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尖兵
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候机厅内,熙熙攘攘的人流映照着全球化时代的缩影。
王盛与罗伯特·怀特站在相对安静的角落,进行着此行最后的交谈。
“罗伯特,我们的合作很愉快。”王盛开门见山,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现在,有一件更敏感,但也可能带来长期回报的事情,需要你帮忙。”
怀特挑了挑眉,露出感兴趣的神色:“王先生请讲,在好莱坞,只要报酬合理,很多事都可以谈。”
“鉴于九月份那场不幸的事件,”王盛措辞谨慎,“我注意到,好莱坞的氛围对一些少数族裔,特别是中东裔,或者名字听起来像,甚至只是长相接近的电影工业人才,并不友好。
尤其是在特效、模型、后期制作这些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创造力的领域,我听说一些才华横溢的人正遭遇无形的天花板,甚至失业的风险。”
怀特收敛了笑容,点了点头,神情变得严肃了些:“确实如此,王先生。恐慌和偏见无处不在,行业内的隐形歧视在加剧。很多工作室在招人时变得……格外谨慎。你是想?”
“我想邀请他们,去中国。”王盛直接抛出目的,“我的公司,‘盛影传媒’,与中国的最高电影学府——京城电影学院,联合成立了一家专注于电影特效和数字制作的子公司。
如你所知,《功夫足球》的成功离不开特效,《蜀山传》更是以视觉奇观作为卖点,而我们正在筹备的《博物馆奇妙夜》,对特效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市场正在拥抱这类电影,但我们缺乏顶尖的人才和经验。”
他顿了顿,抛出了诱人的条件:“我可以为他们提供为期一到两年的工作合同,地点在京城,你知道的京城已经申奥成功,那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都市。
薪资水平,将在他们目前好莱坞收入的基础上,上浮20%到50%,具体视能力而定。
同时,我们会提供完善的住宿安排、来回机票以及在中国工作期间的综合保险。
最重要的是,那里有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和等待他们大展拳脚的平台。”
罗伯特·怀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立刻明白了王盛的意图——这不仅仅是在做慈善或解决一时之需,这是在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趁火打劫,不,是“招贤纳士”,系统性吸纳好莱坞因非技术原因而闲置或受排挤的高级技术人才,快速填补中国在电影工业技术链条上的关键缺口。
王盛看中的,是这些人脑子里的知识、手上的技艺和经历过好莱坞工业化洗礼的经验。
“王,你的眼光总是很毒辣。”怀特感叹道,“这确实是一个机会窗口。我会去试试,联系一些在工业光魔、维塔数码或者其他特效公司可能感到不如意的朋友,或者那些正在寻找新出路的自由职业者。
中国已经入世,这增加了说服力。毕竟,一个超十亿人口的市场正在向他们招手,而且报酬丰厚。”
但他随即提出了关键问题:“不过,王,你要明白,这涉及到技术人员的跨境流动,尤其是其中可能涉及一些……嗯,敏感背景的人。
美国这边的出口管制,以及他们个人可能面临的背景审查,是一个障碍。
更重要的是,中国方面的入境许可和工作签证,特别是对于这类高技术领域的外籍人士,审批会不会遇到问题?
