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1994:菜农逆袭 >第456章 粤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6章 粤旺

  

在陈家志印象里,小鬼子在农残上搞针对不是一回两回了。

  再者,合理使用农药本身也是对自身品牌负责。

  各种用药方案结合,才能减少农药抗性,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和农残。

  这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价值,但拉长时间来看,只要关键时刻起到作用,就完全够本了。

  这也是苦练内功的一部分。

  江心菜场原本就有科研部,也即技术部,设有植保岗位,如今陈家志进行了调整。

  技术部成了靠谱鲜生的技术部,植保方案将由专门的团队制定,菜场只需配合测验,找到适合的轮换用药方式。

  这事挺繁琐,但不难,说白了就是打什么药而已。

  易定干吐槽道:“我就怕亢龙有悔练成了,一直打不出去。”

  陈家志说:“迟早会用出去的,甚至可能不会等太久。”

  他想到了东南亚的经济风险,如果波及到小鬼子,也会引起连锁反应。

  又走了段路,陈家志和李秀看到了微喷灌的使用场景。

  李秀说:“看着是挺方便的,省力省人工的”

  “虽然是便宜货,但好歹不用再牵水管浇水了。”易定干现在对微喷灌也挺满意,省了多少事啊!

  陈家志观察了片刻,点评道:“喷出来的水流还不够细,没能形成水雾,夏天用的时候得注意点。”

  “我晓得,我也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易定干信心挺足。

  陈家志只希望他过几个月也能这么乐观。

  毕竟是便宜货,用不了多久就得随时维护,修起来还是挺糟心。

  但往好了想,连这种便宜货都能使用,以后更换好设备后,只会更得心应手。

  这也是降本的一部分。

  在危机来临时,即使迫不得已打价格战,靠谱鲜生也丝毫不虚。

  …

  天快黑了时,陈家志几人才回家,在家门口碰到了骑车回来的薛军。

  他和陈家志一起回来的,为未来两个月即将上市的荔枝做准备。

  陈家志问:“和果农谈得怎么样了?”

  薛军摇了摇头,“不怎么样,语言不通,沟通起来太难了。”

  陈家志说:“多招两个本地采购,你就负责在档口卖就行了。”

  “理是这个理。”薛军也走过来洗手,又说:“但不来看着进货,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陈家志说:“总得交出去,以后你也不可能每趟都自己跑。”

  “哎,还是有自己的基地舒服。”说到这,薛军沉吟道:“百色果树所已经引种了砂糖橘,等有苗子了就能移栽。”

  “你看着办就好,中转收购站也要盯着建设。”

  “要得,我过两天又要去百色。”

  “行,你有计划就好。”

  这时,李秀在门前喊道:“家志,别一直聊了,先回来吃饭。”

  豆豆也跟在李秀旁边喊‘爸爸吃饭了’。

  陈家志抬声道:“来喽~”

  只要在家里吃饭就一向很热闹,也吃得最为舒心。

  偶尔回来一次,也能了解到家里的情况。

  期间易定干提及了易龙易虎读书的事。

  陈家志说:“学校我联系好了,随时能转校,但我觉得最好把这学期读完。”

  谈到学生读书,一家人都停下了吃饭,只是豆豆略显迷茫的吃着肉。

  陈家志又说:“这样也有时间先去把房子看好。”

  “行,就听你的。”

  易定干看着两儿子,“还不谢谢你们舅舅,这费了多大的人情。”

  两兄弟异口同声道:“谢谢舅舅~”

  陈家志笑道:“一句话的事,也没那么麻烦。”

  他找了康铭,确实也就人家一句话的事。

  只不过该花的钱也得花,但这些易定干早准备好了。

  陈家芳叮嘱道:“小龙小虎,费了这么大劲折腾,你们俩可得认真学啊!”

