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1978合成系文豪 >第637章 解“忧”同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7章 解“忧”同志

  

“你还真有?!”

  李小林两只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本来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江弦还真有稿子。

  “什么稿子?”

  “短篇?”

  “中篇?”

  李小林夺命连环问。

  作为行业里的工作者,她非常清楚江弦作为这个《人民文学》的主编事务有多繁忙,加上他又是去国外领奥斯卡奖,又是忙着“海马”的电视剧和电影,因此李小林直觉认为他不可能有什么时间创作长篇。

  长篇的创作太艰苦了,它不像短篇或者中篇,可以通过几天的爆发一蹴而就,长篇需要几十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持续创作,是真正将生命的一部分燃烧进这部里才行。

  “目前来看的话.”

  江弦喝一口水,卖个关子,“目前写了不到一半,已经有大概七万字的内容了”

  “不到一半?七万字?”

  李小林愣了几秒,然后以极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江弦,惊呼出声。

  “长篇?!”

  按照江弦的说法,那这部打底14万字起步了,以茅盾文学奖的判定标准来看,这毫无争议是一部长篇。

  “写什么的?”

  “我能看看吗?”

  李小林迫不及待的和他索要起稿子,“我可记得,你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写过长篇了,上一部还是《最后一个匈奴》?这都过去多少年了!”

  “那可不是。”

  江弦摇摇头,“我在国外还发表了几部长篇,这些年我可没有停下对长篇的写作。”

  “哦,对。”

  李小林马上反应过来,江弦在国外还发表了《饥饿游戏》和《漂流者》,这都是大长篇,而且是在国外引起非常不错反响的长篇,听说《饥饿游戏》还得了美国的科幻奖。

  “这份稿子我现在能看么?”李小林问。

  “可以。”

  江弦很痛快的答应下来,因为《解忧杂货店》其实可以拆解成多个故事,虽然每个故事之间有关联,但独立去阅读单个故事也并没什么问题,他刚完成两个故事,所以拿给李小林并不影响这篇的阅读体验。

  李小林跟着江弦来到他家里,和朱琳打声招呼,又抱了抱小小陛下。

  “哎呀,真可爱!越长越漂亮了!”

  这话倒是不假,江弦和朱琳俩人颜值都不低,到了江年年这儿,更是集他俩长相上的优点为一身,小小年纪精致的跟个瓷娃娃似得。

  “小林姐,稿子在这儿。”

  江弦把一份香河肉饼似的稿子拿到李小林面前。

  李小林不舍的放下江年年,喝一口水,看到熟悉的人文社大绿格子稿纸,以及第一行写着的名。

  “解忧杂货店?”

  李小林有点儿奇怪,只是从名来看的话似乎看不出这篇是要讲些什么。

  这也是江弦和其他作家的区别。

  其他作家的内容读一个名仿佛就能读完全文,但是江弦写的东西总是内容很新颖,每一次都能从内容中收获惊喜。

  故事发生在一个夜晚,三个孩子小辉、浩轩、大墩开着偷来的皇冠汽车逃跑,结果汽车因为太老,开到一半蓄电池报废掉了。

  三人于是钻进住宅区里一家破旧的杂货店之中。

  看到这里,李小林有点儿诧异,因为从前面所写的内容来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节点竟然是在未来的很多年以后。

  李小林继续往下看,三个孩子进入到杂货店以后,发现一封来信,是蓝色墨水写的:

  “这是我的第一次咨询。”

  “我叫小雪花,是女生,请原谅我无法公开我的真实姓名。”

  “我是一名运动选手,不好意思,我也不方便公布我从事的运动项目。”

  “虽然我这么说有点像在自夸,但我的表现很不错,有机会代表国家参加明年举行的奥运会。所以,一旦我公开运动项目,很容易猜到我是谁,但我想咨询的事和我是奥运会候选选手这件事也有关系,请您谅解我用代名和您进行交流。”

