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强者,那就各听天命
全国这时候也仅有一家国企保险。
西区社保公司也是仅有的一家“民营”保险机构。
让卫东的企业都没意识到这点。
一旦成为资本家,让卫东的思路都是撺掇推广大家趁着时代红利,多买两套房,未来养老啥的都从容点。
他自身都没有推广五险一金的动力。
更何况大干快上的鹏圳了。
所以西区劳动人事处转职成了社保公司,三十三岁的人事处干部成了社保公司副经理,熊国明却没有摸鱼就算了。
他提出来的思路是:“既然企业不怎么响应社保,打工者也看不到那么远,我们能不能主动出击扩大商业保险,给一些有眼光有远见的人卖保险。”
让卫东对银行是忌惮,尤其三四十年后,税务到处都在喊商户、产业做不动,唯有银行富得流油。
所以现在他才故意有点不懂就闯条新路子的“探索”,解决老百姓急需的房贷、未来的车贷,扶持产业发展,而不是把规模庞大臃肿作为发展业绩。
但保险,尤其这位已经在西区算青年干部说的商业保险。
让卫东就太懂了,以前是没人探讨:“社保呢,是保个底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这个先不算,主要就是这五险,每个月每样少收点,百把块钱工资,收个五块十块,等到真出事、真需要的时候,一次两次兑现,就能把口碑做起来,这不难,难的是为了收这点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推销,去布点,甄别赔付。”
负责保险这边的两三人肯定震惊。
老方都扇子凝固了。
你特么天天给我说不做银行,不做保险,怎么说起来都头头是道。
熊国明紧随而来的当然是狂喜:“让董你很了解保险这个行业吗?”
自己老爸伤在工地,毁了一生。
自己又伤在见义勇为,也蹉跎一辈子。
让卫东对这里面的感叹太深了:“我是从基层卖东西做起来的,而触发我放弃高考后进入大学转而去偷偷贩卖腊肉,就是因为我的父亲从建筑工地上摔下来,家里失去了顶梁柱……”
背着背篓卖腊肉,一步步成就辉煌,让卫东的传奇成长史在很多地方已经公开展示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诱因。
在场各位除了老方是老革命,其他人再怎么艰苦奋斗,起点都没这么低。
甚至能来西区的多少都有些底子,看看桂振飞就知道成色了。
现在全都安静倾听。
再转而谈到自己带来的小保镖:“……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伤残保险、抚恤金,都应该是保险里面体现,城乡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怎么兑付给广大群众,这都是个巨大工程,我当然愿意跟随西区社保一起来探索努力,但商业保险嘛,嘿嘿,这里面的花头就太多了,简直对不起前面我说的这两种初心。”
老方其实就应该也是不太深入了解各个方向,但七十岁了依旧愿意学习理解,敢于拼杀。
眼睛又犀利得发亮,因为能看到阴暗面的带领者,才是合格的领导。
还是示意银行的也认真听。
因为让卫东连同银行一起批:“我当然都是在……北美、HK,有员工有公司,肯定才需要了解,也有律师之类给我们讲解,投资更是我的本行,银行、保险在我的理解就是从各种渠道收钱,然后拿这种海量资金去投资,然后用盈利来支付保费、利息,本质上就是靠大钱生小钱,总比穷人赚钱概率更大的原则,来保证金融机构富得流油。”
话头一转:“好了,之前我们是国家银行模式,各地银行信贷啥的自主权并不大,成功率也不高,所以黑洞很大,商业银行、商业保险能把这种概率大大提升,尝到甜头以后,银行和保险会不会忘记出发点的初衷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更好,社会发展更好呢?”
说起来简直深恶痛绝:“譬如银行会不会推出利息很高的理财产品,诱使储户拿棺材本、养老钱来投资,赢了只会变本加厉,输了怎么办?这种商业理财产品银行肯定会保证自己不要输,悄悄加个盈亏自负的条款,就把银行变成了赌场?”
