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现实不是小说、到家
韩立他们虽然想挤进去,无奈过道太窄,围观的人数太多,不把前面的强横的推开、划拉开的话根本就走不过去。
不过这时候乘务员和乘警从另一侧过来了,围观的人很快就让开了道路。
要知道硬卧车厢现在待遇哪怕被降低了一级,可它依旧是乘务员重点观察的地方,不是那些挤不进去硬座车厢可比的。
所以,乘务员在听到吵架声后,连忙拿出去年才配给上的对讲机,把另外一节车厢的乘警给喊了过来。
(我国铁路列车的对讲机应用很早,但是乘务员的手持对讲机普遍应用在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越重要的线路配发的越早。)
乘务员和乘警来了之后,在大家的讲述中很快就把事情搞清楚了。
抢座的是一个老太太,原因就是她买的站台票混上车的,按说上车后去朝乘务长补张票,要是多出一点钱的话补张硬卧票问题也不大。
因为在目前这个时间段,客运列车上的成员还是比较喜欢这种上车补票人的,这个懂的都懂。
但是这个老太太她不想这个花钱,而且她上车前听说卧铺车厢的地方很宽松,基本上不会有人来查票,所以她一上车就挤到了这里。
火车没有开动的之前,这个老太太在硬卧里面转了一圈,相对其他下铺座位上的那些老爷们、中年妇女,她选定了这个看起来面嫩、没有什么社会经历、比较好欺负小姑娘的铺位。
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老太太说话还不错,小姑娘也没有在意。
她们俩有说有笑的,相处的非常好,这让同一个单间里面的乘客以为她们是祖孙俩呢。
可是当火车出站之后,小姑娘脱掉鞋子躺下休息的时候。
这个老太太可能是感觉火车已经跑起来了,这时候她不怕被赶下去。
可能心里面不平衡,也有可能在家的时候作威作福惯了,当然更有可能是刚才聊天的时候感觉她感觉这个小姑娘比较好拿捏。
于是这个老太太同样要躺上去休息,这一下小姑娘就不干了,这个卧铺本来就小,躺两个人的话跟紧紧抱在一起也差不多。
这个老太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小姑娘不同意后,她在旁边一边掐人家,一边说小姑娘不孝顺,不知道让奶奶躺会。
现在的天气穿的都是单衣、半袖,小姑娘直接就被掐哭了。
同一个单间里面的乘客,因为她们俩在开车前的互动,真的以为她们是祖孙俩呢,于是就在旁边谴责起这个小姑娘来。
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至于小姑娘的辩驳没有几个人理会,他们心里面怎么痛快怎么说。
什么不懂事,不孝顺、到现在还要狡辩,要是他们家的孩子这样直接腿打断等等。
小姑娘一张嘴根本就说不过这些人,她越来越大的哭声引发了后面围观和乘务员的到来。
制服的震慑力非常大,乘警的到来让这个老太太不敢隐瞒把事情的经过全都说了出来。
真相大白后,这个老太太就被带走了。
不过韩立感觉自己不能白起来一趟,于是就冲着那个小姑娘大声的喊道。
“那位小女同志,现在什么年代了,咱们可不能白受欺负,一定要让这样的人付出代价,你看看你胳膊上被掐的那些乌青。
她的性质不仅仅是逃票,还涉及到人身伤害,从她的所作所为上不难看出,这个人应该存在着很深的封建思想残余,我们绝对不能放过这样的人。
现在你可以跟过去向乘警组报案,要求对这个人依法严惩,绝不和解。
根据79年出台、80年施行的相关法律当中第160条规定,她这种行为已经涉及到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了。
这属于藐视社会公德,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破坏公共秩序,哪怕你的伤势不至于让她判刑,但是拘留上几天还是没有问题。”
【其实就是流、芒罪,80年颁布,83年再次定义之后,这才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那个什么都能装的口袋、Z,不过现在是81年,某些情况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
韩立的几句话把周围的人全都给震惊到了,包括刚才的那位乘警在内。
因为在这个年代别说胳膊上被掐乌青了,哪怕双方打破头、打折胳膊、腿都不是什么大事,大多都是调解一番双方和解结束,生死仇敌不算。
而,那些较真的人会被同事、乡邻们下意识的排挤、疏远。
因为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这个就跟屋檐要滴水、勺子得碰锅一样,他们也怕自己某一天因为某件事,被对方给较真的送进去。
在这个人口没有什么太多办法流通的时代,长期以往这个人或者说这一家子被众人暗里排斥,他们的名声就可想而知了。
你一个人可以不在意,但是你的父母呢?妻子呢?孩子呢?
