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469章 送你一颗小星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9章 送你一颗小星星

  

“感谢洛珞教授的精彩发言!”

  ……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到此圆满结束!”

  当“圆满结束”的余音尚在大会堂穹顶回荡,场内灯光骤亮,国歌旋律轻柔响起,与会者纷纷起身,准备离席。

  前排的院士泰斗们互相颔首致意,后排的学者们则收拾笔记,低声交流着方才震撼人心的颁奖时刻。

  记者们的长焦镜头仍不甘寂寞地闪烁,捕捉着散场前的最后瞬间——焦点始终锁定在那位身姿挺拔的年轻人身上。

  但张云超却在座位上愣了一下,眉头紧锁。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作为科工委的老大,他当然也要出席,而且他对于流程和内情比一般人还要更清楚一些,因此也才更疑惑。

  “这就结束了?怎么回事?”

  张云超喃喃自语道,目光扫向主席台侧幕,几名工作人员正匆忙整理文件显然已经结束全部流程,但他明明记得还有一个环节来着。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张云超倒也并未在意,这么大的会总不至于是流程疏漏……那就是临时调整?

  “张书记?”

  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洛珞不知何时已走到他座位旁,深黑色西装的驳领上,那枚新颁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金质奖章与左胸的盘古勋章交相辉映,沉甸甸地垂坠着时代的分量。

  刘艺菲安静地站在他身侧,黛青色旗袍衬得冰种翡翠胸针越发清透,她向张云超微微颔首,仪态从容。

  “恭喜啊,洛教授!”

  张云超猛地回神,连忙起身用力握住洛珞的手。

  他目光扫过那枚前所未见的“盘古勋章”:

  “勋章太贴切了!‘开天辟地’,名副其实!”

  他由衷赞叹,指尖拂过勋章边缘冰冷的金属棱角,仿佛触摸到一段凝固的历史。

  “您谬赞了。”

  洛珞谦逊一笑。

  他身侧已悄然围拢一群人——有舟山伏羲堆建设时熬白了头的材料学泰斗陈院士,有负责“盘古”电池阴极烧结工艺的能源所赵所长,还有伶仃洋新堆项目里提出海水淡化创意的“年轻”工程师。

  他们穿着朴素的深色西装或中山装,脸上带着同样的风霜与自豪。

  就在这时,人群外缘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位身着藏青中山装的老者缓步而来,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步履虽稳,眉宇间却带着岁月沉淀的沧桑。

  正是EAST的前负责人万明远院士。

  曾几何时,这位托卡马克路线的执旗者,与洛珞在聚变技术路线上有过针锋相对的辩论——万院士坚信仿星器与磁约束的渐进改良,而洛珞的“夸父工程”却以全新惯性约束路径直指聚变之核。

  如今,盘古堆与伏羲堆相继点火成功,东方超环已从聚变前沿退居辅助验证装置,万明远也悄然卸下重担。

  他穿过人群,目光落在洛珞胸前的盘古勋章上,喉头微动,似在吞咽某种复杂的情绪。

  众人默契地让开一条路,喧嚣渐息,只余宴会厅背景中轻柔的钢琴声。

  “洛教授”

  万明远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丝喑哑的震颤:

  “恭喜你,这枚‘盘古勋章’,你实至名归。”

  他伸出手,不是礼节性的握手,而是重重拍了拍洛珞的手臂,动作里透着一股释然的力道。

  洛珞微微颔首,神情谦和:

  “万院士,您过誉了,聚变之路,本就是站在巨人肩上的探索。”

  “不,这不是客套。”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激昂:

  “东方超环成了辅助,可我心服口服!这不是失败,是华国聚变的胜利,洛珞,你让我这老头子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聚变之火!”

  洛珞静默片刻,伸手握住万明远的手:

  “万老,EAST的数据为‘夸父工程’优化了材料参数,您团队的贡献从未被遗忘,聚变之光,从来不是一人之功。”

  万明远长舒一口气,江山代有才人出啊,他能看到今天伏羲堆都点燃的消息,算是彻底了却了心愿,可以心满意足的退居二线了。

  “走走走,吃饭去!”

