这分明是在写想象。

  “这个罗根,办报纸、搞情绪煽动是一把好手。但军事……唉,他懂什么军事呢?”

  呃,好像罗根自己也这么说过。

  这么一看,某种程度上,罗根还真是个挺诚实的人!

  胡佛一边深化对罗根的印象,一边将他的“文学性分析”扔进了垃圾桶。

  最后他理所当然的倾向了那些由专业分析人员和权威军事专家得出的一致结论:黑人武装集团有威胁,但不多,出动正规军可以解决。

  恰在此时,跟踪黑人武装埋伏部队的特工,历经周折,成功定位到了他们撤退后潜入的一处位于密林深处的营地。

  根据粗略侦察,该营地规模不小,至少能容纳数百人,且警戒严密,极有可能是该组织的一个重要据点,甚至可能是其指挥中枢所在地!

  没错,虽然黑人武装集团狠揍欧洲豪杰,在某种程度上算是顺应了民意。

  但民意关调查局什么事?调查局第一时间只想到顺藤摸瓜,然后将瓜摘了!

  联邦政府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知恩图报”,只有“秋后算账”和“过河拆桥”!

  前脚欧洲豪杰被灭,民众情绪得到宣泄;后脚就该轮到你“犯罪集团”被连根拔起了!

  该终结一切了!

  总之,这条情报,如同最后一块拼图,嵌入了胡佛的计划之中。

  他不再有犹豫,向更高层申请推动针对“南方犯罪集团”的军事清剿计划!

  ……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