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老太太重生八零,抛弃儿孙我享福 >第365章 有投入才有回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5章 有投入才有回报

  

刘向党抿着嘴角,看着李香琴一副你说的都对的表情,憋的脸色青白交加。

  刚好,李芳把饺子盛好,他扔下被捏皱的两块钱,愤愤离开。

  “这人真奇怪。”李芳把钱整理好,放到盒子里,啧啧一声。

  “这小子跟咱们有点过节。”

  李香琴也没瞒着,把他的情况说了一遍,之后摇摇头,

  “这人品德不行,曾经把主意打到建红头上,被我发现提前阻断了。他估摸着心里记恨上了,一朝得势,就跑到咱们面前耀武扬威了。”

  李芳惊讶的跑到门口,可惜人早就没影了,

  “大姑,那他以后不会找咱们麻烦啊?”

  “放心,他也就能过来先炫耀一番了,动真格的他不敢。”刚攀上高枝就给媳妇添麻烦,除非他想被离婚。

  听说他那个媳妇脾气也不好,他暂时没有嚣张的资本。

  “那就好。”李芳拍拍胸口,只要不来找他们麻烦就行。

  “不用担心,咱也是机械厂的职工家属,厂里人大部分都知道咱家的情况,但凡有个风吹草动,肯定有人来报信。”

  她这一年多的经营也不是白干的,让人透个消息还是不成问题的。

  姑侄俩坐在一起,闲话家常片刻,就起身回家了,但她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第二天一早,李香琴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就骑着车去了菜市场。

  一直忙碌到八点半回家,还剩半袋小青菜,韭菜倒是售卖一空。

  李香琴装了大半篮子的青菜,去了二英家。

  一进门,就看到客厅里坐着一个陌生人,但面相跟二英有几分相似。

  “家里有客人啊,那我就不打扰了,你们慢聊。”

  “什么客人啊,这是我娘家三妹,王三英,你以前见过的,不认识了?”二英嗔笑一声。

  “我天天忙得晕头转向,眼神不大好了。”李香琴拍了下脑袋,“三英妹子,咱们好多年没见了吧?”

  “可不咋的,女人结了婚就没了时间,每天一睁眼就是一摊事,都没空串门子了。”

  王三英掩下眸中的黯然,家里的日子不好过,脸色也不好看,她看着比二姐都显老。

  二英看如此,不用问就知道她想什么,

  “三英,你也别多想,现在好多厂子的效益都那样,实在不行就辞职不干了,你做炸货不错,去市场摆个小摊,也比耗在厂子里强。”

  “二姐,虽然厂子要死不活的,但好好的正式工辞掉,总觉得有点亏。”三英苦笑一声。

  “正式工发不下来工资有啥用?”二英叹口气,给李香琴倒杯水,“你看香琴,退休后支个摊,这才多久,就成大老板了。”

  三英听着这话,惊讶的看着李香琴,随即摇头,

  “琴姐一看就是个有本事的人,我可比不上。”不愧是做老板的人,瞧这通身的气质,一看就是个花木兰。

  “哎哟,三英妹子这么会夸人啊,那你以后要常来,咱们一起说话聊天,肯定一天都很快乐。”

  李香琴哈哈一笑,直接把房间里低迷的气氛打破了。

  她这才知道,三英两口子所处的纸箱厂已经连着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厂子里没订单,职工没班上,也就没钱。两口子没办法,私下里做小工补贴家用。

  但两人没手艺,只能打零工,勉强顾着吃喝。

  但家里的俩孩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女方一直催,她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求到二姐这边了。

  二英往她手中塞了杯水,“车到山前必有路,别想太多,都会过去的。”

  “二姐,你说日子咋会这么难呢?”

  三英眼圈泛红,紧紧地握着水杯,一脸的沧桑。

  “日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比起以前,现在好多了。”二英拍拍她的肩膀,她和三英之间还隔着两个弟弟,两人之间差了九岁。

  但她这妹子运气差了点,纸箱厂这几年的效益一直不大好,两口子又养了四个孩子,就没有轻松过。

  李香琴看她这么难过,也跟着劝,总算是把人安慰住了。

  “早上出摊还剩不少菜,我再拿过来点,回头让三英妹子带回家。”

  不等三英拒绝,李香琴就回家了,找了一个网兜子,装了些小青菜跟一些品相不太好的番茄黄瓜,外加一把芫荽提过去。

  多的帮不上,手头有的给一点,也不至于给人添负担。

  看着满满一兜子的蔬菜,三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也太多了,这让我怎么好意思?”

  她平时去买菜,都是赶到收摊时再去,虽然都是大家挑拣剩下的,但胜在便宜。

  她都不记得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正儿八经的买过菜了。

  “哎呀,都是自己地里种的,品相不太好,不好卖,只能留下自己吃了。”李香琴呵呵一笑,让她安心。

  “这倒是,我们家住得近,平时可没少沾光。”王二英跟着附和一句。

  李香琴把菜送到,回家收拾一下,带着钱去了饺子馆。

  今天跟贺琏约好了,让他过来取钱采购大棚材料。

  刚到饺子馆一会功夫,贺琏就到了。

  两人打过招呼,李香琴直接准备好的牛皮纸袋放到他面前,“刚好一万整,你点点?”

  “用不着,我信得过大娘。”

  “这跟信不信没关系,钱过手就得点清楚,你跟人付款时,也能做到心里有数。”

  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清晰明了,没有误会。

  “行,我听大娘的。”

  贺琏一笑,把钱从牛皮纸袋里掏出来,都是十元一张的,一千块一沓,厚厚一摞,一万块整。

  全部清点完毕,贺琏把钱重新装到牛皮纸袋,“收据大娘收好,结账的时候一起对个账。”

  “行,去忙吧,有什么问题,直接来饺子馆找我。”

  “得嘞,”

  贺琏把牛皮纸袋塞进斜挎包里,往肩膀上一跨,骑着摩托车飞驰而去。

  “大姑,没想到建造大棚这么费钱?”

  “是啊,做生意有投入才有回报,我争取一年内把本钱赚回来。”

  李香琴誓言旦旦的开口,只要前期准备工作做足,就没有不赚钱的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