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万众瞩目
十二月十四日,星期六。
清晨的京城尚未完全苏醒,但报摊早已被各种带着油墨香的报纸铺满。
与昨日《绣春刀》破八千万占据经济版头条的景象截然不同,今天几乎所有主流报刊的文化娱乐版,乃至不少综合日报的头版,都被同一个名字——《博物馆奇妙夜》——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惊叹号所占据。
“《博物馆奇妙夜》首日引爆全国,一票难求盛况空前!”——《华夏电影报》
“王盛再造奇幻经典,成龙引领文物‘复活’!”——《京城娱乐信报》
“东方奇观征服观众,文化自信闪耀银幕!”——《光明日报》(文化版)
“从《绣春刀》到《博物馆奇妙夜》,盛影模式为何总能精准击中市场?”——《南方周末》(文化版)
报道角度各异,但核心基调惊人一致:盛赞!
《华夏电影报》详细描述了首日全国影院的火爆场面,引用了大量来自“猫眼电影”平台的实时数据和用户评论,称其“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根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成龙标志性的动作喜剧风格,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幻世界,成功点燃了全民观影热情”。
《京城娱乐信报》则聚焦于影片的创意和制作,称赞王盛“再次展现了其作为导演、编剧、制片人的超凡眼光与掌控力”,将宏大的奇幻设定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完美结合,并特别提到了兵马俑军团巡弋、唐三彩仕女起舞等场景所带来的视觉震撼。
《光明日报》的文化评论员文章,则将影片的成功上升到文化层面,认为“《博物馆奇妙夜》巧妙地将静态的历史文物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符号,用世界通用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中国故事,不仅提供了娱乐,更激发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文化自信的一次生动实践。”
《南方周末》的分析文章则更为深入,试图剖析“盛影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指出,从《绣春刀》的类型片精准打磨,到《博物馆奇妙夜》的宏大概念与工业化制作,再到“中影盛世院线”的渠道保障和“猫眼平台”的精准营销,盛影传媒已经构建了一个从内容创作到市场终端的完整生态闭环。
“这个闭环确保了优质内容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触达最广泛的目标受众,并将市场反馈迅速反哺到新的创作中,形成了强大的自我迭代和持续输出能力。”
尽管精确的首日票房数字还需等待专资办的最终核实,但所有报道都援引了业内人士根据排片、上座率和平均票价进行的估算——首日票房极有可能突破……
甚至远超《绣春刀》创造的765万开局记录,指向一个更为惊人的数字!
市场仿佛已经提前预定了又一部“两亿俱乐部”成员的诞生。
就在华夏大地为《博物馆奇妙夜》而沸腾的同时,地球另一端,美国西海岸时间12月13日,星期五下午,阳光依旧明媚。
对于北美电影市场而言,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前奏,但对于悄然登陆的《博物馆奇妙夜》(英文名:NightattheMuseum)而言,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此时的北美影市,正处于岁末假日档的激烈厮杀中。
《指环王:双塔奇兵》余威尚存,迪士尼的动画大片《星银岛》、《哈利·波特与密室》仍在持续吸金,更有众多瞄准颁奖季的文艺片和类型片瓜分着院线空间。
对于一部来自中国、主打奇幻喜剧的电影,北美主流院线普遍持谨慎态度。
尽管发行方新线影业动用了其渠道力量,但《博物馆奇妙夜》在北美首日开画,仅获得了约2000家影院的排片规模,排片率勉强挤进当日前十,与它在华夏国内70%的统治级表现相去甚远。
这其中,固然有市场环境和文化差异的因素,但也与男主角成龙近期的市场表现有关。
就在今年九月,成龙刚刚在北美推出了他与詹妮弗·洛芙·休伊特合作的科幻动作片《神奇燕尾服》。
该片制作成本约6000万美元,但北美票房最终仅收获约5020万美元,全球票房也刚过1亿美元,相对于其成本而言,堪称票房失利。评论界普遍认为影片创意平庸,过度依赖特效而削弱了成龙本身的动作特色。
连续几年,从《西域威龙》、《尖峰时刻》系列的成功,到《神奇燕尾服》的滑铁卢,一些市场观察人士开始质疑,成龙式的“动作喜剧”在北美是否已显疲态?他的票房号召力是否正在下滑?
然而,新线影业对《博物馆奇妙夜》却抱有不一样的期待。
首先,是基于与盛影传媒前次合作《功夫足球》大获成功的信任基础。王盛团队对跨文化叙事的把控能力,给新线高层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便是《博物馆奇妙夜》自身独特的卖点。新线的宣传团队精准地抓住了核心:
“100%PureJackieChanAction-Comedy!”(100%纯正成龙动作喜剧!)这一口号被印在了海报和预告片最显眼的位置。
宣传材料中明确强调,这部电影回归了成龙最擅长的物理喜剧和惊险动作设计,与《神奇燕尾服》那种依赖CGI和科幻设定的风格划清界限,旨在唤醒观众对《红番区》、《尖峰时刻》时期那个“纯粹成龙”的美好记忆。
尽管排片不占优势,但《博物馆奇妙夜》在北美首日下午和傍晚的场次,却呈现出与排片率不相称的高上座率!
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聚居较多的大城市,影院里甚至出现了久违的排队购票场景。
其中既有冲着成龙而来的忠实影迷,也有被《功夫足球》圈粉、对东方奇幻电影充满好奇的年轻观众,还有大量被“博物馆文物复活”这个新奇概念吸引的家庭观众。
“太有趣了!那些中国古董活过来的点子棒极了!Jackie还是那么灵活搞笑!”一位带着两个孩子刚从洛杉矶一家AMC影院走出来的母亲兴奋地告诉记者,“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比看那些超级英雄电影还投入!”
“太让人意外了,一个中国导演竟然把东方神话和好莱坞的叙事节奏结合得天衣无缝。成龙的表演空间也更大了,不只是打斗,还有很多温馨的互动。”一位亚裔影评人在自己的博客上迅速更新了短评。
新线影业市场部安插在各大影院的“眼线”不断传回积极反馈:影片的笑点能有效传递,视觉效果得到认可,尤其是兵马俑军团和各类“复活”文物的创意,让看惯了超级英雄和魔法世界的美国观众感到十足的新鲜感。
下午场次的上座率普遍超过七成,晚场黄金时段许多影厅更是达到了九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