  人群里响起爽朗的招呼。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院士——当年支持夸父工程方案的一位物理界元老——用拐杖轻点地面笑道:

  “我这把老骨头可饿不得!洛珞啊,今天这庆功宴,你可得坐主位!”

  他的提议立刻引来一片应和之声,气氛热烈而融洽。

  在工作人员和礼仪人员的引导下,众人开始移步。

  人流并不拥挤,大家保持着得体的距离和步速,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着,话题自然离不开刚刚颁发的奖项、洛珞的成就以及聚变技术带来的深远影响。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喜悦的气氛。

  穿过铺着红毯的宽敞走廊,一扇厚重的雕花木门被礼仪人员徐徐拉开,温暖明亮的光线伴随着食物隐约的香气倾泻而出——宴会厅到了。

  厅内景象与大会堂的庄严肃穆略有不同,更显典雅与隆重。

  巨大的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芒,映照着铺着雪白台布的长条餐桌。

  餐桌上,锃亮的水晶杯、精致的骨瓷餐具整齐排列,反射着璀璨的光点。

  冷盘已然上桌,色泽诱人,摆盘讲究,是标准的国宴规格:清蒸鲈鱼、龙井虾仁、开水白菜、葱烧海参……还有精致的面点与时令水果。

  服务人员身着统一制服,安静地侍立一旁,随时准备提供服务。

  宴会伊始,话题自然围绕着刚刚结束的颁奖盛典,以及洛珞胸前那枚意义非凡的“盘古勋章”。

  材料学泰斗王院士红光满面,举杯感慨:

  “洛教授啊,这勋章实至名归!‘盘古’点火,‘伏羲’并网,这一步跨出去,真正是为我华夏开天辟地了!”

  他话语间充满了对后辈成就的由衷赞叹。

  华科院的王启明接口道:

  “是啊,工程推进之快,运行之稳,远超预期,洛总,后续三个新堆的选址和关键参数你都亲自敲定把关,辛苦了!特别是伶仃洋那个海水淡化集成模块,想法大胆又实用!”

  陈院士同样举杯,感慨材料科学在极端环境下的突破;赵所长笑着提及“盘古”电池阴极烧结工艺的惊险一刻;连曾与洛珞在技术路线上有过论争的万明远院士,也由衷地向这位年轻的“盘古勋章”获得者表达了敬意。

  虽然按照年龄来说,在座的这些人比洛珞大上三旬的都不在少数,但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尤其是夸父工程项目组里,在座的不少都是洛珞的“老部下”。

  而且抛开这层关系,无论是洛珞的贡献和领导高层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以后注定前途无量,因此倒也不会有什么仗着年纪大资历老搞什么言语打压的那一套。

  洛珞身姿挺拔,沉稳地回应着大家的赞誉,刘艺菲安静地坐在他身侧。

  然而,正如庆功宴的主题从庄重的颁奖礼转向轻松欢聚,场内的气氛也在悄然变化。

  当一位老专家刚想深入询问荣成堆核心散热优化的具体参数时,旁边另一位立刻轻咳一声,举杯笑道:

  “老张,今天庆功宴,咱们不谈那些!”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心领神会的笑声。

  虽然在座的几乎都是项目的内部人士,最起码也是知情人,不过在这样公开的庆功场合,确实不宜深谈。

  话题的闸门,被这善意的提醒自然地合上了。

  就在话题因保密红线而略显凝滞的微妙时刻,陈院士那双阅尽千帆的眼睛扫过洛珞和刘艺菲,脸上露出一丝长辈特有的、带着促狭的温和笑意。

  他巧妙地举杯,话锋轻轻一转:

  “好了好了,咱们这些老头子,别总拉着小洛说工作。这庆功宴,也得有点轻松的话题嘛!”