  易龙也知道家里在这事上前前后后费了多少心思。

  “妈,我肯定用心学。”

  易虎也说:“我也是,舅舅还等着我给他设计卖菜的记账系统呢~”

  “哈哈,行,我可等着了。”

  陈家志笑了笑,让两人有个奋斗目标也好,记账软件也确实重要。

  随即又聊起了薛军和三姐的儿女,读不进去书的主,但年龄更小,都还在读小学。

  听了易定干对易龙易虎的安顿,薛军也有了想法,他现在也不缺钱。

  跟着又谈起大姐家的两女儿,已经从学校跑路了,年后就跟着去了江心菜场。

  聊到最后,陈少昌有些惋惜的说道:“现在家里啥都不缺,就缺个大学生了。”

  他不由看了眼陈家志,一时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便到门口卷烟叶抽去了。

  …

  从四月初开始,陈家志又一次连续跑了各个基地。

  核心就一个:苦练内功。

  各个基地此前的发展都太快,业绩快速增长,其实内部有诸多问题。

  比如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这项工作除了江心菜场始终在坚持,其余的合利农场、彭村基地、繁荣菜场、云岭农业都很欠缺。

  尤其是工人这块。

  随着迅速扩张,熟练工人完全不够用,甚至合利农业前两个月还常常从江心菜场抽调人手。

  其余的像繁荣菜场,由于叶菜主要是出口,对手工和品质要求高,也时而会出现问题。

  在基层管理人才上,也过于依赖江心菜场,人手不够时,所有人想到的都是江心菜场调人,而不是自己培养。

  江心菜场都快被薅秃了。

  所以,要重新把工人和基层管理培训搞起来。

  现在赚了钱了,大部分人信心都比较足,也有向上发展的心思,正是学习欲望相对强盛的时候。

  陈家志在巡查各个基地的时,能感受到工人的学习热情。

  有的想当收菜工,有的想当小组长,每个人都很有动力。

  他觉得这种氛围很好。

  这也是菜场建场要第一时间追求效益的原因之一。

  只有菜场持续有收入,或是大赚,工人才会感觉到有保障,才有人愿意去学习进步,适应菜场的晋升规则。

  如果菜场上来先大搞基础建设,大半年乃至一年都没有收入,工人感觉朝不保夕,不提桶跑路就不错了,鬼大爷才会想着去学习。

  除了提升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外,在打包装箱、发货收款、物资采购等环节上也陆续进行了些许优化。

  目的除了降本外,也是为了管理更流畅。

  陈家志前世做过几年菜场管理,了解其中大多数门道,不过他也没大动干戈,依然是抓大放小,减少管理漏洞。

  就这样连续跑了小半个月,陈家志辗转又回到了花城。

  灰蒙蒙的天配上连绵的雨,陈家志一坐上陈正旭的车后就开口问道:

  “这几天菜怎么样?”

  “有进步。”

  陈正旭知道小叔想问什么,徐徐道来。

  花城的气温上来了,叶菜易烂,不过这方面靠谱鲜生一向做得好,最近随着培训加强,手工也更稳定。

  这都是苦练内功的成果。

  介绍完,陈正旭沉吟了片刻,又说:“配送中心也在持续优化,但现在市内又多了家很强劲的竞争对手,我们往公务和事业单位食堂开拓业务受阻,很难推进,甚至还在收缩。”

  花城这么大个城市,随时都可能有企业和蔬菜商做配送。

  但能影响到靠谱鲜生的企业却越来越少。

  尤其是和陈观叶搭上关系后,靠谱鲜生也试图在往体制内发展。

  陈家志少有见陈正旭这么凝重的时候。

  “是哪家?”

  “粤旺农业。”陈正旭说:“公司地址在江高镇,去年下半年才成立,主做食用菌和蔬菜。”

  “没在江南或者越秀市场?”陈家志总感觉在哪听过粤旺农业。

  “他们自己在江高建设了江村批发市场,然后以此为核心发展食用菌和蔬菜配送,今年也在建设蔬菜基地,这两个月粤旺买了很多辆南京依维柯做配送用车……”

  “这么猛?”

  “董事长是黎紫流。”

  “谁?!”

  “就是你想的那个黎紫流。”

  陈家志嘴巴微张,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记得黎紫流应该是去年退休,职务花城市市长。

  其在任期6年,对花城经济建设有很突出的贡献,更是极力推动了花城地铁的建设,被人戏称为‘拆楼市长’。

  陈家志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他,一句‘得就得,吾得就返顺德’突然就从脑海里冒了出来。

  陈正旭没必要拿这事开玩笑,所以前市长真的来卖菜了。

  “小叔,咋办?”