  “我很爱我的男朋友,他最了解我,也最支持我,对我的帮助也最大,他发自内心地希望我去参加奥运,他说,只要我能参加奥运,他愿意付出任何牺牲。”

  “事实上,他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了我不计其数的支持。正因为他的无私奉献,我才能够努力到今天,才能够撑过那些痛苦的训练,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一天如果能站在奥运的舞台上,那是对他最大的报答。

  但是,最近发生了一件对我们来说简直就像是恶梦般的事。

  他突然病倒了,得知病名后,我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因为他罹患了癌症,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

  医院的医生私下告诉我,他只剩下半年的生命,但我猜想他自己也已经察觉了。

  他躺在病床上对我说,目前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时期,叫我不必在意他,专心投入训练。

  事实上,最近的确有很多加强集训和远征海外比赛的行程,我很清楚,如果想代表国家参加奥运,眼下真的是关键时期。

  但是,除了身为运动员的我以外,还有另一个我希望可以陪伴在他身旁。

  我想放弃训练,陪在他身旁照顾他。事实上,我也曾经提议放弃参加奥运,但是,他当时露出悲伤的表情,至今回想起来,都忍不住落泪。

  他对我说,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我去参加奥运,是他最大的梦想,让我不要夺走他的梦想,无论发生任何事,在我站在奥运的舞台上之前,他都不会死,要我向他保证,一定会努力训练。

  他向周围人隐瞒了病情。

  我们打算在奥运会结束以后就结婚,但并没有告诉双方的家人。

  我度日如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即使在练习时,也无法专心投入,成绩当然不可能理想。我忍不住想,既然这样,不如干脆放弃比赛,但是,想到他难过的表情,我迟迟无法下决心。

  在我独自烦恼时,刚好听到了杂货店的传闻,心想搞不好真的可以向我提供什么妙计,我抱着一线希望,写了这封信。

  同信附上了回邮的信封,请助我一臂之力。”

  总而言之,通过不断的信件交流,生活在未来的孩子们忽然意识到,这封信是来自于1979年的。

  至于这家“解忧杂货店”,江弦是真的融了一家非常有名的个体户杂货店经营者的故事进去。

  也就是乔秉益。

  乔秉益是38年生人,1956年高中毕业后,在家乡摆起了小摊位,贩卖糖果。

  后来他响应“城市人口下乡”号召,前往安徽务农,等到79年改革开放后,乔秉益回到回到SH市,找工作成了难题,没有工分、赚不到钱、家中还有四个孩子要抚养,生活非常困顿,走投无路之下,乔秉益重操旧业,在一棵小树旁搭了一个棚,开起了杂货店,贩卖水果杂货。

  因为个体经营比较少,老百姓们总是更青睐光顾国营商店,对个体户多少有些不信任。

  为此,乔老板想了很多招数,比如在店里贴上了一幅对联——“经商实事求是,赚钱合情合理”。

  他还在提升服务上想办法。

  比如,在店门口挂一盒火柴供大家免费取用,零卖的蜜饯包装要牢固不散,甚至为周边居民收集废瓶空瓶等等。

  渐渐的,“乔老板”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买不到的东西“去乔老板那里找找”成了附近群众的口头禅。

  也因此,在1979年,乔秉益就是月收入超过300元的人了,是嘉定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也是嘉定第一批领取个体工商营业证的人。

  而在《解忧杂货店》里,江弦把他的故事缝了进去。

  原本的《解忧杂货店》之中,这家店其实名为浪矢杂货店,由风趣和善的老人浪矢雄治经营。

  “一开始是我和附近的小孩子拌嘴,因为他们故意把浪矢念成烦恼,因为广告牌上写着,接受顾客订货,意者请内洽,他们就说,爷爷,既然这样,那我们可以找你解决烦恼吗?我回答说,好啊,任何烦恼都没有问题,没想到他们真的来找我商量。因为原本只是开玩笑,所以起初来找我商量的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像是不想读书,要怎么让成绩单上都是五分,但我无论遇到甚么问题,都很认真地回答,久而久之,开始有一些严肃的内容。像是爸爸、妈妈整天吵架,他觉得很痛苦。

