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401:物尽其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401:物尽其用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徐客走了进来。

  与往常相比,他今天的姿态显得更为谦逊,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他脸上堆着笑容,未语先笑:“王总,恭喜恭喜!《功夫足球》在北美的成绩,简直是石破天惊!为我们华语电影人狠狠争了一口气啊!”

  王盛微微一笑,起身与他握了握手,示意他在会客沙发坐下:“徐导客气了,运气,也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这哪里是运气,分明是王总您眼光独到,布局深远。”

  徐客由衷赞叹,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真实的惋惜,“说起来,看到《功夫足球》在北美的宣发如此成功,我真是……哎,忍不住想,若是当初《蜀山传》在北美,也能由盛影来操盘,或许结局会大不相同。”

  王盛闻言,轻轻摇头,笑容里带着洞悉市场的清醒:“徐导,情况不同。《功夫足球》的成功,迭加了太多特殊因素。

  周星星独特的‘无厘头’喜剧风格,虽然有其文化特异性,但‘草根逆袭’、‘梦想成真’的核心是普世的,加上‘功夫’和‘足球’这两个在西方都具有高认知度的元素嫁接,以及巧妙利用脱口秀进行反向营销的奇招,更重要的是,蹭上了世界杯前全球足球热度的东风。”

  他顿了顿,继续深入分析,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而《蜀山传》,根植于东方仙侠文化,体系庞大,概念繁复,对于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的西方普通观众而言,理解门槛太高。

  那种飘逸的美学、道家佛家的思想内核,在美国、在海外,愿意静下心来欣赏、并且能看懂的观众群体,相对小众且固定。

  即使投入大量宣发资源,恐怕也难以复制《功夫足球》的破圈效应。这不是电影品质的问题,是文化折扣使然。”

  徐客认真听着,虽然遗憾,但也知道王盛的分析切中要害。

  他叹了口气,点点头:“王总一语中的。是我有些想当然了。东方仙侠的意境之美,确实难以让海外大众快速共鸣。”

  “不过,”

  王盛话锋一转,给徐客画下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蓝图,“仙侠题材并非没有国际潜力,但需要等待时机,更需要内地市场本身的体量足够庞大,能够先支撑起这类大制作的成本和回收。

  等到那时,我们可以开发一个系列仙侠大片项目,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那个项目,到时候可以交给徐导你来负责。”

  徐客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系列仙侠大片!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舞台。

  《蜀山传》的大败,不仅使得资方中国星娱乐有限公司大亏特亏,也让徐克跌出了港岛一线导演的行列。

  他现在的处境,四舍五入算个过街老鼠,港资都不敢用他了。

  那怕《蜀山传》在内地大卖,但那是总舵主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劳,跟他徐客有个屁的关系。

  历史上,徐客自《蜀山传》大败后,虽接手过《头文字D》等项目,但一个都没成。

  直到合拍片政策发生改变,他才抓住机会进入内地,后来被内地资本扶持回了一线导演行列,被博纳之流捧为座上宾。

  徐客现在可没这个资格,他知道自己在王盛眼里是什么地位,大概比狗强一些,毕竟《蜀山传》让王总赚了些钱。

  他激动地身体微微前倾:“王总此言当真?”

  “当然。”

  王盛肯定道,但语气也随之带上了一丝告诫,“不过,前提是,徐导你要一直能维持住创作状态,跟上市场的变化,搞明白受众群体。

  盛影系的资源,只会向最能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合作伙伴倾斜。”

  “我明白!我明白!”徐客连连点头,神情郑重,“请王总放心,我徐客别的不敢说,对电影的热情和钻研从未懈怠。一定会保持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两人又就未来电影市场,尤其是特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闲聊了几句,气氛融洽。

  聊得差不多了,徐客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双手递到王盛面前,姿态恭敬:“王总,这是‘作业’。按照您之前给的故事大纲和核心设定,我们团队初步完成了《绣春刀》的剧本,请您过目。”

