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我信了你的鬼(月票加更10/64)
周日,周砚睡了个懒觉。
七点半才起床。
相比于四点半的日常,七点半对于如今的周砚来说,已经算得上懒觉了。
说来好笑,上大学那会,七点半能起床去上早八,那就算早起了。
冬天的时候,一个宿舍不一定有一个能赶上早八的。
周砚穿上赵嬢嬢给他做的那件灯芯绒夹克,里边夹了棉花,穿着挺暖和的。
这两天又降温了,不是穿着衬衣,咬咬牙就能挺过去的天气。
周砚下楼,赵嬢嬢他们已经换好衣服在楼下等着了。
周沫沫换掉了她的日常小花袄子,换上了段语嫣送她的棕色小皮衣,没戴鸭舌帽,戴上了赵嬢嬢给她打的红色毛线帽,往下一拉,刚好能把耳朵盖住,看着还有点呆萌。
老周同志和赵嬢嬢也换上了体面的衣服,脚上穿着皮鞋,从头发丝到皮鞋尖都透着精神。
果然,人不上班的时候,看起来气质是不一样的。
赵嬢嬢和老周同志本来就才四十出头,常年劳作晒的黑了点。
不过这两个月在饭店帮忙,没晒过太阳,又用了夏瑶送的护肤品,赵嬢嬢的肤色看着白净了不少,皮肤也变得细嫩了一些,新衣裳一换,瞧着比之前要年轻不少。
当了两个月老板娘,气场看着比之前也强大了不少,腰板挺的笔直,老周同志站她旁边跟个保镖似的。
老周同志隔三岔五去钓鱼,还是晒的黑黑的。
要说钱养人,这话真没错。
普通人的底气,可不就是钱带来的吗。
“我去给你煎个鸡蛋饼,你去刷牙洗脸,吃了早饭再走,免得把胃饿坏了。”赵嬢嬢跟周砚说道,“我们都已经吃过了。”
“我来煎就好了,你免得把衣裳弄上油。”周砚把外套脱了搭在柜台上,进厨房,小灶里还有小火燃着,灶上有调好的面糊糊。
往灶里塞一段木头,周砚先去刷牙洗脸,随手煎了个鸡蛋饼把肚子垫上。
把灶台里的火灭了,周砚从厨房出来,穿上衣服,笑着道:“走嘛,进城。”
难得周末,赵嬢嬢和老周同志约好了要去看川剧,东大街上的嘉乐大剧院每周末都有川剧表演,票价多少他们都提前问过了。
周砚觉得这挺好的,丰富业余生活,挣钱不就是为了能更舒服的花钱吗。
这要换三个月前,赵嬢嬢和老周同志绝对不会想到跑嘉州去看川剧,只能等逢年过节的送剧下乡活动。
“沫沫,你也要去看川剧啊?”周沫沫坐的周砚的车,他笑着问道。
“嗯嗯,我想看变脸。”周沫沫点着脑袋,眼睛亮晶晶的:“刷的一下,就换了一张脸,他们好厉害啊!”
也对,没有小孩能拒绝川剧变脸。
哪怕要先等一场她看不懂的川剧。
周砚和夏瑶约了八点钟,到宿舍楼下的时候,她已经在等着了。
她穿着昨天那件毛呢外套,挎着一个金色链条的小皮包,今天没有扎头发,黑色长发梳的笔直,多了几分优雅和知性。
夏瑶和众人打了招呼,上了周砚的自行车后座。
“你吃过早餐了吗?”周砚问道。
“还没呢,我想去嘉州吃纸皮烧麦,配一碗海带汤。”夏瑶微笑道。
“挺好,那一会我先带你去吃早餐。”周砚笑着说道,被她这么一说,刚吃完鸡蛋饼的他又有点饿了,感觉应该还可以再吃一笼烧麦。
“我也想吃!”周沫沫立马报名,生怕错过。
“你不是吃过鸡蛋饼了吗?”周砚笑着道。
“但是……但是我没有吃烧麦吖。”周沫沫认真辩解道。
“那一会看妈让不让你吃吧,我可做不了主。”周砚笑道,要是周沫沫吃多了积食,他妈是真会揍他的。
“瑶瑶姐姐,你能做主吗?”周沫沫回头,试图寻找外援。
“我也不能。”夏瑶果断摇头,这锅她也不敢背。
“唉~~”周沫沫叹了口气,嘟着小嘴有点烦恼。
周砚和夏瑶在后边笑得可开心了。
到了家属院那边,林志强推着自行车刚从院里出来,后边跟着林秉文和林景行俩兄弟,孟安荷推着她的女士自行车也从院里出来。
众人见面打了招呼。
孟安荷看着坐在周砚后座的夏瑶,开口道:“瑶瑶,你上我车吧。”
夏瑶还没开口,林志强已经抢着说道:“你就让周砚带瑶瑶呗,他年轻有劲,你自己能骑到嘉州都算不错了,要不你让景行坐淼哥的车,我带你上去?。”
赵铁英跟着说道:“我看行,安荷,你让景行上我们车,你免得来回骑这二十来公里路,把裤腿弄脏了不划算。”
孟安荷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呢子阔腿裤,又看了眼自行车,想了想,点头道:“也好,那我就不骑车了,我家老林这两个月天天跑步,腿有劲。”
赵铁英闻言眼睛一亮,笑着道:“是吗?还有这好处啊,那回头让我家三水也去多跑跑。”
孟安荷愣了一下,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林志强和周淼对了一下眼神,给了对方一个中年男人惺惺相惜的眼神。
周砚和夏瑶一脸疑惑,不懂他们在笑什么。