  察觉到旁边时不时偏头看来的视线,陈家志斜了一眼。

  “你去干掉他。”

  “我?”

  陈正旭感觉有点荒唐,随即才意识到是在开玩笑。

  陈家志没好气的道:“你干不掉他,觉得我就拿他有办法了么?”

  面对这种超级大佬下场他是一点脾气都没有,黎紫流算得上是急流勇退,但影响力还在。

  就算只是挂个名,也不是靠谱鲜生能碰瓷的。

  陈家志闭眼思考了会儿,按理说,黎紫流不应该看得上蔬菜生意。

  其想赚钱办法多的是。

  那涉及蔬菜行业肯定还有别的目的,能是什么呢?

  陈家志想到了陈观叶,这位副市长很热衷于扶贫,也是真的在扶贫。

  他可能真的在践行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

  那黎子流有没有可能也是如此?

  不排除有这个目的,即使只是做做样子。

  陈家志闭上了眼,在脑海里进行各种臆测,大佬的想法猜不透。

  “正常应对吧,蔬菜配送不只靠关系,也要靠服务。”

  “好~”

  服务能战胜关系吗?

  可能很难。

  但总得试试。

  而且有这种压力在,对靠谱鲜生未尝不是好事。

  尤其当陈家志视察了靠谱鲜生苦练内功的成果后,更是深以为然。

  苦练内功的人那么多,但他认为做得最好的还得是配送中心。

  为了优化分拣,其又在附近租了个门面,同时各个配送的车上都打上了靠谱鲜生的标签,配送员也都穿着醒目的小马甲……

  陈家志跟着体验了一次采购、分拣、打包、配送的全过程,感觉很流畅。

  这一行要得就是效率。

  体验完一天送货,陈家志和几个配送员一起坐到了烧烤摊。

  没过一会儿,陈正旭也来了,打趣道:“陈老板,黄袍加身的感觉如何?”

  陈家志抖了抖身上的黄色马甲。

  “还不赖,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以后会黄袍加身,以前我还不信,现在我信了。”

  吃烧烤的配送员哄笑了起来,相处了一天,他们对自家老板的印象不错。

  其中有位广西老表喝了点酒,更是哄笑道:“老板,我信你个鬼,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这黄色小马甲是你设计的。”

  “哈哈哈~”

  陈家志也不以为意,笑道:“吃菜,吃菜,别光喝酒,老板,再来10串羊腰子。”

  “老板这是要补一补?”

  “我给你们旭总点的。”

  陈正旭坐了下来,一头黑线,跟着又点了两个茄子,还不忘显摆。

  “你们该多点两份茄子,这家烧烤店能成为我们的客户,就是因为我们的茄子好。”

  陈家志讶然:“这也是我们的客户?”

  好几个人先后回答是。

  陈家志这回仔细打量了下这家店,门面不大,这会儿没到中午,人相对较少,但从门店外摆摊的痕迹可以看出生意不差。

  配送生意做得可真够下沉。

  等了会儿,烤茄子也上来了,加上蒜蓉、辣椒、折耳根,陈家志感觉吃得贼舒服。

  他向烧烤店老板说道:“老板,你这茄子烤得好吃。”

  老板这会儿不忙,笑道:“那是,我每天卖得最好的就是烤茄子~”

  …

  傍晚,陈家志在街上看到了粤旺的配送车。

  依维柯货运车看着就要比小面包大气得多,价格也要贵上3~4倍。

  首先这品牌形象气质就立住了。

  这就是钱多的好处。

  粤旺来势汹汹,迅速切入了公务、事业单位、国企等食堂的配送业务,其在食用菌上有明显优势,靠谱鲜生也只得暂避锋芒。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陈家志又去走访了国营菜店,国营菜店大多也有附近单位的蔬菜配送。

  如今也在一点点被粤旺蚕食。

  陈家志原本对国营菜店的想法并不浓烈,如今却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不止花城,沪市也如此。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