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449章 他们应该有话说(4k)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49章 他们应该有话说(4k)

  

接下来,皮埃尔先生知道自己得面对艰苦的谈判,东方人不好对付。他能感觉出来,东方人的兴趣,好像不只是一点点钞票那么简单。

  不过这件事情不管怎么说,也是他的一个机会,他一定要想尽办法抓住。

  皮埃尔先生开始仔细的盘算起来。

  ——

  这个事情高振东并不知道,外商部也不可能让他知道,这种事情太小了,小到根本不值得用来浪费任何一名相关专家的时间,更别说高振东这个层面的人。

  在外商部看来,干水这个东西最重要的用途已经得到验证,并开始根据当地条件和前期试验数据,进行精确定量应用,那它的意义就已经基本上体现了,至于别的,都是捎带手的事情。

  此时,高振东面前坐着的,是双眼放光的空军的同志,以及来自某军用光学研究所的人。

  军光所的同志和东北光学所的不太一样,最主要的就在于他们是专注于应用,而且是在军用领域的应用,这和东北光学所涉及面广、理论和应用并行、面向所有行业应用不同。

  而他们来这里,正是为了不久前,高振东和西南所的同志在电话中讨论飞火一体的时候,提出来的头盔瞄准具。

  当时高振东本来是准备直接给防工委发一个原理文档就解决问题的,毕竟这个东西只要原理清楚,实际上实现更多的是电子方面的问题,以当前的环境条件,还是不难解决的。

  不过他当时想了想,还是决定让西南所的同志把相关单位的同志请过来,主要是因为他不止一件事情需要商量。

  “高总工,您提出这个头盔瞄具,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啊!”当时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空装局和空军的同志都不在。

  不过当西南所的同志把高振东这个想法转述给空装局和空军的同志的时候,空军有具体作战经验的同志,跳得比空装局的还高!

  毕竟这个瞄准具多有用,特别是在当前的条件下多有用,已经使用过雷电系列中的红外空空弹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同志们是最清楚的。

  不论是作战还是训练,常常出现明明知道这架敌机能打着,但是却瞄不上,空有屠龙刀,恨无屠龙技的尴尬局面。

  而且最让飞行员同志憋屈的是,不是武器不行,恰好相反,武器太好,反倒是他们觉得飞机和自身的技战术水平,极大的限制了最新型雷电-3红外空空弹的发挥,心里那滋味儿,别提了。

  但是没办法,机头指向性是有限的,雷电-3的离轴发射角,已经大到了同志们觉得有些离谱的程度,飞机性能根本就跟不上。

  所以当他们一听见西南所的同志把高振东的想法说出来,高兴得大腿都拍得乌青。

  这法子,绝了!

  机头跟不上是吧?那我用人脑袋去跟总没问题了,要比灵活性,整个飞机上恐怕没有什么能比飞行员那转来转去的头部更灵活的。

  就这么巧妙的把瞄准线从飞机上转移到人头上,一举解决了导弹高性能和飞机窄指向之间的根本矛盾。

  这个想法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是真正的解决了大问题。

  所以空军的同志这次忍不住跟着空装局和军光所的同志们,一起来到了这里。

  一来是想亲自参与一下意见,听听高振东的想法。

  二来,也有亲自派人来感谢一下的意思在里面。

  他们一看到高振东,就忍不住满腔的表达欲望,实在是因为这东西小虽小,但实在是非常有利于飞行员同志的身心健康,飞行员同志们为了尽量发挥出雷电-3的性能,练技术想战法,都快整出事故来了。

  整出故事是美谈,但事故可就没那么美妙。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哪怕整出事故,依然没办法完全发挥雷电-3的性能,这就让同志们非常难受了。

  高振东笑道:“能帮上忙就好。这个东西就是个巧思,从技术上来说倒是没有很难的地方。”

  说得轻巧,像根灯草……

  同志们对高振东这话有点不太认可,不过转念一想,好像对他来说真的很轻巧?

  高振东没有多耽搁,直接拿出一篇自己找到的论文,递给军光所的同志:“关于这个头盔瞄准具的实现,我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你们可以作为参考。”

  军光所的同志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刚才高振东说的话好像并不是假话,是真的很简单的样子。

  简单来说,就是三角定位的原理,只是这里的三角定位的参与者,从导航三角定位的无线电天线,变成了光电元件。

  窗户纸一捅破,同志们就发现这东西是真的很简单,唯一麻烦的地方,可能就是要先想得到走这条路。

  但越是如此,他们对高振东的佩服就越深,大巧不工举重若轻,莫过如此了。

  至于高总工说的能供参考这话,听听就好,这已经不只是参考,而是照抄就行,至少整个原理,是彻底走通了的,不需要再去多考虑什么。

  “大概多久能实现?”空军的同志这句话问得很有技巧,不问能不能实现,而是问多久。

  “很快,能赶得上新飞机,而且这套系统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搞好了甚至能用到老飞机上,不需要对老飞机的已有系统进行太多的改进,对于飞行员来说,就是换个头盔的事情。”

  其实军光所的同志本来想说往头盔上固定一根管子的事情,但可能是考虑到那样也太不正经了,于是换了一个显得略为正式的说法。

  空军和空装局的同志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兴奋的神色。

  对于老飞机来说,等到这个装备成型,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近距格斗战力倍增器!而且还不需要对老装备进行太多的改动,这种好事简直是打灯笼都难找。

  “太好了!高总工,非常感谢您一直在关心和致力于空军装备的发展。”空装局的同志虽然知道这句话对高振东说起来,都还略显苍白,对方对空军装备的助力,很难用语言来概括和致谢。

  但是没办法,再苍白,这话还得说。

  高振东笑道:“只要能用得上就行。不过今天麻烦军光所的同志跑这一趟,其实不止这一点事情,要不然我通过防工委也就转发了。其实还有一点别的。”

  其余三方的同志听了高振东这话,交换了一下眼神。

  还能有收获?