众人就这么出发了,一路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周砚本以为赵嬢嬢和孟安荷他们没什么话题,毕竟一个是出国留过学,现在在省建筑院当副院长的知识分子,一个是一直待在乡下,年轻的时候当过民兵的村妇,经历上差的实在太多了。
但两人偏偏在自行车后座上聊的热火朝天。
“之前下乡的时候,我们还跟着他们去打过野猪,那么大的野猪,我两枪就放倒了。”孟安荷比划着说道。
“安荷,没想到你枪法也这么厉害啊!”赵嬢嬢一脸赞赏地看着她,接着说道:“那年野猪泛滥,下山糟蹋庄稼,我们民兵大队接了县里的任务负责灭野猪,一个星期打死了二十六头野猪,我打了一头六百多斤,还被县里嘉奖了呢。”
“六百多斤!天呢,那可太大了!英姐你可真厉害,我看到这么大的野猪该腿软了。”孟安荷惊叹道。
“六百多斤,那真的非常大了。”林志强也是一脸惊讶。
话题从野猪展开,又聊到了建筑行业,主打一个你聊你的,我聊我的,意外的和谐。
“安荷,你说你专业修房子的,那回头我们要是回乡下修房子,你也帮我去看一眼嘛。”赵铁英看着孟安荷道:“我就想等来年挣了钱,回老家修个房子,要求不高,要让村里那些村妇一眼就看出来我们家挣了钱的那种。”
“我懂,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嘛。”
“对!特别是高翠花那伙娘们,我有钱了她不晓得,我觉得这钱都白挣了一样。”赵铁英点头道。
孟安荷笑着道:“英姐真性情,那回头你回家修房子,我给你设计一下布局,保证是全村最洋气的房子。”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赵铁英可太高兴了,看着孟安荷道:“以后你跟林厂长来店里吃饭早餐我全包了哈,天天来都要得,不许付钱哈,付了我要翻脸的。”
“那多不好意思啊。”
“你看你,又见外了,我们都好意思让你这个副院长来给我们画图,你吃个早饭还不好意思了。”
“英姐,你这人太有意思了。”
“我这个扫盲班的漏网之鱼,下个星期要去扫盲班二次改造了,我争取多认几个字,再学点普通话,以后好跟你们这些文化人交流。”
“你的精神世界和内核,比很多文化人都强大,跟你聊天比很多文化人有意思多了。我姐要是遇上你,可就是秀才遇上兵了。”
“你让你姐放心,我不动粗的,我尊重文化人。”
“好……”
孟安荷聊了一路,笑了一路。
连带着夏瑶在后边听着都笑个不停。
“赵嬢嬢真是一个精神富足的人,难怪你和沫沫那么好。”夏瑶笑着说道。
“是的,她总是乐呵呵的,哪怕是对沫沫也从不扫兴。”周砚点头。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他最先感受到的是这个家庭富足的幸福感。
赵嬢嬢作为这个家庭的灵魂人物,给这个家带来了巨大的能量。
也给了他无限进步的动力。
“真好。”夏瑶轻声道,嘴角已是不自觉地上扬。
林志强和孟安荷他们也还没吃早饭,所以到了东大街,先去了海汇源烧麦铺。
今天周日,所以哪怕已经临近九点钟,店里和店外摆的桌子还有不少客人在吃早餐的。
“就这吃早餐吧,房子就在街头那边,吃完再过去。”周砚把自行车停下,招呼众人道。
“这家烧麦不错,上回开会我还来吃过,海带汤挺鲜的。”林志强说道。
孟安荷左右瞧着,全是饭店和小吃摊摊,也是不禁笑道:“住东大街上,以后有口福了。”
“是挺方便的。”夏瑶点头,“还有甜的豆腐脑呢。”
“甜的?”孟安荷眼睛一亮:“我来嘉州那么久,还没吃到过甜的豆腐脑呢,这边不都是加很多料和红油,还挺辣的豆腐脑吗?”
周沫沫起身踮着脚尖瞧了瞧,看着孟安荷道:“姨姨,等会中午我带你去吃,那伯伯和嬢嬢还没来呢。”
“您要想吃,还真得跟沫沫去才能吃的到,靠她刷脸才行。”周砚笑道。
“真的?那我可要尝尝。”孟安荷笑着道。
周砚点了十笼烧麦,各种口味都来了俩笼,一人又配了一碗海带汤,吃得饱饱的。
“我早上就多余摊那俩鸡蛋饼。”赵铁英幽幽道,她也吃了半笼。
“好吃啊,我就爱吃你做的鸡蛋饼。”老周同志说道。
“那你刚刚还吃了一整笼烧麦?”
“那……那不一样,主要是尝个味道,没你鸡蛋饼好吃。”
“我信了你的鬼。”
……
“吃饱了,那咱们去房子那边看看吧。”周砚结了账过来,顺便帮老周同志解了围。
“要得。”老周同志连忙点头。
走到街头,孟安荷看着老宅左右两边开的两个铺子,不禁笑道:“这黛瓦白墙,还真有几分意趣,主人家愿意在墙上开这俩铺子,倒也活的通透而实在。”
“小姨,你要看到这主人家的书房,你一定也会很喜欢。”夏瑶微笑道。
……
加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