不好意思的说,让卫东作为四十年的体制内保安,其实不应该太穷。
起码在商州这样的地级市不买房买车,不承担教育成本,单身汉当得其实是同事们充满羡慕,尤其很容易被劣质婚姻搞得焦头烂额的保安。
但最后他没什么钱,就是在这些事情上上过当。
“商业保险就更坏了,社保是政府兜底做的好事,而商业保险其实赌的是概率,一千个人买了重病医疗保险,有多少人用不上,买意外人身保险的大部分人还是不会出意外,那么这个利润就恐怖了,为了尽可能忽悠人买这些保险产品,会不会昧着良心吹嘘推销,甚至建立那种每一级卖出去都有回扣的金字塔销售模式?”
熊国明肯定有点傻眼,满以为让卫东是个懂保险支持保险的上级,没想到懂的全都是负面。
连忙解释:“个人业务我相信确实有让董说到的这些弊端,我想强调的是商业保险是覆盖了社会全方位,譬如我们现在的远洋货轮都要承保,不然就没有货运公司敢承交货物,这是很大一笔资金消耗,也是种打破外资垄断的战略。”
让卫东明确表态:“其实对于银行和保险,我都持同样的态度,这是两头巨型怪兽,必须要有,但是不是能控制住,最后会不会被反噬,那就是看掌控人的能力了,我自问自己没有这种能力,我擅长的是商业销售运作,甚至可以协助银行、保险在投资项目上尽可能盈利,但这两部分的具体运营,我都不会参与,只会以旁观角度,来监督审视这两头怪兽的成长。”
熊国明这才算是松了口气,汇报进度:“所以现在是我们正在向总行,向平京领导申请的重要事务,您这边能不能也一起努力。”
让卫东看老方,扇子又摇起来:“我不懂,当初你还没来,工业区没有现在你占据主导的大厂稳定局面,工人之间矛盾多,麻烦多,小熊呢就出主意,让工人都出点钱成立基金,出了工伤大家一起兜底,我就采纳用了,但这种做法解决不了无根之水的问题,得把这基金投资增长,才成立了社保公司,但他又提出搞商业保险公司,我态度跟你一样,你捣鼓我监督,批文自己跑。”
说着拿扇子指让卫东:“二十四岁,我最惊奇的是他能保持这么冷静客观的态度,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大家以后多跟让董学习,我负责兜底承担责任,今天的碰头会到这里,祝各位能够铭记招商投资局重新崛起的初衷,是为了改革开放探索道路,为繁荣富强趟雷。”
相比码头、集装箱这两部分按部就班发展的企业,银行、保险显然上限更高。
这才算是正式交接给让卫东。
顶替了老方,担任副董事长职务的让卫东,就干脆把这几位都带着一起去HK吧,坐快艇蛮方便的。
和中午空荡荡的船舱不同,这会儿通勤回程的HK人不少。
李雪红安顿好所有人,熊国明再次表现出跟老汪不同的积极性,挨着让卫东不断打听他关于保险行业的认知来自哪里。
搞得让卫东都有要露馅,不得不虎着脸:“我在海外见得多,所以我支持你的工作,甚至会支持资金,但不会支持你去搞定批文。”
他其实还真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心态,这几年又是打的高端局。
当时熊国明要求协助去平京跑批文申请,老方适时打岔,让卫东除了需要这种回头自己思考的缓冲,就是隐约得到了提示,能自己跑批文的,是一般人吗?
桂振飞现在跑得那叫一个欢,如鱼得水的在交换机研发单位和主要使用的各地电信局之间跑。
何玉柱都比他差多了。
电脑老总只能采用和让卫东类似的模式,协调全国分公司准备民间销售,官子口的路线走不了一点。
熊国明果然干劲十足的点头说好,有资金支持那也行。
然后又打听大概能支持多少……
让卫东烦死了。
那就先带到夜场去看看花天酒地吧。
对小兵,让卫东是百般呵护,深怕影响带歪了心态,对大将,反而那就丢进五毒池里,能不能从乱花迷人眼里爬出来,各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