  头盔瞄准具也就十分钟不到就解决问题,对于同志们来说多少有些不过瘾,事情不算小,但是在高总工这里却显得很简单。组织人员专门来这一趟,多多少少有些小题大做的错觉。

  不过同志们都知道这是错觉,之所以这么短时间就解决问题,根子还是在于高总工的基础打得好,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交代和解释。

  但是高振东刚才那句话一说出来,同志们连这点错觉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惊喜。

  “高总工,您还有什么事情要嘱咐我们?”本来想说“交待给我们”,但是这个词听起来怪怪的,“据XXX交代”这话听着别扭,于是改了口。

  “也不是嘱咐了,就是想着再丰富一下战斗机座舱里的信息展示手段。”高振东笑道。

  “信息展示手段?”

  “对,同志们有没有觉得,随着战斗机上的设备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丰富和强大,原有的信息展示手段已经有一点跟不上趟?”高振东道。

  这话对军光所和空装局的同志来说,感受不深,因为他们不是飞行员,很多东西并没有真切的感受,但是对于空军一线下来的这两位同志来说,却犹如醍醐灌顶。

  “跟不上……跟不上……对!高总工你这么一说,我们是真的有这个感觉!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信息越来越多,更别说空战,那就更多!我们随时需要关注十个乃至数十个仪表,而且这些仪表还分布在整个座舱前方面板的不同位置,的确是非常耗费精力和注意力。”

  高振东点点头:“现在西南所的同志,已经在尝试在最新式的战斗机上设计三下显示器,对于这个情况有很大的改善……”

  “三下显示器?”说实话,别说其他同志了,就连空军的同志听见这个词都是懵的,毕竟此前的战斗机上都没这东西。

  “对,就是在飞行员前方,原来的仪表台部分,将绝大部分仪表信息整合到三个多功能显示器里,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由的配置和搭配。如此一来,飞行员同志在单位时间里接受的信息就能更多,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习惯、任务、状态,搭配不同的显示方式。”

  这个事情,在高振东的建议下,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

  空军的同志看着高振东在黑板上画出的一个简图,脸上的神色逐渐变化,等到他们把这件事情彻底想明白之后,不由得对视一眼,满脸的惊喜。

  “哎呀,要是真能这样,那就太好了!”这虽然不是直接提升战斗力,但是间接的也降低了飞行员的工作量和压力,对于作战效能有明显提升。

  “甚至到某一天,你们能在这三下显示器中的某一个上,直接看见任务地图和自己的位置……”高振东笑道。

  这话说得两位空军的同志憧憬不已,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对自身位置的掌握是很模糊的,紧张的飞行和战斗无法进行图上作业,仪表的显示也并不直观,他们更多的是依赖指挥和一些固定的航路点在确认自身位置。

  著名战争喜剧电影《虎口脱险》里,还没被彻底击落的轰炸机飞行在铁塔上空,导航员却说他们已经飞到了加莱,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体现。

  “高总工,您准备和我们说的,就是这个三下显示器?”空军的同志一脸的兴奋,难道是要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没想到高振东却摇了摇头:“不不不,不是,这东西已经开始搞了一段时间了,估计该听取的意见也听取过了。我这次要问的,是另外一个东西。”

  空军的同志没有一点儿被忽悠的不快,高总工这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除了三下显示之外,他还有别的想法!!!别的针对信息展示的想法!

  这简直不要太爽啊。

  “高总工,那是什么?”

  高振东指了指刚才画在黑板上的三下显示的草图道:“同志们,这一片仪表我们换掉了,换上了更为高效的设备,那关于信息展示,还有哪儿没换?”

  “这……好像没有了,总不能把瞄准具给换了吧……”机炮还是要的。

  没想到高振东却点了点头:“对咯,就是瞄准具没换!这可是个风水宝地啊。”

  “换掉瞄准具?”这让同志们大吃一惊,虽然导弹有了头盔瞄准具,但是机炮还是需要瞄具的,这东西想要整合进头盔瞄准具,难度还是很大的。

  关键就在于,光电定位是有误差的,这种误差对大离轴角的导弹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指向性极强的机炮来说,就很麻烦了。

  “高总工,您该不会是想取消机炮吧?”这就太激进了,虽然花旗佬的F-4战斗机取消了机炮,全靠导弹过日子,但实践下来效果并不好,被米格-19和我们的战-6欺负得够呛,听说现在他们都想把机炮给装回去了。

  高振东摇摇头:“不不不,机炮现在还不能取消……”

  同志们听着感觉这话怎么这么悬?现在不能取消……

  不过高振东并没有多解释,继续道:“其实严格说来,不是取消瞄准具,而是拓宽瞄准具的功能,将更多的功能和信息整合进瞄准具里,当然,整合不了太多,所以要选最重要的整合。”

  空军的同志若有所思,空装局的先表示了不解:“高总工,不是已经有三下显示器了嘛?还不够多?”

  高振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了指空军的同志:“呵呵,你问的这个问题,他们应该有话要说。”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