  王盛接过剧本,封面上“绣春刀”三个毛笔字遒劲有力。

  他不再多言,低头专注地翻阅起来。

  办公室内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徐客有些紧张地观察着王盛的表情,只见他时而微微颔首,时而蹙眉沉思,手指偶尔在某一页上轻轻敲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王盛看得非常仔细,不仅看主线情节,也关注人物对话的质感、场景转换的节奏,以及那种王盛特别强调的“写实武侠”氛围的营造。

  终于,约莫一个多小时后,王盛合上了剧本的最后一项。

  他抬起头,看向屏息凝神的徐客。

  “整体框架不错,抓住了‘蝼蚁挣扎,兄弟情义,时代洪流’的核心。”王盛先给予了肯定,让徐客稍稍松了口气。

  但紧接着,王盛便开始了具体的点评和修改意见,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沈炼这个主角,内心的挣扎和转变还需要更细腻的铺垫。他对北斋的情感,不能只是见色起意或者简单的怜悯,要和他自身渴望摆脱工具人命运、追寻一丝‘人’的温度联系起来。”

  “卢剑星、靳一川这两个兄弟的角色塑造可以再深化。

  卢剑星的忠厚和无奈,靳一川的江湖气和最终悲剧,要更有层次。他们三兄弟在锦衣卫这个牢笼里的相互扶持和最终不得不面对的抉择,是打动人的关键。”

  “动作设计思路我同意你的想法,要偏向写实、凌厉,突出绣春刀这种兵器的特点,追求‘杀人技’的狠辣与效率,尽量减少那些飞来飞去、违反地心引力的夸张场面。我们要的是一种贴近历史的、残酷的暴力美学。”

  “另外,几个关键场景的张力可以再加强。比如,兄弟三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逐渐发现被卷入更大阴谋的那种窒息感;最后决战时,在雨夜或废墟中的那种绝望和悲壮……”

  王盛侃侃而谈,每一处意见都直指剧本现阶段可能存在的软肋和可以提升的空间。

  他不仅指出问题,有时还会提出一两个具体的修改方向供徐客参考。

  徐客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快速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额角甚至微微见汗。

  他发现自己原本以为已经打磨得不错的剧本,在王盛锐利的审视下,依然暴露出了不少可以精雕细琢之处。

  但同时,他也深感佩服,王盛的这些意见并非外行指导内行,而是真正基于对叙事规律、人物心理和市场受众的深刻理解。

  “王总指点的是!”徐客记下最后一条,心悦诚服地点头,“这些地方我们回去立刻修改,一定让剧本更加扎实,人物更立得住。”

  “嗯。”王盛满意地点点头,“剧本基本达到预期,可以立项进入筹备阶段了。”

  徐客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演员方面,”王盛强调道,“优先从我们盛影系内部和有良好合作关系的演员中挑选。

  要符合角色气质,演技过硬,价格合理。具体人选,你和选角导演先拿出一个初步方案报给我。”

  “明白,王总。”徐客立刻应道,“我一定严格把关,确保用最适合的演员。”

  “好,《绣春刀》这个项目,我就正式交给你了。”王盛站起身,做出了送客的姿态,“期待你带着团队,打磨出一部不一样的武侠片。”

  徐客也连忙起身,紧紧握住王盛伸过来的手,语气坚定:“必不负王总所托!”

  带着满满的笔记和对新项目的憧憬,徐客离开了王盛的办公室。

  王盛重新坐下,稍作思考。

  对于这帮港岛导演,他奉行的是物尽其用的准则。

  没办法,内地成材又好用的商业导演少的可怜。

  盛影系目前虽培养了一些,但也就能拍拍类型片之类的电影,一部电影产出个几千万票房顶天了。

  想要突破,还得是港岛这帮子老导演。

  但一些屁股歪的不行。

  徐客嘛,虽有自己的想法,但更看重甲方要求。

  尤其是在人生最难的时候,还愿意给他机会的甲方。

  所以,王盛同他签了十部片约。

  对于徐客而言,他不怕多,就怕没机会。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