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没钱赛什么车? >312 这场比赛我要赢
字体:     护眼 关灯

312 这场比赛我要赢

  

没错,陈向北这一刻气势确实得到了改变。

  之前他只是想着对抗别输。

  现在他想的却是怎么赢!

  输跟赢的区别,就是陈向北心态的变化,哪怕后面追赶的阿隆索跟汉密尔顿这种神级车手。

  这场比赛,我要赢!

  三辆赛车风驰电掣,阿隆索不断利用抽头攻势对陈向北发动进攻。

  说实话,这一刻陈向北的压力,要超过之前防守舒马赫。

  如果不是心态上面的改变,他根本就挡不住阿隆索。

  要知道阿隆索对于进攻距离,以及尾流效应的把控,已经远远的超过任何车手。

  记错,是任何车手!

  哪怕就是后世来到了拥有DRS的混动时代,阿隆索也是为数不多能依托常规尾流弹射效应,赛道上面硬吃对手的车手之一。

  另外一个则是汉密尔顿。

  只不过汉密尔顿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跟学习能力,很明显要超越阿隆索这种oldschool(老学院派),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成为七冠王的原因。

  极致的操控技术施展是阿隆索的特色,也在后世成为了他的桎梏。

  当混动模式成为主流,当赛车模拟器成为训练方式,当DRS改变了超车方式,阿隆索很多情况下不可避免的跟时代有些脱节。

  能依然屹立在第一梯队,纯粹是靠个人硬实力。

  换作其他车手,恐怕早已经被时代给淘汰!

  与此同时阿隆索的内心里面,也是充斥着震惊跟不可置信。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舒马赫前面没能超越陈向北,佩雷兹的追击跟牵制只占据部分因素。

  根本因素在于这个中国小子的速度跟强硬。

  完全看不到任何新手的影子!

  认真说其实阿隆索之前跟陈向北交手过,并且还被对方给超车了。

  但那一次阿隆索别说拿出十成功力,就连五成功力都没有释放,更多是在完全没有防备的状态之下,陈向北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超车线路,整个过程平淡寡味。

  别说阿隆索自己,就连外界也不认为他挡不住陈向北。

  更多是意外中国新秀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意外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超车路线。

  现在的情况跟局势则截然不同,阿隆索知道自己拿出了怎样的竞技状态,后车汉密尔顿更是放弃了进攻,选择坐山观虎斗等待着渔翁得利的时刻。

  简单点来说,阿隆索就是在跟陈向北1V1。

  1V1超不过去,再加上这一站法拉利赛车也不比HRT赛车弱,让阿隆索找不到任何借口。

  中国小子不再是什么菜鸟跟弱者,他已经强大到足以跟自己匹敌的程度!

  第41圈、第42圈、第43圈……

  阿隆索就这么跟在陈向北的车后,万众期待的超车画面并没有出现。

  并且随着轮胎达到工况温度,陈向北的防守变得愈发的从容,双车从激烈的颤抖变成了一种诡异的巡航状态,阿隆索已经无法在速度上绝对领先了!

  “前有舒马赫,后有阿隆索,以前只知道陈向北的进攻,没想到他防守也能这么厉害。”

  “陈向北就是六边形战士,他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短板!”

  “北,干的漂亮,继续这样阻挡下去!”

  “如果连阿隆索都超越不过去,那么没有人能威胁到北。”

  “陈向北的防守就是新一代的钢铁长城!”

  完美的防守令现场观众惊叹,并且舒马赫跟阿隆索这两位历史级车手的身份,更是凸显了陈向北的含金量。

  只是现场观众没有注意到,还有一支车队的氛围越来越紧张,那就是前面领跑的红牛车队。

  凭借着升级套件,以及没有短板的赛车研发,红牛车队在灵岩这条高低速复合赛道上面大展神威,称之为遥遥领先的“火星车”毫不过分。

  前期超越汉密尔顿跟阿隆索之后,两辆红牛赛车就进入了长距离巡航状态,没有任何赛车能够威胁到他们的位置。

  本以为这场比赛会以红牛车队一二带回平淡结束,谁都没想到陈向北通过双车战术以及undercut硬生生的追了上来。

  目前他的车距,相差第二名的韦伯仅剩下26秒。

  要知道韦伯还需要再进站一次,意味着实际上双车差距已经不到2秒!