你需要确保你那边渠道畅通。”
“审查的问题,我会解决。”王盛回答得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心,“我在国内有我的方法。你只需要负责初步筛选和联络,列出名单和简历,后续的行政流程,由我的团队来对接和处理。我们只需要真正有能力、愿意接受新挑战的人才。”
“成交。”
怀特伸出手,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精明的笑容,“这单‘猎头’生意,我接了。酬劳嘛,老规矩,按成功入职的人头数和薪资比例计算。”
“可以。”王盛与他用力一握,“期待你的好消息。”
“我也期待你下次带着《博物馆奇妙夜》的成片过来。”怀特笑道,“那一定会震动好莱坞。”
王盛笑笑:“一定会如你所愿。”
……
十余个小时的飞行后,王盛重返京城。
深秋的京城,空气清冷,却涌动着一股因入世成功而带来的蓬勃热气。
大街小巷的报摊上,关于WTO的报道依旧占据着醒目位置,整个国家都处在一种对外开放加速的兴奋与憧憬之中。
回国后,王盛稍作休整,便立刻投入了积压的工作和新的议程。
……
2001年11月16日。
总局基于入世这个大背景,召开了研讨盛影传媒与美国新线影业达成战略合作事宜的会议。
与会人员有,广电总局的领导、宣传部、文化部的领导,电影局负责人、中影集团董事长杨歩停、中影集团副董事长韩三坪,中影集团副董事长吴孟晨,以及作为合作方代表和主要发言人的王盛。
杨歩停是去年才上任的,原先是在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工作,他的上任,破灭了老韩想要凭借1999年救市功劳升任中影集团董事长的幻想。
吴孟晨是原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影集团前身)总经理,一手建立了进口分账大片机制,是进口片发行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和韩三坪是直接竞争对手。
不过他目前已经没机会了,韩三坪已经拿到了中影集团几个核心业务的分管权。
会议在广电总局一间庄重的会议室举行。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决定中国电影产业走向的关键人物。
气氛严肃而审慎。
主持会议的总局领导开场便定下基调:“王盛同志与美国新线影业的这次合作,是在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历史性时刻达成的,具有风向标意义。
今天请各位来,就是要深入探讨这次合作的内涵、机遇、挑战,以及它对我们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启示。”
轮到王盛发言时,他没有赘述谈判细节,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阐述:“各位领导,这次与新线的合作,其核心并非单纯卖出一部《功夫足球》的北美版权,而是建立了一种‘市场换市场,渠道换渠道’的战略协作框架。”
他首先点明要害。
王盛继续道:“我们以中国未来电影市场的排片潜力作为筹码,换取了对方北美发行网络的准入资格和相对公平的分账条件。
这打破了以往好莱坞公司要么低价买断、要么强势主导的合作模式,首次让我们在谈判桌上获得了平等对话的权利。”
他接着分析了入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随着进口分账大片配额的增加,好莱坞电影必将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
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融入。通过与新线影业这样的主流厂商合作,我们可以更早、更深地了解好莱坞的运作规则、制片理念和营销策略。这是花钱也买不来的学习机会。”
“更重要的是,”
王盛加重了语气,“这为我们自己的电影‘走出去’铺设了管道。《功夫足球》将是一次试水,后续的《博物馆奇妙夜》,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其成为中美合拍片,目标是更好的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并利用新线的网络进行全球发行。
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如何讲好能让世界接受的中国故事,或者说,融入了中国元素的世界故事。”
他还适时提到了正在筹划的人才引进计划:“为了支撑这种工业化升级,我们盛影联合北电,正在积极筹建和强化特效人才培养体系,并计划引入国际一流的特效专家进行指导和合作,弥补我们在高端技术人才上的短板。”
中影集团董事长杨歩停认真聆听着,不时点头。
他肯定了王盛的前瞻性:“王盛同志的思路很清晰,也很大胆。入世了,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影集团作为国家队,支持这种在规则范围内,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引进来走出去的尝试。这符合国家文化战略的大方向。”
韩三坪则从实操层面给予了支持:“王盛这次谈判,守住了底线,也拿到了实惠。中影盛世院线会积极配合,在对等互利的前提下,筛选引进适合中国市场的新线影片,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的项目出海积累经验。这个头开得好,下面就是要扎实地落实下去。”
吴孟晨琢磨了下,没说话。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讨论涉及了政策边界、风险管控、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虽然有保守的观点对过度开放表示担忧,但主旋律是对王盛此次突破的肯定和对未来合作的谨慎乐观。
领导们现在其实也很烦,入世之后到底怎么走,心里其实都没啥谱,急需一个向前走的试点。
王盛既然愿意充当尖兵,那就支持吧。
毕竟王盛是体制外的,失败了,也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