特别是小孩子,打打闹闹、磕磕绊绊太正常了,你要是较真的话,那你的孩子就会被所有孩子排斥、疏远。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其他孩子或许不会打你孩子,但是他会遭遇所有人的心理欺凌、孤立、排斥等各种冷暴力,这事你还没地方说理去。
所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活法,这个情况不会以你的个性而改变。
(其实在相关法律出台之前,当时主要是以人治为主,法治为辅,所以调解书、谅解书这种东西是真的存在的,而且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哪怕双方在打斗中出现致残,只要有管事的人能让对方出具谅解书,那怕相关部门也不会对其追责,当然那些天怒人怨、影响很大事件除外。
这也是谅解书为什么会频繁出现在某些四合院作品当中的原因,不过那些作者没有写明当时的社会、法律情况,某些年轻的读者大佬对那个时代不了解,于是就出现谅解书这种东西露头就会被喷主要原因。)
言归正传,韩立说出这些话之后就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于是他连忙转身离开了这里。
事实证明韩立刚才说的那些话的确有些冒失了,单间里面其他人回来后看向他的眼神就有点意味深长。
就连韩立上铺那位热心肠的大哥回来后,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最后只是拍了拍他的胳膊就上去了。
韩立见状心里面苦笑了一下,之所以是,那是因为它能戳中一些人的爽点,可是事实证明,独特例行、领先半步是绝对不可取的。
例如:韩立今天的这个举动,要是放到三年之后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这个时间段就显得非常的特立独行,让其他人感到非常的讶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立这么多年之所以不喜欢太多的外交,特别是跟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交往,就是怕前世的某些想法、举动让他看起来比较另类。
韩立也不知道自己今天怎么突然就嘴瓢了呢,难道是在英吉利待了一年受到的影响?
幸好这是在火车上,下车后谁也不认识谁,这要是在街坊邻居面前嘴瓢的话,那情况就更糟了,往后还需要更加谨慎一点才行。
不过韩立这些年也不是白过的,心里面吐糟完毕,他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韩立从包里面拿出一本书认真的翻看了起来,沉浸入书中后他就无视了单间内其他人的排挤。
这一次韩立又在火车上晃悠了两天多,这才重新踏上了四九城的土地。
现在是星期四下午两点半,韩立倒了车两次公共汽车回到了后海边上自己家中。
现在家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山本和井上这两条狗摇着尾巴在欢迎他。
这个季节坐火车赶路,哪怕韩立坐的是卧铺车厢,这两天多的时间已经足以他让身上的味道变的非常诱人。
所以韩立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洗澡,把自己全身上下洗干净,换上背心、大裤衩、塑料拖鞋这身舒服的居家三件套。
接下来就是泡上茶,躺在院里面桂花树下的躺椅上,享受悠闲自得的下午时光。
韩立现在的性格越来越坦然,也有可能是赶了两天多火车有点心累,他躺在躺椅上没一会就睡着了。
一直到韩妈回来开门的声音,这才让韩立从这场舒服的午觉中清醒过来。
“妈”
“儿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下午刚到家。”
“去你刘姨家了吗?她那边现在怎么样?见到那个古主任和张超美她们俩了吗?”
韩立从小竹车里面抱起了小亮,坐在椅子上跟老妈聊了一下自己这次去冰城的过程,不过话题都是他精简出来的。
韩妈也跟儿子说了一下这几天家里面的情况,最后才提起上级想要让她去担任阜Wai街道办综合办公室主任这件事。
从阜外·百万庄到棉花胡同要是走小路的话,这两边相距只有五里多路程,骑车十多分钟的事。
而且百万庄是什么情况、什么地界,不敢说整个四九城的人都知道,但是最起码西城这边很少没有人不知道的。
所以,哪怕韩立很少往那边去,但是他也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情况。
要不然去年也不会出现多人担责,好几个职位上的人被撸,综合办公室主任到现在都没有人出任的情况。
正是因为如此,韩立听到区里面想让老妈去那边担任街道办·综合办公室主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这个要是用做生意人的话来讲来,那就是他们家经得起赚、但是经不起赔。
韩立家的生活条件不错,但也仅仅是家里面上班的人多这才让生活条件不错,他们家在这方面没有丝毫关系,也没有什么助力可言。
韩妈在没有人帮衬、没有人力挺的情况下,要是接手这个阜Wai街道办的综合办公室主任的职位,那跟捧着一块烫手山芋也差不多。
搞不好还会跟上一个综合办公室主任一样,在某件事上被推出去当替罪羊。
现在的街道办虽然不至于会有什么大事,但是被免职、检讨是必不可免的。
韩妈往回会被其他同事说嘴,会被街坊邻居拿来嚼舌根,要是发生那种情况的话,对韩妈的打击太大了。
韩立第一个念头之所以是拒绝,那就是因为他不想将来出现那种情况,让老妈什么时候想起来心里面就会难受,这可是能影响她一辈子的事。
不过韩立随后一想,自己家现在也不是没有一点帮助,他去找几个人帮忙说衬、运转一下,让老妈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主任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韩立直接把原先的那个念头给抛出了脑海,笑呵呵的对着老妈说道。
“妈,这件事咱先不着急,星期天的时候我打几个电话问问.”
PS:各位大佬最后几天了,毛遂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够一千张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