  后世网络上有句话形容商战,叫做老大跟老二干仗,结果把市场老三给干没了。

  赛道上陈向北疯狂推进想要摆脱阿隆索,结果跟韦伯的车距越来越短,已经快要追平整整一个进站窗口期。

  并且选择二停战术的韦伯,他换上的这套中性黄胎也跑了二十多圈,早已经过了抓地力的峰值,目前单圈速度要落后陈向北一秒以上。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最多还有两圈,韦伯要是还不进站换胎的话,就将再次出现被陈向北undercut(战术超车)的场景,换胎出站自动来到陈向北的车后。

  “霍纳,我要求进站换胎。”

  意识到局势陡然恶劣,韦伯毫不犹豫的按下了无线电通话键,主动向车队请求进站换胎。

  原本计划是赛程剩下最后八圈进站,刚好可以利用软红胎的全部寿命峰值推进。现在陈向北追击的速度太快,韦伯被迫改变战术方针,提前两圈进站换胎。

  虽然相比较原计划差了两圈,但是考虑到临近比赛结束,赛车燃油已经消耗的差不多,整体车重减少了数十公斤,多推进两圈依旧在安全跟合理的范围之内。

  就在韦伯请求车队的同时,维特尔也按下了方向盘上面的语音通话键。

  他跟韦伯始终保持着开火车的巡航状态,两辆赛车大多数时间相距在1秒以内,意味着如果韦伯要是陷入被战术超车的风险之中,那么维特尔也好不到那里去。

  既然如此,进站换胎就必须要提前进行。

  听着耳机里面两位车手的请求,红牛领队霍纳此刻陷入了犹豫之中。

  正常情况下遭遇这种情况,想要不厚此薄彼那就只能双车同圈进站换胎,谁跑到前面谁先进,谁落在后面谁后进,各凭本事没什么好说的。

  可问题是红牛是一支争冠车队,双车同圈进站出现失误的风险很大,任谁成为管理层都不会去冒险。

  “领队,我们应该怎么做?”

  红牛首席比赛工程师莫纳安把目光看向霍纳,朝着他询问了一句。

  谁先进站,就意味着谁有更大几率成为冠军。

  相反后进站的那个,大概率是个炮灰。

  其实不仅仅是莫纳安,整个红牛策略组成员,都把目光看向了霍纳。

  这个回答除了决定冠军的归属,还将决定未来车队的一号核心。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红牛车队,远远不是维斯塔潘时期的三巨头车队,它仅仅是个进入围场才几年的小年轻,更没有品尝过冠军车队滋味。

  没有冠军的积累跟沉淀,自然没有对车手的绝对严控,维特尔跟韦伯两人还处于公平竞争阶段,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一二号车手地位。

  当然,在车队老板以及管理层心中,德国人维特尔的份量要超过澳大利亚老将韦伯。

  “维特尔先进站。”

  没有太多的思考跟犹豫时间,霍纳就做出了决断。

  维特尔跑在前面,他理应获得优先进站权。

  更何况站在绝对理智的角度上面,维特尔身为头车的争冠几率要超过韦伯,没有任何理由让后车先进站。

  哪怕韦伯先提出申请。

  “领队,维特尔还能坚持,他晚一圈进站对于局势影响不大,韦伯此刻的处境很危险了!”

  这时候韦伯的比赛工程师皮尔比姆站出来表明反对。

  维特尔领先陈向北两到三秒的时间,中国小子单圈速度不可能追上来这么多,撑一圈再进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相反韦伯就有些撑不住了。

  “皮尔比姆,你难道忘记还有轮胎需要暖胎吗?”

  几乎就是在同时,维特尔的比赛工程师拉奎林,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维特尔是领先两到三秒没错,可问题是现在陈向北单圈就能追回来一秒,再加上冷胎出站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暖胎,相当于又得扣除一圈赛程。

  谁敢保证这期间中国小子速度不会更快?

  一圈还有着安全冗余,两圈多了未知风险。

  维特尔稳操胜券,为什么要冒无所谓的风险?

  “算上暖胎圈,韦伯的处境更危险,难道不应该让他先进站吗?”