  后来,我请他们把要问的事写在信上,丢进铁卷门上的邮件投递口,我会把回信放在后门的牛奶箱里。这么一来,即使对方不具名,我也可以回答。

  从某一段时间之后,大人也开始找我咨商。虽然我觉得我这种平凡的老头子帮不上甚么大忙,但还是很努力思考,努力回答他们的问题。”

  而在江弦笔下,这家解忧杂货店也有了故事,一开始杂货店并没有名字,老板解佑服务热情,是个热心肠,谁有困扰他都帮忙,久而久之名气越来越大,这家杂货店甚至上了报纸,报道说老板是个智多星,附近的老百姓们一遇到问题就说去解佑杂货店里问,很多人并不知道老板名为解佑,误以为记者笔误将解忧写作解佑,于是在给这家杂货店写信时,就将杂货店叫为解忧杂货店。

  李小林很快就看完了第一个有关于小雪花的故事,三个孩子们告诉小雪花,那一年我们没有去参加奥运会。

  而小雪花再来信,已经是小雪花的世界过了半年以后了。

  她说,“您还记得我吗?去年年底时,我们曾经互通了几次信,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半年过去了。不知道您身体还好吗?”

  我有两件事要向您报告。

  第一件事,相信您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正式决定要抵制奥运,虽然之前就在某种程度上作好了心理准备,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受打击,虽然我原本就无法参赛,但想到原本有机会参加奥运的朋友,就觉得很难过。

  第二件事,是关于我男朋友的事。

  他很努力和疾病作战,但在今年二月十五日,在医院停止了呼吸,那天刚好我有空,所以立刻赶到医院,紧紧握着他的手,陪伴他踏上另一段旅程。

  直到最后一刻,他都梦想我可以参加奥运,不难想象,这是他生存的希望。

  所以,在送他离开后,我再次投入训练,虽然那时候距离选拔会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我还是全力以赴,赌上最后的机会,我认为这是对他最好的悼念。

  至于结果,正如我在前面所提到的,因为我力有未逮,所以没有获选,但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并没有后悔。

  先生,多亏了您,我才会有这种想法。”

  小雪花坦诚的说,其实自己第一次来信的时候,对事实的真相有所隐瞒。

  “当时,我陷入了瓶颈。

  即使心里再怎么着急,也无法有理想的成绩,每天都痛苦的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极限,为和对手之间的竞争感到疲惫,无法承受一心想要去奥运的压力,想要逃避。”

  所以,当发现男朋友生病以后,小雪花觉得,如果是这样,那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逃避痛苦的竞技生活了,她的男友罹患了不治之症而深受折磨,她当然应该专心照顾他,应该没有人会指责她的决定,而且她也可以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

  “您一眼识破了我的狡猾。”

  小雪花在信件中满含佩服的说,“在互通了几次信之后,您在信中明确地对我说,‘既然爱他,就应该陪他到最后’。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受到很大的冲击,好像被人用铁锤重重地打了一下,因为,我的想法并没有那么纯洁,而是更狡猾、更丑陋,也更卑鄙.”

  李小林越看越觉得奇妙。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

  三个孩子在误打误撞之下,“识破”了小雪花内心的退缩。

  小雪花在信里说,自己因为解忧同志的信正面了自己的内心,也听从男友的鼓励,继续投入进训练当中,并没有整天陪伴在男朋友的身旁。

  男友就在这样的日子中停止了呼吸。

  小雪花说,“他脸上的安详表情,是比金牌更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个故事也就感动而有趣的结束在这里,李小林捋了一遍整个剧情。

  “好、真好!”

  有伏笔、有反转,整个剧情写的让人意犹未尽。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