  他目光落在洛珞和刘艺菲身上,意有所指。

  此话一出,视线与话题的焦点,瞬间从宏大的国家工程、晦涩的技术参数,转移到了眼前这对璧人身上。

  这句看似随意的调侃,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瞬间激活了席间轻松的气氛。

  赵所长立刻会意,朗声笑道:

  “陈老说得对!洛教授,事业是国之重器,这人生大事,那也是重中之重啊!你看你和艺菲小姐,郎才女貌,珠联璧合,斯德哥尔摩那支舞跳得多好,全国人民可都看着呢,什么时候让我们这些老头子也喝上杯喜酒啊?”

  洛珞,这位年轻的科学巨人,刚刚创下震古烁今的伟业;刘艺菲,这位光彩照人的艺人,始终陪伴在他身边,分担压力,共享荣光。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这场庆功宴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最有温度的“人间烟火”。

  话题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再也关不上了。

  电磁领域的老教授也笑眯眯地加入:

  “就是就是,洛教授,你这‘盘古勋章’都到手了,是不是该考虑考虑‘开天辟地’之后,也要‘成家立业’了?艺菲小姐可是我们看着都心疼的好姑娘。”

  “对啊对啊!”

  众人跟着起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洛珞和刘艺菲身上,充满了善意的期待和温暖的戏谑。

  原本在科研讨论中从容不迫的洛珞,此刻却清晰地感觉到一股热意悄然爬上耳根。

  他端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面上虽然还维持着得体的微笑,但那丝窘迫却逃不过身边人敏锐的眼睛。

  他特意看向刘艺菲:

  “艺菲小姐,你说是不是?洛教授整天扑在工程上,怕是连求婚都顾不上琢磨,你得多提点提点他!”

  刘艺菲感受到洛珞的细微变化,她侧过头,对他露出一个安抚而理解的笑容,仿佛在说“没关系”。

  她太了解洛珞了。

  过去的这段时间,他几乎全身心扑在聚变堆项目的前期攻坚上,反复确认着每一个关键参数,那份责任感和投入程度让她心疼。

  至于两个人的事,他恐怕连想的时间都没有。

  于是她落落大方地应对着众人的目光,想着用一句“谢谢各位前辈关心,洛珞他最近太忙了”,试图为他解围。

  宴会厅里的空气仿佛都带上了一丝甜蜜的微醺。

  洛珞被这突如其来的、集中火力般的注视弄得微微一怔。

  他下意识地侧头看向身边的刘艺菲,正对上她含笑的、略带一丝羞涩的目光。

  领导在西山小院关于“安定”与“缘分”的点拨、父亲年夜饭桌上的关切、以及自己心底那份沉甸甸却尚未找到完美出口的求婚计划,瞬间涌上心头。

  他面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耳根却不易察觉地有些发热。

  刘艺菲完全不知道,众人的起哄对于他来说哪里是麻烦,如果不是他没有提前筹划,他自己都怀疑这简直像是安排好的!

  他甚至真的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华科院那几个知道他想法的领导,李秘书等人和眼前这群可爱的老前辈们心照不宣的“合谋”。

  看着刘艺菲那带着一丝疑惑和期待的美丽眼眸,洛珞深吸一口气,胸腔里那颗为聚变而生的心脏,此刻正为眼前的人剧烈地跳动。

  所有的紧张和犹豫在这一刻被一种更强烈的冲动取代。

  他轻轻握住了刘艺菲的手,在她惊讶的目光中,嘴角扬起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弧度:

  “我有个礼物要送给你。”

  宴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地望向他。

  就在这时,华科院办公室的李秘书快步走入人群,他身着笔挺的西装,手持一份烫金公证书,神情庄重。

  李秘书向洛珞点头致意,随即转向刘艺菲的方向,朗声宣布:

  “经华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确认,该组于1997年1月23日发现的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第10611号,已通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依据《小行星通报》通知,正式命名为‘刘艺菲星’!”

  他展开公证书,展示上面的天文影像和官方印章——那是一颗在深空中闪烁的光点,编号清晰可见。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