  “况且如果韦伯跑在北的前面,还能替维特尔起到阻挡作用。”

  皮尔比姆身为韦伯的比赛工程师,他当然要为车手利益据理力争。

  老将本身就意味着潜力殆尽,如果跑不赢车队新秀的话,对于签约乃至于继续留在围场里面的难度很大。

  要知道历史上面的10赛季,维特尔前四站拿到三个杆位,只不过运气非常差,其中有两站赛事遭遇火花塞跟轮胎故障疯狂掉出领奖台,直至第三杆才拿冠军。

  韦伯无法接受被队友碾压的局势,他必须要证明自己。

  “哼,如果韦伯先进站,他不一定会去阻挡车手北,说不定先行超车维特尔了。”

  拉奎林冷漠的回应一句,谁不知道队友就是最大的对手,韦伯会心甘情愿当个僚机挡车?

  做梦吧!

  眼看两人即将要升级骂仗,这时候车队运动主管马尔科站出来一锤定音。

  “维特尔先进站,必须优先保证车队的成绩!”

  马尔科是红牛运动主管,论职位实际上在领队霍纳之下。

  但这老头跟红牛老板马尔希茨的私人友谊非常好,实际上在红牛车队里面起到“监军”的作用,能引导乃至于决策整支车队的运营。

  霍纳跟马尔科做出同样的决策,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首席比赛工程师莫纳安通过车队无线电,向维特尔下达了进站指令。

  车手之间的无线电无法互通,赛道上韦伯看到维特尔的赛车从入口处驶入维修通道,他瞬间就明白了对方获得了车队先行进站的指令。

  对此他第一时间就提出质疑道:“为什么维特尔先进站,我的轮胎已经撑不住了!”

  面对车队指令,韦伯第一时间提出了质疑。

  他毕竟是围场内多年老将,有资历也有成绩的那种,自然不会像菜鸟那样盲目听令。

  “没有为什么,这是车队策略组的决策。”

  莫纳安无法做出过多解释,只能强调一遍这是策略组的指令。

  听到这话,以及感受到首席比赛工程师语气里面的强硬,韦伯的成绩毕竟没有舒马赫、阿隆索那么硬,也没有世界冠军级别的底气。

  哪怕心里面再怎么不服气,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维特尔进站。

  “红牛车队的维特尔率先进站,从动作上看车队应该优先保成绩更好的车手,红牛不愿意冒未知的风险。”

  “可是现在韦伯跟北的车距拉近到了25.3秒,下一圈进站的话这个时间将变成24.3秒乃至于更少。”

  “红牛车队进站换胎能否不出失误,韦伯又能否保住自己的位置,一切悬念就将在下一圈揭晓!”

  雷德描述着赛道上的局势,观众们则把目光死死锁定在红牛赛车身上。维特尔的进站换胎比较顺利,整体用时2.64秒,算是合理范围之内。

  一圈过后,韦伯把赛车开进了维修通道,转播大屏幕上面的整体用时数字开始飞速跳动。

  这个时间的长短,将决定韦伯赛车出站之后在陈向北之前,还是在陈向北之后!

  “红牛技师组加油,你们可是最有潜力的团队!”

  “HRT车队都能做到的事情,你们没有理由做不到,干掉中国佬!”

  “韦伯,澳洲主场的失利,这一场比赛你要赢回来。”

  “红牛,拿出你争冠车队的实力!”

  现场韩国观众以及部分欧美车迷,纷纷给红牛车队加油打气。

  身为围场内近十年最耀眼的新车队,以及争冠的潜力股,红牛有着跟资历不相匹配的名气跟成绩,全世界的车迷粉丝众多。

  当然,韩国观众更多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观念。

  伴随着千斤顶的放下,换胎用时3.18秒的数字显现出来。

  这不是多么快的速度,但考虑到前面维特尔进站过一次,车队技师要在短短时间内准备轮胎再来一遍,用时勉强算是可以接受。

  可就在韦伯处于内侧维修通道行驶的时候,外侧主赛道上一辆黑橙配色的HRT赛车正在飞驰,两车将交汇在维修通道出口的位置。

  “再快点,陈向北!”

  “韦伯,不要给中国小子机会。”

  “undercut!undercut!undercut!”

  双方支持者情绪都激动起来,两支车队成员也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维修通道的出口处,当隔离墙消失的瞬间,陈向北跟韦伯都转头脑袋朝着对方望了过去。

  黑橙配色的HRT赛车,犹如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从红牛赛车旁边呼啸而过。

  韦伯不需要再考虑什么撑过冷胎期间的防守,陈向北以0.01秒的微弱优势,完成了对他的出站undercut,两人交换了排名位置。

  陈向北来到了全场第二!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